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欣赏,诸多大臣推崇,刘三吾更是公开放言愿为范进门徒,这给了东宫一伙人不小的压力。
主要是,黄子澄感觉,和范进的矛盾很深,很难化解。
有姚观文的觊觎和出手,杨定周的打压,虽然黄观收了范进为门生,但后来到京师之后,黄观也没有表现出亲近和提携之意,后来更是在范进和黄子澄有了冲突时,黄观直接站在了黄子澄一边。
这个选择也不奇怪,谁都会这样选。
现在看着范进的文章,黄观的脸色很是古怪。
谁都明白,光是凭这一次化解南北榜的功劳,还有这一篇文章,范进已经够格名垂青史了。
“诸君放心,此子在吾手中,必不得大用。”
朱允炆也看了文章,也有一些触动,但他这样长在深宫,没经历过民间苦难的上位者,很难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
也就是对文章中的一些东西,很难真正有什么共鸣。
所以哪怕范进明显得到祖父的赞赏,朱允炆也不打算重用他。
这和蹇义,陈善人不同。
蹇义沉默寡言,行事谨慎,皇祖父明显留此人给朱允炆重用,不好不用,但提拔官位之后,建文年间蹇义并没有得到实权,也进不了核心圈子,所以官职提升的意义不大。
求鲜花
陈性善也是得到朱元璋的赞赏,建文年间火箭窜升,他此人是新科进士,在朝中无党,建文可以把陈性善当自己人来用。
范进就不同了,声望高,皇祖欣赏,大臣推崇,新科士子们更是视范进为主心骨。
不光南方士子服气,试想一下,这一次加分后得到进士科名的举子们,会最感激谁?
除了皇上,就是范进。
这样的人,一旦得到高位,就直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场势力了。
要不是范进是纯粹的文臣,出身贫寒,和武勋将门没有丝毫关系,现在怕是已经引起朱元璋的警惕和戒备。
对朱允炆来说,范进一是和自己的心腹有过冲突,二来是声望过高,反而难以掌控。
其实这也是朝官们现在难决择的地方。
一心跟着皇上,皇上已经是风烛残年,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现在就靠到太孙那边,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等着皇上驾崩,中间的变数太多了。
朱允炆也明白这一点,他也有一种感觉,由于自己这边屡次释放恶意,范进很难追随自己。
“皇太孙,还是能试一试的。”
齐泰忍不住抱拳道:“范进的文章,贯穿古今,悲天悯人,实在是难得的人才啊。这样的人,会有志做一些事业,太孙是大明的未来,太孙不用太可惜了。”
黄子澄板着脸不说话,因为这事他不好反驳。
虽然黄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距今十几年了,现在他官位不低,名声也很好。
但黄子澄自忖自己可写不出来南北异同论。
在朝廷和士林中,自己也没有范进现在的威望。
嫉妒之情就象是野火在枯草地上燃烧,没有任何办法灭掉这股嫉妒之火。
朱允炆考虑了一下,说道:“但范进和咱们之间颇多误会,如果他有诚意,理应做一些消弥误会的选择才是。”
这是什么逻辑?
齐泰瞠目结舌,无言以对门。。
第一百六十四章 所有人的推崇
传胪礼终于在事隔三天之后举行。
经过礼部复试,皇上再行殿试之后,又有六十一名举子成功晋级为进士。
这一次几乎全部是北方举子,也有七名云南和贵州的举子经过加分后得以晋身进士。
所有人都是一团喜气。
中进士的北方举子当然不会再闹,礼部门前恢复了平静。
没中进士的落第举子们,其中当然还是有不少不服气的,但闹事是不敢了。
能在加分后中进士的,多半是北方举子中的精英,明眼人都瞧的出来,考试相当的公平,经过加分之后,再次落第的北方举人们只能接受现实。
不过他们还是有些兴奋,有了加分制度,下一次的科考,他们中进士的机会要比现在的大的多。
总归不是胡闹,大家还是闹出了结果。
当然,对上南北异同论的范进,所有人都是极为感激。
明白北方人的苦楚,也说明了南方人的付出,大家都不容易。
所以两边都算是承范进的情,最少是认可范进说的话。
这相当不容易。
因为辩论是很难说服对方的,除非一方明显有逻辑和数据支撑,就算如此,想要一方认错也很难,因为很难有人愿意承认自己错了,得真正的君子才办的到。
事实上君子也是很难认错,历史上就为了面子而导致事态失衡,甚至引发莫名的凄惨后果的记录,实在是太多了。
要是和小人或不学无术的人辩论,多半会被对方拖到下三路,然后被对方以丰富的经验拖到泥沼里打滚,谁都获得不了胜利。
只有当文章真的有理有据,且双方都觉得自己的立场被理解,解决的办法也切中实际,没有损坏某一方的利益,这样才被大多数人认为合理,并且接受。
在朱元璋和朝臣们的立场,范进是提供了不需要大动干戈和损坏朝堂运作的办法。
对南北方的举子们来说,则是都感觉自己被理解了,北方的举子得到了上进之路,解决了难题,南方的举子们没有被迫让度更多的利益,总体上感觉还是公平的。
提出了解决办法的范进成了多方都认可的人,声望扶摇而上,甚至很多时候叫人们忘了他是今科的状元,这也是相当奇妙的事情。
……
三月十八日,天气再次和暖起来。
甚至有一些炎热的感觉。
南京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冬天湿冷,也要下好多次雪,温度比北方要低一些,但江风吹拂,空气湿冷。
过了春天后不久,当北方还较为寒冷的时候,南京就几乎直接从春天进入夏天,叫人一点防备都没有。
“文进兄。”
“文进兄早。”
“见过文进兄。”
范进从河房出门时,没过多久换了进士官袍的同年们就都凑过来打招呼了。
魏文谦等同行的同年就不必说了。
福建,江西,南直隶,这几处地方文风昌盛,进士们也都有点眼高于顶的味道,比如陈安生就对范进一直不是很服气。
现在所有人脸上都是尊敬和认可的感觉,看到范进,都是主动停住脚步打招呼,脸上的表情也是十足的恭谨客气。
接着就是韩克忠,王恕,焦胜等人。
六十多人北方进士陆续在十多处客栈出来,汇集之后准备跟随礼部官员进宫。
这时他们也看到了范进,于是没有丝毫迟疑,纷纷走过来向范进拱手问好。
韩克忠脸上有激动之色,长揖道:“弟今后有什么成就,都仰赖文进兄提携帮助之恩。”
“韩兄客气了。”范进道:“咱们先要谢的还是皇上。”
“文进兄说的极是。”
韩克忠稍有尴尬,但也是有些释然。
毕竟是新科进士,又是激动之下,说话确实有些不合适,但范进一补充之后,一切问题都都不是问题。
焦胜和王恕一群人,脸上的敬佩神色更明显了。
“弟现在是二甲第七,多谢文进兄了。”
“弟是三甲,多谢文进兄。”
北方举子的实力确实稍逊,除了韩克忠和焦胜,王恕都加分后在二甲外,剩下的全部都是在三甲...
但大伙儿还是很高兴。
这是明初,三甲也一样能位至部堂,因为毕竟停了十来年的科举,科举人才相对要更少更珍贵一些。
就算放到地位为官,几乎没有进士会被限制在知县层级,基本上三年就是一次考核升迁,只要不是官声太差,十年到知府,按察副使,或是布政使司的左右参议,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象有一些幸运儿,几年内就到部堂寺卿也不是没有先例。
都是前程大好。
这要是百年之后,考在三甲基本上仕途的顶点就在知府这个层级了,甚至都到不了知府,连续十几年干知县,然后当个同知之类的,差不多就能告老回乡当乡绅去了。
一百二十二人终于聚集完成。
所有人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聚集在长安左门外,然后鱼贯进入皇城。
这一次因为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很多官员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容。
一场大风波就此平息,不少穿蓝袍或绿袍的官员都扎堆在一处,向着范进指指点点。
今科状元,南北异同论的雄文作者,简在帝心,范进的前程简直不可限量,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了。
这些官员,很少是进士出身,有不少是荐举,但事后证明他们0.2的才干多半不怎么样。
这也是朱元璋停止荐举,重开科举的原因。
明初时,大伙儿对科举就有意见,也在找寻别的公平的办法,但事实上还是科举最公平,得到的人才也最合适。
朱元璋还是不满意,但也只能接受现实。
康熙年间也停过科举,事后还是得重开,因为还是一样的结果。
还有就是国子监出身,他们要比荐举好一些,但操守,学识,还是不如科举上来的官员。
在长安左门外,范进也是极为意外的遇到了一位熟人。
在新科进士进宫陛见之前,会有一批外来官员陛见,等他们进宫陛见后,就会分别赴新的官职上任。。
第一百六十五 都是圣恩
勤政的洪武皇帝,也不可能接见每一个离任到京述职,然后赴新任的官员。
要是这样做的话,大明一千四百多个县,几百个州县,地方正印官就有好几千人,加上三司,卫所,提举盐务司,僧录司,道录司,教坊司,王府长史司,盐务运转司,市舶司,王府仪卫司……
以及土司,卫,所,正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过万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官员转迁述职,皇帝一个一个接见,了解,嘱咐,这一天就别干别的事了。
一般的做法就是吏部考核五品以下,直接转迁任命,然后聚集一批,十几二十个这样,定下日子由皇上接见。
在接见时,如果仪表气质出众的,皇上也可能问话,谈吐称旨的,就可以称为是简在帝心了。
五品以上,可以算重臣,基本上就算是一起陛见,最多也就是三五人的规模了。
象万历皇帝那样,终年不出外,不见大臣,甚至官员缺额不补,其实是严重12损伤了大明健康的肌体,各种衰败和党争由此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