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北方,叹道:“捷报何时能到?”
哒哒哒!
马蹄声在官道上急促穿来。
驿站中,驿丞只是听了马蹄声就喊道:“准备换马,准备食水,要快!”
一个驿卒慢了些,被驿丞一脚踹开。
驿丞亲自把马牵出来,骂道:“这是加急,若是慢了半分,那人必死无疑。”
驿卒揉揉屁股,“那是他的事儿啊!”
“草泥马!”驿丞面色铁青,指着驿卒说道:“不知晓大军正在北方厮杀吗?这是谁的事儿?狗东西,回头就滚!滚的远远的。”
马蹄声在外面刚一停住,就有人喊道:“备马,准备食水。”
“都有。”驿丞冲出去,扶着一个信使进来,“快,给他温水,加盐了吗?”
“加了。”
一碗温水送来,驿丞亲手端给信使,信使就着他的手喝了几大口,驿丞回身,“包子!”
一个大包子送来,驿丞说道:“就着水吃快些,省的在马背上颠簸伤胃。”
信使几口吃了大包子,把最后的盐水喝了,接过干粮水囊,牵着马小跑出去。
“对了,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驿丞忍不住问道。
信使上马,催动马儿开始加速,他在马背上回头,“好消息!是捷报!”
“阿弥陀佛,漫天神佛护佑大明!”
驿丞闭上眼,一脸虔诚的祈祷。
“小人……”挨了一脚的驿卒过来请罪。
“驿站看似不起眼,却连着京师与天下各处。岂能轻忽?”驿丞冷冷道:“你这等坏了心思的人不能用。回吧!”
驿卒苦苦哀求,驿丞坚定摇头。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强盛,不是靠几个人,也不是靠一群人,而是靠这个天下的每个人。
当每个人都能齐心协力时,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势头必将不可阻挡。
当信使看到京师城门时,正好一群读书人出城秋游。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有小谢又清发。俱怀逸之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个读书人摇头晃脑的吟诵诗词,有人笑道:“王兄这是愁绪万千呐!”
“正是如此,在下愁的是北方战局。有人说那蒋庆之独断专行,连严嵩都不放在眼里。狗咬狗是热闹。可这是大战呐!此人竟然不顾大局……若是战败,后果不堪设想。”
马背上的信使听到了这话,顿时大怒,“闪开!”
一群读书人堵在城门那里,闻言有人骂道:“贱狗奴……”
皮鞭挥舞。
啪的一声!
读书人捂着脸惨嚎,信使策马从他们中间疾驰而过,骑术之精湛,令几个准备来维持秩序的军士不禁暗自叫好。
“拦住他!”有人回身喊道。
几个军士有意无意的挡住了他,其中一人说道:“那是急报,别说是抽一鞭子,就算是撞死了也是白撞!”
“何人闹事?”就在读书人们准备闹腾时,一个百户过来。
军士把事儿说了,百户冷冷道:“那是加急军报,别说是诸位,就算是阁老见了也得避让。”
几个读书人面面相觑。
那个挨抽的读书人咬牙切齿的道:“去打听打听,看看是什么军报。”
“是了,蒋庆之不听劝阻出战,消息也应当来了。”
“走,去问问。”
直庐,一个小吏冲进值房。
“小阁老,大同急报!”
“人呢?”严世蕃霍然起身。
“被带去了陛下处。”
“走。”严世蕃急匆匆走出值房,对面崔元正好走出来,“东楼。”
“知道了?”
“嗯!”
“希望是好消息!”
“定然是好消息。”
信使被带到了永寿宫。
“陛下,紧急军报!”
黄锦进来禀告。
正在看奏疏的帝王缓缓抬眸,“传。”
信使被带进来,大气都不敢出。
他行礼后,拿出了文书。
黄锦接过,检查了一番封印后,说道:“并未动过。”
“陛下,兵部王以旂求见。”
“陛下,严寺卿求见。”
“陛下,成国公求见。”
黄锦用小刀弄开军报,随即递给嘉靖帝。
嘉靖帝点头,外面几个重臣鱼贯而入。
都眼巴巴的看着嘉靖帝手中的军报。
最好是蒋庆之小挫……严世蕃双手拢在袖口中,暗自握拳。
定然是大胜,大胜……朱希忠目不转睛的看着军报,若非理智还在,怕是会冲过去劈手夺过来。
王以旂深吸一口气,准备的几手准备都在脑海中闪过。
嘉靖帝缓缓抬头。
神色依旧平静。
但!
握着玉锥的手猛地发力。
帝王缓缓开口:
“长威伯大败俺答大将林思源,斩首三千余,筑京观于大同西北!”
第714章 汉唐强音
一群读书人在兵部外等候着。
其中一人上前,说是寻某位官员。
没多久,官员急匆匆出来,“二弟?”
读书人笑道:“兄长,可有北边的战报?”
官员说道:“有了,不过送进了宫中。”
读书人回身,“军报去了宫中。”
“那就等着。”
众人不达目的不罢休。
官员问了情由,不满的道:“这是军国大事,你等整日游手好闲也就罢了,此等事岂能妄为?见到急报信使,别说是你,就算是为兄也得赶紧避开。”
他的兄弟不服气的道:“那蒋庆之飞扬跋扈,我等不过是说了几句,那信使竟敢出手,兄长……”
“闪开!”
一骑疾驰而来,官员拉开自家兄弟,见那些读书人冲着来人怒目相向,不禁叹道:“这是王尚书的长随。”
尚书的长随真要收拾几个读书人,那真不是事。
来人下马,官员拱手,“马先生,可是有消息?”
来人站定,挑眉,“长威伯大败俺答大将林思源,斩杀三千余人,筑京观于大同西北!”
官员楞了一下,接着狂喜道:“首战大捷,大吉大利,大吉大利啊!哈哈哈哈!”
“谁说不是呢?”和外界的棒槌不同,兵部懂行的人更多,首战告捷的好处他们懂。
可有人不懂,开口道:“不过是小胜一场罢了。”
官员止住笑,缓缓看向说话的读书人,问道:“你何人?”
读书人说道,“在下李相。”
官员指着此人,对自家兄弟说道:“从此刻起,你给我离这些蠢货远远的。但凡被我知晓你与他们厮混,打折腿!”
他的兄弟愕然,“兄长!”
官员看着他,眼中有厉色,“还不回去!”
等自家兄弟走后,官员转身准备进去,李相羞恼的道:“敢问这是为何?”
官员没回头,“人可犯蠢,却不能犯贱!”
……
直庐,朱希忠红光满面的进了严嵩的值房,“都在呢?”
严世蕃、崔元等人都在。
“成国公有事?”崔元笑道。
“那谁说的什么……”朱希忠坐下,自己给自己斟茶,喝了一口后,看着严世蕃说道:“说的什么……好心劝诫。”
这是打脸来了。
严世蕃眸子里微冷,“成国公这话何意?”
朱希忠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众人。
起身道:“我那兄弟别的本事没有,论统军厮杀,大明无人能及。”
——你等都是吃饱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