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们怎么办……
不只是丁管家,两个阿姨脸上的笑容全都凝固了。
这高高兴兴,好好的上个班,居然突然听到这个噩耗,谁懂啊?
本来都馋了一周,想着这个星期多帮忙,顺便能尝尝老板做的新菜。
这下子,岂不是又泡汤了。
丁管家很快反应过来,再次剥了一只虾,递给糯糯。
“苏先生,您这趟准备去哪,去多长时间?”
“去东城那边的影视基地,去一个星期。”
苏尘话音刚落,丁管家瞬间眼睛一亮。
“苏先生还是过去摆摊吗?”
苏尘没料到丁管家的反应这么大。
点了点头,好奇地等着他下面的话。
“哎呀,太好了!我老家就是东城的啊,那地方我熟的很,老板,要不,我去给您当向导吧?”
苏尘:!!!
唔,好像…这也未尝不可啊!
反正他对东城也不熟悉。
有熟悉的人在,对于陌生的城市,应该也会更适应些。
还能在他摆摊时抽空看看糯糯。
“行,那你跟我一起去吧。”
一旁的两个阿姨对视一眼,心里拔凉拔凉的。
哦豁!
完了,他有戏,那咱俩咋办?
这一周又一周,天天白领工资的,总给人一种随时被解雇的感觉。
瞬时间就理解古代的家奴了。
碰上个好东家,那是真愿意终身给他打工啊!
“苏先生,那我们?”
两个阿姨局促地揪住衣角,有点不知所措了。
嗯……
苏尘顿了顿。
换个地方摆摊,也总要找个地方做菜吧。
思来想去,倒不如直接租一栋别墅更为便捷。
这样一来,带两个阿姨一同过去也会轻松许多,干脆等会把房车和餐车都开过去好了。
影视基地离这边有四百多公里,五六个小时的车程。
管家跟阿姨们开始收拾行李。
苏尘则坐在沙发上,拿出手机通知了一下王松。
这让钓场里,一肚子雄心壮志的几个厨师们顿时傻眼了。
昨天他们还幻想着,老板说不定还会过来。
毕竟,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钓场可是老板自己的啊!
再哪摆摊不是摆呢,何况生意还那么好!
哪知道……
唉……
他们还没来得及发力,老板待了一周就走了!
消息传开,所有员工也都知道老板离开的事情。
顿时伤心得不行。
“老板走了,我们再没有烤鱼吃了?”
“好小子,你说到重点了。”
“那我今晚不值班了,熬了几个大夜,实在扛不住。”
“真羡慕老板,年纪轻轻,财富自由,还有个粉雕玉琢的女儿,想干嘛就干嘛,摆摊就是个爱好。”
“这种财富积累可不是努力就行的,咱们奋斗几辈子也赚不到这个钱啊。”
“可不是,羡慕都没用,只能仰望。”
……
苏尘这边。
管家他们收拾了一番,把换洗的衣服还有洗漱用品等东西,都带了一些。
小丫头糯糯也跟着在一旁忙活,往行李箱里面塞自己的兔子玩偶。
嘴里还小声嘀咕:“走喽,咱们跟爸爸一起去出差喽。”
一切准备妥当,四大一小直接出发。
餐车、房车两辆车从车库中缓缓开出来。
糯糯兴致高昂,一路上都哼着小曲儿。
丁管家也十分兴奋,这是第一次跟老板一起出差,还是回老家。
到了目的地后,别说累了,反而兴奋得不行。
先前他就在平台上物色了几家别墅,现在就带着两个阿姨和糯糯去现场看看。
苏尘则装作去这边的菜场和超市逛逛,了解下情况。
这样等会系统配送食材才好解释。
半个多小时后。
苏尘来到距离影视城最近的一个别墅区。
打量着眼前的别墅装修,点了点头。
丁管家做事还是靠谱,是他喜欢的简约风。
行李已经被搬进了别墅里,两个阿姨正在打扫卫生,忙碌的身影不停地在各个房间里穿梭。
苏尘对别的都没啥讲究,便直接去了厨房。
刚一踏入,目光顿时一亮。
这厨房比起自己家的大小有过之而无不及,宽敞明亮的空间里,现代化的厨具一应俱全。
还是挺满意的。
糯糯四下溜达了一圈,蹬蹬蹬地跑到苏尘面前,眨巴眨巴大眼睛:“饿饿!饭饭!”
客厅里忙活的丁管家,连忙笑着应道。
“好好好,糯糯乖啊!我这就出门买菜,给你煮好多好吃的。”
苏尘听了,嘴角微微抽搐。
“小丫头,你别以为我没看见啊,刚才那一袋吃空的薯条是喂到谁的肚子了?
糯糯一听,小脸一红,但还是一本正经地辩解道。
“不,爸爸,我那个胃是装零食的。”
……
第176章 蒜泥白肉
大家都在忙活。
苏尘便琢磨起了系统任务。
2000份含大蒜的美食,还不低于十种。
唔……
好像也挺多的。
光是腌蒜就有,腊八蒜、糖醋蒜、糖蒜等。
更别说,川菜中很经典的凉菜——蒜泥白肉,鲁菜中的蒜泥黄瓜,粤菜中的蒜子瑶柱脯,还有什么蒜泥肚片、蒜泥肘花、蒜蓉生蚝……
这些都可以。
头一回来这摆摊,苏尘还不太清楚这边人的口味咋样。
打算先做点蒜泥白肉让自己人尝尝。
这菜三伏天吃可老爽口了,不管是在川南还是川北,餐厅里点它的人可多了。
师古而不泥古,那些餐厅还变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样特色。
比如说把煮熟的肉切成15厘米长的薄片,跟切成同样大小的黄瓜片一块,相间着拦腰挂在一个专门做的竹架子上,放到盘子里端上桌,这叫晾竿白肉。
把煮熟的肉切成薄片,中间包上黄瓜丝,弄成卷的样子,依次摆在盘子里,浇上调料,这叫蒜泥肉卷。
苏尘现在要做个最传统的,肉和蒜红白相衬的就行。
说起来,这菜讲究的是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调料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大蒜的种类还是蛮多的。
要是按生态类型来分,可以分成软颈蒜和硬颈蒜。
软颈蒜呢,就是各个菜场、超市里常见的那种。
硬颈蒜就比较难找了,一般在寒冷地区的农贸市场里,才有机会瞅见。
这种大蒜挺好认的,它中间是木质的硬茎,味道特别冲,超级辣,比软颈蒜更刺激。
有些大蒜迷对这种大蒜爱得疯狂,就跟集卡似的到处找不同的栽培品种。
苏尘打开系统面板,在上面挑选了一些。
大蒜选完,他又将目光放在了猪肉上。
这猪最好是饲养时间在一年左右,不喂任何添加剂、皮薄肉嫩、肥瘦比例恰当的土猪。
而且还要选猪的带皮二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