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汉勋贵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59节

  可以说刘奭已经有意把此人扶持成权臣,用以对抗儒臣了。

  事实证明,石显是个聪明人,这是他应得的,这次还顺便讨好了大将军徐宁,最后的阻碍也烟消云散。

  恐怕用不了多久,大汉的朝局将迎来一场大地震,宦官一跃跳入舞台中,并且一直都担任着无比重要的角色。

  ………

  萧望之自杀的同一年,宦官中书令弘恭病逝,由仆射牢梁暂代中书事,但却没有正式任命,很显然,皇帝心中有一个更好的人选。

  元佑八年,石显重新被召回宫中,官复原职,担任中书谒者仆射,但却在皇帝授益下,暗中接管中书令事物。刘奭的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无法完整的上一次朝会,长期卧病在床,无法处理朝政。

  他于是将治理国家的权力短暂交给了王嗣徐博徐宁等人,由他们来行使大权。

  可实际上,开始暗中扶持宦官势力,将前中枢大权一股脑的交给石显,导致对方势力飞速膨胀。

  不过一年就彻底掌控了中书权力,成为内廷实际上的话事人。

  也是同年,石显被升为宦官中书令,全权负责中枢事物,并委派各种政务。

  王嗣的权力逐渐被分割,他十分愤慨的在朝中联合大臣们集体弹劾石显,控告宦官专权。

  刘奭置若罔闻,口头应允,实际继续向石显放权,任何诏令无不需要经过他的手,然后才能放到丞相那里执行。

  徐宁徐博二人也直接开摆,这正合他们的心思,让宦官与儒臣打擂台,于是放弃了手中的内政权力,暗中配合中书的宦官势力。

  于是,石显权倾朝野,掌握了及其可怕的大权,皇帝对其几乎无条件信任,朝中大臣的弹劾都被他一力压下。

  刘奭拖着重病的身躯开始了朝会。

  他虽然体弱多病,但却并非不上朝,只是次数比较少而已,军国大事不能轻易放手。

  “陛下臣弹劾中书令石显,此人以阉宦之躯窃居高位,结党营私,肆意的欺辱朝臣,大量有德之人被他们冤杀至死!”

  “这对于我大汉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大农令陈列出言弹劾,他是儒党的核心人物,对于处处针对儒臣的石显自然深恶痛绝。

  而且这个家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祸国殃民,无论刘奭还是徐宁都是没得选,但凡有办法都不会扶持一群只知道敛财的宦官。

  刘奭对此早已习以为常,点了点头说道:“汝可有依据?诽谤同样犯法。”

  陈列说道:“陛下石显乱国已经是人尽皆知!处处都是证据!处处都是人证!您大可自行前去查验。”

  “石显不除,则天下不宁!”

  众臣纷纷附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保持沉默,之前周堪刘更生等人就已经被石显陷害至死了。

  这个阉人不好惹,下手心狠手辣,睚眦必报,如果不能把他除掉,那么他就会反过来报仇。

  “石显,他们说的可是事实?朕对你给予厚望,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听到这句话,石显眼珠一转,心中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说道:“禀陛下,这自然是子虚乌有的,臣不屑于回复,不过臣这倒是有一份其他的证据。”

  “哦?”

  刘奭挑了挑眉,感情你这家伙掌握了陈列的罪证?那可就有意思了,杀失势的周堪刘更生的作用,可远不如杀一位当朝的九卿。

  如果真的能成,宦官就将真正拥有与儒臣抗衡的力量。

  “陛下请看,这是陈列胞弟受贿的记录,除此以外,其长子、叔侄等联手贪腐府库的证据也是应有尽有。”

  石显也不愧为被看重的大宦官,业务能力相当高超。

  陈列这家伙是清流,但不代表他身边人也是,天下谁不爱钱,不爱权呢?无法就是嘴硬,这帮清流口头上无欲无求,可实际上他们看重的是名声!

  下方的大农令心里咯噔一下,他确实察觉到了家人最近的异样,之前还没在意,可现在……

  等等,难道这证据也是石显故意放出来的?

  真是个狡猾的家伙……

  那些没说话的臣子开始感到庆幸。

  谁没弹劾那些宦官记不清了,但谁弹劾了可是了然于胸。

  “呵呵…好,好啊,这就是儒家的学子?你王嗣的高徒?”

  刘奭脸色越来越难看,不知道是演的还是真情流露,他对于石显的手段是不了解的。

  王嗣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陈列,作揖道:“陛下臣以为这证据不实啊,石中书早不提晚不提,偏偏要现在拿出来。”

  “岂不是刻意而为之?”

  这次没有人敢赞同。

  稳如铁桶的儒党开始出现了间隙,他们怕了,无法形成合力,没有人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

  刘奭丝毫不给面子,“啪”一声将竹简扔到了地上,怒道:“证据确凿,眼见为实,王嗣你还在护着自己的学生?”

  “但真是不知廉耻,你这丞相不想当了吗。”

  王嗣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叹息一声,道:“臣爱徒心切,草率了些,还望陛下恕罪。”

  陈列亲人受贿已经彻底坐实,连坐之罪是少不了了,如果再网罗一点,说不定赐死也不是不可能。

  王嗣认为自己这个老师也仁至义尽了,只能怪他自己没有看护好家人,让对方钻了空子。

  刘奭见他吃瘪心中暗爽不已,顿感扬眉吐气,但脸色还是保持着愤怒的神情:“陈列从属受贿、贪污府库金银,罢黜官职,贬为庶人,事关人员择日斩首。”

  “诸位引以为戒吧。”

  众臣没有人再敢反对,纷纷口中称是。

  人就是这样面对利益时格外团结,一单遭遇挫折就会退缩,各奔东西,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

  不参与就永远不会出事。

  刘奭后续也是通过这些办法逐渐瓦解儒党势力的,石显在其中担任的角色尤其重要。

  此后不久,宦官找到了其余罪名,陈列被赐死,这大大震慑了朝臣,宦官专权的局面彻底形成。

  无人再敢反抗,刘奭靠着宦官的帮助,以及徐氏的支持逐渐将大权集中在自己手里。

  “老师,您明知当时的陈农令救不得,但为何还要冒险呢?”

  太中大夫陈咸颇有些好奇,明明就是死局,老师不会不清楚。

  王嗣脸色略显沧桑:“宦官一弹劾,老夫就缩了头,日后还谁敢继续跟从?这是个态度啊。”

第101章 连杀儒臣,改立太子

  陈咸苦涩的点点头,脸上写满了忧愁。

  身为太中大夫本应该是刚正不阿的谏官,可是面对强势的宦官集团只能选择让步。

  这感觉真是憋屈,苦读了这么多年圣贤书,还不容易当上了官,还要被宦官欺负,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王嗣叹息道:“陛下被阉人所惑,我等能做的只有尽量提醒,顺便保全自己。”

  如今的太学已经开始认为大汉出现了亡国之相,要知道,上一个专权的宦官是谁?秦朝的中车府令赵高!

  他在嬴政死后篡改了遗诏,伙同李斯拥立胡亥位帝,最终导致大秦亡了国。

  如今的情况与曾经如出一辙啊!

  陈咸一拍桌子,脸上充满了愤慨:“不行,绝不能任由宦官专权!我要弹劾,一定要让陛下警觉!”

  其实刘奭的想法还是有些太天真了,他认为宦官没有家室也就不会有结党的机会。

  可是石显这个人素来野心颇大,他联合牢梁等宦官先是结成内党,之后又勾结史丹等法家外戚势力,以及五鹿充宗、匡衡等见风使舵的儒臣组成外党。

  内外联合,攫取了朝政大权,再加上皇帝的无条件信任现在已经极其膨胀了。

  宦官这种势力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不善治国,正好相反他们只知道敛财!异常喜爱黄白之物,贪污受贿都是家常便饭。

  这些他们是瞒着刘奭的,虽然不至于失控,但祸国殃民无法避免,如今的吏治腐败异常,阉人误国的特性一览无余。

  其实刘奭这步棋走的不好,用宦官可以,但却不能让他们勾结儒臣,一切权力都来源于皇帝。

  唯一没受到影响的徐宁也逐渐开始警惕了起来,经过权衡有了些敲打的心思。

  刘奭倒是置若罔闻,他看来贪污受贿都能接受,只要能够根除王嗣擅权就行,管他洪水滔天,只要天下依旧姓刘,皇权没有旁落,便对得起祖宗。

  如今石显专权的情况下,宦官的势力已经压过了儒臣,党同伐异,兴起风浪,独霸朝堂,无人敢触其锋芒。

  不过石显这个人很懂的分寸,一系列行动几乎只针对儒臣,对于以大将军为首的中立派持友好态度。

  即使某些公开反对,他也会看在大将军的份上网开一面,只是做回应,并不打压。

  因此在朝中也并非完全被孤立,至少掌握兵权的徐宁是观望的,没有暴力这项外来因素,儒臣就更加斗不过宦官了。

  儒家的御史大夫已经被撤职,罪名是“擅议朝政”,足以见得宦官的影响力,王嗣也曾尝试过搭救。

  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他的下场反而加速了对方的倒台,法家大贤董宪被皇帝扶持成了新的御史大夫。

  法家势力再次在中央扎根,儒臣多年的努力已经摇摇欲坠。

  ………

  半月一次的朝会定期举行,殿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氛,儒臣苦涩揾怒的神情,与宦官得意的笑容形成鲜明对比。

  魏郡太守京房,待诏贾捐之带着镣铐跪在地上,脸上写满了绝情以及无奈。

  他们几人联合上奏弹劾石显擅权,刘奭并不相信,找来了这位大宦官对质。

  最终结果也是可以预见,石显全身而退,并对上奏疏的四人怀恨在心,随即笼络罪证,要置将其于死地!

  京房和贾捐之是罪证最多最明显的,即刻被革除官职,关入监牢,这次之所以将他们押送到朝中,也是王嗣运作的结果。

  这些年宦官肆无忌惮,经常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儒臣,已经是人心惶惶,没有人再敢跳出来反对。

  这些儒臣没有当年武帝宣帝朝的那么有骨气,死倒是没什么,重要的是冤杀!

  百姓可不懂那么多,大员落马他们只会拍手叫好,痛骂其贪污受贿,当成饭后谈资。

  至于内情怎么样,究竟是事实还是嫁祸,没有人知道,或者说根本就没人关系,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耽误田地收成,地主压榨吗?

  如今朝政日益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已经爆发了数次大型农民起义,只是影响不大,很快就被当地官府剿灭。

  但这也宣告了大汉王朝由盛转衰,文景、康宣的盛世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土地兼并,连年天灾的祸事。

  “京房,贾捐之你等可知罪。”

  刘奭冷着脸的说道,虽然他的政治能力不咋样,但皇帝标配的演技却是有的。

  儒党的人遭殃,他心里比谁都爽,只是脸上要表现的极其愤怒,多年来他也成功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

  “臣冤枉啊!”二人齐声道。

  “冤枉?凡事都要讲证据,你说你们身上有冤屈,可石显手上的东西又怎么解释?”

  刘奭的脸色寡淡,让人看不出情绪,其气质也愈发深不可测,至少外表有了些帝王之相。

  虽然只是外强中干。

  王嗣拱手出列:“陛下臣以外不能只相信石显的一家之言,应该遣其余人好好调查,毕竟双方有过节,也是世人皆知的,请陛下三思啊。”

  “请陛下三思。”

  大量的儒臣齐声附和,这些人也十分愤慨,打算鼓起勇气反抗一回,要不然等以后他们出事了,又有谁愿意站出来呢?

  可能只有王嗣了。

首节 上一节 59/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