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18节

  原来这名道童,便是那日传讯应阐到松风坛听讲的童子。

  应阐倒不意外,他知道都考院、都教院职司相近,又都较为清闲,所以院中帮事道人以及道童,也多相通。

  “见过童子。”

  他还了一礼,道:“正是前来请考,不知该寻哪位?”

  道童忙往堂间一引:“师兄请往此处,先记名姓,随后去见院师。”

  应阐点点头,随他来到一位帮事道人之处,交了凭证木符,记上名姓,道童便把名册拿了,带着他转入后堂。

  未久,两人停于一小厅外,道童又让应阐稍候。

  应阐从善如流,静等片刻,这才等到道童相召:“应师兄,俞院师有请。”。

  他一整衣袍,泰然行入小厅,见有一位道人在座,便行礼道:“见过院师。”

  俞院师中年模样,面相儒雅,不似道人,倒更像是文士。

  他一颔首,便道:“应阐,入道院百一十八日?”

  应阐略一回想,确认无误,便答:“是。”

  “院中许多弟子,似你这般时候,都还不得入门。”

  俞院师道:“入道院前,曾学过道?”

  应阐老实答道:“在俗世时,学过不少道藏,虽然不比真经,却也多有相通。”

  “哦?”

  俞院师深深瞧了他一眼,没再多问,转而说道:“你入院一年不到,炼气入门,开辟九窍,当得上考。”

  “而且能有这身修为,照理基础定也不至失稳。”

  “但我仍要考教一番。”

  “是。”应阐面容一肃:“还请院师考教。”

  俞院师微一点头,却道:“如练炁时,忽闻仙乐贯耳,内见金花飘洒,有那天女相召,引往天宫……当如何?”

第22章 神纹与禁制

  应阐有些意外。

  俞院师问的并非道藏经论,却是修行之时,会生出的一些见障、迷障。

  而这也不是答以一句持定己身,便可以简单过关的。

  许多见障、迷障,遭遇之时,若是一味不加理会,反而更易越陷越深,最重恐怕分别不清,自以为是持定己身,却已散了一身修为。

  所以遇见障时,不仅要常定,还更要常应。

  道书功诀之中,自有种种相应的化解之法。

  “当行辨妄法,慧心内照,返视泥丸,先除妄念,再破幻景……”

  “如遇神思游离,见诸魔乱舞。”

  “当存思天尊,顶现神光,乱魔自溃……”

  “如遇身躯腐朽,白骨裸露之幻境……”

  应阐一一作答,应对如流。

  俞院师见状,暗暗颔首,待问罢了最后一题,便道:“基础夯实,精进勇猛,当得上考。”

  说着,又一起指,于虚空处书了几笔:“悟性可佳,心性可佳,当得佳考。”

  上考与佳考,虽然都是善考,但并不能混为一谈。

  上考者,只以弟子的道法、修为之进境为凭。应阐入道院不足一年,便能炼开九窍,是可预见得到上考的。

  而佳考者,是院师对弟子的嘉许,只看院师是否赏识。

  应阐没料到能得佳考,顿时颇觉惊喜,忙道:“谢院师。”

  “去吧。”俞院师一挥手,便转入了厅后。

  应阐仍行了一礼,才退出了厅门返去。

  很快,回到帮事道人之处,道童也还留在此间,瞧着应阐甚是惊异。

  应阐微微一笑,走近前去,一揖手:“师兄,童子,可能请考评了?”

  “这是自然。”帮事道人道:“上考者得十道功,佳考者得五道功,已经都为师弟记上。”

  说着,他把应阐的木符交还,又拱手道:“恭喜师弟获得上考、佳考。”

  “谢师兄。”

  应阐接在手中,又还了一礼,这才别过两人,折身出了大门。

  离开都考院,应阐便径直朝着云笈阁去。

  这几个月,除了修行,他没少了泡在云笈阁中,早有许多眼馋的道书。

  只是他入道院以来,还从没有在都务院领过事做,自也没有一点道功。

  如今得了都考院的嘉奖,自是难以按捺得住了。

  应阐快步如飞,直直奔入云笈阁中,便沿梯道级级往上,来到器道一类的书墙之下。

  他甚至不必去翻名册,搬来爬梯便上。

  很快,手中就已多了两大部书,一本《神纹详解》,一卷《器道禁制》。

  神纹与禁制,正是构成法器的基础,应阐早就想要深入钻研,因此挑了许久,才选中了这两部。

  取下《神纹详解》和《器道禁制》,他此一行,也就算圆满了一半了。

  随后,应阐又在云笈阁中,转了数圈,最后取了一部《灵应四十九法集纂》。

  这是一本收录了五行、阴阳、呼风、祷雨、扶乩、岐黄、驱物、搬运、幻术、魇胜……等四十九种法术的集纂。

  虽然都是一些小术,但是无疑正合应阐所需。

  这三部书,一部更比一部厚重,被他双手抱在怀中,摞起来已高过胸膛。

  应阐想来,这些书已足够他好好钻研一段时间,便没再往它处去寻。

  抱着书回到一层,寻到唯一的当值道人登记,才到手中的十五道功,立即便少了三点。

  不过一点道功,便能换来一部道书随意翻阅,誊抄副本的资格,却是再划算不过了。

  应阐兴冲冲抱着书,寻到一个无人的位置坐下。

  瞧这几部书的厚重,誊写起来都是一件费时的事,因此他也不急一时,先把《神纹详解》翻了开来。

  没想这一看,便完全入了神。

  直到隐隐有道钟声,穿透书墙,传入耳中,应阐这才反应过来。

  竟是止静了。

  好在云笈阁止静后也不关门。

  虽然当值道人离开之后,便无法再登记、借阅新的道书了,但是仍旧灯火通明,默许弟子在此攻读。

  应阐正在兴头,想了一想,索性也秉烛夜读一番,便又埋入书中。

  “神纹,禁制……原来如此……”

  所谓神纹,有龙章、凤文、雷纹、玄文、玉箓……有的是古之神圣所传,有的是大能修士参悟天地,仿其造化所创,有的则与云篆一般,始脱于道家真篆。

  但是无一例外,这些神纹皆蕴藏着难以想象的伟力。

  法器内外,铭刻神纹,便能使其生出种种神异,比如大小如意、轻重随心、镇山定海、搅弄风雷……

  如此种种,妙用无穷。

  应阐从没学过如何炼制法器,却能制出一张威力堪比法器的宝弓,便是因为他参悟乾坤弓时,学得了其上神纹几分意韵。

  而他又将这几分感悟,铭刻在了弓身之上,这才使其拥有了莫测威能。

  不过,往日里,应阐虽是十分清楚,自己是如何制出的弓,但终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直至今日看过《神纹详解》,方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至于禁制,又是另外一种概念。

  禁制的本质,其实便是将修行人的法术赋予外物。

  譬如一道‘禁绝内外’的禁制,赋予门窗之后,只需启开禁制,自然内外隔绝,除非强行将之破去,否则莫说进出来往,就是丁点动静也难传过门窗。

  当然,若是修为够高,又极通晓法术,倒也可以绕过禁制,不过那与破除禁制,便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由此不难联想得到,禁制于炼器一道的意义,便是赋予器物‘法术’。

  也可以说,法器之名,就是由此而来。

  当然,随着器道发展,法器禁制经过无数次的衍变,早与寻常的法术禁制迥异,这就不需过多赘言了。

  应阐将《神纹详解》和《器道禁制》翻来覆去,心中对于炼器一道的认知,也渐清晰起来。

  这时,忽的又是一道渺渺钟声传来。

  应阐这才惊觉,竟已彻夜。

  他倒没有感到困顿,不过瞧了三部道书一眼,眼皮不觉跳动起来。

  想来这一整日,定是要耗在誊写抄书上了……

第23章 初闻飞剑

  夜凉如水。

  月色在霞栖湖中碎成万千银箔,又随涟漪摇漾。

  应阐踏着这般景致,走过云中,回到甲字二十六院。

  才到院前,便闻院中有道清越的声线正夷愉啼啭。

  应阐推门而入,笑道:“仙子今日心情颇佳?”

  “道士!”彩雀儿欢鸣一声,飞落而下,叽叽喳喳说道:“今天我到玄明坛偷听讲课,感觉大有所获!”

  “我好像马上就要开悟了!”

  应阐闻言莞尔。

  彩雀儿说是偷听,其实也不尽然。

  应阐听课之时,就常常能见到一些精怪在外围观,可见院中道师讲课,并不忌讳精怪旁听。

  而且彩雀儿热衷于此,也是因他之由。

  前段时间,应阐遇到了一次陈象。

  两人闲来谈起彩雀之事,陈象说道,他翻查了许多藏书,猜测彩雀儿可能并未‘成精’。

首节 上一节 18/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