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辅想来是好意,但有人却把这等好意当做是攻讦我兄弟的手段。今日如何?”
脸可痛?
崔元知晓这话是针对严世蕃,忍不住说道:“大军不能由着长威伯一言而决吧?”
“陛下说什么了吗?”朱希忠反问,随后走出去,回身道:“我那兄弟有句话咋说的?狗东西。”他瞪了随从一眼,“二老爷是如何说的?什么皇帝不急……”
随从闻弦知雅意,故作惶恐,“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
白云楼。
宁玉和老鸨在房间里轻声谈话。
老鸨坐在矮凳上,身体前倾,有些担忧的道:“此次俺答十万大军南下,教中兄弟传信,说赵全如今得了俺答的信重,随军跟在身侧。”
“你在担心此战?”宁玉秀美的眉微微挑了一下。
“是。”老鸨苦笑,“蒋庆之用兵了得,可以往都是小打小闹。十万大军那可是足以灭国的一股强横之力。他……奴担心他一旦兵败,赵全等人在西北顺势起势,一呼百应……”
“西北那边赵全等人深耕多年,颇有些底气。若是西北沦陷,顷刻间就能组建一支大军。”宁玉被誉为仙气飘飘的双眸中多了些黯然之色,“可惜咱们的兄弟在西北被排挤多年,否则……”
“赵全狼子野心,什么教主,不过是自己给自己封的。”老鸨愤愤的道:“若是他肯与圣女联手,西北何至于当下这等局面?”
宁玉把手中的书卷合上,幽幽的道:“这一战天下瞩目。那蒋庆之……胜,俺答再想倾巢南下就得思量思量再度战败的后果。如此,大明北方就少了一大威胁。狗皇帝会把目光转向国中。”
“圣女,狗皇帝最近一两年颇有些励精图治的味儿,若是让他把国中整顿一番,咱们再想起事就难了。”
“再难也得去做。”宁玉说道:“另外,此战结果还未出来。俺答毕竟是雄主,纵横草原多年不败。此战……”,她用手中书卷拍拍桌子,“最好是两败俱伤!”
“小姐小姐!”
外面有人敲门,很急切。
“是鸳鸯。”老鸨伸进腰间的手拿出来,竟是一把匕首。她过去开门,门外果然是鸳鸯。看门的大汉对老鸨低声道:“并无人接近。”
鸳鸯进来,老鸨反手关门,“急匆匆作甚?”
鸳鸯喘息了一下,“圣女,军报来了,大捷!”
老鸨关门的动作迟滞了一下。
宁玉说:“说清楚!”
鸳鸯一路疾跑,此刻胸膛快速起伏,“方才外面传遍了,蒋庆之率军与俺答大将林思源厮杀,大败林思源。斩杀其以下三千余人,那人……那凶人竟然再度筑京观,就在大同西北。”
“好一个蒋庆之,赵全如今怕是要后悔了。”老鸨先是欢喜,接着愁眉苦脸,“圣教大业怕是要难了。”
“慌什么?”宁玉起身,缓缓走到窗前,她轻轻推开窗户,“那些人在欢呼。”
“大捷啊!”
“果然是长威伯,首战就灭了俺答的的大将。”
“还筑了京观。”
“说是弄了京观石,不知写了些什么。”
宁玉回身,“问问。”
“是。”
……
看似平静的道爷随即令百官进宫。
殿内群臣云集,道爷却还没来。
“说是大捷!”
“是。长威伯大败俺答麾下大将林思源。”
“那林思源如何?王尚书,王尚书可知晓?”
王以旂矜持的道:“林思源乃是俺答麾下有名的智将。这些年纵横草原,从未遇到敌手。他曾放话说长威伯迟早有一日会与长威伯沙场相见,没想到和长威伯的第一战就求仁得仁。”
“往日有人说老夫的女婿无所事事,竟时常去护城河钓鱼。那些蠢货哪里知晓,他这是在琢磨兵法!”
李焕容光焕发,吹风机的档位直接调到最大,“不是老夫吹嘘,就算是俺答来了,在老夫爱婿那里也讨不了好。”
李焕冲着宫中方向拱手,“陛下英明,慧眼识珠……”
慧眼识珠的嘉靖帝走了进来。
“陛下到!”
群臣随即安静,李焕却收不住话,“……当初老夫第一眼便看中了庆之,如今看来,果然是独具慧眼呐!陛下……”
嘉靖帝干咳一声,缓缓走到了御座上,回身坐下。
“大捷的消息都知晓了吧?”
“是。”
嘉靖帝缓缓说道:“初战大捷,大涨士气。这是个好兆头。”
对于崇道的道爷来说,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他欢喜的事儿了。
“俺答大军正浩荡开往大同,后续如何,朕不会插手。”
这话是在告诫群臣,莫要对战事横加干涉。
朱希忠干咳一声,“陛下,不少人都说长威伯不听劝诫,擅自出击……”
那些臣子老脸都挂不住了。
朱希忠你这条老狗,就特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嘉靖帝想到了这阵子的舆论,眼中多了讥诮之意,“对军武一窍不通,也敢指手画脚,无知者无畏。”
好了,定性了。
无知者!
朱希忠呵呵一笑,随即回班。
再不回去,那些愤怒的目光能把他烧灼成白骨。
有臣子说,“陛下,上天有好生之德,上次长威伯在东南俘获倭寇,尽数斩杀筑京观。此次再度如此……这杀气是不是太盛了?”
嘉靖帝看着此人,“黄锦。”
“陛下!”
“长威伯在京观石上写了什么?”
啧!
这事儿群臣还真不知道。
前次蒋庆之筑京观并未勒石,此次却破例了。
黄锦上前,他有备而来,无需看军报,朗声道:
“嘉靖二十七年秋,敌酋林思源者帅军南下,陷长新寨,虐杀将领妇人。庆之闻讯率军设伏,斩杀敌酋林思源以下三千余,筑京观于大同西北。”
黄锦停顿了一下,给群臣思考的时间。
“该死!”朱希忠怒道:“难道只需俺答虐杀我大明军民,就不许长威伯为那些死难者复仇?杀得好!”
“没错,杀得好!”李焕马上为女婿摇旗呐喊。
“咳咳!”黄锦干咳一声,示意还没完。
蒋党的两个铁杆讪讪回班。
嘉靖帝嘴角微微翘起,说实话,刚看到这些内容时,他曾说文采差的一塌糊涂。
但比起那些用词考究的青词,直抒胸臆更令他觉得解气。
甚至久违的热血再度涌起,以至于需要静坐一会儿恢复道心,这才来晚了。
黄锦抬起头,“余在此告诫四夷,两军交战死伤难免,但凡杀我无辜百姓一人,但凡虐杀我军将士一人,大明必血债血偿!勿谓言之不预也!”
有些尖锐的声音在殿内回荡着。
嘉靖帝缓缓看去,只见许多臣子面色渐渐涨红,鼻息咻咻。
这是什么?
这是汉唐才有的强音。
如今竟在大明出现了。
让这些饱读诗书的臣子如何不激动?
一个老臣颤颤巍巍的出来,“壮哉此言,壮哉,我大明!”
第715章 从容,分化,丢水里去
在杜贺和秦源领军出战后,蒋庆之就回了驻地。
有人忍不住去请示严嵩,说前方将士厮杀,长威伯这般不管不顾,妥当吗?
严嵩的回复是,老夫也得歇一歇。
好了,两个统军大佬都歇了。
“一军主将若是惶然不安,让麾下作何想?”
严嵩住的宅子颇为奢华,书房里,两大排书柜中摆满了书籍,严嵩随手拿起一卷,并未发现有翻阅的痕迹。
“义父,蒋庆之这是故作姿态。”赵文华在另一侧找到了一本游记。
“故作姿态也好,无意为之也好,那些人至少消停了些。”严嵩也颇为头痛那些文官,没事儿就来他这里亮个相,或是无话找话,或是献媚……
从古至今,在京师为官都是士大夫们的梦想,但僧多粥少,大多数人还得在地方苦熬。
为官的地方也分三六九等,比如说南方,那地儿富庶,就算是你不去刻意贪腐,几年地方官做下来,积攒的钱财足以让你致仕后做个富家翁,儿孙无忧。
而在北方却不同。
北方经济本就不及南方,加之草原异族威胁,故而在北方为官不但要面临治下钱粮入不敷出的困境,还得要提防草原异族南下。
而九边就是大明的最北方,在九边为官,堪称是在地狱中行走。
所以但凡有些关系的,哪怕是去南方,也不会去九边为官。
在此之前,大同文官提及严嵩多是不屑一顾,什么奸佞,什么祸乱朝纲……
当严嵩出现在大同后,这种声音消失大半,这些文官反而有事无事来套近乎。
“元辅,有人求见。”随从进来禀告,“是大同几个文官。”
严嵩捂额,“就说老夫歇了。”
“是。”随从出去,严嵩坐下,赵文华过来给他斟茶,“义父,这些文官对蒋庆之敌意颇重,对义父却颇为恭谨。”
严嵩抚须,“只因老夫能决定他们的命运前程。”
赵文华笑道:“往日这些人在背后说义父的坏话,仿佛势不两立,如今却主动求上门来……丑态百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