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过客4251 第208节

等到了去年,阎西山靠着列强的支持及部下的忠诚东山再起之时,当时的晋绥军已被大大缩编,只剩下了四个军、八个师、16个旅,总计约莫五万的兵力,自然没法与红五军团拉开差距。

所以在红军渡过黄河之后,不仅用着阎西山难以想象的速度撕开了他的防线,而且还一路势如破竹地朝着他的老巢晋阳进发。

速度之快,以至于落后的晋军体系都无法将消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后方,阎主任不得不依靠土共的广播来获取最新战报,不然他就只能当个彻头彻尾的瞎子,根本摸不着头脑。

这便是眼下土共发布联合抗日的背景,对于阎西山这种老牌军阀,就只能是文武并进,有打有谈,想要做好他的统战工作,必然“不打不成交”。

而为了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早在战役发动之前,设立在略阳的通讯社就专门加班加点地建立了一座临时广播站,阎西山刚开始还不知道这个消息,还是在晋阳地下工作的同志暗中提示之后,才成功建立了这条单向通道。

除此之外,截止到三月底,红军在东征过程中已经俘虏了不少晋绥军将士,其中的基层军官与士兵一般只是就地宣传教育,而团以上的中高级将领则会统一集中到后方。

为了使这些将领进一步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会被送到陕北的红军大学分校进行学习。

四月十号,兵峰抵达晋阳的红五军团,将第一批培训好的晋军将领送了回去,同时送去的还有李润石给阎西山的三条要求:

一、在绥远、晋北让出部分县作为红军的抗日根据地;二、在雁北让出一条路,由红军通过到冀北、察哈尔抗击日军;三、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持果共两党共同抗日,而土共将承诺始终坚持在抗日第一线,并在打败日本后进行民主选举,成立联合政府。

看完李润石的写来的亲笔信后,面对晋阳城外的数万大军,阎西山知道这已经是对方的最后通牒了。

作为国府二十多年的老牌政客,阎西山当然清楚常凯申叵测用心,最近那位一直企图以“剿赤”之名,行染指晋省之实。

可问题是在他看来,土共的作为与前者并没有多大差别,而他便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于是乎,阎老西只得开始起舞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挖墙脚咯

“招工了,招工了,抗日后方与前线招收各类专业工人、学徒,包吃包住待遇优厚,一经录用就给安家费啊。”

晋阳壬申制造厂一厂门口,一条极为显眼的崭新横幅就挂在对面,三四张桌子拼在一起,还有不少人拿着铁皮喇叭不停叫喊,乍一看还以为招兵的摊位。

此时正值工人们的下班时间,有热闹必瞧本来就是大多数人的习性,所以此地立马吸引到了不少工人的目光。

除去呼喊口号的那几人外,摊位上的其他人员也没有闲着,面对工人们的好奇与询问,他们始终以最饱满的热情给出各种细致的回复,时不时还会在工人当中引发一阵讨论。

这个年代因为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缘故,普通劳动力的成本相当低廉,像是铁路工、搬运工之类技术水平较低的工种,每天的收入也就够勉强度日,还的是年景好的时候。

唯有少数熟练工种的薪水,才能够与一般的商人、政务人员相提并论,但国内薄弱的工业基础又决定了此类岗位其实相当稀缺。

所以一般情况,凡是手里有点吃饭本事的工人,大多不太愿意随便更换工作,毕竟谁也无法预料在未知的环境中,他们会受到怎样的待遇。

不过这次过来招工的单位显然是早有准备,比如不少工人就在其中认出了一些熟面孔,那都是他们前两年就离开晋阳的同事。

本来大家都觉得这些人已经失去了消息,基本不可能回来,可如今却再次出现了,自然就有人好奇前同事的经历。

“当初东北军那群家伙过来之后,什么都没说就把我给辞退了,那时候我的两个娃一个六岁一个五岁,最难的时候,家里的粮食都吃光了,身上拿不出半个铜子买粮,愁得我都打算把娃儿送人了。”

人群当中,一名穿着劳动布制服的中年人,正和身边几位早年相熟的工友,讲述着自己的遭遇。

30年的中原大战之后,阎西山被迫通电下野,晋绥军顿时群龙无首,而晋省的地盘则被常凯申划拨给了站队成功的张汉卿。

可是对于当时的东北军来说,他们自己的工厂已经能够满足军队的需求,所以根本不打算继续维持晋阳兵工厂的运营。

于是东北军干脆以经费紧张为由,直接简单粗暴地解聘了大量工人,不仅使得这些工人的生活没了着落,连带着晋阳兵工厂也变得一蹶不振,直到阎西山回来之后才略有改善。

当然,面对这个绝佳的机会,土共肯定是不会放过的,北方的地下组织虽然势单力薄,但只要经费充足,这种招人的活计还是干得不错的。

在工人失业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只用承诺包吃住,就能拉走一大票熟练工,这在当时无疑极大地缓解了鄂豫陕根据地的用工荒,为去年林彪纵横陕甘川三省边界,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当时我是真没得办法,想着怎么也是条路子吧,就拿了他们的安家费,把老婆孩子安顿下来,然后自己一个人跟着他们跑了过去,结果你们说怎么着?”

中年人坐在自己带来的折迭椅上,猛地一拍大腿,脸色原本的低落情绪一扫而空,顿时就变得神采飞扬了起来,接着他又兴奋地说道:

“那红军的地盘才是真的好地方啊,工资高、设备新、福利好,最关键的是人家真把我们当人看。

那些干部也好,原来的工人也好,都没有半点架子,和和气气的,从来都不欺负别人。

所以两个月还没到,我就写信让老婆孩子都跟着过来了,现在我婆娘在纺织厂干活,拿的钱也不比我少多少。

至于两个娃都在上小学,而且还不要钱,人家老师说了,只要成绩好,以后读了中学还能包分配,甚至直接出国留学也不是不可能……”

说着说着就停不下来了,这位在两年落入低谷,接着又因为土共的引导而彻底改变命运的中年人,用着他那一半是激动、一半是炫耀的语气,以及在其他人看来相当离奇的经历,吸引到了不少蠢蠢欲动的听众。

当然,要说大家完全相信这人的一己之言,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都是成年人了,多多少少也会有些防备心理。

说实话,若不是有这些熟人的案例摆在眼前,不少工人还真会以为这就是在挂羊头卖狗头,等他们被招了过去,就直接摇身一变成了个大头兵,要不然给这么多安家费作什么。

这种事情之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那些表现得按捺不住的大多是年轻人,年纪更大的工人则要沉稳得多,他们更愿意多看多听再做决定。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年人那满面的红光和饱满的体态却是做不得假的,这模样放晋阳的工厂里头可不多见,更何况被大家认出来的前同事还不止这一个,光是眼前这个摊位就至少有七八人也是类似的情况。

“什么?你们担心跑到前线要吃苦卖命?哈哈,这就想多咯,当初这红军刚到陕南的时候,不也是啥都没有么,结果不到一年的功夫,就把厂子的设备给配齐了。

可别小瞧咯,人家那来头可大着哩!什么机器啥的根本就不用愁,放心地去干活就行了。

再说了,实在不敢去北边的,还可以到陕南去嘛,那里也有不少晋阳的老伙计在做工。

现在规模可是越来越大了,人手却一直缺得很。那舍得让你们去战场上送命。

只是这红军的工厂就有一点不好,非要逼着我们学技术,你说我都快四十岁的人了,还得跟着人家小年轻一起看书上课,不是臊得慌么。”

中年人越是说个不停,大家伙就听得越起劲,哪怕只是作为闲时的娱乐互动,如此生动有趣的牛批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吹得起来的。

甚至在对方打算暂时歇一歇的时候,还有人悄悄地在旁加油鼓劲,叫他再多说几句,好让大家多乐呵乐呵。

“哼,我就知道你们会不信,那你们也不想想,要是红军没得那么厉害,我还能这样大摇大摆地坐在这?不老早就被那阎老总给抓起来咯?”

见到有些熟人似乎纯粹就在看自己的笑话,这位经过简单培训的临时宣传员,勉强忍住心头的不耐烦,继续跟大家讲起了“道理”。

“前几天收音机里不都说了么,不只是晋绥军打了大败仗,就连华北来的国军也被灭了好几支,所以才搞起了和谈嘛。

你们有谁去看过南郊的那排大炮,我跟你们说那可都是真家伙,要没得红军大部队在这边镇着,人家阎老总能放开了让我们来挖墙脚?

依我看呐,这年头大家图的不就是个安稳?这土共是越来越成气候咯,至少保上一方平安是肯定没问题的,想来的可要抓紧咯。”

自阎西山重掌晋省的文武实权之后,首先就将晋阳修械所一分为二,原兵工厂部分改为壬申(当年为壬申年)制造厂,原火药厂改为壬申化学厂,截至目前两厂职工逐渐恢复到了4000人,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再加上一座育才炼钢机器厂,哪怕如今阎西山为了不引起常凯申的疑心,加大了民用产品的生产,晋阳的军工业依旧是整个北方数一数二的存在。

面对如此诱人的香饽饽,土共怎么可能只过来薅一次羊毛,考虑到如今晋阳工业环境已经稍有改善,像之前那样的便宜肯定是占不了了,所以在打通了阎西山的关系之后,土共又准备了几种不同的策略。

首先是发挥己方领导工人运动的传统技艺,通过暗中做思想工作的方式,不断动员较为进步的工友前去苏区工作,这也是近些年来一直都没有停过的路子。

其次是高举抗日的大旗,通过民族大义引导群众向组织靠拢,一般吸引来的都是一些年轻学生和青年工人,人数虽然不少,但暂时只能作为后备人力使用。

至于最后嘛,若是思想上没得办法,那就只能发挥物质的作用了,毕竟还有很大一部分工人考虑到各种因素,只想尽量选择最安稳的生活。

三管齐下的效果自然是显著的,根据红军与阎西山达成的协议,前者一共有七天的时间可以派出人员在晋阳城内自由活动。

而在红军正式撤军之前,已经损失大半部队的阎主任可不敢有丝毫妄动。

毕竟哪怕撇去晋阳周围的红五军团不提,人家俘虏关押的那近百名中高层将领,可是阎西山赖以统治的根本班底,一旦失去这些爪牙,他的势力就不只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了。

事实上,今天已经是约定的最后一天,也是为了抓紧时间捞到更多人手,程刚才会如此肆无忌惮地在人家地盘上摆摊行事。

而等到第二天早上阎西山反应过来的时候,这边已经连夜联络好了愿意动身的工人,并且迅速收拾行李出了城门。

整套流程突出的就是一个效率,当最后一批工人与学生赶到红军阵地时,历时一个多月的东征便就此告一段落了。

第四百二十二章 借鸡生蛋

“书存,最近贵方在这晋阳城里动静闹得挺大啊,实在让人有些怀疑你们合作的诚意了。”

省政府的一处会议室内,两个年轻人面对面坐着,应该是在谈论着什么,从他们的表情来看场面似乎还颇为轻松,可是那寥寥几句之中却是藏不住的剑拔弩张。

“哈哈,化芝兄,这不过是正常的商业行为罢了,莫要太过在意咯。”面对老同学的质问,被组织上派来晋阳工作的薄书存,只是摇摇头把皮球踢了回去。

自大革命失败后,薄书存先是担任晋省的临时省委委员,在晋北一带恢复、重建党组织。

之后又前往京津唐等地从事兵运工作,接着在伍翔宇的安排下,他和其他一些同志被早早切割了出来独立工作,这才及时躲过了后续的牢狱之灾。

顺道一提,因为全国的革命局势仍处于低谷,最近三四年来,哪怕伍翔宇已经相当注意,而且还占据了情报上的优势,可土共内部的叛变事件依旧没少发生,他能做的也就只有尽量保存一部分火种,薄书存等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否则的话,这位新上任的土共驻晋阳代表,还得在监狱中坚持三年时间,才能有机会重见天日。

“哼,短短不到七天的时间,你们就从我们兵工厂挖走了至少一千名工人,现在人家郭厂长都来找阎主任告状了,据我所知,几乎每家工厂都有生产线被迫停工,哪怕还能勉强运转的,产量也大幅下降,这损失你叫我们怎么不在意。”

梁化芝说着说着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不仅是薄书存的老同学,同时更是阎西山的老乡兼远方亲戚,所以才能在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就一步跨进了晋阳绥靖公署,并且还是直接担任阎西山的机要秘书。

如今阎西山的私人印信和特费开支都由梁化芝掌管,各大工厂负责人找阎西山告状的时候他自然也在场,后者明显不想管这些烦心事,所以干脆一股脑全部丢给了秘书处理。

可是梁化芝又能有什么好办法,如果说阎西山是风箱里的老鼠,那他就只能算老鼠身上的一只跳蚤,除了四处蹦跶之外发挥不了半点作用,说不气馁那肯定是骗人的,所以才会趁此机会发泄一番怨气。

对于阎西山来说,最近这一个来月可谓是大起大落落落落落,原本经过整整一年的韬光养晦之后,他麾下的实力已经有了大幅改善,不仅军队数量逐渐恢复,就连军工生产能力也见到了起色。

好不容易重新爬了起来,年初时的阎西山可还在打算,着手向外拓展一番晋绥军的影响力呢。

碍于常凯申的威势,军事上的扩张他基本上不指望了,但依仗着自家的兵工厂,至少可以向外出售些军火的嘛,毕竟现在东北沦陷,整个北方已经没啥像样的军工厂了。

但这一切随着红军打上门来,便彻底成了泡影,首先守家的晋军被再次打烂大半,这还是对方手下留情后的结果。

接着在共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对方虽然出乎意料地没有索要或抢夺工厂的机器设备,但却是挖走了一大票熟练工人,想要恢复元气至少得耽误半年以上。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起码机器保住了,人没了好歹还可以继续培养,而那些几十年里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底,可是绝对不能丢的。

而土共也正是看出了这点,眼下阎西山对于机器的重视要明显高于对人的重视,这恰好给红色军工提供了机会。

现在由程刚总领的军工体系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对于援助物资的依赖性也有所降低,一部分加工难度较低的元件慢慢实现了自产化。

所以程刚只需要提供比原来的整件设备,更小更轻的关键部件,就能达成相差无几的效果,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体系还相当落后的基础之上,更高大上的玩意暂时还是玩不来这一套。

客观来说,除去在某个别领域,依靠着金手指还能稍稍领先外,红色工业出产的大部分产品,其实是要略微落后于国内先进水平的,更与遑论进口货比较了,这不是机器不够好,而是人的问题。

但数量优势也是优势,而且红军的组织性就决定了,只要在装备上没有与敌人拉开决定性的代差,那就一定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出百分之两百的威力。

再说回来,薄书存虽然年轻,但多年的革命斗争经验还是让他已经形成了极为老道的眼光,再加上土共本身的情报优势,所以他很容易就看出了对方的色厉内荏。

不过薄书存也没有想到自家同志的动作会如此迅猛,看来要么是负责人员对于晋阳的工人早已有所觊觎,又或者最近各地用工确实非常紧张,否则不可能把事情办得这么急切。

事实上他的猜测基本没错,自从两年多前尝到一次甜头之后,土共在晋省的地下组织就加强了对工厂的渗透,之前因为要避人眼目,所以不敢有大规模行动,这回如此明目张胆的机会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与此同时,如今土共在北方的事业才刚刚开张,就要着手建立三处根据地。

陕甘川和鄂豫陕作为新的中央苏区,肯定是工业建设的重中之重,陕甘宁矿产丰富同样不能落下,而晋察冀则因为深入抗战前线,身后全是一堆半中立半敌对的势力,所以必须维持一定的后勤补给能力。

可是光靠先前积攒的底子,即便算上从南方带过来的队伍,那也依旧是不够的。

至于阎西山这边,必须得承认确实把羊毛薅得有些很了,根据上级的指示,薄书存还得负责在必要时候安抚一下对方。

“化芝兄,我们这次也是迫不得已嘛。”年轻的薄代表面容和煦地解释道:“你也是清楚的,常委员长向来看我们不顺眼,所以一直都在严密封锁我们的交通线,为了生存我们也就只有勉力搞点小工厂维持一下。

可这办厂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仅缺设备,工人的来源也一直是个问题,贵方这次愿意伸出援手,我们土共肯定是要承这份情的呀。”

“骗鬼吧你。”听完薄书存的解释,梁化芝忍不住在心头腹诽了一声,说常凯申一直在封锁对方,这个他肯定是信的,可要说土共真没得办法,就只有傻子才会相信了,那南郊的十来门大炮就是实打实的反例。

如果在有封锁的情况下还能装备如此豪横的重火力,那要是没封锁可还得了?光是想想就令人战栗。

但形势比人强,哪怕知道这只是对方提供的一个台阶,梁化芝还是得捏着鼻子顺坡下驴,毕竟作为阎西山的贴身秘书,他其实非常清楚领导的意思。

自从被共军打上门来之后,阎西山很快就想明白了,他当然知道同土共搞统一战线是有风险的,但如今的他如果不与土共合作,可以说几乎找不到别的出路。

为今之计,那就只有用土共的办法,反过来削弱土共的势力,这才有可能在多方的夹缝中寻求出一丝生机。

现在这个刚刚出炉的“新策略”还颇为简陋,大抵是采用土共的某些进步措施,但在提法上换成“晋省语言”。

同时想办法任用一些坚决抗日,而又有号召力的、有土共身份的进步人士,借此推动晋省的工作,并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在阎西山看来,如今的共军已经逐渐成了气候,君不见眼下除去常凯申还在死鸭子嘴硬的坚持所谓“赤匪”的叫法之外,其余人早已开始改口了,否则他们这群人被一伙匪徒打得人仰马翻,这面子又要如何交代。

因此,既然土共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迅猛发展,那么必然有其独到之处,还是值得学习一二的。

首节 上一节 208/3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