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紧急分析着传回的数据,快速制定排故方案。
他们指导飞行员切换到备用控制系统,逐步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
但情况比他们预想的要严重的多,试飞员报告:飞机不受控制的向右侧倾斜。
遇到这样的情况,所有人都有些绝望,因为这样的情况之下,降落很困难,最优选择是让飞行员跳伞。
但飞行员一旦跳伞,舰载机就完了,虽然还可以再建造,但肯定会多走很多弯路,
“03,立即跳伞!”陈江叫通了试飞员的频道,直接喊话了。
虽然飞机宝贵,但飞行员更是无价之宝。
通讯器那边一阵沉默,而飞机的空中姿态已经很不妙了,大家通过肉眼都看出来了,右侧的发动机已经临近熄火状态。
飞机虽然是双发重型战斗机,但如果只有一个发动机,这个降落的难度肯定要高出很多,关键这是一架试验机,各方面很不稳定,所以.
“01,我是03,我坚信我能把飞机飞回来!”
“03,跳伞,这是命令”陈江急了,他当然知道我们的飞行员是什么想法,任何一名试飞员都把试验机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宝贝,哪个母亲会轻易的丢弃自己的孩子?
但对方的通讯器却再也没有了回音。
陈江不敢喊了,怕对方分心,所有人都紧紧的盯着空中不断调整姿态的战机。
降低高度,打开襟翼,放起落架,机头微微拉起,落地滑行,打开减速板
当J15最终平稳降落在跑道上时,陈江第一个冲向停机坪。
地勤车辆迅速围了过去,在救下英勇的试飞员之后马上开始进行全面检查。
“你是个英雄!”陈江向试飞员立正敬礼。
在生与死的抉择上,我们的试飞员总是那么奋不顾身。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试飞员庄重的回礼,脸色平静如常。
“先去休息吧。”陈江看他浑身都被汗水浸湿了,让人把他领下去休息一下,过一会肯定会有专门的人员找他谈话了解情况。
经过紧张的排查发现,这次的故障主要是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的一个微小部件在高速状态下出现了问题。
从乌国那里弄来的原型机,也有这个部件,但乌国的气候条件跟我们这里并不一样,所以就出现了“水土不服”。
“这是我们的疏忽。”项目负责人愧疚地表示。
陈江拍了拍他的肩膀:“发现问题就是进步。今天不仅验证了飞机的基本性能,还暴露了关键缺陷,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经验。”
“这个急不来,宁可慢一点,也要保证安全,饭要一口一口吃,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
事后的总结会上,陈江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全面检查所有同类部件,推迟后续试飞。
这个决定意味着项目进度将受到影响,但出于安全考虑,没有人提出异议。
陈江做这个决定是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因为上面的首长可是十分关注舰载机的试飞工作。因此当天晚上,陈江就带了调查报告向曹部长作了汇报。
曹部长看了这份详实的调查报告,久久不语。
他承受的压力同样不小,这个项目实在太过于重要了,可以说是总装当前所有重点工作里的重中之重。
“陈江,上级首长可是一天几个电话询问进展情况啊,这推迟进度,是不是有必要?我们一定要慎重。”
虽然陈江是他的爱将,但这件事情实在太过于重大,他还是想要再争取一下。
“首长,我们的试验机,大多数零部件都是参照那架原型机的,然后在J11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事实已经证明了,如果按照他们的那套东西来搞,并不适合。一旦强行上马,最后很容易出现机毁人亡的悲剧。”
陈江特地强调,“这不是我个人的臆断,而是整个研发团队专家的共同结论,我不得不考虑到后果问题。”
曹部长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上的报告。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时钟滴答的声音,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你说得对。”良久,曹部长终于开口,“我们不能拿飞行员的生命去冒险,更不能拿整个航母工程的前途去赌博。”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但是陈江,你要明白,现在国际形势越来越严峻。首长们的急切,不是没有道理的。”
陈江挺直腰板:“首长,正因为形势严峻,我们才更不能出错。我建议,在解决这个技术难题的同时,我们可以先推进其他相关项目。”
“哦?你有什么想法?”曹部长转过身来,目光中带着询问。
“我们可以让飞行员在模拟器上完成更多的适应性训练。同时,舰载机配套的武器系统测试也可以同步进行。PL12导弹不是刚刚取得突破吗?我们可以先进行导弹与舰载机火控系统的电脑对接测试。”
曹部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陈江,我只能给你一个月,不能再拖了。”
“是!保证完成任务!”陈江立正敬礼。
一个月后的一个清晨,跑道试飞工作再次启动。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攻关,他们不仅把飞机的所有零部件统统排查了一遍,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关键部件验证体系。
黄色的J15再次滑向跑道起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塔台呼叫03,地面检查完毕,可以滑出。”无线电里传来熟悉的指令。
“03收到。”依旧是上次的那位功勋试飞员。
只见J15的发动机瞬间喷出淡蓝色的尾焰,飞机缓缓滑向跑道起点。
“03请求起飞。”
“允许起飞。”
在观礼台众人的注视下,黄色的战机猛的加速,以一个漂亮的姿态直冲云霄。
这次的大仰角爬升做的极其漂亮,引来众人一阵喝彩。
紧接着就是低速通场,然后做出了空中机动,飞机的飞行姿态一直都比较平稳。
这时,无线电里传来试飞员平静的声音:“03报告,各项设备工作正常。”
当J15做完SU系最经典的“眼镜蛇”动作,稳稳地降落到跑道上并缓缓的停了下来,观礼台上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曹部长兴奋的带头鼓起掌来:“好,这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舰载机!”
第268章 大阅兵!
在陈江的强势推进之下,国家的军工事业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瞩目的成就。
这才刚刚过完年,陈江就被叫去谈话了,这次的任务不是抓科研推进,而是告知了国家要举行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
而陈江被选入了阅兵筹备组,主要负责装备检阅这一块。
最要命的是,他还被光荣的选为了特种部队徒步方队的领队之一。
这让他真是叫苦不迭。
其实仅仅装备这一块就是超级重的工作任务,还要负责当领队踢正步,这也是人能完成的任务?
“有没有信心?”
“有!保证完成任务!”
没办法,他是军人,只能服从。
由于阅兵涉及到的事情非常多,所以很多事情要提前准备,这就导致准备期需要大半年。
第一步是要确定受阅徒步方队的规模与代表,还有受阅装备的选择。这需要提供一个方案呈报上去。
获得批准后,就是第二步的工作,需要选拔方队的人员装备以及教官、
第三步就是反复的练习,最后是合练彩排。
所以陈江要把装备这一块的内容先起草好,然后由专人汇总后形成方案提交上去,等上级首长敲定后就可以实施了。
陈江翻阅了历届大阅兵的装备方队,基本上呈现出徒步方队越来越少而精,而装备方队越来越多,体现的就是:主战装备打底,新装备亮相!
因此,在陈江的思维里,传统的装甲部队肯定是要的,比如:99式、96式主战坦克,轮式装甲步兵战车、自行火炮,这些都是必选;此外就是信息指挥车辆,后勤保障车辆等等;紧接着是各类导弹发射车、以及洲际弹道导弹等镇国重器。
值得一提的是,陈江极力建议把无人机部队也列入其中,这是我们国家的新兴军事力量。
空中梯队就比较尴尬,因为当时国内还保有大量的二代机,歼7和歼8的数量非常庞大,这些飞机不让参阅肯定是不行的,然后要派上新锐的歼10和歼11战斗机,配上新服役的直升机和预警机,还有轰六的改型,这样就比较靠谱了。
最后拉烟的任务交给教练机。
陈江琢磨了一通后,就把这份事关装备的方案提交了上去。
没想到很快就通过了,但还是作出了一定的修改意见,比如歼7就不放进去了,这个飞机实在太老了,用“飞豹”来替代。其它就是要加入镇国重器东风31A,这可是战略弹道导弹的拳头产品!
根据陈江的了解,
目前全世界的洲际弹道导弹共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注入液体燃料,使用固定发射井发射。这种导弹的优点是个头大、射程远、载弹量大、威力足。但缺点就是很容易被人家侦测到,战场生存能力很差,再加上使用的是液体燃料,它的发射前准备时间会比较长,一般都要好几个小时,而且这种导弹基本上不具备末端变轨的能力,威慑为主!
第二类是使用固体材料,使用大型发射车发射。这种导弹的优点是发射前的准备时间很短,一般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而且它可以末端变轨,实战性很强,生存能力也要强的多。不过缺点就是射程一般都不会太远,多数都是中远程弹道导弹,也常装备在战略导弹核潜艇上。
东风31A采用 NEPE-75高能推进剂,不仅准备时间很短,而且作为我国首款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具备公路机动发射能力,是“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的陆基核心。
装备问题解决了,那么抽调哪支部队来参阅就要好好推敲一下,也不知道那些人从哪里得来的消息,知道要阅兵了,所以很多人纷纷打电话过来说情。
有些都是他的老上级,或者是老朋友,他还真的有些吃不消。
“老陈啊,我们师的侦察营可是全军标兵,这次徒步方队的名额可得给我们留着!”
“陈哥,我手下那批兵,正步踢得那叫一个整齐,要不要先来看看?”
“陈处,我们首长特别指示,让我给咱们装甲师弄一个方队的指标,你知道的,我们师的主战坦克可是最新型号的”
陈江握着发烫的话筒,苦笑着对手下说道:“这下可好,我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了。”
然而,在经历了数的电话轰炸后,陈江终于忍无可忍。
他在筹备组会议上郑重建议:“各位,我建议立即下发正式通知,所有参阅部队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机制,我们要选的是最能代表解放军形象的尖兵!”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了上级的支持。很快,一份关于徒步方队队员、装备方队以及空中梯队的选拔标准,就以通知形式下发全军,明确将采取“统一考核、综合评定”的方式公开选拔参阅部队。
就在选拔工作即将开始之际,陈江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来自他曾经服役过的老部队A大队的大队长袁朗。
“袁队!”陈江一听到对方的声音,立即挺直了腰板。
袁朗算是将他带入特种部队的引路人。
“陈江啊,我不是来走关系的。”袁朗的声音十分洪亮,“我是要告诉你,A大队已经做好了接受任何考核的准备。我们要靠实力说话!哪怕这次的阅兵式上除了三军仪仗队之外,只有一个徒步方队,那么也是我们!”
这番话让陈江既感动又欣慰。
他深知,这才是真正军人该有的态度。
“袁队,可是这次比的并不是射击与格斗,完全就是比拼队列哦。”陈江笑着提醒道。
“怕什么?”袁朗丝毫不以为意,“我们A大队不管做什么,都是第一,队列就队列,这种小儿科的东西,我们更是手拿把掐!”
听到袁朗如此信心十足的表态,陈江也只能说几句勉励的话,实际上陈江非常清楚,特种部队平时真的不怎么操练这些,现在突然再去重视,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陈江跟着考核组跑遍了全军各大单位。
在各个JQ都开展了选拔考核,先是装备方队的选拔,必须是国内的一流主力装备,而装备这些新装备的部队,基本上也都是各地的王牌部队,所以这个选拔并不困难。
他原来待过的C旅某营这次就被选中了。
最新式的99A型主战坦克以及其它的装甲战车都将接受检阅,该营的主官甭提有多高兴了。
至于空中梯队就更方便了,空军王牌飞行员里也是掐尖的来,加上各型主力战机也没什么太大的选择余地,根据之前定下的方案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唯独徒步方队的选拔,那真是伤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