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73节

  随即庞顷看了眼沈禄,笑道,“乃河间府的一些官员,这两年受到打压,前景堪忧,您看是否有必要另外布置一番?”

  “河间府官员?”

  李孜省沉吟起来。

  庞顷笑道:“正是。自尚书陈钺致仕后,河间府官员这两年在朝前途渺茫,尤其是陈钺之弟陈栗,中了举人后一直在四方游走,想放官而不得。陈氏一门,又一向与河间府张氏一门交好。”

  李孜省晒然一笑:“区区一个举人,不值一提……对了,他想放什么官缺?”

  庞顷道:“似乎是想做个北方中县的知县。至不济放个州府的八九品闲差,只要能当官就好!”

  李孜省问道:“人已来府上拜访过了吗?”

  “未曾。”

  庞顷道,“此人尚未有关系能连通到道爷您这儿……不过,据说陈钺另外一个胞弟陈麟,最近正在京师四处奔走,为河间府出身的进士和举人谋前程,希望在吏部铨选时能有个好去处。”

  李孜省点了点头,随即瞥了眼沈禄,问道:“汝学,你怎么看?”

  “这……若只因来瞻一人,便要拔擢河间府官员,斧凿的痕迹未免太重,或不该如此。”沈禄可不觉得,让李孜省去提拔什么河间府官员,对他有什么益处。

  别说现在张峦的女儿还没嫁入东宫,就算真的成了太子妃,河间府的官员也不能因此而一步登天。

  李孜省微微点头,道:“言之有理。全都拔擢了,也不合适,挑几个堪当大用的,在铨选时适当照顾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至于陈钺之弟,那就给安排个顺天府的知县,让他当当。”

  “啊!?”

  庞顷有些吃惊,问道:“京郊知县,这待遇会不会太好了点?”

  “我连翰林院侍读学士都能调回京城,还差他一个知县?张来瞻在朝中背景还是太过薄弱了,以后怎么面对重重危机?多几个人帮忙,未尝不可。”

  李孜省说到这儿又打量沈禄,“汝学,你认为呢?”

  沈禄无奈道:“李侍郎高瞻远瞩,在下不敢妄议。”

  李孜省笑道:“回头有机会,见见河间府的官员,看看其中是否有可用之才,陛下一直说任人唯贤,我觉得很对。

  “若只是因为陈钺的罪,而令河间府官员失去晋升途径,分明就是党同伐异,我不清楚个中因由倒也罢了,既然知晓了那就必须出手纠正一下,这不是为了维护朝廷的清明吗?”

  庞顷道:“道爷说得是,朝中那帮清流,最喜欢做一些心口不一之事,乡党之争一直都存在。道爷您以往只是不屑与他们一般见识罢了。”

  李孜省点头:“朝中乱象,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这也算是气象更新,我就不信史官还能把白的说成黑的?

  “我做这一切,全都是为了朝廷,苍天可鉴,日月可表,绝无私心!”

  (求订阅支持!谢谢您的慷慨!)

第109章 少爷命

  大年初一。

  张家略显冷清,当天一大早,张峦就带着张延龄去沈禄府上拜年。

  这次他来,还有把张峦府上的豪华马车连同车夫借回去使用的的意思,再有就是出城去看看徽商赠送的宅院。

  “进到沈府,可要守规矩,不能乱了方寸,若是表现得好,回去时为父给你封个大红封,让你手头也有可以全凭自己心意调度的闲钱。”

  张峦显得很大方,似乎是要分润给儿子一点好处,让儿子尽心尽力为自己办事。

  张延龄笑着打趣:“爹,你可真大方。”

  张峦沾沾自喜:“那是,为父几时对伱们吝啬过?以后咱们家光景只会越来越好,为父最不会亏待的就是你和你大哥,再就是读书这事儿……谁知道京师的人这么排外,连同那些各地来京挂靠的士子,一个二个也都是势利眼,全都瞧不起咱,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

  “呵呵。”

  张延龄笑了笑,没有接茬。

  随后父子俩进到沈禄府中。

  沈禄考虑周全,给父子二人准备了一些礼物,也有给张延龄的压岁钱,数额还不小,一片金叶子,足足值五两银子,俨然把张延龄当成自家儿女对待。

  “来瞻,最近你家正宅那边,可有找过你?”

  拜年等寒暄客套的话结束,沈禄不由拉着张峦坐下,仔细问询。

  张峦道:“汝学,你又不是不知道,离开兴济前,主屋头那位非要把小女嫁给什么锦衣卫指挥,我没同意,他几次三番上门来闹,我躲他都不及,到京后又怎会与之往来?你为何问及这个?他来找你麻烦了?”

  此时的张峦倒也不担心。

  女儿都已经报名参选太子妃,且成功进入第二轮复选了,就算张殷找过来,这选妃之事也不可能说中止就中止。

  沈禄叹道:“你们河间府的官员,最近一直在京师为年初吏部铨选之事到处奔走,你可知晓?”

  “这个……”

  张峦迷茫地道,“我如今还没有官身,事情与我关联不大,并不清楚状况。”

  沈禄道:“我不过是把当下的形势报与你知晓……李侍郎出于对你的欣赏,你们河间府那些举人出身的人,将来都有机会在朝堂立足,进士就更不用提了,这些人或对你将来的事业有所裨益,你可选择适时与他们会会面。”

  “什么意思?”

  张峦毕竟没当过官,虽然因为张家曾出过辽东巡抚,对官场的事有一定了解,但眼下河间府官员是怎样的境遇,他是不清楚的。

  沈禄笑道:“河间府的官员,自从那位陈尚书致仕后,就一直不得重用。事不关己,李侍郎以前从未过问,正因为有了你,他才会对河间府的官员留心起来……既如此,为何不索性让那些人围着你转呢?”

  “可我……小女毕竟还不是太子妃。”

  张峦有些无奈。

  我连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都不是,怎么可能让一群当官的围着我转?

  沈禄道:“无论咱小侄女最后是否能选上,至少你以后注定是要当官的,我说的是国子监的职务,你的官途或比那些举人出身的还要顺利……

  “别看你只是个国子监生,只要朝中有人,哪怕你连官身都没有,旁人照样对你唯命是从……

  “仅仅凭借你跟李侍郎的良好关系,朝中哪个官员敢忽视你的存在?”

  张峦好似明白了什么,笑道:“原来如此……以后他们有何需求,只管上门来找我,我再去寻李侍郎,从中穿针引线即可。”

  “大概便是如此了。”

  沈禄点头道,“你直接去找李侍郎也不合适,许多情况你不好把握,你来找我就行,我代为引荐。”

  ……

  ……

  二人又说了一些有关借马车,以及下午礼部复选之事。

  随后张家父子俩,乘坐自沈禄处借来的华丽马车往城外走,车驾四平八稳,比起张家老少来京路上租买的两辆马车好太多了。

  车夫在前边赶车,后面车厢里张峦一直称赞车辆行得很稳,不颠屁股。

  嘴上这么说,身体却很诚实。

  刚出城不久,张峦就借着上茅厕的由头,让车夫停下来,父子俩解决完个人卫生后,张峦又拉着儿子,非要在道旁歇一歇。

  “原来这京城的路,也不咋地。”

  张峦摸了摸隐隐生疼的屁股,摇头不已。

  张延龄笑问:“爹,你还怕颠簸?你先前那些话,是故意说给车夫听,让他回去转告给姑父的吗?”

  张峦没好气地道:“嘿,你当我言不由衷呢?这马车就是比咱家的稳当。”

  这还用得着你来说?

  人家的马车一看就价值不菲,姑且不说车身减震经过特殊处理,光是金光闪闪的铜质车厢外壳就引人瞩目,加之装饰了金线锦缎和翡翠贝壳,显得珠光宝气,车轮更是镶满了丰富的铭文和人物画像,简直就是杰出的艺术品。

  这哪里是坐车,分明是坐在钱堆上,感觉自然大不一样。

  张延龄看着周围的光景,此时的京师尚未修造外城,在格局上会显得很逼仄,而城外没有城墙庇护的民舍全都显得破旧不堪,基本是单层建筑,二层小楼什么的在这年头只有在京城内临街地段才能见到。

  当然,城外的马路确实比城里宽敞多了,毕竟土地的价格不一样嘛。

  “儿啊,先前在你姑父府上,他说的话你听到了?就是有关河间府那些官员的选用和升迁问题……你不是说自己见多识广吗?你好好给为父参详一下,他到底是怎么个意思?”张峦问道。

  张延龄反问:“姑父说什么了?”

  张峦翻了个白眼,不满道:“亏为父还把你带在身边,就是想让你参详事情的,你当时不会注意力全放在人家府上的小丫头片子身上了吧?不过,沈府那几个十岁左右的小妮子,模样倒是挺俊俏的。”

  张延龄侧过头白了老父亲一眼。

  这下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金氏会对徽商送婢女这件事那么在意了,感情张峦是那种传统的老色痞,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盯着自家丫鬟,想发生点儿什么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张延龄道:“爹,咱格局能不能大一点?”

  “把你当大人,却未曾想还是个孩子。”张峦笑呵呵道,“不过一切都如你当初所规划的那般发展,不知不觉间,三个月过去,咱们家跟那时已大不相同。几个月前,就算为父掏空脑子去想,也想不到会有今天的风光。”

  张延龄道:“先等爹你当上国丈再说吧。”

  “又胡说八道……哪怕你姐姐真当了太子妃,为父也不是国丈,一切都要等……唉,算了,再说下去,那可真就大不敬了。”

  父子俩没继续探讨本地官员铨叙的事情。

  等重新上了马车,父子二人来到城外徽商送的外宅,却见是个不大的院子,周围全都是民舍,没等他们敲门,里面的人听到外面马车的动静,一名四十多岁看起来忠厚老实的仆人打开门,笑脸相迎:“见过老爷、二少爷。”

  张峦从马车上跳下来,还未发话突然皱起了眉头,拉过儿子,凑到张延龄耳边小声道:“要不……这些人还是遣散了吧……养活这么多丁口,可得花不少钱。”

  张延龄瞥了老父亲一眼,好似在说,你才想到招仆婢容易,养他们难?

  你真以为把卖身契给了你,你就能对他们呼来喝去,每个人都矜矜业业为你当牛做马创造价值?

  这些仆婢可不是只会埋头干活、不知回报的劳动机器,没几个人真正能凭借己身之力在京师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立足,全靠主家供养。

  吃喝拉撒什么的,还不是要由你这个家主来负责?

  以你现在的身家,要养活这么一大帮人,哪儿有那么容易!

  要知目前你暂还无俸禄傍身,那就时时刻刻都处在坐吃山空的状态。

  张延龄此时好像个小主人般,对那老仆吩咐道:“麻烦带我们进房去看看……不是说这宅子是送给我们的吗?把府上的人全都叫出来,咱先把规矩立好。”

  “是,二少爷。”

  老仆引父子二人跨进院门,随即转身去通知人。

  张峦笑着打趣:“嘿,没看出来,你小子天生就是少爷的命,挺有派头的嘛。”

  第三更送上,天子求订阅、月票,拜托大家帮忙啦!谢谢!

第110章 送选如送嫁

  午时还没到,张玗便要踏上参选太子妃的征途。

  家里人给她准备了一点简单的吃食,还有一套换洗衣服,从内到外都有。

  尽管张峦一再强调,女儿在天黑之前就能回来,可金氏还是不放心,那感觉就跟送女儿出嫁差不多。

  等张玗上马车时,金氏已在那儿抹起了眼泪。

  从城外宅子回来的张峦安慰道:“这还只是复选,走个过场的事情,闹得好像跟送嫁一般,真以为朝廷是不讲理的地方?”

  金氏抽泣着说道:“妾身听街里街坊讲过,皇家选妃,就跟送羊入虎口一样,等把人送进宫去,以后就天人永隔,莫说是送嫁,跟送殡也……”

  “呸呸呸,妇道人家不会说话。我会找人帮忙盯着,再说还有李侍郎隐身幕后妥善安排,一点问题都不会有,尽管把心放回肚子里去吧。”

  张峦说着,还吩咐车夫几句,大概意思是把人完完整整送去,再好端端给我带回来。

首节 上一节 73/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