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306节

但所有人都知道,两军之间终有一战,无非是等待时间或长或短的问题。

“自从半年前被苏联同志揍了一顿之后,这群小鬼子可是越来越老实,这仗打得也没得之前那么硬实,没意思。”

40年6月,红军收复多伦的一周后,鹏石穿忍不住对远道而来的程刚吐槽了一句。

“合着你这是没打过瘾呢?”程刚不由地笑道,“放心吧,等打到东北去了,就有得你过你瘾的时候!”

听到这话,鹏老总猛地一回头:“嗯?!中央决定要对东北下手了?”

“暂时还没,只是主席托我跟你聊一聊这事。”程刚连忙摆手解释道。

鹏石穿点点头:“嗯,话说回来,小鬼子这回虽然难得软了一次,但他们的防备也强了不少,如果我们要从这边打过去的话,估计会有点麻烦。”

程刚也对此表示了赞同:“麻烦肯定是有的,现在不仅你们热察冀地区,华北的发展也陷入了瓶颈,所以中央才希望找到一个突破口,尽早把局面确定下来!”

“问题就是,这个突破口不好找啊!你这稀客今天跑到我这来,难不成是有什么新指示?”鹏石穿眉头先是一皱,随即在看了程刚几眼,脸上又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程刚知道对方其实是打起了自己的主意,可是他为了支援四纵的摩托化建设,已经快要被掏空了,哪里还拿得出啥意思来,只能转移话题:

“指示谈不上,就是了解一下你们这的情况,另外翔宇同志前不久刚从莫斯科传回消息,苏联人终于肯松口了,所以我也顺道跟你探探底,如果真要出兵的话,有没有信心?”

“嘶!”鹏石穿的眉头立马就扬了起来:“这是要玩大的啊,我喜欢!

这么说吧,大的信心没有,把战线推进到32年以前,还是没问题的。”

32年以前,就是东北军控制着承德、热河一线,除了锦州之外,东北门户都还在夏国军队手中。

而鹏石穿话里的意思,就是只要中央提供足够多的支持,他就能一口气把战线推进到锦州城下,当然,仅限于辽西走廊以外的地区。

可是程刚却摇起了头:“那恐怕不够,苏联还是不同意我们借道外蒙过兵,只肯让我们通过他们管辖的铁路运输物资,你这一波,必须得来场大的,否则没有意义。”

“哦?那这样的话,至少要打下中东路了,可是咱们的部队都在大兴安岭以西,没有交通线怎么运过去?”鹏石穿板着脸反问了一句。

“你别忘了还有个东北抗联呢!”程刚小声地说道。

鹏老总哑然而笑:“关东军现在少说也有四五十万,抗联满打满算连十万都不到,而且大半都是没有经过多少正规训练的战士,能顶用么?”

“顶不了,也得顶!老鹏,东北我几乎每年都要去好几趟,现在那边已经沦陷将近十年,抗联的这点火星子,如果再不点燃的话,估摸着快就快熄灭了!”

程刚难得地激动了一下,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姑且算我从个人感情角度出发,收复东北实在慢不得啊……”

其实这时话题又被岔开了,不过鹏石穿并未在意,只是耐心劝说道:

“打仗这事,可没有什么讲个人感情的余地,除非真有七八成的把握,否则这么劳师远征,就是把我们的战士推上绝路送死。”

程刚点点头:“我知道,所以还需要等待机会,仅仅只是去年苏联和关东军的那次冲突还不够,但最近的矛盾只可能在美国和日本之间爆发,这个时日又有些尚早。

从最近的态度来看,美国人似乎还有点蛇鼠两端的意思,想着坐山观虎斗,最后等到我们和日本人两败俱伤之后再下山摘桃子。

只要美国不对日本禁运,红军和日军之间的差距就很难抹平,这样就只能由我们自己创造机会了!”

意识到终于扯回了正题,鹏石穿凑上前问了一句:“创造?怎么创造?”

“现在华北、华中和华南都在做这方面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逼关东军南下!”之前其实都是引子,程刚这回带过来的就只有这段话:

“现在小鬼子知道咱们的厉害,开始躲着不愿和我军决战,但以其短浅的战略眼光,不会轻易接受红军拿下重大城市的现实。

而现在日军当中尚可一战的部队,几乎全都布置在东北,所以一旦红军开始攻城,那时他们的唯一选择就是调兵入关。

当然,仅仅是这样还不够,因为关东军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范和对付苏联。

所以如果莫斯科能够与东京签订条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的戒心,放心大胆地把部队南运,最近翔宇同志就一直在努力推动此事。”

另外还有点程刚没说完,光是靠夏国战场调动关东军还不够,倘若日本人当真转向南进战略,那才是最佳的调虎离山之计。

只不过现在美国、日本、苏联的态度都尚不明晰,所以暂时并不适合拿出来讨论。

听程刚说完之后,鹏老总又走到地图前,自己揣摩起来,许久才转头不确定地问了一句:

“所以我现在是要开始做准备工作了?研究怎么在敌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尽快拿下中东路,再以此为基点谋划整个东北?”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程刚也跟着上前,手指地图说道:

“对!暂时不谈整个中东路,先定一个小目标,把北段拿下来,然后以大、小兴安岭乃至长白山脉建立根据地,背靠苏联远东,包围整个东北平原。”

说道这里,看着鹏石穿越来越皱起的眉头,程刚又从包里拿出一迭文件:

“不过这事是真不好弄,我这有点闪电战的资料,主要讲德军去年入侵波兰,以及上个月攻打法国的案例。

你可以重点看看他们是怎么绕过马其顿防线的,说不定能有点帮助呢?”

现在是6月底,德军从5月初发动进攻,一周前传来消息,巴黎陷落,法国投降,就连夏国这边都感受到了轰动,谁也没有料到,曾经不可一世的法国军队,居然仅仅只撑了一个多月,就这么没了。

“你这……那能一样么?”鹏老总苦笑不得地说道:“要是苏联肯松口让我们借道,说不定还有点作用,现在嘛……

算了,这事就交给我头疼吧。”

也知道程刚暂时可能提供不了太多的帮助,鹏石穿并未太过在意,大手一挥,算是接过了这项任务。

而程刚则故作轻松地笑了一下:“行,那就拜托你了,抗联那边我还有点不放心,这趟还得过去看看。”

“嗯,注意安全!”

“放心吧!”

从鹏石穿的指挥部走出来之后,程刚终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了,现在的抗日战场确实比历史上要乐观得多,但正如两人对话中所言,几乎每处战区都已经陷入了瓶颈。

为何截止40年,红军都把华北的农村占了七八成,却一直拖着不去收复大城市,甚至连一些重要厂矿都没有下手,无非还是忌惮日军庞大的兵力,以及难以匹敌的海上优势。

就连这次程刚跟鹏石穿提及的攻城计划,从一开始也都是以佯攻为出发点,只要能够诱使日军分兵分下,就是胜利。

换句话说,谁也没指望在今年收复一座铁路或沿海重镇,甚至连长期控制平原地区县城的方案都没有,因为都知道打下来了也守不住,守住了更得不偿失。

说到底,没有旅大和烟威这两处基地,整个渤海就是日本海军的洗脚盆,不仅平津两地守无可守,进军东北的关键通道——辽西走廊也失去了大半的战略价值。

再往南去,青岛、连云港以及申海,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良港,红军或许可以拼尽全力拿住其中一处,却很难凭此作为突破口,打开更大的局面,反而徒增损耗。

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拖下去,光靠土共一方的力量确实做不到将日军赶下海,只能等待时机来临,并在此之前尽可能多地消耗日本的国力。

第五百八十四章 陆军马鹿是靠不住的!

对于土共而言,能够在美日开战之前控制中西部山区,进而将影响力推广到沿海平原的农村地带,就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如果还可以将东北抗联与关内的交通线打通,建立更加广泛的环东北山区根据地,那无疑是最好不过的。

至于更遥远的趋势,至少40年的土共并未有太多打算,而是选择静观其变,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接下来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毕竟两个时空的历史已经完全不同,美国人到底选择什么时候对日本禁运,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可能因为见到日本势弱,想要趁机扩大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所以提前下手。

也可能是希望日本能够撑得久点,在夏国战场上流更多的血,才好方便后续的宰杀。

具体如何,恐怕不仅得看白宫的决策,同时还得参考整个世界的战争趋势。

反正就40年而言,自从苏军在芬兰栽了一个大跟头之后,莫斯科对待土共的谈判态度瞬间就软化了不少,甚至可以说大开方便之门,这才有了土共图谋东北山区的基础。

与此同时,西欧战事受到中日战争的影响就很小了,德国在与苏联瓜分波兰之后,又于今年5月进攻比利时法国,并且赶在法国人投降之前占领了巴黎。

那么对于美国来说,他们必然只能选择先欧后亚路线,而且如果只看最近十年的发展,扶持土共夹击日本,无疑是美国迅速打开远东局面的唯一选择。

只是他们到底会不会这么做,谁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而且日本人是怎么想的,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提到日本,就又不得不说起38年的张鼓峰和39年的诺门坎,当然了,相较历史这两次战役都有不小的变化。

具体而言,就是日军的气焰明显缩水了不少,对于主动挑起战争的热情也大幅降低。

这当然得归功于华北战场上夏国红军的艰苦抗战了,连赤露的小弟都打不赢,面对红色大军时难免会未战先怯。

所以在此又必须得佩服小鬼子的“勇气”,正是因为对苏军太过畏惧,以至于他们下意识地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就普遍理性而言,站在关东军的立场上,直接当个缩头乌龟或许是个更不错的选择,免得把苏联人惹恼了,到头来连满洲都守不住。

要知道在日本人的认识里,这时期的苏军手中,可是还有一个再正当不过的出兵理由:

眼下土共已然成了华夏正统,持有相同政治理念的苏联老大哥,帮和他穿着一条裤子的小弟收复东北,对一直垂涎于东北的苏联来说,简直就是天赐的机会。

而且现在东北仍广泛活动着的抗联部队,在关东军眼中也是苏联人一手扶持起来的,否则那些层出不穷的武器弹药怎么解释?

当然了,实际什么情况土共这边肯定是最清楚的,让苏军出兵的代价太大,虽然莫斯科也提出过这一方案,但最后土共还是拒绝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既然红军有信心也有实力把日军推下海,无非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那么就没必要在此之前把局面搞得更加复杂。

这也是莫斯科为何对土共的态度一直很暧昧的原因之一,既舍不得这么得力的小弟,又想着在合作中确保绝对的主动。

于是苏联索性把问题搁置了下来,结果就是害得伍翔宇在两地之间往返了好几趟,才终于得到一个让双方勉强满意的结果。

当然这在苏共看来,土共这个小弟能干归能干,可是那心气未免也太高了些,颇有点桀骜不驯的味道。

只是现在欧洲战场形势严峻,苏军又刚刚在芬兰折戟,莫斯科为了减轻远东的压力,也就干脆顺水推舟了。

不过又正因如此,苏联其实不愿在远东投入太多精力,甚至很可能到夏国红军进驻东北的时候,为了不与日本产生过多间隙,初期他们都不太会实实在在地提供支援,更不用说派出部队,除非红军彻底在东北站稳脚跟。

可话又说回来,有个问题就是日本那边,对于这些隐秘压根就毫不知情,也肯定想象不到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他们还一直以为,支那赤党完全就是赤露拉出来的小弟,莫斯科对长安更有着说一不二的控制力。

所以本时空的关东军,其实承载了比历史上更为庞大的战略压力,在帝国未来的战略中,满洲实在太重要了,谁也承担不了失去她的后果。

只是以小鬼子的个性,面对这种困境,他们更加倾向于先打一把试试,看能不能占到便宜……

另外还有个次要的因素,那就是克格勃远东地区部长留希科夫叛逃事件,这点就不详细详展开讲了。

在苏联内部大清洗的背景之下,以土共的立场确实不适合过多掺和,也没法及时提醒对方要如何防范内部叛徒。

这玩意就连土共内部也很难完全避免,哪怕靠着参考历史资料,提前预防或抓住了几个叛徒,也不能保证剩下的人里头就绝对忠实可靠。

说白了,留希科夫一事主要还是苏联内部组织和思想出了问题,偏偏这又是最为敏感的。

与此提醒苏方注意叛徒,还不如将精力集中在挽救部分将领上面,比如加仑将军就在这次事件后被下放到了夏国,好歹保住了一条命。

而土共剩下能做的事情,就只有叮嘱游击队在边境上加强警戒,看能不能抢在日军巡逻队发现之前,抓住那个可能叛逃的情报军官,只可惜最后还是失败了。

留希科夫晚了差不多半年叛变,也就是38年底逃到的珲春,又好命地躲过了抗联的追捕,然后就把远东苏军的布置全盘告诉了日本人。

但留希科夫的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特高科为了从他口中撬出赤露与东北抗联的情报,使用了不少过激的手段。

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只把人折腾了个半死,甚至连带着还导致日方对留希科夫提供的其他情报也产生了怀疑。

最后,在种种压力的驱使之下,关东军还是一步错步步错,主动对赤露出手。

而下场无疑是极其惨痛的,在诺门坎被苏联远东部队一口气打蒙的关东军,不得不老实了下来。

这时候只要苏方主动提出签订互相中立条约,他们只怕连拒绝的心都没有,就是这么实际。

再回到夏国战场,40年的日本人,战线可以说是越拉越大。

继申海和珠三角之后,他们又继续染指了羊城和长三角,直接把常凯申逼到了洞庭湖平原这一块狭小的地盘,使其几乎就走上了绝路。

但实际上,能够做到有效统治的日占区却在不断缩水,日军想要稳住现有区域,可又打不过更灭不掉附近的共军,甚至还反过来遭到了层出不穷的袭扰,只能搞起了变相的掩耳盗铃,大家都互相装作没看见。

也就是说,除了部分城市和工矿带来的少量税收和产能之外,日本人几乎没法从夏国占领区得到多少回报。

无论是对苏还是对夏战场,日军都遭受了太多太过惨痛的挫败,持续四年都没有见到起色的战争,给人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放在波诡云翳的东京政坛里,无疑是必须要有个人,乃至一整个派系来为此负责的。

恰好一直以来,日本军部就从未有过什么团结的概念,陆军和海军的对立简直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见到吞噬了大量资源的陆军,依旧摆着一副不肯认输的架势,叫嚣着要组建更多的军队,继续完成他们那早就让人失望透顶的大陆政策。

已经憋了足足四年的海军,终究还是忍不住了:

首节 上一节 306/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