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36节

  事后,

  宋君子罕对自己的亲信抱怨,“这个人可太天真了!”

  “世道混乱成这样,所有人都在逐利,他却在说舍利而取义!”

  “世人崩坏的道德,难道只凭借他宣扬诉说就可以恢复重建了吗?”

  要不是对方人多,自己的名声本来也不好,不能随意得罪能言善辩的儒生,宋君直接让人把孟轲叉出去了!

  亲信笑着说,“要是他可以说服大国之君行义而不行利,这对宋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嘛!”

  宋君想想,觉得也有道理。

  毕竟大国仁义起来,就不会再来欺负小国了。

  这样想着,宋君对孟轲的态度也好了一些,将之礼送出了边境。

  而庄周和他的朋友惠施正好经过,目睹了孟轲弟子数百,车架十乘的壮观场景。

  惠施当即说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我以后也要成为一方名人,受国君礼遇!”

  庄周瞥了他一眼,“你不是已经打算去魏国求官了吗?”

  “以你的才能,获得魏侯的重视,应该不算什么吧!”

  惠施哈哈笑道,“虽然我对自己的才能有信心,但官职还没有求到,又怎么可以随意下定论呢?”

  “不过既然你这么说,我就要早早的去魏国,做大官了!”

  邾国的孟轲,

  跟他们的年纪可差不多,却已经获得了诸侯的优待。

  如果不抓紧机会显露自己,

  岂不是说明自己不如对方?

  自幼聪慧且好强的惠施可不能就这样低头!

  “哦!”

  庄周随意的附和两下,又扛起鱼竿,要去钓鱼了。

  “又要去濮水垂钓啊?”

  “对!”

  “那我跟你一起去吧,免得之后许多年难以见面,你心里想念我!”

  “……”

  庄周在心里打了个冷颤,对惠施表露出“你真让我恶心”的神态。

  但他还是没有拒绝。

  两个马上就要分别的友人走到濮水边上,

  庄周放下鱼饵,

  惠施就在旁边看着,并且安静不下来。

  “我认识你的时候,你就喜欢在濮水边垂钓,可是又没怎么见你钓上过几条,真是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执着于这样的事。”

  庄周听到这话,忍不住回忆起了自己年少时遇到过的,那条惊艳他至今的鱼。

  然后他告诉惠施,“你不懂,你连游水都不会!”

  两人的相识,

  就是因为惠施不慎落水,在水里扑腾的跟只鸭子一样呱呱乱叫时,被正好在旁边钓鱼的庄周拉了一把。

  “哼!”

  “你会水,你清高!”

  惠施挥了挥袖子,跑到旁边的桥梁上,欣赏两岸的风景去了。

  有游鱼从桥下游过,

  惠施闲不住嘴,于是又说,“真快乐啊这群鱼!”

  “我以后做了魏国的官员,只怕是没办法像它们这样快乐了!”

  庄周悄悄的把钓竿往鱼群出现的地方挪了挪,不说话。

  惠施站在桥上笑话他的行为,但对庄周说,“你怎么不说话?”

  “按照你的性子,应该反驳我啊!”

  庄周善于辩论,

  惠施也善于辩论,

  两个人成为朋友后,就时常斗嘴,还曾经吵过架,吓得其他人认为,他俩要绝交了,结果没几天,又看到庄周和惠施一块出游。

  庄周被他骚扰的不行,终于开了口,“我既不是鱼,也不是你,又怎么能知道鱼快不快乐?怎么能判断你知不知道鱼快乐呢?”

  惠施得到了他想要的回怼,满意的拍打桥梁的栏杆,“对嘛,就该这么说!”

  “不过我还是觉得鱼快乐!”

  他背起手,一副辩赢了庄周的样子。

  庄周看他得意的样子,轻哼一声,“你以人心度鱼心,当心被鱼滋水报复!”

  “滋什么?”

  “我站得这么高,还有什么鱼可以滋我一脸水吗?”

  “让它出来,给我见识一下!”

  惠施一点也不信,只当庄周在开玩笑。

  这个家伙,

  在很年少的时候,就喜欢幻想一些人世不存在的神兽灵鸟,还说濮水里有听得懂人话,报复心很强的鱼存在。

  可惠施也是住在濮水旁边的,怎么没有听说过这种事呢?

  所以,

  这都是庄周的梦话!

  他背着手,想用得胜者的姿态慢慢踱步来到庄周身边,结果水里突然冒出来一个鱼头——

  “噗呲!”

  一股细小的,但冲击力强悍的水流突然打到他背上,直接让惠施“哎呦”一声,扑倒在地。

  庄周赶紧去扶起他,然后就见那条偷袭成功的大头鱼人模人样的,流露出得意神态,磕着从水底嘬来的田螺,慢悠悠的游走了。

  哼!

  碰巧路过的何博也没想到,

  会有人提出这种过分的要求。

  不过鬼神一向心善,满足他的愿望也行!

第122章 惠施

  “唉,当年喜欢看杀猪的小子,现在也成为负有名望的大儒了呢!”

  当孟轲乘着马车,在许多人的跟随下,朝着新的讲学之地走去时,何博游到河流的尽头,目送他的离开。

  这些年来,

  因为出于好奇,

  何博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暗中观察孟轲,甚至还记录下了许多“亚圣小时候的故事”,打算等孟轲老去后,他的弟子们要效仿前辈,写一本书记录老师言行之时,把这些记录拿过去,让孟子的人生得到完整。

  反正鬼神都免费给他写“起居注”了,孟子还能反对不成?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讲学搞得像去打架一样!”

  也许是跟公羊儒在稷下学宫互相学习过的缘故?

  不过再一想,

  小时候沉迷杀猪,看热血飞溅都能面不改色的孟轲,长大后成为这副样子,也是应该的?

  希望他痛斥某些诸侯是“独夫”,要开除对方诸侯籍的时候,别真的动手,使出一手“孟轲解猪”的刀法吧?

  想到这个,

  何博先笑了一阵,又沿着河岸往回走,打算再过几天,就润到临淄去,旁观稷下学宫那些学者的辩论。

  这两年来,

  齐侯花费了大力气招募士人,除了提高自己的名望外,也的确让稷下学宫群贤毕至起来。

  而何博,就等着看那里的热闹。

  走了一段路,

  何博发现刚刚被他滋了一身水的年轻人正抓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站在桥梁上,企图去戳鱼。

  旁边他朋友在拦着,“不要冲动!”

  “你不会水啊!”

  惠施挥舞着长竿,“不行!”

  “我一定要把那条鱼抓出来!”

  于是何博一手撑着岸边的大柳树,一手叉腰,很嚣张的在旁边围观。

  直到他听见那个拿竿的说,“庄周,原来你说的贼鱼真的存在啊!”

  “嗯?”

  何博眨了眨眼,回忆突然涌现,想起自己十多年前,和某个小孩有过一滋之缘。

  ……所以那个小孩是庄周?

  这宋国不大,

  但诸子密集度很高啊!

  不过,

  什么叫做“贼鱼”?

  于是何博走过去,假装自己是个纯路人,发出理中客的言论,“濮水里面的鱼都很有灵性的,哪里贼了?”

  不要仗着自己是某某子就坏鱼名声!

  “都会偷袭人了,还不贼吗?”

  惠施感觉很委屈,

首节 上一节 136/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