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55节

  这玩意是双刃剑。

  用不好就会被反噬。

  万幸的是,楚世昭没有权衡利弊。

  他该怎么行事就怎么行事,没有因为帮衬了别人能换得好处就利欲熏心,背弃本意。

  而且,民心高,在初始阶段是肉眼可见的好处多。

  如果自己就是起义军的话,可能效果还要翻倍。

  毕竟民心起来了,募兵方便,士气较高,可以遏制百姓起义事件,地方民心越高,起义事件就越容易安抚下来,也越容易煽动群众。

  那楚世昭思路就更清晰了。

  办他!

  他两次成功的案例,一次是就藩靠着晋阳李氏起来的,一次是就藩,其实也吃了桓氏的资源,差不多也算是靠着豪强发家的。

  这次模拟推演,为什么不试试寒门甚至于平民百姓的路子。

  后者要是成功了的话,这可比前两次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力要更深远,对国家的益处更明显。

  【永晋二十九年八月,你逾越了高海的权限,允许农民检举乡官的不法行为,勒令乡官退还侵夺的民田,同时要求高海认真平反冤状。】

  【而你也是暗中调查王睿贞的案子。】

  【随后你惊讶地发现,王睿贞的田地大多都是乡里通过‘投献’的方式以逃税避税。】

  【因为民户们了投靠仕宦大族,改换姓氏,成为后者名义上的‘家人’甚至是仆从,因此就能避开朝廷在徭役上的征派,当然,这样的做法,他们则是要向王睿贞交租。】

  【这样的行为虽然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却没有实际证明王睿贞有侵害百姓之疑,这也就是为什么王睿贞胆敢寻求楚世煦站队,且楚世煦也愿意包庇对方的原因。】

  【而如此行径,不管是王睿贞,还是那些投机取巧的民户,都是从中获益的,但却损害了那些安分守己,又无法逃避赋役的普通民众,因为这样的做法,会转嫁赋役的负担给予那些老实本分的农户。】

  【同时也让朝廷蒙受了巨额的损失,永晋帝显然是知道内情,但是他想要你合情合法地去查办。】

  【你继续严查下去,却惊讶地发现王家人贪得无厌,除开那些‘投献’的土地之外,你意外查到王睿贞的两个儿子,利用灾年大难的时候,放贷给那些无以为继的百姓,而来年丰收的时候,这些放出去的贷要收回来的账目早已翻倍。】

  【百姓们大多都是能过一天就过一天的态度,并不知道其中门道,等到发觉问题的时候,名下的田地早被强征而走。】

  【如此众多的田地,也不可能仅仅靠着‘投献’就能轻易取之,而恣行乡里的王家人,更是在当地建了一处豪华的私宅,鱼肉乡野。】

  【可是,你触目惊心地发现,在江南地带,这样行事的仕宦大族何止一家,这也不难怪南方起事如此汹涌激烈。】

  【于是你立刻选择了最快的手段,命令松江王氏人归还那些非法所得的田地。】

  【王氏人不敢与晋王相抗,只得将那些田地归还给了百姓,但是却坚决不愿意将那些‘投献’的土地归还出去。】

  【不久,便有吏部给事中的江南籍言官黄令弹劾楚世昭——‘庇护刁民,鱼肉乡绅,沽名乱政’。】

  【而江南之地,遍地都有这样土地投献的情况,尤其是江南这边的士族和豪强关系错根盘结,关系亲密,楚世昭的行为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利益。】

  【这让大量的南方士族发起了对晋王楚世昭的弹劾。】

  【在罄竹难书的弹劾下,永晋帝万分震怒,遣你立刻回京,不得继续滞留南方。】

  【但你在江南之地的所作所为,依旧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你在地方的民心得到了提升,江南百姓对你的立场上升了。】

  【遗憾的是,江南乡绅对你的立场下降了。】

  【你深深明白,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你只是伤害到了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如果王睿贞因此而受到责罚,那其他人的利益同样不保,为了维护所有人的利益,王睿贞就一定会被江南士族所保下来。】

  【你只是一个临时被套上皇权的皇子,既无兵权,也无实质上的权力。】

  【可你不甘心就这样回到长安。】

  【而且楚世昭也深深知道永晋帝要你此行的真实目的,你与王睿贞之间的矛盾就算闹得再大,其实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死,永晋帝要的是那些被侵吞的田地重新回到朝廷的手上。】

  【于是你利用皇室的身份,借助永晋帝给你的权力,调遣了当地的军户兵士,直接将王睿贞的两个儿子,他们过去积留下来的案子全部查了一个遍。】

  【你当众将王睿贞的两个儿子斩首弃市,并根据大周律法之中的‘隐户法’继续查办案情,将此案定性为——‘王睿贞私藏隐户,囤积家奴,意欲谋反。’。】

  来,继续弹劾我。

  喜欢上对抗,喜欢来强度。

  你们弹劾的声音太小了,我听不到。

  

  【在长安之中的王睿贞听到此案,几近昏厥,难以想象你会用出如此手段。】

  【然而你凶猛刚烈的手法一经施展,立刻是震动了整个江南官场,他们惊惧于你的手段,顾虑你如法炮制先前这般过激的做法,搅动所有人的利益,于是他们暗中做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决策。】

  【永晋二十九年十月,你所居住的府邸突遭了一场不知从何而来的大火,在睡梦中,你感受到了一只冰滑如玉的手不断地摇着你的身体,清醒过后,你不得不匆匆逃出。】

  【事发突然,你的父皇派遣给你随行的那些侍卫以及仆从死伤无数,史称——‘焚晋之案’。】

  【而你侥幸逃生过后,心中后怕万分,可是回顾四周,发现身旁只剩下了那位名叫媚娘的宫女时,立刻意识到了真正的危险才刚刚开始。】

  【既然有人胆敢下如此黑手,意图放火置你于死地,他们显然不会就这样轻易让你离开这里。】

  【只要你回去,找到了附近的官家,接触到了衙门,他们很有可能想尽办法留下你。】

  【毕竟这里是南方,是江南士族的地盘。】

  【无论是不幸落水,还是暴病而亡,都是他们能拿得出来的说辞。】

  【你得罪过甚,伤害他们的利益太绝,这才是他们冒着风险也要痛下杀手的缘故。】

  【意外的是,这位名叫媚娘的宫女,与你意见出奇相和,她认为如今的情况.是说什么都不能与衙门方向接触,那样的做法看似聪明,实则是真正的取死之道,你应该避避风头,权且忍让,等到更好的时机再回去。】

  楚世昭知道南方这边的情况很复杂。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也能体验一把被火烧的感觉。

  真就强龙不压地头蛇呗?!

  倘若不是媚娘,他这次模拟推演可能就当场横死在这里了。

  你这大周,我看是绝了!

  哪里都是破绽,哪里都是漏洞!

  能从这种险境环生的政治环境里突围出去的,最次都是小太宗水平。

  但楚世昭思来想去,感觉这件事情不能就这样算了,回去找父皇撑场子,永晋帝也不可能真给他找回场子来。

  又不是他这个父皇被人烧着玩。

  想到这里,楚世昭的目光微微发寒。

  这次,他要干一把大的。

第73章 王侯自当取天命,娶妻当得阴媚钰

  极限极限。

  阴媚钰拍着自己的胸脯喘了一口气。

  【永晋二十九年十月七日夜,你在屋里歇息的时候,听到了外面有细细碎碎的声音,你感觉情况有些不对,旋即就问到了一股硝烟就此弥漫散开,你顿时意识到是有人纵火,极有可能是想谋害晋王殿下。】

  【1:撇开晋王不管,单独离开。】

  【2:进晋王内屋,将其唤醒。】

  【由于事发突然,晋王又向来宽以待人,这使得永晋帝派遣过来的侍卫疏于防守,防备闲散,尤其是这些侍卫也没有想到有人胆敢火烧晋王,于是多数侍卫都没来得及疏散,救下火势。】

  【万幸的是,你带着楚世昭成功避险,不过你意识到有人胆敢下这种黑手纵火,明显是冲着楚世昭的性命来的,如今逃过一劫,并不代表后续他们就会放手。】

  【这种事情只要做了第一次,就不可能有停下来的可能,而能使出这样手段的,多半和地方官府有极深的接触。】

  【这样一来,找到衙门,反而更显危险。】

  【你将自己的想法托盘而出,楚世昭眼眸略有寒意,心中似乎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可了你的观点,于是决定悄然潜去。】

  阴媚钰保下楚世昭的想法极单纯。

  也没有什么情情爱爱之说。

  单纯是想保下楚世昭的有用之身,至少在阴媚钰看来,楚世昭不仅是一个好皇室,看起来还像是一个好人。

  而楚世昭这边则是在紧盯画面,想看看自己的父皇到底是什么样的反应。

  【永晋二十九年十一月,晋王在江南下落不明,永晋帝震怒万分,他命晋王南下,真正要对付的怎么可能只是王睿贞一人的土地案。】

  【在江南,利用土地投献来逃税避税,是再正常不过的做法,可是对于整个朝堂而言,这样的做法中伤了朝堂的赋税,伤害到了一国之本。】

  【永晋帝早就想要收拾这些南方的士大夫,但是他一直没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拿出来杀鸡儆猴。】

  【他并不是不能接受‘土地投献’这种做法,只是不能接受有大臣的名目下,能有十万亩之巨的良田去逃避国家的税收。】

  【楚世昭呈献《治安疏》的时候,永晋帝保他的原因,其中不免有想要借助《治安疏》和楚世昭整顿朝堂的念头。】

  【只是谁能想到,江南之隐情,所牵甚远,以至于出现了这种火烧宗室的妄为之举。】

  【“他们这是要造反吗?!”】

  【永晋帝显然难以接受楚世昭在江南之地,为其查办案情而下落不明。】

  【他冷着脸,将楚世昭先前纠察出来的案情,盖棺定论,越过大理寺的手续,直接按照刑法处死了礼部尚书王睿贞。】

  【楚世煦为了凸显自己仁爱,礼贤下士之风,劝说永晋帝留下王睿贞的性命。】

  【永晋帝没有理会楚世煦。】

  【因为他深知,这是权力之争,今天他的儿子能够因为利益被这些人所‘谋害’,来日,这些人就会因为权力,来冒犯他这个天子。】

  【永晋二十九年十二月,永晋帝命令杨方率领一万中府军前往苏州松江县调查‘焚晋之案’。】

  【此举,一是趁机让杨方进一步拥有权力调度整个中府军,二是肃清整顿江南官场。】

  【在‘焚晋之案’爆发三个月后,苏州府各级官员,在杨方强硬的态度下,送都护军门,缚付前驱,使监押前行示众。】

  【所有负责配合晋王楚世昭调查过‘王睿贞土地案’的随行官员、府所大小官吏,以及苏州府上主要官员俱遭法办,免职。】

  【永晋三十年一月初,永晋帝在宫中偶感头痛,开始怠政深宫,不再面见大臣。】

  画面的另一侧。

  楚世昭却没有着急动身,回到长安,反而继续蛰伏了起来。

  这个时间节点已经不对了,楚世昭父皇很快就要驾崩病逝,他回去,实际上和送人头没区别。

  永晋帝都玩二宫之争的手段来制衡朝野之间的权力关系,故意树立长子楚世煦和他之间的矛盾。

  驾崩,顺位继承的人就是楚世煦,楚世煦继位了,他能放得下楚世昭?

  纯瘫子才想着回长安。

  隐居,静观其变,以待天时,反而是楚世昭眼下的最优解。

  

  【你留在了江南,隐姓埋名,而为了避免被人识破,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路信。】

  【楚世昭的母上姓路,既然化名,那就不能用国姓,这太容易被识破了。】

  【至于用信这个名,楚世昭则考虑到了——“人无信而不立。”,立名为信,自当是为了言而有信。】

  【于是你和阴媚钰便找了一个地方隐居下来,意外的是,媚娘的手上有着一幅高超的医术。】

首节 上一节 55/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