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国舅 第53节

  所以在这节骨眼儿上,他只能转移话题。

  于是乎在那儿埋头吃东西,谁都没招惹的张鹤龄就倒了大霉,无端被老父亲劈头盖脸骂了一顿。

  金氏走过来,将一个菜放到桌上,关切地问道:“那位李大人真的说会帮咱?他不会是随口胡诌的吧?”

  张峦笑着摆摆手:“有些事没法跟你这个妇道人家说明白……哦对了,延龄,这次的事,你做得不错。”

  然后一家人都用莫名其妙的眼神望向张延龄。

  “爹,那是你有本事,既会给人治病,又能预测天机,所以李侍郎才会欣赏你。”张延龄当然不敢居功。

  自己年纪小,把功劳让给张峦也没什么。

  反正现在代表张家脸面的正是眼前这个不着调的父亲。

  张峦叹道:“有个好儿子,做事总能事半功倍。老大,跟你弟弟学着点,以后也做出点成绩来给为父瞧瞧!”

  ……

  ……

  一家人其乐融融吃了顿小年夜团圆饭。

  吃完饭后,只有汤氏一人忙着收拾和刷碗,而张玗则把张延龄叫到一边。

  “你给爹灌了什么迷魂汤?怎么爹现在什么都听你的?还总夸你,看把你能的。”

  张玗瞅了一眼正在餐桌前翘着二郎腿坐着,教训张鹤龄的父亲,随即飘了个白眼过来问道。

  张延龄能感觉出,姐姐大概是觉得选太子妃的事有了着落,心情大好,所以才会拿他打趣。

  张延龄笑道:“我没本事吗?爹这个人别的不行,识人的眼光还是可以的,正因为我能帮上他的忙,他才会觉得我行。如果成天混日子,爹会把我归到跟大哥一类上,现在挨骂的可能就是我了。”

  “哼。”

  张玗轻轻一哼,“我觉得你跟大弟半斤八两,都差不多。”

  “那能一样吗?我是半斤黄金,他是八两废铁。”

  张延龄理所当然地拿出吹牛逼的架势,胸脯拍得震天响,以彰显自己就是个争强好胜的小孩子。

  张玗掩口一笑:“说你胖,你还喘起来了……如果真能帮我选上太子妃,你才算有本事。”

  “我一定帮姐姐达成心愿。”

  张延龄斩钉截铁道。

  提到“心愿”这样严肃的话题,张玗有些迷茫了。

  张延龄从她那清澈而略带迟疑的眸光中,感受到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其实没什么远大的目标,就算有也只是相夫教子,过点普通人的小日子。

  就在此时,教训完儿子刚转到里屋的张峦向发妻吩咐:“明天捯饬几个好菜,我请国子监几个同窗,上咱家来喝顿酒。”

  金氏一边擦桌子,一边问道:“怎么不出去吃?今天的剩菜还不知要吃几天呢。”

  张峦笑道:“这不是要省着过日子吗?还是家里吃比较好……而且我也不知道谁能来谁不能来,万一应约的人少,撑不起酒肆里一桌,那就太丢人了。还不如在家里办席面,就当是请他们来认个门。”

  *********

  推荐老友长风新书《这个大夫有点儿凶》:重生异界,林淼凭借一身医术,逆袭走上一条通天入圣之路。

第79章 人穷志短

  腊月二十四。

  凌晨时分雪就停了,到了早上居然红日腾空,阳光普照大地,竟是个碧空如洗的大晴天。

  今儿就是预测中泰山发生地震的日子,张峦好似个没事人一般去了趟国子监,拜会过老师和同窗,刚到教室坐下,就被太医院的人请去诊棚为人种药,昨晚才说的要好好休息一下的话转眼成了泡影。

  忙活半天,到日落西山时张峦才回来,在自家门口并没有见到本来应该前来传话的沈禄。

  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正在自家门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见到张峦回来,哥儿俩立即迎了过去。

  张延龄笑嘻嘻问道:“爹,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早吗?”

  张峦仰头看了看天色,随后目光转向街口方向,有些诧异地道:“眼看已是申末,客人一个都没来么?

  “我特地跟他们约好这个时间点会面,还在请柬上详细说明了地址……难道说他们迷路了?去,你俩到街口迎接客人。”

  这次张鹤龄脑袋瓜好似变聪明了,直接出言拒绝:“我们俩又不认识你叫来的客人,见了面也会错过,怎么个迎接法?”

  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嘿!叫你做事就推三阻四,懒得动弹是吧?成天窝在家里,游手好闲,都快成街溜子了,要是再不给伱们找点事做,早晚混迹街头,成那衙门口的惯犯,年后一定给你们找个先生……”

  张峦也就嘴上说说,他还是自己跑到街口迎宾去了。

  看着老父亲背影,张鹤龄嘟囔道:“我看爹这两天心情不好,见谁咬谁,最好不要招惹他!”

  张延龄笑道:“爹只咬你,可没咬过我。”

  “你也是……”

  张鹤龄瞪了弟弟一眼,愤愤不平,“老二,最近你没大没小的,太不像话了……对了,你到底陪爹做过什么?你能做的事,我也能做,你教会我,以后我陪爹去。”

  张延龄闻言哑然失笑。

  家里人现在都想知道他在干什么。

  但这种事,真没法跟他们解释清楚,至于教会张鹤龄……他自问不是当先生的材料,这个生性皮赖纵意妄为的大哥他可没法教好。

  “嘿嘿。”

  张延龄只是笑。

  “嘿,瞧你那傻样,也不知道爹看上你哪点了。”

  张鹤龄面对一脸呆滞表情的张延龄,好似放下所有戒心,但还是不时回头瞅瞅弟弟,凶巴巴地道,“你说过,咱要干点大事出来,让人刮目相看……我眼睛可亮了,敢骗我小心揍你。”

  张延龄笑道:“大哥,你身上有什么东西值得被人骗的?咱们没啥本钱,光有一膀子力气,豁出去做点实事,这样父母和姐姐都会高看咱一眼。”

  “那就行,你拿个章程出来,瞅准机会咱就开干!”

  张鹤龄脸上满是期待,铁了心要跟弟弟干大事。

  ……

  ……

  张峦等待的客人终归还是来了。

  但只有一位,张峦把客人往自家门口引的时候,沮丧与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看得张延龄心痛不已。

  “来瞻,还是因为你没在北雍就学几日,与人不熟,再则年底各家都忙,我也尽力帮你邀请了,但他们都琐事缠绕脱不开身。”

  来客正是张峦在国子监中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崔儒。

  崔儒毕竟是官宦子弟,出门乘坐马车不说,还带了小厮前来赴约,从穿戴到气度,都是大户人家作派。

  当崔儒被请进家门时,紧跟在二人身后的张延龄还琢磨了一下,大概只有崔儒人大面大,不好意思推却邀约。

  毕竟谁都知道张峦请客,为的是来年在国子监读书时有个好人缘,算是探探路,但他不在酒肆请客而是在家里设宴,别人跟他不熟,首次上门的话还要准备礼物,自然不想赴约。

  张峦对崔儒非常友善,一口一个崔兄,执礼甚恭。

  二人并肩而行,相谈甚欢,一起来到了家中正堂。

  寒暄一番后,张峦把两个儿子叫到崔儒面前,算是让同窗好友见见自己平生“得意之作”。

  “两位贤侄真是一表人才啊。”

  崔儒一眼就看向张鹤龄。

  毕竟张鹤龄年岁大一些,且是张家长子。

  这年头长子嫡孙那可是有特殊意义的,在家族权力和财富分配中享有天然的优先权,上到皇室,下到黎民百姓,对这源自于周天子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深以为然,要不然成化帝也不会为废掉朱佑樘的太子之位殚精竭虑了。

  至于次子嘛,在家里最多就是个陪衬。

  听到夸奖,张峦先是挺直腰杆,随即又有些泄气:“不瞒你说,犬子二人都不太争气,课业马马虎虎,只怕没一个能在科举上有所建树……这个小的聪明伶俐些,或许还有那么丁点儿机会,大的嘛……算是废了。”

  张鹤龄本来还在那儿得意洋洋充当晾衣架,听到老爹这话,脸色顿时垮了下来。

  哼!

  不开心!

  老父亲又在人前打击他!

  崔儒笑着问道:“不知两位贤侄可有与人许配婚事?”

  张峦回答得很干脆:“尚未。”

  以前在兴济时,家里穷的叮当响,连下聘的钱都拿不出,张峦两口子自然不会考虑儿子的婚事。

  即便后来张峦犯险入王家防治痘疮,期间曾与王家家主口头许下婚约,但出来后王家只是依约送上礼金,不再提联姻之事,也是王家不想自家女儿到张家受苦。

  崔儒望向张鹤龄,似乎越看越喜欢,最后却还是惋惜地摇摇头:“小女年岁尚幼,与令郎似并不般配。”

  随即崔儒又将目光落到张延龄身上,好像张延龄的年龄比较符合。

  可惜啊,还是那个问题,次子没有继承权,他可不会傻傻地把女儿嫁给一个前途未卜的少年郎。

  张峦目光在两个儿子身上掠过,自我挽尊地道:“两个小的,如今年岁尚幼,不用急着操持他们的婚姻大事……你们两个,进房去读书,为父要与客人叙话了。”

  “哦。”

  张鹤龄应了一声,随即便带着弟弟出门。

  到了院子里,张鹤龄又在嘟哝:“读什么书?小人书吗?”

  张延龄笑嘻嘻地道:“爹就是在人前装装样子,你不会当真了吧?房里箱子中有不少书,你想讨个好婆姨,大可拿本书看看,装装门面,让那位崔监生觉得你一心向学。”

  张鹤龄重重地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我看他挺喜欢我的,说不定给他留下个好印象,就把女儿嫁给我了呢。”

  说完还真进屋去翻柜子找书了。

  这令张延龄有些哭笑不得。

第80章 关系户?

  酒菜上桌,只有张峦和崔元共饮。

  家里人均避到一旁。

  崔儒道:“来瞻兄,为何最近在国子学少见你的身影?既已入监,应当勤奋向学才是。”

  张峦叹道:“这不是奉朝廷敕令给人种药防治痘疮么?实在是忙碌得紧……不是不想去,而是脱不开身。”

  “哦!?”

  崔儒有些诧异,“我也听说,太医院的人正在为京城百姓种药,说是能防痘疮,很多同窗都表示不信,但又听说市井不少人都前去问诊,却是你在主持?”

  张峦面带惭愧之色:“不是我又是谁?当初就是靠给人种药,立下功劳,在下才得兴济县令推选,以乡贡进北雍。”

  崔儒道:“来瞻兄不简单哪……来,我敬你一杯。”

  二人同饮。

首节 上一节 53/4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