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第212节

  不一会儿,很多车辆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

  率先赶到的是J分区的武警部队,随后就是大批警车云集。

  而且J分区和警方领导也都赶来了。

  当他们看到现场的情况,特别是了解到陈江的单位和事件经过后,无不震惊和愤怒。

  “无法无天!简直是无法无天!”一位两鬓斑白的J分区领导气得脸色铁青,紧紧握住陈江的手,“陈处长,您受惊了!这件事,我们一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警方负责人也立即表态:“请放心!对于这种暴力胁迫军属、公然挑衅法律的行为,我们坚决打击,一查到底!”

  龙哥的手下们个个被吓得面如土色,戴上手铐后统统押上警车。

  那个刚才还嚣张不可一世的龙哥,此刻像一摊烂泥,连路都走不稳,需要两个人架着。

  陈江对赶来的领导们表达了感谢,然后郑重地说:“我的战友程海波同志,在抗震救灾中英勇牺牲。他的家人,就是我们的家人。我希望地方政府能依法保障军属的合法权益,让英雄在天之安息。”

  “一定!请陈处长放心!”地方领导当场承诺,“程海波同志是英雄,他的家属理应受到高规格的优待和抚恤!今天的事情我们一定会妥善解决!”

  处理完现场,陈江陪着受惊的程家婆媳回到屋里,仔细查看了家里的情况,安抚着还在抽泣的孩子。

  “这位首长,今天谢谢你了。”程母不知道该怎么感谢陈江,但她很清楚,如果今天不是陈江的出现,后果不堪设想。

  “阿姨,嫂子,你们别怕。有我们在,他们蹦跶不起来。”

  这时候,司机已经去车里取来了东西,程海波的妻子一看,顿时感觉到情况不妙,作为军嫂,她还是清楚部队里一些规矩的。

  平常的荣誉都是给海波个人,要往家里送荣誉,要么是敲锣打鼓的送,这一两个来送.

  “阿姨,嫂子”陈江看着两人的脸色,有些不忍心,但这些话必须要有人来说,而且早晚都得说,“程海波同志在抗震救灾的一次任务中”

  程海波还没说完,她的老母亲就晕了过去,

  急的众人一通掐人中,这才悠悠醒转过来。

  “我那苦命的儿啊”老母亲异常痛苦,“这孩子从小就命苦,他爹早就不在了,去部队倒是干的挺开心,但一年也不见得回来一次,这次怎么就.”

  “首长,海波是怎么牺牲的?”程海波的妻子泪眼婆娑的问道。

  陈江当即就把那天的实际情况说了一遍。

  “也就是说,你们没有找到海波的遗体?”

  陈江沉重地点了点头,喉咙有些发紧:“是的,嫂子。当时情况非常复杂,我们是进行高空盲降,下面的情况一无所知,不然以他的跳伞经验,绝对不会有问题。我们后续组织了多次搜救,但搜寻难度极大,至今.没有找到。”

  他没有用“遗体”这个词,而是说“没有找到”,这细微的差别,给悲痛欲绝的家属留下了一丝渺茫却又残酷的念想。

  程母刚刚缓过一口气,听到这里,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哭:“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啊.我的儿啊,你连个全尸都没留下吗.”

  程妻紧紧搂住婆婆,自己的眼泪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但她比老人多一分坚强,强忍着悲痛问道:“首长,那.海波他,这算烈士吗?”

  “算!当然算!”陈江语气斩钉截铁,“程海波同志是在执行抢险救灾的重大任务中,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献身的。怎么不算?部队已经为他申报烈士,追记一等功!他是英雄,国家和军队绝不会忘记他的贡献!”

  他将带来的一个沉甸甸的红色木盒和一个文件袋郑重地交到程妻手中。

  “这是海波同志的一等功奖章和证书,还有烈士证明书。”陈江的声音低沉而庄重,“抚恤金和相关待遇,会严格按照规定尽快落实。”

  程妻颤抖着手,抚摸着那个装着军功章的盒子,仿佛能感受到丈夫残留的温度。她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着陈江:“谢谢.谢谢首长海波他.他没给部队丢脸吧?”

  “没有!他表现得非常勇敢,非常出色!”陈江的眼眶也湿润了,“他是我们A大队的骄傲,是所有军人的榜样!”

  听到这话,程母的哭声渐渐低了下去,转化为一种掺杂着无尽悲伤却又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她喃喃道:“我儿.是英雄.他是为了救人”

  “对,阿姨,海波是英雄。”陈江蹲下身,握住老人枯瘦的手,“他做了军人该做的事,他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您要保重身体,海波在天之灵,也希望您和嫂子、孩子能好好生活下去。以后,家里有任何困难,都可以直接找我,或者联系部队。海波不在了,我们就是你们的亲人。”

  陈江又补上了一张名片。

  这时,一直躲在妈妈身后小声啜泣的小男孩,似乎听懂了什么,怯生生地问:“妈妈.爸爸是英雄.那他是不是变成星星了?”

  孩子天真无邪的话语,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所有人情感的闸门。

  程妻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儿子,失声痛哭。

  程母也老泪纵横,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坚毅,她失去了儿子,但还有孙子,还有一份希望。

  陈江别过脸,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压下去。

  他知道,此刻任何的安慰都显得苍白,他能做的,就是给予这个家庭最坚实的后续保障。

  回到机关后,他把相关的情况向领导作了汇报,然后直接联系了程海波同志所在城市的军分区领导,了解“龙哥”案件的后续进展与程家的待遇保障情况。

  还算好,那边向他传真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主要内容就是当地政府领导十分重视,责成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将以“龙哥”等人为首的一帮人给彻底扫除,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程家的烈属待遇也全部落实到位,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出面给程妻解决了一份工作,也算是解决了他们家的后顾之忧。

  看完了这一切,陈江拿出手机,给妻子楚宁打了个电话,把自己这段时间做的事情简要的“汇报”了一通。

  楚宁的声音很是疲倦,但还是用坚定地支持着自己的丈夫。

  她在电话里表示,现在震区的伤患太多了,周边的医疗机构都已经爆满,正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抽调医技人员过去。

  一些危重病人直接空运首都和上海大医院,所以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忙都很累。

  陈江连忙问,现在余震还多么?

  “多,不过烈度不大,我们在的地方很安全,不用担心。”

  陈江听后稍微安心了一点,嘱咐让她一定要小心,家里他会全部照顾好。

  电话那头,陈江明显听到有人在喊“楚大夫”,楚宁只能匆匆挂断了电话。

  过了很久,楚宁发来了一个拥抱和一个努力奋斗的表情。

  简单的符号,却传递着无尽的温暖和理解。

  陈江收起手机,闭上眼睛,连日来的疲惫与忧伤渐渐被一种坚定的力量所取代。

第267章 这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舰载机

  陈江每天都会关注一下灾情动态,虽然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方面的数据令人十分痛心,但总归还是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国家对于灾区的支援是空前的,几乎所有部门和单位都在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真正的万众一心。

  很快,在国家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工作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的胜利彰显出了国家一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抗震救灾期间,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英雄模范,陈江他们作为第一个空降灾区的精锐部队,又是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与牺牲,所以被评为救灾英雄集体。

  陈江作为参与此次行动的指挥官之一,也被授予了个人二等功一次。

  最让陈江高兴的是,妻子楚宁平安回来,并且也获得了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的荣誉,这对于她将来的职称评定都有帮助。

  当然,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平平安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更值得他欣慰了。

  陈江的日常工作也重新步入正轨,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高精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发上,好在各条“战线”捷报频传:

  首先是PL12中距离空空导弹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虽然这时候依旧采用固体双推力火箭发动机,末段机动性比较一般,但在这个时期,它100公里的射程已经接近了西方主流中距离格斗弹的水平了。

  最起码可以抵消我们卖出去PL11的遗憾,有了它,PL11就成了“牛夫人”;

  其次就是瓦良格号航母的初步改建工作已经完成,国产舰载机的第一架验证机已经在科研人员加班加点之下弄了出来。

  这让陈江大为振奋,由于很早之前,他就提出了在陆地上先建造模拟滑跃起飞平台,因此第一次陆基试飞工作就必须提上日程了。

  陈江带着所有技术骨干来到了现场,看到了这架令全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国产舰载机——J15。

  J15在J11的基础上新增鸭翼、配装2台大功率发动机,机翼也可以折叠,最大起飞重量32500千克,最大速度2.4马赫,最大航程3500公里。

  安装有30毫米机炮,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精确打击武器,具有全海域、全空域打击能力。

  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

  由于是第一架试验机,所以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第一步是要飞机的各设备调试融合;第二步是飞机的试飞员选定;第三步是陆基跑道起飞,验证飞机的各项性能,以及多种气候下的飞行状态;第四步是陆基模拟滑跃平台上的起飞;最后一步才是上舰试飞。

  现在各设备调试工作已经基本做到位了,试飞员也已经选好了,一共有两名试飞员,一名正选一名替补,两人都是空军特级试飞员,拥有数千小时的飞行经验,飞过多种机型。

  今天风和日丽,非常适合试飞。

  陈江站在观礼台上,目光紧紧跟随着跑道尽头那架蓄势待发的黄色战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等待着历史性的一刻。

  我国的验证机基本上不会涂装空军蓝。

  清晨的阳光洒在J15棱角分明的机体上,鸭翼和可折叠机翼的独特设计让它显得格外矫健。

  “塔台呼叫03,地面检查完毕,可以滑出。”无线电里传来指令。

  “03收到。”试飞员沉稳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遍观礼区。

  只见J15的发动机喷出淡蓝色的尾焰,飞机缓缓滑向跑道起点。

  陈江注意到试飞员操纵飞机的方式极为细腻,每一个转向和加速都精准无比,显示出飞行员高超的技术水平。

  当战机在跑道尽头停稳时,现场气氛达到了顶点。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瞪得老大,死死地盯着即将起飞的战机。

  “03请求起飞。”

  “允许起飞。”

  刹那间,两台大功率发动机的轰鸣声开始由小变大,最后震耳欲聋,J15如离弦之箭般冲出。

  在观礼台众人的注视下,战机的加速极其迅猛,仅滑行200多米就轻盈离地。

  起落架收起的瞬间,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陈江却没有放松警惕,200多米的距离对于平地起飞当然算很出色,但在航母上可没有这么长的跑道给它,而且今天的油料不多,挂载武器也是零,相当于裸机上天,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他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飞机的每一个动作。

  当J15完成首个爬升转弯时,他注意到转弯的半径似乎偏大了点。

  这个细节极其细微,若非他的感知能力早就超乎常人,恐怕难以察觉。

  “02,飞机的数据正常吗?”陈江立即通过内部通讯系统向数据监控中心询问道。

  “01,目前看,一切正常!”

  此时,J15已经在空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机动动作。

  每个翻滚、爬升和俯冲都干净利落,展现出卓越的机动性能。

  当战机俯冲下来低速通场时,观礼台上再次响起掌声和欢呼声。

  然而,就在通场后进行大仰角爬升时,意外发生了。

  监控中心突然传来急促的报告:“右侧发动机转速异常,温度升高异常!”

  陈江的心猛地一沉。

  “02,通知飞行员中止试飞,立刻返航降落!”

  陈江知道,这架飞机是所有航母科研人的共同心血,尤其是试飞员,更是比黄金还珍贵,万万不能出事,所以宁可中断试飞,也要确保安全第一。

  但试飞员的声音依然冷静:“报告塔台,右发故障告警,发动机抖动严重。”

  “立即返航!”塔台当即下令。

  接下来的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首节 上一节 212/2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