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学到了。”
这话,让众人皆是一怔,清溟亦是,不解问道。
“学到了?”
李长夜点头。
“爬山过程中,我曾见齐仲师叔祖所留而有所得……”
说完,伸手,一缕剑气自他手中掌上浮现,这气这剑,让诸多的人都有点坐不住了,而清溟,境界最高,所见所识最多的他,隐隐确认了此时李长夜的境界,当然,是境界,而不是修为。
他看着李长夜那可说和玉散人一个模子刻出的外貌,想起千年以来诸多的旧事,再想着玉散人现在还在北极夜摩之天逍遥快活着的消息……除了这些外,也看着李长夜清澈的双眸,还有同样清澈的气息。
清溟真人犹豫许久后,做了一个决定,让在座所有人,包括颓废林阁,也包括做好离去打算的李长夜都意外的决定。
“我大抵没有什么能教你……你的气学自齐仲师叔祖……你愿不愿成为我的小师弟?”
第249章 启元堂
【你愿不愿成为我的小师弟?】
明心剑宗掌门清溟真人此话一出,满殿俱惊,巨震,若不是开口的是清溟,以及此时李长夜手中还未散去的气和剑,有一些沉不住气的人已要当场出口反对了。
因为,按爬上坐忘峰就能成为掌门真人弟子这点,若不是碍于古老门规,都不一定能让人服众,准确说,这会涉及到未来明心剑宗的掌门之位。
清溟真人有两个亲传徒弟,一是连霞七剑之首天心剑林阁,二是玄冥剑洛南川,林阁本是可以服众的,直至百多年前他经历和妖凤相恋,以及三十三宗门齐出【杀凤】事件后,就废了,而洛南川现在虽逐渐开始执掌宗门各项事务,隐为下任掌门最有力人选,实则从诸多细节可看出不是那么稳的。
如今在场二三十人都是明心剑宗大人物,实则真正有名,在通玄界真正能打出名气有一定分量的,除了身份地位特殊的钟隐和青吟,老一辈就只有清溟和清虚了,二代弟子则是连霞七剑。
可,不能否认的现实则是,要对上通玄界的真正妖孽人物,连霞七剑包括清虚青吟都不够看的,真正能压场的只有钟隐和清溟,从林阁被杀还被当众羞辱三日,钟隐态度暧昧下,这个面子始终没人讨回来就能看出。
明心剑宗是东方第一大宗,有钟隐更是隐为天下第一大宗,事实上,却是虚的,只有当家的清溟自己清楚,但,却不妨碍那些身为背景板的人,名字都没有的一群长老们,对掌门之位产生想法,正如清溟在钟隐飞升时,隐有暗指,宗门不少人在钟隐庇护下安逸太久了。
李长夜成为掌门第三个亲传弟子,就已经是一大变数了,却没想到,清溟却欲行代师收徒这一套,众人齐齐将目光落到李长夜身上,这次,包括林阁。
这些人里边,除了关注到【你愿不愿成为我的小师弟?】这点的,还有的人,则是注意到清溟真人【我大抵没有什么能教你】这一句。
对此。
李长夜本人,稍愣后,他能感到清溟真人的真心实意,同样也能感到其余人各种态度,除了真正拥护清溟的个别人,中间立场不明的,还是审视抗拒的居多,想了想,开口。
“我考虑一下。”
此言一出,诸多的人目光都变了,有从审视变为好奇的,很多是不可置信,亦或觉得他有问题,脑子有问题,或是身份有问题,只有清溟,依然笑着。
“好。”
李长夜看到清溟的笑意,默了默,又多问了一句。
“期间,我可以到启元堂看书吗?”
启元堂,明心剑宗正式入门弟子修炼之所,除了个别宗门嫡传弟子,现今的三代弟子基本都在那学习,里边有书,很多书,李珣想学的灵犀决,有着非常多的前置书籍,【太上感应篇】,【明玉真诀】,【碧霄通达志】等等。
一般情况下要花费数十年打基础,这些书籍和四法三诀不同,不算是秘密,大抵在整个通玄界都算是普通大众的书籍,当然,里边的【太上感应篇】和李长夜现在所习的【太上感应决】以及将夜世界的【太上感应篇】想来是不同的,但都算是烂大街的存在。
清溟点头。
“当然,你要想看其他书籍,亦可找我,或者阁儿。”
清溟重点提了一下林阁,只是,李长夜要比他更清楚,林阁除了各种秘籍以及相关的心得笔记外,亦有不能宣于口的,比如,此时他正在练的,就生理特征上,已经快不能称之男人的功法……
李长夜不由又看了林阁一眼,这次是很认真的看一眼,发现他现在还是有救的,只是……随后,清溟又一一向李长夜介绍明心剑宗其余人物,除了个别闭关修炼长老,还有连霞七剑中修炼狂人明吉,以及外出未回的明玑没有到场外,李长夜一一和这些高层打了照面,随后,便自行离去了。
李长夜走后,殿内,立即展开了一番议论,无外是,李长夜是和当年齐仲祖师爷一样成功登顶,他最后却不一定能像齐仲一样成功飞升,还有则是,李长夜很像玉散人,因为明面上,玉散人还没死,倒没有人往他是玉散人转世身上想,可却觉得他和玉散人有关,比如儿子什么的,至于俗世中身世清白什么的,只能说,玉散人给人带帽子再正常不过了……
掌门清溟自然能听出这些人的言外之意,对此,他没有向这些人解释李长夜现在或许已达到的真实境界,但见到暗暗反对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包括自己二弟子洛南川,虽没有发表看法,却也有些脸色,想了想后,开口。
“钟隐师弟,终有一天会离开我们,实际上,他数百年前就可以飞升……”
提到钟隐,全部人都沉默了,有人则反应了过来,但,还有不少除了自豪之外,并没有回过神来的,对此,明心剑宗第一八卦,明彦开的口。
“钟隐师叔,近千年来,剑劈勾魂三使,剑破七冥星阵,剑败四大妖剑三大散人,剑闯六绝地,剑战宇内七妖……可,很多人,都还没死的……很多人,很多宗门,都等着钟隐师叔飞升……”
于是,很多人都明悟了过来,这时,另一人,适时的。
“掌门师兄,您认为李珣能在未来成为钟隐师兄?”
清溟点头。
“没意外的话,还有,他和古志玄,不像,而是更像钟隐师弟……”
清溟心中补充,更像【无回境】事件前的钟隐师弟,想到当年的旧事,自己师尊还有一群宗门长老还在时的旧事,最后开口。
“我意已决,此事不用再议,日后若有差池,我一力承当。”
……
连霞山脉绵延不绝,诸峰林立,除了坐忘峰,止观峰,还有诸多出名的,里边最重要的,要数出云峰,此峰地势和缓,林木苍翠,泉水潺潺,百鸟低鸣,既适修心,又可静坐观道。
出云峰中有一堂,名为【启元】,启元者,开悟之始,筑道之初也,此堂也为明心剑宗重地,凡是通过【开山】筑基的新入门弟子,皆是入此堂继续修习,亦算是明心剑宗真正的入门弟子,可说是明心剑宗的根基所在。
堂前古柏成行,枝叶如盖,青石铺地,温润如玉,堂后有静室,经阁,法台,演剑场,试法池,等等,启元堂每日开设课程多为三至四门,由宗门内修为高深的长老亦或二代精英弟子轮流开授,讲经传法,或析天地之理,或言经脉之窍,又或讲通玄界见闻异事……
但课堂所占之时不多,更多的时间还是由弟子自行修炼,自学,参悟,或一人静坐,翻书,或三五成群,共论气与剑,与深沉静寂的止观峰不同,出云峰热闹许多,因为这里年轻人居多,虽不少入堂已有过百年的,但,谈笑之间,皆可见,少年意气。
整座出云峰,每日都有故事发生,或为剑比而争,或因经理解意相左而辩,当然,亦免不了儿女情愫,暗生波澜,不过,从经常讲通玄界见闻异事的明彦师叔最得年轻弟子喜爱可看出,里边还是爱好吃瓜好事的弟子居多。
这日,有一轰动整个启元堂,震动整座出云峰的小道消息,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在众多弟子中传播。
“听说了吗,有人成功徒步攀爬上了坐忘峰!!”
“真的假的?!”
“真的,实际上,前些年,不少人去坐忘峰修习御剑的,都见识过那位!”
“啊,不是说近些年,没有人再见过,他已经失败身死道消了吗……”
“只是猜测而已,坐忘峰如此之大,之巨,之高,踪迹不见了,很正常……”
“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还猜测像被金翅大鹏那些妖物吃了什么的……”
“他现在改口了,想来这事保真!”
“……”
“那他岂不是直接成为宗门的嫡系真传了,我们整个启元堂,除了文海师兄,祈碧师姐都没几个吧?!”
“不不,不是嫡系真传那么简单,人家可是直接登顶,和三代祖师爷一样,是可以直接成为掌门亲传弟子的,也就说,文海他们见到了,都要喊一声小师叔!”
“啊……这么爽……不……这位牛人,是谁呀?”
“好像,听说,是叫李珣,来自俗世,嵩京的一位王爷世子……”
“什么?!!!”
“单智,你鬼叫什么……”
“我认识他……”
“什么?!!!”
“说说!!”
“……”
然而,没过多久,李长夜登上坐忘峰的小道消息便证实了,而且,连带的还有一条更为惊人,不,可说是吓人的消息,不知是谁将他在未明观中,清溟欲代师收徒一事也放出了。
“你们知道吗,那位李珣师弟,好像不是会成为我们掌门真人的亲传弟子,而是会成为我们掌门的小师弟!!”
“……不会吧……怎么可能……”
“偷偷告诉你们,是明彦师叔说的,八九不离十,也就说,李珣师弟他,很大可能会成为我的小师叔祖!!!”
“明彦老头说的,那还真有可能……不过你还一口李珣师弟师弟的?”
“因为,李珣师弟他还没有答应掌门真人呀!!”
“啊?!!!”
“……”
“这位师弟,脑袋不会……不,我是说,真按单师弟所说,是不是当年被清虚老……仙师,勒令他下山的时候,磕头嗑伤到了脑袋……”
“还真有可能……”
“我也觉得……”
“别说了,那位师弟,好像要来我们启元堂了!”
“……”
李长夜离开止观峰未明观后,并没有直接去出云峰启元堂,而是先来到,也可以说回到,连霞山最外围的山脚下,亦是当年身为普通道童,连开山资格都还没有时的地方。
没想到的是,七年后,自己那处简陋房舍,还在,也没有被分配出去,院落荒草丛生,石阶间裂缝藏满青苔,屋门微敞,屋内依稀还留着当年他离开前收拾的痕迹。
他从偏僻角落取出当年单智送给自己的包袱,没有惊扰到新一年新一批的道童,来到李珣每日忍受血魇折磨的一个水潭处,换下现在身上那身残破不堪的道袍。
李长夜在此呆坐一段不短的时间,亦如当年的李珣,他没有遥望远处的通天一般的坐忘峰,而是低头,看着平静如镜水潭中的倒影,一个对他说是陌生的倒影,不能算是玉散人的倒影,而是李珣的倒影,默默看许久。
最后,他无声对他说了句什么。
噗通。
李长夜跳入水潭中,人与影重合。
他进行一番简单清洗,再换上当年单智赠送的入门道袍,云袍,蓝白两色,上面有禁制,虽说很普通寻常就是了,他没有在意,着身后,整个人更显清瘦几分,削肩窄腰,眉眼清峻,鬓发不乱,背脊笔直。
顺带一提,他当年的小同伴,去万仙台开山筑基的灵机,十年之期还没到,所以还没回来。
……
李长夜来到出云峰启元堂,便见到了,和感到了诸多的人,和在止观峰和未明观所见所感的人是完全不同的,虽然里边个别人和目光同止观峰上相似,不过,大部分,还是带着满满的朝气,还有生机。
“他就是李珣师……”
“应该是的。”
“真帅。”
“你一个男的……”
“我是指气质,气质……”
“不知他现在是什么境界修为……”
“……”
“我现在有个很重要的问题。”
“什么?”
“我们以后叫他什么……师弟……师兄……小师叔……还是小师叔祖?”
“不是说他还没答应掌门吗?”
“那你还真将他当师弟看呀?”
“不然?”
“……”
李长夜在这些人中看到了道熟悉的身影,单智,李珣当年的书童,亦感着他身上的气息,和林阁相比,不算什么事,更值得注意到是,他除了看自己,一副不太敢相认自己外,目光则暗暗投向某个同样围观着自己的一个女弟子,没猜错的话,她大抵就是祈碧,只不过,她早已经有道侣和爱侣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