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山弱小?
是因为中山出身蛮夷!
为什么武公改革后还是被灭了?
是因为中山的“诸夏化”不够!
中山桓少年亡国后曾经立誓,要学习他的父亲武公挽救中山,现在他复国成功,在对父亲的效仿上,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他在重建的宗庙前,宣布要和自己的祖先进行神圣的切割——
除我父我祖之外的先人们,
我今天要告诉你们!
我不做蛮夷了!
于是复国之后,中山国迅速组建起两支队伍,带着大量的财宝,分别前往鲁国和洛邑。
前者去向身为周公直系后人的鲁君学习周礼的真意,并且铸造了精美的青铜器,用以充当束脩。
后者去朝拜周天子,希望可以得到天子的承认,让中山正式列为诸侯,并且提出想要迎娶天子骄的女儿,作为王后。
鲁君和天子,都被中山国送来的财宝迷了眼,但心中还是有些迟疑。
鲁君显接待了中山来的使者,想要进一步了解现在的中山国。
宴会之上,鲁君本以为对方戎狄出身,又在太行山中当了十多年的野人,本该粗鲁蛮横,不通文化。
结果对方却表现的文质彬彬,一举一动,都十分符合周礼,还擅长《诗》《易》等诸夏典籍。
“蛮夷戎狄,也会这些吗?”鲁君惊叹道。
使者拜伏在地上,饱含感情的说,“蛮夷也会沐浴到圣人的教化,从而摆脱禽兽的做派啊!”
“中山上下,都喜爱周礼,愿意执行周礼,因此特意派我来表明决心和诚意!”
鲁国的大臣对国君发出庆贺,“让蛮夷归化为诸夏,这是您祖先周公旦的德行仍然流传于天下的象征啊!”
鲁君显因此大喜,在痛饮了几杯酒,醉意涌起之后,还和中山使者抱在一块哭泣,感叹“周天下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随即,
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件事的重视,鲁君显特意前往宗庙,进行占卜,询问祖先周公旦的意见。
使者在其进入宗庙之前,还拉着鲁君的袖子,对他说,“如果事情成功,中山还会为鲁国送来更多的礼物!”
鲁君显含笑点头,然后进入了宗庙。
没过多久,他出来告诉使者,“周公说,他认可这桩婚事!”
于是使者拍着手,开始称赞起周公旦的伟大来。
有持反对意见的臣子偷偷去问负责宗庙祭祀的司祭:
“周公是制定礼乐,划分诸夏和蛮夷的圣人,祂真的同意这件事情吗?”
司祭摇了摇头。
臣子惊喜,“周公其实没有同意?”
司祭又摇了摇头。
臣子疑惑了,“是也摇头,不是也摇头,周公到底什么意思?”
司祭摊手告诉他,“周公什么意思,我并不清楚。”
“因为国君进入宗庙后,根本没有占卜!”
“啊?”
大臣惊讶,然后就流下眼泪,“礼崩乐坏,真是礼崩乐坏啊!”
周天子那边,则是特意询问来到洛邑的使者,“我听说,白狄之白,是因为尔等肤色惨白,不同于诸夏。”
“为什么你看上去和诸夏没有太大差别呢?”
使者叩首回答,“在武公效仿诸夏改革后,就要求国中贵人,都迎娶诸夏高贵的女子,以改变我等原本丑陋的相貌。”
“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中山的君臣,都已经变成诸夏的样子了!”
“我们的国君桓,更是仰慕诸夏的文化,每天都要称赞历代天子的恩德,痛斥国中戎狄的风气,发誓要改变它。”
诸夏之女嫁给蛮夷男子的例子,在当今是非常罕见的。
其中大部分,还是蛮夷中有权势者,主动去迎娶诸夏的女子。
因为在诸夏长达几百年的教导下,蛮夷戎狄也认为,诸夏的血脉的确比自己要高贵。
所以中山国中,平民还有些蛮夷的姿态,上位者和诸夏之间,已经没有多少差别了。
天子骄听了解释,心里也下了决心,同意了中山的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然后允许他使用“姬”这个姓氏。
至于“同姓不婚”的规矩?
反正是中山桓跟着自己老婆和老丈人姓,不算违背周礼!
鬼神都忍不住为这样的操作惊叹。
他特意询问自己麾下的牛马们,“这周礼吗?”
西门豹觉得,“这很周礼。”
反正现在还没办法把中山摁下去,不如大家先和睦一点,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何博挠头,然后大叹,“我其实不是很懂周礼!”
还是要继续学习啊!
鬼神继续往山里钻去,最后成功到达槐水源流的敦与山,把自己泡在水里,要将这条新的支流,收入囊中。
与此同时,
听说中山国竟然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名列诸侯的秦君在雍都里跺脚生气。
“山东的诸侯真是一点周礼都不讲了!”
“白狄那样的禽兽,竟然也可以成为诸侯!”
“这天下,周室已经完全掌控不住了!”
之前承认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好歹还是诸夏间的矛盾。
现在居然连戎狄都承认了!
更重要的是,山东之国竟然还好意思蔑称秦国是“蛮夷”!
真是脸都不要了!
但秦君再生气,他又能如何呢?
河西还没有收复,秦国的情况还没有足够好转,他只能继续忍耐。
就在秦君和大臣商议,希望可以迁都去栎阳,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境遇时,仆人突然高兴的来报:
“生了生了!”
“夫人生了!”
秦君嬴师隰的嫡长子,终于平安降世!
秦君大喜过望。
虽然在此之前,他已经有了一个庶子虔,但秦国经历了数代的君位动乱,他心中已然立誓,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因此有嫡长子,他就要立嫡长子!
“这个孩子,就叫他渠梁吧!”
秦君抱着自己新生的子嗣,心里想着:
自己的名字是“师隰”,代表了对躬耕土地富饶收获的期待。
而“渠梁”,则是要更进一步,
要像那被引来灌溉田地的流水一样,滋润秦国,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
“希望你不要辜负为父的期望!”
秦君将孩子举起来,对着臣子们大声宣布,“这,就是秦国下一任的君主!”
孩子被高高举过父亲的头顶,在大臣的山呼庆贺中,放声大哭。
第97章 远方的国
远方,
随巢吃着吃着,突然发问,“我们离开诸夏的地域,已经多久了?”
胡子拉碴的公子朝开始掐手指回忆,同时还拿出随身携带的记录核对,最后告诉他,“正好二十年了!”
说完,
他自己就莫名的哈哈大笑起来,拍着大腿说,“我的天啊,竟然就二十年了!”
其他人也愣了一下,然后跟着一块笑。
等笑声渐渐平息下去,又有人把这个漫长的时间小声重复了一遍,“二十年……”
随即,有哭声隐隐约约的响起,“原来我们离开家,已经这么久了吗?”
虽然墨家提倡天下人兼爱,让墨家弟子并不像寻常人那样眷恋家乡和亲人,
以及他们这些被特意挑选出来,跟随公子朝西行的人,都是没有了亲人的孤独者。
但这并不代表,
他们不会去怀恋自己出生、成长的地方。
只是他们离开的太远了,也太久了,路上的苦难也太多太多,
让那些思念被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没有空闲的时间,把它翻出来见一见这片遥远之地的阳光。
现在随巢一问,公子朝一答,一种巨大的悲伤突然席卷而来,冲的他们根本忍不住泪水。
一种哀伤弥漫开来,就像此时此刻满月投下的月光一样。
无形无色,
却又无处不在。
“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公子朝也抚摸着自己的胡须,沉默了许久,然后打起精神,对着随巢问道。
随巢是个孤儿,被墨家收养长大,加上性子倔强、好胜,一直是他们这群人中,行动最坚决,举止最潇洒的一个。
他极少抱怨路程中的艰难,也极少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怀念。
在公子朝偶尔抬头看见月亮,忍不住落泪伤感时,都是随巢过来踹他一脚,让他别像个娘们一样磨磨唧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