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们应该也有可能,迅速击溃其他地方的守军,进而击溃外地勤王的军队吧?
“万一,他们继续利用来去如风的火轮船,从南方持续输送补给进来。
“同时在京师附近围点打援,再令南明主力军北上?
“到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啊?”
阿桂皱眉看了和珅一眼:
“尽人事,听天命而已,现在考虑太多的事情也没有意义。”
和珅和乾隆顿时就都无语了。
显然,阿桂这个久经战场的老将,也知道目前的局势非常恶劣。
实在是城外的驻军败的太快了。
这些都是大清真正的精锐,面对这支南明陆军的结果就像乌合之众一样。
由此可见,各地军队就算是能够进京勤王了,结果又能如何?
乾隆沉默了几秒钟,下令让阿桂主持守城事宜。
然后让军机处拟旨,招各地八旗驻军和绿营兵进京勤王。
现场安静了几秒钟,阿桂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小心翼翼的建议:
“万岁爷,咱们是否可以派人出城,去探探南明的口风?
“看他们到底想要怎么样?咱们也好有个底?”
这时候主动出城询问,显然就是服软的姿态,乾隆当然不想要做,但现在似乎也不能不做了。
乾隆再次沉默的考虑了几秒钟。
最后还是决定接受阿桂的建议,派福康安的堂哥富察·明亮与和珅、纪晓岚一起出城,去南明的军营探听情况。
和珅顿时就有点绷不住了,忍不住狠狠的看了阿桂一眼。
和珅可是知道南明的吴王是谁的,六年前的应天府和约谈判,就是这个吴王主持的。
当时这个吴王年仅十二岁,性格就已经强势和霸道到了离谱的程度。
今年他已经十八岁了,更是直接带兵打到了顺天府城。
按照和珅的分析,这个吴王的目的应该很简单,就是要彻底灭了大清国。
出去谈判根本没有什么好谈的。
最多讨论一下大清投降的条件。
阿桂就是因为自己刚才的质疑,加上以往的矛盾,所以故意提出去探口风的建议。
阿桂他自己已经负责守城了,剩下的人里面乾隆用的最顺手的,就是和珅自己了,很容易被皇帝安排上。
和珅心中窝火,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老老实实的接旨。
第184章 让弘历出来见我
乾隆作为皇帝,虽然觉得局势急转直下的太快,但是相比普通百姓而言,还稍微有一点点缓冲时间的。
毕竟,这些一条条的噩耗,是前后分成了三天的时间,陆续送到乾隆面前的。
但顺天府城内的普通市民们,他们根本不知道前面的那些消息。
他们原本都正常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呢,还好整以暇的分析讨论南明在黄淮地区要打多久。
结果一觉醒来,南明已经兵临城下了。
本来应该远在天边的兵祸直接到了自己眼前,这局势似乎马上就要改朝换代了一样。
所有人都没有任何一丁点的防备,直接都惊呆了。
自然也没有囤积任何的生活物资,城外出现明军的消息传开的同时,城内的米面价格立刻再次飙升。
街道上也没有人晃荡了,绝大部分人都缩到了家里,等待和观察局势的变化。
少部分人私下会面,互相交换消息,讨论眼前和未来局势。
大家都在猜测,突然出现的明军,到底正常打过来的,是统一天下的灭国战争,还是突然性的入侵袭击。
大清国现在是彻底的日薄西山了,还是只是意外被敌人偷袭了一波而已。
主要是南明军队来的太快了,没有隔一段时间一条消息持续散播出来,说明南明部队进军到什么地方了,完全没有酝酿情绪的时间。
所以很多人都和阿桂一样,猜测这很可能就是偷袭,很可能劫掠一波就会撤退了。
与此同时,城外的大明吴国北伐军,也在继续自己的作战任务。
一波一波的陆军陆续靠拢到顺天府城下,击溃了周围的守军之后,开始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周围的县城和乡镇。
顺天府城周围的县城和乡镇的官员和百姓们,比是顺天府城内的官员和百姓更早的认清了现实。
明军不只是单纯的占领县城和乡镇居民点,而是在完整的接管和控制地方。
最让投降或者被俘的地方官员感到惊愕的事情,是南明的小军官竟然都能写能算,普通士兵竟然都识字。
一个连一百个人识字的人数可能比整个县衙门都多。
一个连长带着自己的士兵,就能直接控制一个县城,还能保证县城基本事务正常运转,再加一个连就能控制周围乡镇了。
与此同时,汇聚在顺天府城下和周围的的士兵越来越多,朱简烜却始终没有下令攻城。
以至于随同朱简烜北伐的秘书和军官们都疑惑了。
段玉裁忍不住询问:
“大王,我们的将士们已经控制了顺天府,为何不直接夺城?顺天府城防应该抵挡不住我们的火炮的。”
朱简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语重心长的反问:
“段先生啊,你觉得顺天府城,与其他的普通县城、府城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段玉裁理所当然的回答:
“顺天府城是我大明北京,有我大明永乐至崇祯的宫禁内苑,现在也是清虏的京师。
“清虏入关之后,将内城百姓驱赶出来,将八旗将领和士兵迁入了内城。”
朱简烜在这个基础上解释说:
“没错,顺天府城与其他城池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城那几十万清虏的八旗子弟。
“他们不是我大明的普通百姓,他们与清虏朝廷荣辱一体,利益休戚相关。
“我们能迅速攻占普通城池,因为城内没有大量八旗子弟,最起码不会全都是八旗子弟。
“我们强行进攻顺天府城池,内城的几十万八旗子弟一定会拼死抵抗。
“我们当然能够取胜,但整个城市也会毁于一旦。
“所以我想要迫使乾隆主动开城投降,让他带着这些八旗子弟走出城外。
“我们完整的接管我们的旧都,而不是夺占一座废墟。”
段玉裁听完恍然大悟:
“大王圣明,学生受教了。”
清朝能够长期维持统治,最关键的基础就是八旗这个军事贵族集团。
他们是身份明确的整个国家的主人。
虽然与现代公民不同,但他们的地位和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接近贵族公民。
现在还是乾隆末期,是持续打了一百多年仗的清国。
现在内城的八旗子弟战斗力,肯定比历史上的八国联军时期更强。
从此前与八旗作战的结果就能看出来。
绿营兵通常会在绝望时投降,但大部分八旗军官选择死战到底。
北伐军如果强行攻入顺天府城内部,这些八旗子弟肯定会给北伐军造成很大的损失。
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最后可能会放火烧城。
所以朱简烜也愿意跟乾隆谈谈。
当然,朱简烜不会给乾隆什么好条件,不可能允许他回到任何地方去称王称霸。
朱简烜能给他的条件只有不屠城,其他什么保证都不会有。
八旗子弟都是军事贵族,身体比一般老百姓要强得多,送去辽东挖煤应该是一把好手。
如果乾隆不投降,那就自己就围城,把八旗饿死。
北伐船队搭载的所有士兵全部登陆后,朱简烜也随同最后一批士兵上岸了。
咸宁四十二年三月六日,朱简烜骑马来到了顺天府城南的南苑,也就是崇祯朝以前的南海子。
南海子是顺天府最大的皇家园囿,总面积是整个北京城的三倍。
其实南海子不能算是一个皇家园林,应该算是分布在一大片庄园猎场中的一组皇家园林。
这里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室的狩猎场所,前期就是单纯打猎用的,到了明朝之后开始在院子中修建园林建筑。
崇祯朝以前还有“南海子净军”,由犯罪的太监和最低级的阉人组成,在南海子养猪种菜。
清朝入关之后,“提督南海子”的太监官署,被顺治改成了座行宫,康熙时改称东宫,乾隆改称旧衙门行宫。
朱简烜就来到了这个旧衙门行宫稍作停留,在这里接受了顺天府城下各师将领的朝拜。
然后接见了正好出城来谈判的的和珅、纪昀、明亮一行人。
朱简烜坐在王座下方的椅子上,和珅、纪昀、明亮三人老老实实的行对明朝见亲王的四拜礼。
朱简烜看着他们拜完,仍然趴在地上没敢自己起来,颇为满意的摆手说:
“平身吧。”
“谢大王。”
和珅三人立刻再次叩谢,然后才小心翼翼的站起来,低着头偷眼看了一眼朱简烜。
和珅和纪昀能够基本确定,眼前这位就是六年前见过的那个吴王。
就算是坐在那里也能看得出,也看得出他的个头明显非常达大,超越一般的普通人。
当时朱简烜可能就有一米六了,现在看上去肯定超过一米八了。
和珅作为代表,说了一堆问好和恭维的话,然后说出了自己一行人的来意:
“敢问大王,要如何才能退兵,大王有任何要求,我们一定尽量满足。”
朱简烜似乎非常意外的反问:
“我为什么要走啊?这是我大明顺天府,是我大明的北京城,该走的是你们吧?”
和珅和纪昀听着这话就有点绝望,看来对方真的是来了就不想走了。
对方既然说了应该走的是自己,那大清退出关外应该就是最好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