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92节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找莱钢谈一级代理,谈下来之后直接开始做。等他拿下了一级代理,谁也拿他没办法。

  这个逻辑可能外人看不懂,但是从李胜利这里得到了不少内幕消息的颜辉算是搞明白了。因为确定颜辉不会和他产生竞争,所以李胜利才会告诉颜辉这些消息。

  钢材贸易,和绝大部分常规贸易一样,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一旦颜辉成为一级代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逐二级、三级代理,这有点像当年颜辉在建业的生意。

  当时,颜辉的供应链最稳定、价格最合适,其他的代理商就非常难受,大头都被颜辉赚走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颜辉才会得罪人,才有了后面的悲惨教训。当然了,如果颜辉当时谨慎点,不犯错,那么颜辉只会越做越大,让更多人必须依靠他来生存。

  晚上,颜辉和李胜利聊到了当年建业的事情,没有全聊,但是也大概讲了讲自己破产后过来白手起家的简单的经历。

  “咱俩认识这么久,我是第一次听说你居然有这样的经历!颜总你真是不简单呐!”李胜利酒都醒了一些。

  这个年代的人,凡是做钢材、建材的,十个有八个是胆子大的那一批人,往前算很多都是地方某种势力的衍变,只是有的厉害些、有的普通些。

  颜辉这种从外地过来,不知道抓了什么机会就腾飞的,李胜利见过的很少。

  “这种事很让人成长,不然我也不会现在这样平静。也没机会认识李总这样的大老板。”颜辉感慨道。

  “我就是个粗人,什么老板不老板的!等颜总拿下泉城的一级代理,咱们有钱一起赚啊!”李总哈哈笑道。

  因为钢厂的限制,各个区域的钢铁不能随便跨省,但是这并不代表资金不能跨省。

  谁也不敢保证有没有哪一批货日常就缺几百万过桥,这种时候互相帮助、一起赚钱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些事并不少见,而且往往对钱的需求很急,商机稍纵即逝,外行不敢轻易投入进来。

  一般来说,只要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满仓压货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很好的商机,以至于根本舍弃不掉。这种情况下,谁的资金进来过个桥,可能三天就能赚10%。

  “那是自然,到时候还得李总您多提携。”颜辉立刻接下了这句话。这个时候必须要抓紧表态,表达自己是“一伙人”的意思,这才是李总愿意和颜辉做朋友的目的。

  生意场上的信任,是非常难建立的,李总也没有那么多可以随便信任的老朋友,或者说老朋友也都会变,所以要经常一起喝酒,大家都可以通过喝酒,来了解对方的大概真实的近况。

第359章 协调决策

  因为毫无竞争,还存在未来的合作关系,李总和颜辉的这种商业友谊就很牢固,颜辉也听了不少内幕。

  李总有意把颜辉带入行,颜辉也投桃报李,勤加走动,最终决定直接去申请一级代理。

  泉城的另外一家一级代理和颜辉的关系范围有点遥远,颜辉都打听不到什么对方的信息,因此对方更不可能关注到还未入行的他。

  泉城很大,而且还有济钢这样的本土巨无霸企业,所以莱钢的代理在这里面临的并不只是莱钢自己的竞争。

  前文提到,2008年莱钢和济钢合并成了山钢,因此,用屁股想也知道,这俩企业2007年肯定已经隐隐走到了一起,所以它俩在泉城的一级代理的拿货价格是基本一致的,给谁做都一样。

  通过李胜利的关系,颜辉顺利地找到了莱钢的相关负责人,一同沟通了泉城一级代理的事情。

  有李胜利的举荐,基础信任就有了,这位负责招商的袁总对颜辉也很感兴趣,二人相谈甚欢。

  颜辉做事的风格,就是分析、判断、协调、决策、执行五个步骤,现在已经走到了协调和决策这里。

  钢厂的代理,和其他的行业都不太一样,颜辉如果想给钢厂做代理,并不赚工地等用户的钱,而是赚钢厂的钱。

  比如说,此时此刻,颜辉去钢厂拿货,此刻的钢厂有一个挂牌价,是3800元一吨。如果颜辉是一级代理,拿货价格则相当于3600一吨。

  颜辉对外销售,就是按照3800元的挂牌价去销售,给钢厂的汇款也是3800元一吨,但是钢厂后期会把200元/吨的差价补给一级代理商。而且,一级代理商里面也有价格差异,毕竟销售能力是不一样的。

  因此,钢材贸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从上游赚钱的。相当于我帮你钢厂卖东西,你来给我发提成。而这里面的区别就在于,一级代理需要自己垫钱购买钢材,而且,如果达不到销售的数量,钢材的退补差价会很小,甚至不补。

  也就是说,你作为一级代理,如果单月的销售额,或者说几个月、一年的销售额达不到标准,那你就拿不到“差价”带来的利润。

  从这些规则里,可以看出钢厂对自己利益的绝对保护。

  必须先打款,而利润要等下个月考核完再发给你,钢材还必须拉到相应的市区销售。

  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钢厂血的教训,这些原则,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的。

  颜辉已经对泉城一些区域做过现场调查,现在市场非常混乱,大量的二级代理充斥在工地圈子里滥竽充数,都自称自己能拿到代理价格。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一级代理对资金的要求极高,绝对不是有一千万就能接下来的。虽然颜辉现在也只有一千万,但是他拥有一家年利润三四千万的现金奶牛,他后期的持续力非常强,现在进入这个行业没有一点问题。

  所以,颜辉要想入局,第一件事就是赶走这些二道贩子,让市场回归正途,这会得罪一大批人,但是怕这个没什么意义,生意场上面的事情,终究还是靠生意场上的手段来解决。

  “颜总,我们的价格比较公开,一级代理要求每个月最少完成5000吨,每年至少完成10万吨的销售,尤其是泉城的一级代理。如果不是要求高,我们这个名额早就放出去了。”袁总给颜辉划了一条线。

  “年销售量我觉得还简单些,单月反而难,毕竟您也知道,有时候需求不稳定。可能这个月搞了两万吨,下个月才三千吨,尤其是冬季,可能销量会很低。”颜辉反问道。

  “冬天钢厂也不停工,”袁总的意思很明确,“所以每年12月左右,各大一级代理商都会想办法筹措资金,哪怕是自己压货,也要达到我们的线,不然的话,我们钢厂也受不了。不过,因为钢厂这几年在推动冬季废热利用等工程,所以冬季钢厂还有其他的收益,能够反哺给我们的代理商,差价奖励就可以多补一些。总之,这个时候囤货是肯定不会亏的。”

  “冬季废热利用?”颜辉又听到了一个新名词。

  “嗯,在工业冶炼中,低于200摄氏度的废热对冶炼没什么用处,像这个季节,就白白扔了。但是冬天不一样,冬天很多地区要为了供暖大量烧煤,而我们的这些废热,本来就不要钱,对外供应当然是一举两得。”袁总解释道。

  “这样啊,那我现在入局,是不是马上入冬了也有压货的要求?”颜辉反问道。

  如果是这样,他宁可明年二月份再入局,虽然说到时候可能失去这个一级代理的机会,但是也好过承担这样大的压货风险。

  作为一个行业新人,贸然增加这么大的风险是没有意义的。颜辉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李胜利愿意接受他的示好,很显然到了施工暂停的时期,李胜利的资金压力也不小。

  “我们内部对于新招的一级代理也是有考察的,说实话,我们签了一级代理的合同,前三个月也只是试合作,我们也不敢轻易地把一级代理放出去,前三个月,我们对压货的要求没那么高,但是给的回馈也没那么多。大概每吨能给的代理价格是3620元左右。”袁总说道。

  “那运费怎么来算呢?”颜辉倒是有堆放的地方,他的工厂占地面积足够大,而且还有高墙,随便堆在院子里就行了。

  “莱钢距离泉城很近,走国道,一吨的运费是30块钱,泉城市区都是这个价格。必须用我们的车。”

  “嗯,这么说,做起来以后,每一吨有170元左右的利润。”颜辉也是如实说道。

  “这个就要看颜总的仓储和二次运输的费用了。”袁总也就把话说到这里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贵的支出应该就是资金本身的利息支出。颜辉用的都是自己的钱,这方面应该问题也不大。

  综合来看,钢材的利润大概有5%,如果一年可以做到十万吨,一年的流水大概是3.8亿,净利润差不多2000万。

  (大家觉得钢材贸易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其他的书应该都没写过,所以记好哦,等你们穿越会有用的,万一到时候建钢厂呢~)

第360章 化工的逻辑

  和袁总详细地沟通完,颜辉点了点头:“袁总,我三天内给您答复。”

  “没问题,我们的一级代理名额有限,颜总早点做准备。”袁总点了点头,起身直接离开。

  有些时候,越大的生意越没那么复杂,因为门槛太高,能进这个圈子的人一共也没多少。

  在这里,必须讲一个关键的历史事件,那就是2008年11月5日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当时国家准备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2010年这两年多的时间内,投资四万亿,用于建设各类技术设施。这项计划的开始,也和那次地震有关,当时重点扶持了川省的重建工作。

  这波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核心目的是为了应付2008年全球的经济危机,但是,正是因为这个计划,使得2009年的时候,银行的贷款非常容易拿。很多企业的小老板都能拿到几百万资金,一群人凑一凑就到了几千万。

  因此,在这里必须讲清楚,2008年底,这是一个分界线。在这个线前面的,能拿出来两三千万现金,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到了2009年,这就变得容易很多。

  颜辉当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只是当年钢材上吃了个闭门羹,所以想这个时候入行。

  钢材行业有两个玩法,主要看是否和招标方锁价。

  假设颜辉想去参与一个工地的钢材招标,他就必须制作标书、参与投标。这里面的过程比较复杂,总之,在中标后公示七天,才算是正式中标,这个时候就可以购买和运输钢材了。工地这边基本上每月月底结算开票,然后次月月中回款。

  回款的金额,因为种种原因,不会是全额,而是大概95%左右,或者97%之类的。

  虽然中标的价格会略微多一些水分,但是由于工地不会全额回款,就会导致利润率进一步下滑,颜辉判断大概在3%左右。

  也就是说,一级代理商的钢材贸易,单月的利润率可以达到3%,每个月要准备大概3000万的资金进行流转,年收益大概1000万。

  看似利润只有3%,但是这已经是暴利行业了,年化36%的贸易还能说少吗?

  以上这是低风险方案,钢材价格降低或升高,都不影响一级代理商赚钱,因为招标方都是按照拿货当天的钢材价格来结算的。

  还有一种高风险方案,就是一级代理提前和招标方谈妥价格,谈妥后,无论钢材价格涨跌,都要按照这个价格供货。

  也就是说,如果签了合同之后,钢价大跌,一级代理就赚疯了,因为他交付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反之就亏大了。

  当然了,如果代理商很有实力,认为钢价会大涨,提前囤货,也行。就是风险更高,仓储成本也不低。

  不锁价是稳赚的,锁价是高风险高收益。

  对于企业来说,不同的资金规模,赚钱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颜辉偶尔会遇到一个很好的小机会,可能投资几万块就能收益十几万,但是到了千万这个量级就不太可能了。投资几千万就变成几个亿?那是不太现实的,也许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可以,但是颜辉对那些不熟。

  以前颜辉搞钢模板公司,年收益率也有36%,那是几百万资金该玩的东西,几千万就玩不动了。

  钢材就不一样了,过亿的资金才好玩,颜辉现在还没有成气候,等他成了单月流水过亿的钢材代理,去任何地方,身份地位都是很高的。

  至于颜辉的化工厂,现在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是罗博士所在的化工厂是老牌化工厂,本身就有一些销售渠道,这些渠道颜辉也很难进去竞争,因为他和罗博士的产品的质量、价格差距不大。

  随着工艺的提升,罗博士那边的成本也会继续下降,虽然还会比恒辉化工成本高,但是也高不到哪里去。这样的小领域胶水行业,没有必要在都能拿到高利润的时候贸然开启价格战,对谁也没好处。

  除此之外,瑞士西卡在苏省也已经建了厂,成本也不会很高,甚至可能更低。西卡可是全球品牌,是汽车生产工厂可以举着名字出去打广告的存在,可以大大方方写在供应商版面的第一行。所以,如果大规模去抢占西卡的市场,势必会遇到价格战。

  这种价格战对拿货的车厂肯定是有好处的,对颜辉可没有好处。因为颜辉和罗博士的存在,今年西卡的价格也降了25%了。

  颜辉的定价是西卡原定价的55%,相当于,假设颜辉是55块钱,西卡原本100块钱,现在75块钱,依然比颜辉的价格高36%。此刻颜辉的毛利率是42%,西卡的毛利率还在100%左右,之前西卡的毛利率大概是160%。

  如果颜辉产能翻倍,势必大幅度侵入西卡的份额,到时候西卡再降价,颜辉就真的头疼了。

  综合这些事来看,当前贸然扩大恒辉的产能是没有意义的,只会遭到强烈的阻击,毕竟他已经不是刚开始的行业小透明了。一开始,颜辉可以靠低价和没名气这两个利好去获取客户,后来被了解之后,人家也能清楚颜辉的产能,就采取了一定的降价策略。现在大规模建车间,同行都会知道的。

  就连罗博士所在的工厂,虽然产能比颜辉大一点,但是也默契地没有扩建。

  聚氨酯胶水的市场就这么大,这可不是聚氨酯弹性体。

  关于恒辉化工的事情,颜辉和陈剑沟通过很久。

  与其再开一个车间,以至于让陈剑疲于两个车间之间奔波,不如稳定住现场的现金流和业务流,让陈剑团队把精力放在品控和研发上面。只有保持品控,才能逐渐建立品牌;只有继续研发,才能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化工行业利润率很高,但是只有头部能吃到,比如说汽车最常用的硅酮胶,这个东西因为工艺过于成熟,利润率也就是5%-10%,甚至有些小厂由于规模劣势,已经不赚钱了。

  化工产品有个不成文的理论:规模每增加一倍,成本就降低5%-10%。因此,要想搞小而精的化工厂,就必须保持技术领先,不然没有利润。

  在这里,不得不解释一下,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颜辉要去搞钢材,实际上越是暴利的东西越难把控,除非你能像西卡这类公司一样,走在人类的最前沿,那当然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今天的2025年,道理还是一样的。那些走在最前面的公司,利润率想要多高就可以搞多高,用高额的利润再去反哺研发,这才是巨头的风采。

  (前文有读者不理解颜辉为什么不扩产,在这解释一下哈)

第361章 上岸第一剑

  化工这边的研发,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说只有新产品才需要研发,现在的聚氨酯胶水也需要不断地研发。

  颜辉的客户现在遍布全国,而他的产品是胶水。国内不同区域的气候都不一样,各个季节温湿度都不一样。

  胶水这个东西,在不同的湿度、温度环境下起效的时间和粘黏效果都不一样,所以研发团队就需要不断地调整配方,做一些微调,以适应各类客户的需求。

  一些干旱的地区,需要适当降低胶水的蒸发系数,保障胶水有生效时间。反之,一些湿度高的地区就要想办法让胶水能尽快粘住。

  现在的研发部门,每次遇到新的客户,都会派人去采集当地的气候数据,然后提供不同季节的产品数据,给客户提供参考。

  这个方案也是近几个月才开始逐步实行的,虽然实验花了大几十万,但目前客户反馈还算不错,好在研发部门已经大规模扩充,不然肯定搞不定。

  聚氨酯胶水的最佳保质期大概有6个月,最长保质期一年多,因为胶水占的空间不多,颜辉还专门建了一个恒温仓储系统,可以适当地储存一些聚氨酯产品,这样业务开展也可以更灵活。

  当然了,姐夫又卖了几台大型空调过来。

  从袁总这边离开,颜辉去好好处理了一下恒辉化工的事情,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些道路,大家也都忙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经过一年的发展,公司一切的运行都已经进入了正轨。

  在供货端,颜辉和供货方已经深度绑定,让对方和实验室直接沟通管理库存,使得供货方对颜辉的依赖度也极高。目前每个月都要从东大和万华这边拿几百万的货,也不是小客户,所以遇到一些常规问题,东大和万华一定会出面帮他解决。

  在销售端,宋致远到底是名校大学生,管理能力还是可以的,今年拿到的提成也很足,在泉城买房已经没问题了。

  进入正轨的恒辉化工,颜辉就轻松了很多,每天最多只需要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基本上搞定恒辉的工作。这让他有了精力和时间,准备投身到钢材领域了。

首节 上一节 192/2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