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551节

  冯保赶忙说道:“得益于清丈还田,皇庄有田七万余顷,都种的是红薯,这有粮食才酿酒,这国窖一瓶作价四银,一年才卖了四十七万瓶,不算多了,陛下,这还是因为要供应水师,所以才没能盈利更多,供应水师,才是大头。”

  一瓶只有一斤,而大明的烈酒一斤只卖四钱银,国窖的价格是普通烈酒的160倍,按四斤干粮一斤国窖,也不过是一万五千石粮。

  “这玩意儿这么贵也能卖的出去?”朱翊钧眉头一皱,当初冯保定价的时候,朱翊钧只是简单的看了一眼,这玩意儿能卖这么贵,还卖的这么畅销,出乎意料之外。

  冯保小声说道:“供不应求,钱都让二道贩子给赚了去,他们每从皇庄买一瓶国窖,转手就能赚半两银子,陛下又不让敞开了卖,优先供应水师。”

  从使用价值上看,国窖自然不值这个价,但还有交换价值,撑起了这个价,白酒本就利厚,否则两宋也不会专营了。

  “朕知道了。”朱翊钧思考了片刻,皇庄主打一个高端,被广泛认可,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

  朱翊钧手里拿着一本奏疏,问道:“大司徒和少司徒到了吗?”

  “在西花厅候着了。”朱翊钧带着手里的奏疏,来到了西花厅,见到了王国光和张学颜。

  “不必多礼,大司徒说要收利得税,具体说说。”朱翊钧坐定,他召集王国光是讨论关于利得税之事。

  这是解决白银浪费重中之重的浪费。

  利得税的逻辑在哪里?

  大明遮奢户享受了大明整体环境的便利,丰富而充足的劳动力、完善的产业链、宽松的营商环境、还有至关重要的安全,大明的七星旗在海上,在马六甲海峡之内,比火炮还要管用,这些个便利,有利于白银的获得、资产增殖和利息获得。

  在享受了便利之后,将所有的资产换成了白银这种一般等价物,果断出海,带走大明百姓的血汗钱的同时,躲避大明的税赋,甚至,调转枪头将这些白银用于豢养亡命、倭寇、红毛番,劫掠大明的商舶,甚至直接袭击大明沿海地区。

  这不是王国光在危言耸听,嘉靖年间的倭患祸乱东南,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更加直白些说就是放下碗砸锅。

  王国光提出了利得税,就是基于这个逻辑,防患于未然,站在大明朝廷,大明皇帝的立场上,他特么的都不当大明人了,才收他一半资产!

  “利得税的征收一定会引起普遍的反对,甚至掀起一股朝中有佞臣的风力来。”王国光十分确信的说道。东南倭患,很有可能再次出现。

  朱翊钧摆手说道:“不不不,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稽税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战争,只不过是烈度高低的区别,利得税可以有效避免爱卿所言顾虑,理当推行,我们应该讨论一下如何实现。”

  “对于任何离开大明腹地的白银,统一征收50%的税赋,只针对白银。”张学颜讲解了自己的思路,对所有离开的白银进行稽税,就是户部给出的办法,这年头,资产登记制度与评估根本无法做到,而一般等价物的白银,简单而直接。

  朱翊钧摇头说道:“那朕要是遮奢户,一定会把白银换成商品,带出国外,无论是丝绸,还是瓷器、茶叶,都是畅销之物,不怕无法变现,这和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就是我们的目的。”王国光立刻回答道。

  “容朕缓思。”朱翊钧一愣,随即完全了然了王国光的意思,想要逃亡海外,享受无限自由的遮奢户们,将资产变卖为白银,而后用白银购买大明商品,变相的促进了大明的资产增殖,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工农人口的增长。

  朝廷不是无所不能的,去登记资产,去评估,去对每件货物溯源,这个年代根本没法做到,支付再大的行政成本,都是做不到的事儿。

  解决白银浪费的核心办法,就是资产增殖,而利得税只是手段之一。

  这里面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大明必须要拥有绝对的商品优势,那么遮奢户带着货物出海后,换到了白银,就必须将白银带回大明流转,因为在当下世界,只有大明可以提供充足且有充分附加利益的商品。

  这才能形成闭环。

  “再加一个赤铜。”朱翊钧稍加思索,决定加上一项,除了白银还有赤铜,大明真的太缺铜了。

  朱翊钧看着两位司徒开口说道:“徐九皋在秘鲁总督区利马见到了一种怪象,明明是压印好的西班牙西班牙的里亚尔银币,经常被切成2块、4块、8块来找零钱,而且那个地方的货币是个大杂烩,散碎的银子、里亚尔银币、殖民地政府发放的宝钞,甚至是烟草公司的收据,都是货币。”

  “所以,海外是有广泛的小额货币需求,他们把两钱重的铜钱带出去,也能换到足够的财富。”

  “如果遮奢户们愿意携带宝钞出海的,他们要多少,朕可以给他们印多少。”

  朱翊钧详细解释了自己为何要把赤铜也加进去,永乐年间铸造的永乐通宝,甚至是织田信长的家徽,如果海外可以普遍接受宝钞,朱翊钧也是乐意印的。

  “陛下所言甚善。”王国光听闻之后,立刻赞同了陛下的决议,铸造通宝的宝源局隶属于工部,印刷宝钞的宝钞局隶属于户部,钱粮之事本该户部去管,但大明宝钞早就失去了信任,所以钱的事归了工部,

  这是户部权力的丢失,是户部无论如何都无法容忍的,但大明的现状是只能使用钱法,不能使用钞法,所以只能忍耐,如果海外总督府能够接受宝钞,就能撕破一个口子。

  钱法和钞法之争,就是工部和户部的矛盾。

  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虽然大明的税制等于没有,但利得税的征收,会不会和大明当下的税赋制度产生冲突,朕的意思是,大明都饷馆抽分,百值抽六,和利得税之间的冲突。”

  “本就是惩戒。”王国光言简意赅的回答了陛下的问题,这是惩戒性的税赋,是对背叛大明的惩罚,没抄家已经感恩戴德了。

  朱翊钧颇为担忧的说道:“那么,如此高昂的利得税,会不会滋生出更多的走私?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朕还记得归雁湾私市,差点撕裂大明朝廷和吕宋总督府之间的亲密关系。”

  张学颜思索了一番摇头说道:“陛下,朝廷的利得税只要钱,可是蛇头都是亡命之徒,他们不仅要钱,还要命啊,到了大海之上,放眼望去都是波涛,哪有什么规矩可言,真的托付于蛇头,岂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吗?”

  “这也是大明自永乐不再官船官贸后,大明海贸始终无法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亡命之徒遍布海洋,海寇壅塞海路,商舶步步危机。”

  自从宣德九年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后,大明庞大水师的船只在栈桥上慢慢腐朽,随着船只腐朽的还有海洋的秩序,至此之后,海商的规模和贸易量,远不及当下大明开海一个市舶司的交易量。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多收点呢?不如七成好了。”朱翊钧的手指在桌上敲动了下,大明皇帝的被动技能,吝啬且贪婪,发动!

  “还是五成的好。”王国光低声说道:“之所以不一棍子打死,肯让他们带着一些货物,是为了让他们出海去,去开拓、去掠夺、去开辟种植园、去捕奴贩奴,七成直接就直接抽干了,这些心怀鬼胎的家伙,恐怕会甘愿冒着风险选择蛇头。”

  “嗯有理。”朱翊钧十分可惜的说道,不能多收两成的税赋,实在是可惜至极。

  “那么,大司徒、少司徒,朕有个想法,我们能不能制作一种,不易仿造,但不能兑现的纸币宝钞呢?专门用于海外贸易,大明缺少钱,海外也是一样的。”朱翊钧对着王国光说道。

  不能兑现的纸币宝钞,不能兑换成金银的纸币,用纸币收割世界。

  “陛下这个想法,当真是英明天纵!”王国光眼睛闪烁着金钱的光芒。

第459章 叶李十四条划

  利得税,白银和黄铜的流出加征50%的税赋,朱翊钧想要鼓励海商走出去,但不希望他们把白银赤铜带出去,所以利得税的征收范围,仅限于白银和黄铜这两项贵金属。

  也算是祖宗成法了,毕竟明初有非常明确的金银之禁。

  这个规定一经公布,恐怕会引起激烈的反对。

  因为在广泛存在的海商看来,这是朝廷又一次强而有力的干涉,这会让他们非常的不舒服,这是可以预期的,江南士绅们因为距离,对北虏入寇,没有任何的感同身受,但他们对面前的倭患胆战心惊。

  松江学派就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朝廷在欺骗。

  比如这次的对板升的讨伐,在松江学派看来,朝廷用汉人这个宽泛的概念,去让跟这件事毫无关系的你,去憎恶你从未见过的北虏,生活在南方的你,和北虏有什么具体联系?

  而后你还要为和你完全沾不上边的成就,萌生自豪和感动,这有什么用呢?除了让你在喝酒的时候略有谈资之外,毫无用处,而发动战争的钱粮,有部分却来自跟这件事没有关系的你。

  明公眼里的自由,和松江学派的自由是完全不同的自由。

  松江学派的自由,是完全不会被干预的、完全以自我利己为核心的自由,而明公眼里的自由,是在理性之下的自由,有限制的、遵守基本规则的自由。

  《公私论》可以反驳类似的观点。

  大明讨伐板升,和大明息息相关,大明就是当下所有大明人最大的集体,最大的公。

  如果无法维护这个最大的集体利益,那么相对公的私,也就是小集体,就无法保证自己的利益,这是连晋党都已经明白的道理,陛下和张居正讲的非常清楚。

  板升不灭,草原人建立的城池就像是一道耻辱柱一样立在草原之上,鞑靼的左右两翼、东夷建州海西野人女真、外喀尔喀七部,都会从心底对大明产生疑虑,进而不臣之心渐起,最终他们会走到一起去,合击大明。

  谭纶和戚继光等人对大鲜卑山口如此看重,就是害怕土蛮汗率领的左翼和东夷合流。

  大明出塞并且完全战胜敌人的可能很小,大明没能在敌人完成合流之前各个击破,当草原诸部完成合流共击大明的那一天,即便是大明不败,也会成为大明身上一道深不可见底的伤疤,不断的放血。

  到那时就从隐形相关变成显性了,真的就和天下息息相关了,一個恶性循环会出现。

  大明需要加大力量拒虏、加大力量需要钱粮、朝廷就需要要加大对下朘剥、擅长代价转移的肉食者们会让最普通的百姓去承受加税、普通人无法承担酿起民乱、民乱进一步破坏生产导致更多的民乱、大明更加虚弱、更加无力拒虏、而更加虚弱的大明会让塞外不臣之心者越来越多,在这个恶性循环之下,最终胡虏入关,天下生灵涂炭。

  所以,讨伐板升,或者维护大明这个最大集体的利益,真的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戚继光素来主张决战于野,打的敌人肝胆俱裂,才是唯一解法,而张居正却清楚做不到,这就是文张武戚当初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朱翊钧此时对王国光提出了印一种很难仿造、却不能兑现的宝钞,意图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铸币税。

  铸币税这个东西,在大明叫火耗,压印银币和铸造通宝,是有火耗的,这个火耗就是利润,减去一部分的银料、铜料,杂以铅锡,就是铸币税。

  目前工部有铸炉120余座,在册住坐铸钱匠一万零四百名,年铸钱六亿余枚,随着吕宋铜业的快速发展,大明工部铸钱也在快速发展,而且大明百姓对万历通宝普遍认可,对于私铸飞钱,则是不屑一顾,实在是飞钱重量小且含铜少,不耐用的同时还没什么交换价值。

  谓曰: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制钱多薄而寡铜,堆积不能行。

  压印银币和铸造通宝的铸币税,已经非常丰厚了,但绝对没有印宝钞来得快!

  宝钞这个东西在大明已经烂大街了,所有人都对宝钞不认可,所以印钱发往海外,是个不错的主意。

  徐九皋环球航行,在很多殖民地见到了殖民地货币的乱象,压印好的银币被切割、珍珠被编制成条被当做是钱,连烟草公司的收据、长得周正的石头,都可以成为货币的殖民地,毫无疑问,难以仿造的大明宝钞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个不能兑现的宝钞的话,是不是国失大信之举?”张学颜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步子迈的太大,对大明不是好事,王国光和张学颜都是传统保守派,他们对发行国债,向民间借钱,都不赞同。

  朱翊钧摇头说道:“在大明,哪怕是七岁的稚童,也知道宝钞无用。”

  王国光还是摇头说道:“可是这个不能兑现宝钞有违祖宗成法,国初洪武八年定,宝钞每钞一贯,折银一两,折铜钱一千文,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再给犯人财产,并设立换钞之法,至洪武二十六年,换钞法废。”

  大明宝钞有自己完整的制度设计,包括了兑现、私印者死、检举揭发有重赏,除了给银子,还给查抄犯人的家财,甚至还有定期的换钞。

  大明宝钞,有一套十分明确的制度设计,不是朱元璋一拍脑门,就直接开始印钱。

  大明也是抄元朝的作业,在忽必烈时,宰相叶李定《叶李十四条划》,对宋末元初宝钞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改革。

  换易就是换钞新旧并用,新旧定期更换;兑现就是每一钞兑换足额铜银,是可兑现纸币;惩罚则是私印者死举报者重赏,还可得抄没家财;官库金银平准钞法,官库准备金制度,保证兑换的同时,官库也要时常用金银来购买宝钞,保证宝钞不会贬值;多种面额,即一贯到五文多种面额,方便使用;货币与债务,许衡在《楮币札子》中揭示了纸钞就是国家债务这一基本事实;造铜钱以翼钞法,就是铸造铜钱银锭来维持钞法不会贬值等等。

  叶李十四条划,可以说是非常完备的纸钞纸币发行法律条例,忽必烈共发行了三千六百十八万余贯,最终废止,忽必烈始终没能搞定纸钞贬值的问题,到了洪武八年,大明宝钞也遇到了类似的挑战。

  至元通行宝钞和大明宝钞,都无法解决纸钞快速贬值的难题,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最大的问题,是制度无法解决的。

  第一个就是私印,有的时候,朝廷接到了检举,发现私印的是皇亲国戚王侯将相,那户部就只能解决检举人,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了,皇亲国戚王侯将相被训诫之后,让经纪买办代持私印,这户部是查还是不查?没有惩戒、得不到执行的律法,等于没有。

  第二个则是兑现,大明朝廷准备的官库金银平准,准备金少且贪腐极为严重,官库主管,往往将金银兑换给自己的裙带,或者干脆以公谋私,皇亲国戚、王侯将相只需要私印宝钞就可以掏空所有官库,这也导致可兑现货币从来都是不可兑现货币,进一步加剧了宝钞贬值问题。

  忽必烈、朱元璋解决不了的问题,朱翊钧同样解决不了。

  大明推行钞法,李太后的亲生父亲、皇帝的外公武清伯李伟,直接敞开了印,朱翊钧是杀还是不杀,朱翊钧作为皇帝,作为政治生物,可以不顾李太后的感受,杀了李伟立威,可他自己一个人秉公,大明官场里的官官袒护,杀的干净吗?

  财帛动人心。

  所以朱翊钧从来没有动过在大明推行钞法的想法,那就只能苦一苦海外番夷了。

  “祖宗成法不可弃。”朱翊钧看着王国光十分肯定的说道。

  王国光听懂了。

  可兑现货币是祖宗成法,但表面承诺兑现,实际不兑现也是祖宗成法,洪武二十六年之后不再换钞,就是不再兑现的祖宗成法,祖宗也翻烧饼,这给了后世制定政策十分灵活的政治道德底线。

  真的会兑现吗?如兑。

  “咱大明从上到下不认可宝钞,那海外的番夷就会认可吗?”张学颜提出了个自己的疑惑。

  大明都知道宝钞一文不值,那么海外的番夷就肯接受了吗?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换版。”朱翊钧笑着说道:“大部分的宝钞都不会流回大明,代表着大多数的宝钞都无法兑现,等到番夷不认可旧钞,旧钞都已经用烂了,直接换版便是。”

  “海外番夷会认可的,他们连石头都会认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一般等价物去使用。”

  海外番夷肯认可使用宝钞,基于两点,一是现实他们不得不使用,因为没有更好的货币代替;二就是一个美好的梦,在遥远的地方,宝钞在天朝上国,是可以兑换成真金白银的可兑现货币。

  王国光和张学颜对视了一眼,思索了之后,认同了陛下的想法。

  这是一种很残忍的手段,换钞的时候,因为纸币必然的贬值,新钞一定不能等面额更换,比如至元宝钞(新钞)以1:5比例与中统钞(旧钞)兑换,代表着中统钞贬值,同样代表着新纸币是放大了发行数额。

  纸钞本身就是一种依托于朝廷信誉的借债,纸钞就是借条,以1贯新钞兑换5贯旧钞,即是在原有基础上又对百姓形成新的4倍负债,这代表着残忍朘剥。

  白银浪费的问题,已经有了资产增殖的纲领,具体的政策,也开始了试点,利得税、工农生产者丁口数、燕兴楼扩建等事儿,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陛下,王御史来了。”冯保在陛下耳语道。

  “宣。”

  王谦见礼,而后乖乖的坐到了一旁,静静的听着陛下和两位司徒讨论解决白银空转的问题。

  白银空转,就是白银控制在了少数人手里,在少数人手里流转,和堰塞是一体两面的问题,而空转的根本性原因是钱只会流向不缺钱的地方,想要金钱对百姓开门,哪怕是一扇小窗,都是难上加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朝廷的投资就成为了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通过国债、交易行等多种手段,将白银集中在朝廷手中,完成投资,再用利息和分红的形式,反还给白银的拥有者,以期许良性循环。

首节 上一节 551/8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