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52节

  “呵呵,怪不得不叫了……不过在哪儿叫都一样,这宫里的天总算是要变一变了,瞧这一天天乌烟瘴气的……唉!退下吧。以后别贸然打扰东宫,小皇孙是个好孩子,可别让人欺辱了他!”

  ……

  ……

  身在端敬殿的朱祐樘,尚且不知道自己的事已被祖母知晓。

  他还在思考如何写回信。

  白天读书他不敢分心,可到了晚上,本应温习功课的他却拿着笔,支着头,就像马上要写一篇经天纬地的雄文。

  覃吉走进殿来,先向朱祐樘行礼问候。

  他见朱祐樘踟躇为难的样子,不由问道:“太子殿下,可有跟东宫几位先生,问清楚那词的出处?”

  朱祐樘脸上露出几分少年的天真,兴致高昂:“老伴,我问过几位讲官,你猜如何?他们都说没听过这首词,当场评价,都说写得极好,乃有阅历心怀远大之人所书,他们还以为是我所作。”

  “没有出处,那……”

  覃吉也有点懵。

  何等才华横溢之人,才能写出那样的诗词?

  这是专门来勾引太子的?

  挺下本钱啊!

第77章 神棍的苦恼

  邓常恩府宅。

  因为明日就是李孜省谶言泰山地动之时,邓常恩特地将钦天监内跟他走得比较近的钦天监监副吴昊给叫了过来。

  同时来的还有上林苑监丞艾愈。

  “你是说,银台司那位李侍郎,最近都没去过钦天监,也没让你们的人帮他推演星象?那他可有让谁去过他府上,单独征询过?”

  最近李孜省一系列反常举动,影响深远,朝野为之震动,邓常恩到如今仍旧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好端端的人,怎么突然就发“疯”了?居然胆大妄为到跟皇帝作对!

  光是“疯”还不怎么样,关键是居然每次都能准确命中天机,眼看就又要到李孜省谶言泰山发生地震的日子,他必须提前做好防范。

  若真地动了,背后有什么人帮忙,又怎样让李孜省如此确信,这些事都要搞清楚,以方便自己以后也能照葫芦画瓢。

  吴昊神情显得很紧张。

  他是天文世家出身,对于星象变化规律了如指掌,祖父吴永昌、父亲吴英都曾在钦天监中供职。

  他属于技术官僚,并不是李孜省的人,也不是邓常恩的人,他以家学补了天文生,再到如今钦天监二把手,一路摸爬滚打,偏偏上面还有两个以道学修为高深著称而被皇帝赏识的权臣,这让他很头疼。

  哪边都不靠拢,意味着哪边都不会把他当自己人。

  吴昊道:“确实如此,最近钦天监内事务一切如常,跟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

  邓常恩道:“那你们也该听说那位李侍郎所报灾异之事,难道伱们就没推演一下,做一番求证?”

  “这……”

  吴昊越发为难了,“先前李侍郎预测宁夏地动,钦天监众就做过推演,却不得结果。如今李侍郎又预言泰山地动,我等倾力观测,以期能从星相变幻中发现端倪,可依然……没有着落。也是卑职等人才疏学浅,故不能推算出天机,惭愧惭愧。”

  邓常恩冷笑不已:“你们一群人,还比不过李侍郎一个?”

  吴昊低下头,拿出一副虚心认错的态度。

  其实他心里也很委屈。

  要是我有那么大的本事,我还只是个钦天监监副?我不就成为你们这样牛逼的大人物,圣宠在身?

  艾愈在旁说和:“邓大人,现在看来,那泰山地动真就是子虚乌有……若明天一切都没有发生,咱就有话说了……”

  本来艾愈还要讲讲如何发动朝臣去参劾李孜省,却被邓常恩伸手挡住。

  明摆着的事情,眼前的吴昊并不是他的嫡系,再说现在钦天监乃是李孜省的地盘,人事和财政权都没掌握在他手上,吴昊听到内幕后出去宣扬,甚至告他黑状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邓常恩道:“既为同僚,我并不希望看到李侍郎出丑,可泰山地动毕竟关乎国本,能不发生,还是不发生为好……吴先生以为呢?”

  吴昊道:“在下也觉得是这个理儿。”

  “那你们钦天监可要好好算算,若这次不幸再被他命中,而你们什么都不做,以后你们钦天监的人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如今陛下春秋正盛,你们这群人恐怕要一直被那位李侍郎压着,我都替你们可怜。”邓常恩尽可能出言挑唆。

  一旁的邓愈瞧着偷乐,心想,前有御马监梁公公,现有这群利益相关的钦天监官员,最好让姓李的众叛亲离,我既然投靠了邓大人,一切都要先维护他的利益。

  吴昊道:“在下一定尽力……一定尽力。”

  ……

  ……

  艾愈把吴昊送出门,回来时,却见先前捧在邓常恩手里的茶杯已变成碎片撒了一地。

  一看就是邓常恩发怒了,至于是无能狂怒还是心情不痛快摔个东西发泄一下,那就不为人所知了。

  “大人,这事我看未必需要太过担心……自古以来,能预测对一次地动的人都是凤毛麟角,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窥探天机,而纯粹就是走狗屎运……若能让他连中两次,那还有天理吗?”

  艾愈尽可能挑好听的话说。

  可仔细看邓常恩的手,却颤抖个不停。

  艾愈瞬间也有些慌张,难道说这位太常寺少卿这么不自信?

  邓常恩道:“先前我让你查史书,寻找能准确谶言地动,还要准时准点的,有这样的人吗?”

  艾愈想了想,无奈摇头。

  邓常恩不依不饶:“那就是没有咯?”

  艾愈道:“民间野史中倒是记录了不少,但多荒诞离奇,像李侍郎这样能在圣驾前准确命中,且时间和地点都对上的人,好似古今就他一个。”

  “这……”

  邓常恩脸色更加难看了,嘀咕道,“真是岂有此理,难道他真有大神通?”

  艾愈急忙宽慰:“邓大人,您不是也有吗?何必羡慕他人!”

  邓常恩瞅了艾愈一眼,心里有苦说不出。

  别人不知道他的本事,他自己心里却门清,道家方术纯粹就是靠江湖神棍的手段坑蒙拐骗,就看谁的骗术更加高明。

  本来他也是抱着这种心态跟李孜省斗法。

  可现在却知道,原来长期以来的竞争对手不是神棍,而是有神鬼莫测之能,这让他这个神棍岂能不慌张?

  要知道,此前他是尽可能想办法攻击李孜省,既跑去联络梁芳,又找钦天监的人,还对外大肆宣扬李孜省的谶言,就是想靠这些手段把李孜省给拉下来……

  谁也没料到,李孜省居然有真本事,越想邓常恩心里就越害怕,越害怕就越想做点什么,结果不知不觉间自乱阵脚。

  邓常恩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叹息道:“明后两天就会有结果了。若泰山真的发生地动,届时太子的位子就将稳固下来……可惜我与太子间素无往来。”

  艾愈从邓常恩话中听出一丝不寻常,心说,邓大人怎么开始为自己找后路了?

  艾愈道:“大人,地动指定不会发生……泰山乃大明基石所系,若泰山发生地动这般灾异,那是了不得的大事,怎么可能会轻易被人提前窥探到?”

  邓常恩道:“希望如你所言吧。”

  艾愈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从内堂出来后自己也不由迟疑了,心想,难道我也得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看来这位邓大人不怎么靠谱啊,连他都开始打退堂鼓了,若其失势,我这样的传奉官可就完蛋了,说不得我也要想办法,尽快跟那位李侍郎建立起联系。

  若是等泰山地动发生后再去,只怕就来不及了。

第78章 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

  天气阴沉沉的,京城傍晚时分下起了小雪。

  雪花纷纷扬扬,给大地蒙上了一层白色的薄纱。

  结束了诊棚那边的差事,又到国子监转了一圈,张峦冒雪回到家中,拍去身上的积雪,嗅着饭菜的香味就来到了灶房旁的耳房。

  “爹!您回来啦!”

  早早就坐到餐桌前候着的张延龄连忙站起来招呼,背对着门坐着的张鹤龄却恍若未闻,一双绿油油的眼睛盯着丰盛的菜肴,猛咽口水。

  张峦踱步到了桌子前,用力拍了把张鹤龄的后脑勺,斥道:“没个眼力劲儿,为父回来都不问候,怎么不学学你弟弟,一点礼仪都不讲。”

  张鹤龄摸着隐隐生痛的脑袋瓜,一脸委屈地道:“一家人那么客套干嘛,我才不做那些没用的表面工夫呢。”

  下晌的时候家里刚送了灶神,祭品丰盛得紧,晚上全部做成了美味佳肴摆上桌,加上之前沈禄送来的年货中有几坛道南烧酒,今天祭神开了一坛,正好被金氏拿来为小年夜的团圆饭助兴。

  张峦拉着小儿子的手坐下,先拿起酒坛把自己面前的酒盅斟满,看到大儿子期盼的目光,教训道:“小小年纪不学好,酒你可沾不得,很容易上瘾,尤其是这种产自江南的高度酒,酒性浓烈,触之即醉,以后没我的允许,不准喝酒。”

  张鹤龄扁扁嘴没有搭腔。

  金氏帮汤氏在灶房里忙碌,又端了个菜上来,看着餐桌前端坐着的张家父子三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一家老小都这样,只等着吃,就不知道到灶房帮一把?”

  张峦笑道:“君子远庖厨,你没听说过吗?去,把我两个闺女也叫来,有伱俩忙活就行了。”

  金氏听了更不自在。

  不过她还是去灶房把张玗和张怡两个添柴烧火打下手的小丫头叫来,如此桌前就有了五个人。

  “吃菜,吃菜……今儿是小年,诊棚那边已经没什么人了,过了今日,为父就算彻底闲下来了,能不做事就尽量不做事,可以睡睡懒觉,好生松快松快。”张峦道。

  张玗宽解道:“爹,家里平时也没什么事,您尽管休息,别太累着了。”

  “我!?”

  张峦指了指自己,随即自我解嘲地笑道,“还好吧,为父每天都在瞎忙活,累倒是不累。”

  张延龄问道:“姐姐的婚事,筹划得怎么样了?父亲先前不是去见过那位李侍郎吗?他就没什么表示?”

  听到父子对答的金氏,不由从灶房探头往这边看。

  显然之前张峦听从儿子建议,画出的饼实在太大了,让女儿去应选太子妃,据说还有朝中大人物相助,她也想知道事情进展如何了。

  张峦一脸嘚瑟:“李侍郎说了,要全力相助你姐姐当上太子妃,有他在背后推动,你姐姐过初选问题不大。就算做不了太子正妃,当个偏妃也行啊。”

  因为张峦曾有把妹妹嫁人当小妾的先例,所以并不嫌弃把女儿嫁给太子当偏妃。不管怎么样,先跟皇室攀上姻亲最重要!

  张玗嘟嘴道:“要当就当正妃,做什么偏妃?长居人下,岂不是要仰人鼻息过活?那种处处受气,随时都会被欺负凌辱的生活,我一天都不愿意过!”

  张延龄在旁听了,突然觉得姐姐满身傲骨,有着独立的人格,胸怀远大理想和抱负,在这时代女子中非常罕见,值得他出手相帮。

  张峦道:“傻孩子,只要进了东宫,哪怕只是偏妃,将来太子登基你就是皇妃,若再生个儿子什么的,那就是皇贵妃,若再诞下皇长子什么的,你就能做太后,如此就算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张玗脸上满是坚毅之色:“可我不想跟人争。”

  张峦一怔。

  随即他往灶房那边看,只见门后边金氏正目光炯炯地望着自己,顿时觉得女儿的这种思想都是妻子教的。

  夫妻俩吵架的时候妻子也总说他没本事,家贫如洗还不知收敛,竟纳个小妾回来,然后一家人一起喝西北风。

  张峦摇摇头:“你嫁个世家子弟,难道他将来就不纳妾了?这种事啊,说不好……老大,你就知道吃,瞧你那狼吞虎咽样,斯文一点行不行?别像个饿死鬼投胎似的!要是不听话,看老子怎么抽你!”

  有些事,张峦自己都问心有愧,当然没法做好儿女的表率。

首节 上一节 52/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