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74节

  “现在实验还没有成果,但是我估计今年差不多能出成果。如果一切顺利,明年这个时候就该考虑建厂了。”颜辉说道。

  “钱够吗?需要我投资吗?”姐夫对颜辉做事的风格非常认可。

  “行,到时候我会找你。”颜辉知道,建厂绝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解决的,到时候,有钱赚,拉着大家一起赚就是了。

第314章 故交加入

  罗博士等人的离开,唯一的好处就是成本大幅度降了下来。陈剑自己做实验是非常节约的,一个月大概就是三次实验,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计算上面。加上低廉的工资,实验室每个月的耗费不足10万元。

  当然了,这里说的“好处”,也是颜辉苦中作乐的说法。他作为老板,其实在乎的从来都不是成本高低,他想要的是产出,没有产出,再低的成本也没意义。

  有了空调之后,实验室的温度变得更加稳定,这个夏天也没那么难熬,陈剑的心态也变得更沉稳了一些。虽然说没有产出高纯度的单组份聚氨酯,但是化学实验的全过程是没错的。

  这一年的实验里,还是有好消息的--陈剑妻子的毕业论文终究还是过了。

  这一年的时间里,陈剑的妻子天天奔波于京城和泉城之间,一边跟着导师做实验,一边跟着丈夫做实验,还要忙于写论文,这样忙碌了整整一年,可算是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

  为了这个喜事,颜辉专门给陈剑拿了一万块钱,让他休息一个月,陪妻子出去转转。

  8月底,陈剑带着妻子出去休息了,颜辉还是很忙。

  这个月份工地也忙,胶合板、钢模板、加工厂的业务都很不错,颜辉有时候觉得,如果不搞化工厂,现在他已经很成功了,已经可以回老家盖房子了。

  钢模板的公司的租赁规模已经达到了340万,到年底肯定会突破400万,而且基本上不怎么需要颜辉担心。

  胶合板的业务随着降价,又获得了一些市场,在规模和利润上达到了新的平衡,每个月的利润保持在20万左右。

  加工厂又添置了新的设备,一切都很顺利。

  化工厂.

  不提也罢。

  9月初的一天,颜辉给司机老李打了个电话,让他去车站接一个人。

  宋致远来了。

  颜辉这边有个工地的项目,谈完之后就去见了宋致远。

  小宋今年已经大学毕业了,他不打算读研了,本科毕业之后就回了家,准备在家里开个店面。颜辉听说这个事之后,就把小宋喊了过来。

  见到宋致远,颜辉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小子没什么变化,还是像以前一样,是靠得住的。

  “毕业了怎么不来泉城找我?还要等我找人联系你?我跟你说,要不是陈剑他老婆毕业,让我想起来你也是今年毕业,我都忘了这回事了!”颜辉看到宋致远心情就很好,莫名的好。

  “我啥也不会,怕来了给你添麻烦啊.颜哥,我这次过来也是来看看你,我和宋哥在铁西那边考察了一下,我们打算合伙开一个木材店。这方面我还是挺了解的。”宋致远现在还是挺乐观的。这么多年过去,他也越来越成熟了。

  “老宋那边啊?他这么多年也就那样,别跟他混了,来泉城跟我吧,我这边缺人。”颜辉也不客气。

  当年的几个哥们,老郭是有本事的,老宋和老吴还是那样,没什么大的变化。

  宋致远算是颜辉遇到的第一个“跟班”,二人在1995年夏天就认识了,当时颜辉16岁,宋致远14岁。

  一转眼9年过去,颜辉回想当年的事情,仿佛就在眼前。

  “啊?”宋致远没想到颜辉这么直接。

  “就一句话,我缺人,需要你。你愿不愿意来帮我?”颜辉笑道。

  “愿意。”宋致远虽然没有做什么准备,但是他也不用多想,简简单单地答应了颜辉的话。

  “好。”颜辉拍了拍宋致远的肩膀,“跟我来。”

  李鹏飞开着车,颜辉带着宋致远一起去了自己的实验室。

  陈剑等人不在,实验室的大门锁着,颜辉打开门,进了实验室。

  颜辉进屋之后,打开了空调:“这个实验室,我投资了100多万,从去年到今年,做了快一年的实验了。如果顺利,今年年底之前,或者说明年上半年,产品就能落地。一旦产品研发成功,我明年就需要建厂投产,大概2007年之前产品上市。我需要一个懂化学、懂商业的人来,怎么想,这个人选都是你。”

  “这是.你们是在做什么产品?”宋致远看着这些设备,心中多少有些震撼。

  他是学有机化学的,本科期间也搞过很多次实验。但是他搞的实验都是实验室实验,瓶瓶罐罐酒精灯,和眼前这些不锈钢设备是完全两个概念。

  “单组份聚氨酯,你知道吗?”颜辉问道。

  “这不就是三年前,我和陈剑学长聊的东西吗?聚氨酯弹性体,这个东西的杨氏模量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很有应用前景!”宋致远仔细看了看这些设备,啧啧称奇。

  “没错,就是陈剑。他们两口子在我这里做了快一年的实验了,现在我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去休息一下。怎么样,你感兴趣吗?感兴趣的话,等他们回来,你就可以参与进来了。”颜辉提议道。

  “啊?我也能参与到实验里面吗?”宋致远有些心跳加速。

  他既然当初选择了化学,一定也是有爱好,不然当初遇到陈剑也不能聊那么痛快。

  现在他没有继续攻读,一方面是想早点出来赚钱,另一方面就是不确定化学到底有没有用武之地。

  此时此刻,居然有这样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又能赚钱、又有未来、又有商业前景,还能搞化学研究!

  “当然,在我的规划里,你要从头到尾参与到这个实验里,给陈剑帮忙,等后面产品面世之后,去一些汽车厂商谈业务,你要跟着我去,而且人家的工程师,需要你来帮我对接。”颜辉早就考虑过这个事情。

  他懂商业,陈剑懂化学,但是以后出去做生意,他又不方便带着陈剑去。总不能什么事都带着自己的总工程师过去啊!

  “颜哥,我.我肯定好好干!”

  “哈哈,这个我反而不担心。不过,这段时间陈剑没回来,你要是想赚钱,我这里还有些木材生意的渠道,你想参与随时也可以参与。”颜辉知道宋致远也是懂木材的。

  “那行,我赚点外快提成。”宋致远点了点头。

第315章 未来可期

  宋致远的加入,算是颜辉计划中的一环。

  单组份聚氨酯的合成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按照陈剑的办事风格来看,成功是很有希望的。弯路多走点,颜辉支撑得起!

  宋致远一来,颜辉就给他送到了加工厂那边,让他和刘建磊在一起忙活。

  刘建磊这个人颜辉是真的没有找错,他在加工厂当副厂长这段时间,比戴仲伟还要负责,每天和工人们忙活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下来,刘建磊已经很熟悉加工业务了。

  木材加工又不是化学实验,这些数控设备只要学会了就不难。刘建磊在这里,颜辉就非常放心安全问题,因为刘建磊这个人比较踏实。

  说到这,颜辉就不得不吐槽一些老爹。

  同为“副厂长”,父亲和人家刘建磊差远了。

  今年三月份父亲就过来了,每天也在加工厂忙活,但是他基本上就是到处转转,也不怎么认真干活。考虑到他的身份,谁也不敢说什么。总之,父亲比颜辉轻松多了

  泉城这边,现在最适应的就是父亲。母亲和奶奶都有些不适应,语言不太通,也没什么朋友。父亲不一样,现在本地的棋牌都学会了,每天玩得不亦乐乎。

  宋致远到了以后,父亲还装模做样地好好干了几天,之后又不知道去玩啥去了。

  在颜辉的计划里,刘建磊不是搞木材加工的,而是帮他做监工。如果顺利,明年化工厂假如可以顺利开建,颜辉一个人是肯定盯不过来的,到时候就需要刘建磊帮他监工,这个活颜辉交给别人也不放心。

  月底,休息爽了的陈剑带着老婆回到了泉城,颜辉拉着他俩和宋致远一起吃了饭。

  陈剑也没想到宋致远会过来,他还是挺喜欢宋致远的。宋致远的学科基础是很扎实的,有机合成方面,在大学时期基本上就能完成主要的知识学习,研究生期间主要是搞研究和搞实验。也就算是,在纯理论方面,宋致远也是绝对足够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抛开聚氨酯实验这一块,其他的领域,可能有些宋致远掌握的知识连陈剑都忘了。

  “加成聚合反应,从一开始异氰酸酯与羟基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团,到异氰酸酯与水反应生成代脲基团,再到和胺基反应生成取代脲基团,和羧基反应生成酰胺基基团,这个过程我们已经能够多次复现了,预聚体方面已经算是成熟了。”陈剑给宋致远讲了一下大概的进度。

  “陈剑他做的实验很细致,ABC三式预聚体都能够稳定复现了。”陈剑的妻子刘薇解释道,“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C式预聚体的。”(ABC三类预聚体的说法,是20年前的说法,后续因为科技发展,预聚体种类过多,已经不用编号直接概括)

  “如果我没记错,B式预聚体和C式预聚体的分子量是一样的。”宋致远思索了片刻,说道。

  “你基础还是蛮扎实的,没错,只是游离异氰酸酯含量不一样,分子量都是2522,但是C式预聚体的游离异氰酸酯含量达到了11%。一般来说,这个数值达到10%就很难操作了,存储期太短。”陈剑满意地点了点头。

  简单地说,这个预聚体想办法再合成单组份聚氨酯,把分子量从几千提升到几万嗯,大概就这个过程。

  陈剑当然需要助手,之前也有硕士学弟跟着来,吃了几个月的苦都走了,自从罗博士离开,这边只剩下了陈剑和几个工人。

  “那我们现在用的是哪个思路?走的是聚醚类型的预聚体吗?”宋致远问道。

  “是的,聚醚型预聚体柔韧性好、耐水解、耐低温,虽然不如聚酯型耐高温,但是我们的目标用途是汽车玻璃胶等,这些应用场景通常对低温的要求更高。”陈剑讲得很耐心。

  颜辉早在东北的时候,听说了四叔的汽车20多万,就知道汽车行业是暴利,整个产业链都是很赚钱的。汽车有时候会面临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但是玻璃等位置并不会遇到高温环境,这种情况下,聚醚型预聚体显然比聚酯型要好。

  “那你能给我讲讲具体的生产过程吗?感觉和实验室不一样。”宋致远问道。

  “把聚醚放在真空环境下加热到110度脱水,水分要控制到万五以下,然后和过量的异氰酸酯一起加入反应釜,在氮气的保护下,75度反应三个小时,定期监控,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酯、填料、催化剂、稳定剂具体的过程,你跟着我做就明白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预聚体的-NCO基团会和空气中的水反应,生产不稳定的氨基甲酸,这个东西会自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这个二氧化碳一旦产生,气泡就出现了。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那是不是解决一下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就行了?”宋致远微微皱眉。皱眉的原因,是他不相信问题会这么简单。

  “这不光是空气中有水,整个工艺过程中的控制都很严格。我现在实验中发现,通过降低预聚物里的NCO含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或者说,用HDI三聚体来反应,这个速度慢,可以给二氧化碳的逸出留出时间。二氧化碳是一定会产生的,这个不可避免。”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加入一点有机硅类消泡剂?”

  “这个.之前我学长就是这个思路,但是也因此产生了颗粒.”陈剑叹了口气,“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国际上最先进的方案,用的是硅烷封端聚氨酯,这种产品是硅烷基团,可以直接和水分发生水解缩合,根本不产生气体气泡,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技术方案,一点思路都没有。”

  “我懂了,总之,我肯定跟着好好学。”宋致远点了点头。

  几个人的交流,让颜辉也是增长了不少见识。之前只是觉得这里难、那里难,但是问题出在哪他根本不知道。

  由于颜辉个人水平的问题,他连个像样的问题都提不出来,现在宋致远来了,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这几个人一交流,颜辉虽然还是听不懂,但是他知道了工程进度的情况,还知道了.

  不管了,反正未来可期。

  (笔者学术水平有限,要是哪里表述有问题,望专业人士不吝指教)

第316章 实验成功!

  宋致远过来之后,别的不说,颜辉算是正儿八经多了个朋友。

  整个泉城,颜辉认识的所有人,基本上都是广义上的生意伙伴,一个能一起玩的人都没有。

  小宋这一来,没啥事的时候,颜辉就可以找他一起去转转,还带着小宋去唱歌。

  颜辉是真的很久没有去唱过歌了,20岁出头本应该是最轻松的日子,却因为种种原因,颜辉的心一直轻不起来,宋致远来了之后,颜辉放松了不少。

  …

  陈剑、刘薇、宋致远的合作越来越顺利,回归实验后,陈剑第一次找颜辉沟通买一大批新设备的事情,颜辉听说这个事情之后,喊上了周平,开始对实验室进行完整的记录和规划。

  不要小看这间实验室,从罗茨水循环机组、真空干燥机、真空泵、反应釜、搅拌釜等工业设备之外,还有电脑、打印机、冷库、搬运车等等辅助设备。

  这次,陈剑似乎对实验的未来多了些信心,设备清单里的东西,颜辉一看就有些兴奋!

  硬管分装机、液压出料机、多功能分散混合机、电脑控制万能实验机、水降温设备、微分水分检测仪…

  其中,多功能分散混合机价格高达14.6万元,其他的设备大概就是1-3万一件,这些东西的总花费大概是25万,颜辉只是看了一眼清单,就立刻批准了。

  以封装设备为主,这是要成功了!

  陈剑并没有说实验要成功了,颜辉也不问,只是默默地把所有的设备都买齐了,一件件地送了过去。

  这台新型的微分水分检测仪花费只有一万二,之前陈剑也不懂这个设备,这段时间,大家一起查资料,最终还是选择买一台。

  这也是颜辉第一次正式接触互联网。

  这几年,网络上的信息越来越多,类似于百度、腾讯之类的巨头已经颇有雏形,走在了时代的前沿,陈剑买的这台设备,就是宋致远在天涯论坛上搜到的。

  死马当活马医,买回来试了试,发现效果居然还不错,但陈剑等人也更加谨慎了起来,主要是宋致远到了之后,各种想办法帮颜辉在省钱,陈剑也是忙于计算,每次实验都尽量做到极致。

  时间飞逝,宋致远到了泉城,一转眼就是半年,又到了过年的时候。

  临近过年,颜辉终于听到了自己最想听到的消息——产品做出来了!

  作为老板,颜辉考虑的就是供应钱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是陈剑这哥几个考虑的。但是,说归说,产品出来了,颜辉比谁都激动!

  他在这个实验室里,已经陆陆续续投入了260万了!

首节 上一节 174/2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