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车到了村口,颜辉已经看到了这条路的路碑,背面写着捐款人和金额,父亲的名字排在第一位。
第369章 捐钱
刚刚进村,颜辉就一眼看到了自己家的楼房,因为有六层高,在村里刷最高的,特别显眼。
“颜总,那个房子就是您家吗?”李鹏飞问道。
“嗯,开过去看看。”颜辉点了点头。他参与了这么多工地的建设,但还是看到自己家的房子感觉最舒服。
车子很快到了楼下,这车在村里已经开了好几个月了,都知道这是颜辉的车,所以大家都不稀奇。但是,等颜辉下了车,有不少人看到了颜辉,还是有些惊奇,立刻围了过来,满嘴都是好话。
整个村里的人,似乎都变得更和善了一些。
“爸,一会儿你去喊一下村支书,我和他有事要谈一下。”颜辉说道。
“啊?行,那我给他打电话。”父亲直接掏出手机,去一旁给村支书打了个电话。
颜辉则是直接带着妹妹,进了院里。
宅基地的大小不够大,好在一年前往外扩了两米,把宅基地占齐了,不然院子都难修。
当然,即便如此,院子里最多也只能停三辆车。
一年前的颜辉对此满意,今年就已经有些不满意了。
这栋房子建设到现在,花了150多万,如果是今年重新建,颜辉肯定要想办法建得更大一些。当然,这也只是想想,多大算大啊?
临近过年,施工的工人还有七八个,颜辉找到了工头,沟通了一下项目进展,确定了一下大概的装修方案。
青岚这次回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装修回来的,她很想有个自己设计的房间,哪怕有一天她出嫁了,这个房间也是永远属于她的。
颜辉让工头喊来了所有的装修工人,当着工头的面,算上工头,每个人发了500块钱现金红包。
“快过年了,大家辛苦了。”颜辉拿出钱,一个人一个人地点钱,“提前祝大家过年好。”
所有的工人都像是已经过年了一样,纷纷感激起老板来。
刚刚发完钱,父亲就带着村支书进了院子,看到了颜辉发钱这一幕,他也没阻拦,反而是说了一大堆吉祥话。
其实,今年上半年,父亲一直担心儿子没钱,他知道家里盖房有多费钱,所以一直谨慎。直到儿子派人送回来一辆六七十万的宝马汽车,他才明白有些事情他可能理解错了,儿子好像真的很有钱了。
他也偷偷给女儿打过几个电话,这才确认自己的儿子已经多么了不起,所以给工人发钱这种事,他当然能支持。
这钱他不能发,因为他天天在这里,他发一次,工人就想要第二次。但是,颜辉可以发,因为颜辉一年才回来一次,不发钱反而不好。
“小辉你真是大老板了,今年你爸开上宝马车,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啊!”村支书看到这一幕,也是感慨万千。
他和颜辉的父亲从小一起长大的,他家条件比颜辉家还好,怎么人家怎么能生出来这么有出息的儿子啊!
“叔您客气了,我回来得少,所以家里不少事情都得麻烦您。这一年来,盖房子也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后面的装修时间也短不了,我估计还得一年才能彻底竣工,到时候我还会回来,请全村人吃饭。”颜辉说道。
“这都小事,村里有啥事,你爸要是不在,你跟我说就行。”村支书立刻说道。
“嗯,我看路修得也差不多了,经费方面够吗?”颜辉问道。
“还是够的,干活的不少都是村里自己的人,工钱是一样的,但是活干得好。”村支书解释道。
给自己村修路,还有工钱拿,这个时候谁不好好干活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那就好,我找您,是有个事情想说。我们家今年盖房子,天天施工有些吵,村里的老人啊,肯定受影响。尤其是姓颜的这些老人,有不少对我也不错,但是我直接发钱不太合适。我是这么想的,今年我给村里捐10万块钱,村里帮我发一发。两个原则,第一,贫困的、有孩子上学的这些优先多发一些,要是哪家孩子上学没钱了,专门跟我说一声,我还能多拿一些钱;第二,这个发钱,村里发之前要给我弄个清单,我得提前看一眼。除此之外,村里我还准备捐5万块钱,村里用来把大队的房子修修。”颜辉说道。
“啊?”村支书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砸到,非常高兴,“你放心,三天之内,我肯定把清单弄好!保证单子上多少钱,就会发多少钱!”
“好,那这个事就麻烦您了。”颜辉看向李鹏飞,“老李,你去把后备箱的蓝色小皮箱拿过来,直接让我叔拿走。”
“好的颜总。”李鹏飞立刻出了门。
天底下没有比送钱更简单的事情,十几万轻松送了出去,也就是半个小时的光景。看着村支书走了,父亲连忙凑近了过来:“我知道你怎么想的,其实不用这么多再说了,要想发钱,我去发,我知道发给谁啊咱们直接发,那谁不得谢谢咱啊!”
“不行啊,那样我们就有仇了。”颜辉轻轻摇了摇头。
父亲听完这句话,大概明白了过来,轻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我不敢说以后一直非常赚钱,但是未来几年应该没啥问题。这次给钱,也得有点名头,让村里去发,好名声虽然我们不能全部落下,但是没人骂我们,挨骂的也是村里。给村里那五万,就是他们挨骂的钱。我以后回来少,你们在家,千万不能给别人分钱,要分也是我回家分,反正我回来得少。”颜辉再次说道。
“行不过就是太多了.十几万.哎呀”父亲还是有些牙疼。
“除非咱们家全部搬到省城或者泉城,只要在村里待着,这种事就很正常。你看我大伯他们,常年都不在村里住,但是我奶奶她就想回家住,这种事我必须要考虑好。至于发钱,咱们今年的理由很充分,以后不会随便发,不过,村里的孩子要是上学没钱了,我以后可以一直资助,学习成绩差一点没事,但是要踏实一点、孝顺一点,要是那种混蛋小子,一分钱也不给。”颜辉再次跟父亲说道。
以后,他不在家,父母和奶奶在家,有什么事还得靠父亲。
父亲从来没有经历过打拼变富的过程,这是不好适应的。
变富难,适应富也没那么容易。颜辉打拼了十几年,类似的故事听说了太多了。
无论怎么说,现在爷爷走了,颜辉一定要保护好奶奶,让奶奶在家过得舒心。为了奶奶能开心一点,颜辉花再多钱也愿意。
第370章 借钱与投资
颜辉回家,然后给村里捐款的事情,不到一天时间,村里就全部知道了。
实际上,颜辉也没提这个事情,村里也没主动公开,但是全村人就是都知道了,甚至一些还没回村的人都知道了。
尤其是,几天后,村子直接公布了清单,不少人都炸了锅,都觉得村里分配的不公平,还有人去村里闹,认为村里发给自己的少了。
村里这份名单,肯定是要向着颜辉的,之前和颜辉有过节的人,一分钱也没分到。除此之外,分配的已经相对公平了,但是这种公平,是村支书和颜辉眼里的公平,不是拿得少的人眼里的公平。
尤其是有些和村支书关系不错的人,更是早早找上了门。
直到这个时候,村支书才知道颜辉给村里多送的五万块钱是干嘛用的。因为有这个钱的存在,他也根本不敢去找颜辉诉苦,只能不厌其烦地一个个处理。
“今年一共有五个人找咱们家借过钱,我借了两家,一家是村口的那个颜树喜家,小时候你树喜叔对你不错,今年做手术,实在没钱了,我借了他一万。还有一个是颜德照家,虽然德照叔已经去世了,但是当年和你爷爷关系很好,他们家孙子上大学,我也借了8000出去,其他的都拒绝了。”父亲给颜辉说道。
颜辉回来三四天,他一直往县里跑,主要是为了装修的事情。这几天,有起码七八个人来颜家提过借钱的事情,都被颜父推了回去。这天晚上,颜辉回来,颜父和颜辉讲了讲这个事情。
“树喜叔身体怎么样了?”颜辉反问道。
“还不错,已经回家养着了,就是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出去打工了。”父亲说道。
“树喜叔对我还是不错的,爸,这样,等我走了,你来泉城过年之前,你单独送5000块钱过去,他之前借的钱,咱们也不要了。至于德照爷爷那里,就这样,以后他要还就还,不还也无所谓。”颜辉解释道,“借钱这种事确实要谨慎,但是借出去了,就不要考虑要回来了。当然了,要是借钱做生意的,那你可千万别借,等我回家再说。”
“都不要了?嗯.也行,但是怎么还得再送点过去?”父亲十分不解。
“树喜叔肯定是很缺钱的,你让他还也难,何必给他增加压力?反倒是,他哪天再来借,我们是借还是不借?已经借过了,再不借吧,也不好看,再借更是麻烦。这种情况下,干脆主动去送5000,顺便免个账,他肯定得特别感谢咱们家,对吧?你再顺便说说我在外面做生意也不容易,以我树喜叔的性格,这辈子也不可能再找我们借钱了,反而会一直维护咱们家。至于上大学这种事,这属于投资性的借款,我爷爷和德照爷爷关系好,那是他们那一辈的事情,我没受过什么恩惠,要是德照爷爷孙子上大学毕业了,这个钱,他们要还,我们当然就收着。不还,我们也不提。”
“你现在到底是在外面经历得多了.你说得对。”父亲点了点头。几天相处下来,他越发觉得儿子越来越成熟了。
他只是有些叹息,儿子不是他养大的,所以父子感情没有那么深,他都一直觉得亏欠儿子。
但是,反过来想想,要是儿子是自己教育的,肯定也没现在这个本事,这么一想也就释然了。反正这是自己儿子,儿子出息了,他跟着儿子享受,天经地义。
“我吃的亏多,这种事见得也多。以后,如果村里要搞自来水、搞垃圾处理,或者镇上搞小学,这些我们都支持,都捐钱。除此之外,资助点贫困学生,也就足够了。”颜辉心中早有计较。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话并不只是纯粹的主动行为,有些时候就是被动的。
要想在村里建最高的房子,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同时,以后谁想盖得比颜辉家还要高,有些事就得好好掂量一下。
这几天,颜辉又通知了一些人,准备组织一起同学聚会。
去年他给了2000块让常明超他们好好搞,今年颜辉终于能参加了。
因为有司机,这一切都变得非常方便,喝酒什么的也方便。再加上村里的路修好了,颜辉吃完饭就能回去。他专门找了车,把同学们一起拉到了县城里聚会,而且还给大家安排了住宿。
几年未见,大家的状态都变化很大,有不少人都是带着孩子来的,颜辉还见到了刘雨的孩子。
一共见到了六七个小孩,颜辉让李鹏飞去买了一些小礼物,给孩子们各送了一个。都是一二百块钱的东西,每个人都差不多,颜辉也没格外照顾谁。
“颜辉,你现在在外面做大买卖了,要不要考虑回老家建个厂?有啥事我们都能帮忙。”有同学提议道。
“老家建厂我实在是忙不过来,但是大家要想跟着我赚钱,也可以,我这边接受投资。都是自己同学,我保证一年收益20%以上。”颜辉给出了最优的方案。
以颜辉现在的体量,同学往他这里投资个十万二十万的,就算是颜辉亏钱了,都照样能补足20%的收益,这笔投资可以说稳赚不亏。
要是在泉城,颜辉这么说的话,会立刻围过来一堆二级代理,举着钱想来投资。当然了,颜辉要想用钱,10%的利息就能拿到很多钱,根本用不到20%。
在同学和朋友圈里,颜辉一直是愿意提携和帮忙的。
若干年后,颜辉接受过一次朋友们的投资,一共也就三四百万,他在之后几年的时间里让这些朋友们都拿到了差不多100%的收益,在收益已经超过本金的前提下,有一次因为回款慢了一段时间,被这群朋友“围攻”,近乎网爆,甚至形成了舆论。
当时裹挟舆论的人为了闹大这个事,愣是说有千万投资。
当时颜辉也有些无奈,在投资项目还没结束的情况下,自己掏腰包把投资款全部退了回去。从那以后,颜辉再也不接这种投资款了。
当然了,那都是后话了。
此刻的颜辉,还是愿意帮忙的,在他看来,他不能给朋友钱,要想帮朋友,就直接拿朋友的钱帮朋友赚钱是最好的。
但是,即便颜辉现在是好心,他的同学们因为几年没见他,也不敢过于信任,倒是也没人愿意把钱给他,颜辉对此也无所谓。
(这几章,有些年轻的读者,如果没有积累过一些财富,可能看不懂,但是挺真实。可能这就是本书和爽文的区别吧。)
第371章年
忙完了装修的事情,青岚是最开心的。她泉城的房子,因为是颜辉选的,装修都是开发商搞定的,她基本上没怎么参与。
主要是她也太忙了,她的工作也很忙,所以也没空想那么多。
这次回来就不一样了,她同时设计了自己和姐姐两个人的房间装修风格。虽然姐姐回家很少,她以后回家也会很少,但是有个家,感觉就是不一样。
忙完之后,颜辉就带着青岚和司机先回去了,父亲在这边忙完收尾的工作,过年前两天也会到泉城,大家一起在泉城过年。
等过完年之后,父亲接着回来盯装修的事情,一直到2008年冬季,母亲和奶奶也会搬回老家,以后每年最多来泉城两三个月。
2008年是奥运年,似乎所有人都铆足了劲,一边努力工作,一边期待着这一盛事的举行。
颜辉则有自己的打算。
前半年主要是想办法让钢材贸易进入正轨,等到了炎热的六月份,他打算出国一趟,带着父母和奶奶都出去,一起到处转转,顺便考察一下国外的聚氨酯市场。
因为老大在巴西,颜辉大概了解过巴西的聚氨酯市场,知道当前巴西还没有聚氨酯胶水的生产能力。当前,从世界角度来看,绝大部分的国家都没有这种生产能力,只是这些国家一般对环保也没什么追求,各种甲醛超标的胶水随便用,甚至连硅酮胶都不用。
如果要去这种国家建厂,那么建设硅酮胶生产线就行了,用不着这么麻烦。
相比那些小国家,巴西还是有些前景的,颜辉打算今年去考察一下。
除了巴西之外,颜辉还想去参观一下德国、瑞士、日本等国家的生产基地,看看差距到底有多大。这个他暂时还没有渠道,得通过陈剑的同学圈子去找。
当前,限制聚氨酯胶水产量的主要问题就是市场不够大,虽然颜辉的业务员还不错,但是想开拓市场依然困难。短短的两年时间,恒辉公司和罗博士所在的公司,已经基本上拿下了汉高和西卡之外的市场空缺,增量市场变少,剩下的都是存量市场。
好在,目前国内的乘用车市场还在持续上涨,因此大家都有增长空间,彼此之间并不至于恶意竞争。颜辉现在最期待的,还是技术部门的新产品突破,只要具备特殊性能的聚氨酯胶水研发成功,并且专利得到了授权,他就会立刻扩大产能,开启新的一轮商战。
在此之前,颜辉准备表现得“人畜无害”一点,不给竞争对手太大的压力。
腊月二十五,颜辉回到了公司,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陈剑已经把聚氨酯生产的步骤分成了多个不同的操作阶段,因为研究团队有差不多20人,所以现在生产的过程已经不需要他每天盯着了,大家都能各司其职。
陈剑不在,研发肯定是停滞了。在颜辉不在的这几天,工厂通过三班倒的方式,已经存储了大概15万支聚氨酯,过年期间可以让大部分人都放假。
到了腊月二十八,颜辉给工人们和研发人员都放了假,业务员也都基本上休息了,公司里除了一些值班的保安,就只剩下颜辉了。
这天正好下雪,颜辉看着保安们扫雪,把灵灵喊了过来,给他喂了两块排骨。
“老伙计啊,你都陪了我六七年了。”颜辉抚摸着灵灵的毛发,自顾自地说道。
生意做到颜辉这个地步,实际上日常的花销和生活已经完全自由了,但是他都没什么人可以聊天。以前还能和妹妹聊聊天,现在妹妹在自己的公司工作,他也得适当保持距离。
这几天,颜辉难得清闲,电话也变少了,坐在临时办公室里面,他还有空上网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