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71节

  说罢,他又一拱手道:“还未恭贺师兄,法术有成,万法可期。”

  应阐点了点头。

  前不久,他到李玄英的卧苍道场做客,说起过修炼法术之事,所以李玄英才会知晓。

  “承玄英之贺。”

  以两人的关系,应阐并未谦推,只是随意应了一句,便道:“且入道场一坐?”

  没想李玄英却摇了摇头:“小弟今日不是来寻师兄闲叙的。”

  “哦?”应阐讶道:“那是为何?”

  “我想邀请师兄,今夜同去云衢山赴宴。”

  “去云衢山赴宴?”应阐眉目一动:“是玄英上次所说的聚会?”

  “正是。”

  李玄英道:“其实上一次,小弟就有意请师兄同往。”

  “只是,我也是因有徐师兄引介才能参与聚会,被接纳亦未久,却不好邀请师兄。”

  “哦?”应阐失笑道:“莫非要赴此宴,还有门槛不成?”

  “并非门槛。”李玄英解释道:“只是本宗门人无数,毕竟不是人人脾性相同,心胸眼界难免亦有差别。”

  “大家自然是更想与气味相投者结交。”

  “哦?”应阐摸摸下巴,忖道:“如此说来,这聚会岂不是那俗世中的文社、结社性质?”

  “文社,结社?”

  李玄英八岁入道院,没有什么俗世见闻,但是不难明了其中含义。

  “倒也确有几分相类……”

  他思索着道:“但是此会并没有结社的名目,也没有任何规矩的约束,亦常常有些不同的面孔来去,还是不可混为一谈。”

  “是么?”

  应阐道:“那确十分有趣。”

  “如何?”李玄英笑道:“师兄可愿同往?”

  应阐本来便不是碌碌寡合之人,思来也确有些兴趣,于是便答应道:“不妨一行。”

  “善。”

  李玄英闻言,颇是欣喜,又道:“辰时,云衢山澹月台,师兄可莫爽约。”

  应阐有些意外:“玄英不是与我同去?”

  李玄英道:“我与徐师兄一道,到时也好引介师兄与他认识。”

  “哦?”

  应阐听闻徐远之名已久,闻言更添几分兴致,应道:“如此甚好。”

  两人又闲聊了两句,李玄英便先告辞离去。

  应阐独自回到道场之中,倒是还有许多功课可以忙碌。

  但见时候不早,他便只是看了一会道书,不知道是否近来积累到了,竟颇是有些感悟,险些还入了迷。

  合上书,辰时已经十分近了,应阐索性将书往怀中一揣,便乘风上了云霄。

  昭光山在东,云衢山在西,颇有一段距离。

  因此应阐到了云霄之上,便催起焰光疾遁而去。

  这时,应阐才发觉,在云霄上赶路的同门确实不少,而且因有遁术光华,往往更加显眼一些,望去流光溢彩,时不时还可见有人在云霄上吞吐星光,演练法术……与云下的清净竟似两界一般。

  尤其到了云衢山左近,遁光更是密集,起落仿佛道道虹桥,热闹非常。

  应阐也不意外。

  云衢者,天街、云市也!

  云衢山,便是仙府中的天街云市,其虽名为山,实则却是一道长岭,只是顶部平整,仿佛一条大道,曝露在云霄之上,建有许多楼宇宫观,处处华灯璀璨,仿佛火树琪花。

  许多道人在其中聚会,煮茶饮酒,闲来观那云起云落,好不自在。

  应阐来到此处,竟颇有些清苦修士,误入繁华天街之感。

  他摇了摇头一笑,收起焰光向下降去。

  他尚不知道澹月台在何处,只得先落在那‘云衢大道’之上。

  正欲去寻方向,却先听闻一道声线传来,有些讶异:“应师弟?”

  “嗯?”

  应阐回首望去,见不远处有几人并立,唤他的是一名青年男子。

  此人今日穿了长袍,与应阐记忆中的不大一样,但其样貌颇是英气,自然不难辨认。

  正是云有风了。

  “云师兄。”应阐有些意外,拱了拱手:“没想会在云衢偶遇。”

  “正是。”

  云有风哈哈一笑:“我与舍弟及几位好友,在浮墨轩小聚,师弟可要同来?”

第95章 初见云有天

  “哦,忘了还没与师弟介绍。”

  应阐还没来得及推谢,云有风便又道:“这位是舍弟,云有天,这位是江师兄,这位是卓师弟……”

  应阐微微一怔,目光不由落在了云有风身后的年轻道人面上。

  “云有风,云有天?……原来如此。”

  应阐暗暗恍然。

  原来这位门中风头最盛的弟子,与许君阳不分轩轾的云有天,竟是云有风的胞弟。

  先前他也只从李玄英口中,听过一次云有天的名号,因此和云有风相识之时,倒是真未产生联想。

  云有天和云有风,面容果然是有几分相似,不过区别也极明显。

  若说云有风只是颇具英气,云有天便实在可谓器宇轩昂,眉眼间也很有傲气,倒不是那种眼高于顶的傲慢,而是实实在在的有种天之骄子的意气。

  这与许君阳的气度也颇不同。

  不过,云有天发觉应阐的瞩目,回望一眼,竟也朝他微微点了点头。

  应阐拱了拱手以示意,没有忽然搭话,只是与云有风道:“我与师兄也实有缘,可惜今日已经有约,却不能与师兄同聚了。”

  应阐倒也不全是推托。

  他与这位师兄,虽然只有一面之缘,印象却是十分不错的。

  “如此……”云有风亦有些可惜,又道:“改日再聚?”

  “改日再聚。”

  应阐微微一笑,便告辞了他离去。

  云有风目送应阐走入云衢的人流中,忽然听闻一声:“此人就是应阐?”

  云有风不用回首,也知道这是自己胞弟之声,有些意外道:“有天,你识得应师弟?”

  “不是大兄自己提起过么?”云有天淡淡道:“首次到赤明山去,便过了阳关道的考验。”

  “哦!是有此事……不过,你又为何问起?”

  云有天视线追向人流之中,饶有兴致道:“我观其神堂中,有金赤之光隐隐。”

  “恐怕是已炼成太曜真火法了。”

  “什么?”云有风吃了一惊。

  他知道应阐渡过了阳关道,料想火法造诣定然不浅,因此虽然见他御火而来,也未朝这方向去想。

  但经云有天一点,回忆起来,顿时便觉应阐所御之火,确有几分有别寻常火法的煊赫气势。

  云有天摇了摇头,没有理会其兄长,却转而朝身旁道人说道:“江师兄,我实在是无暇与你同行,不如另请高明?”

  那江道人眉头微微一皱:“我相识的同门中,除了师弟,实无火法造诣高深之辈,又该何处去寻?”

  “方才那位,不是炼成太曜真火了么?”

  云有天道:“不如让我兄长,引介你与其认识?”

  “这……”

  江道人犹豫片刻,还是摇了摇头:“我观其玄光虽精纯,但还未及小成之境,纵使炼成了太曜真火,恐怕也难以为助力。”

  “何况我还不知道其根底。”

  “那确可惜了。”

  云有天淡淡道:“但我眼下,修行到了紧要关头,确实无意旁顾。”

  ……

  应阐告辞了云有风,很快便寻到了澹月台所在。

  其位处于云衢山的一个崖角之上,露天而建,十分素雅,只是简单地摆置了一些矮案,案上倒是十分丰盛,瓜果糕点、酒水香茗,不一而足。

  此时,席间已有一些人在。

  与应阐经历过的云舫法会相比,这里的氛围又大有不同。

  席间的人,虽也三三两两而坐,但是互相之间常有交流,应阐到来之时,远远便见到有人隔着数张桌案,正在比剑。

  两道剑光在月色下飞游,斗到激烈时刻,险象环生,席间的人聚精会神看着。

  有时见那剑势变化不合己意,有人连连摇头,笑骂臭着,有时见那神来一笔,也会有人大声喝彩。

  应阐来到澹月台下,发觉李玄英与一人在此等候。

  但是此时他正瞧着月色下的剑光激战入迷,却是没有发现应阐到来。

  应阐有些好笑,也不去叫醒他,只是把目光放在了另一人面上。

  此人的年纪,瞧着与应阐相当,气质竟也有些相像,发觉应阐的到来与目光,其便先开口道:“应道友?”

  应阐一拱手道:“徐师兄?”

  “不错。”

  徐远微笑道:“贫道徐远,想来玄英应说起过,我也常常听其提起来你。”

  应阐亦道:“我确久闻师兄之名了。”

  这时,李玄英听闻两人交谈,才回过神道:“啊,师兄到了,我还没与两位引见……”

  “我想,当不需要再劳玄英介绍一遍了。”

首节 上一节 7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