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73节

  “不是不是,他们俩加起来,一个月5万差不多吧.他们只是学历高、经验丰富,还算不上行业大佬。但是,问题是,两个人一个月五万他俩未必愿意来。我想请他们过来,估计还是得有一些干股激励。”

  “我觉得没问题,但是干股这种事,现在说了也没用,毕竟工厂还没有建,现在我能跟你许诺这种空头支票,你怎么跟人家许诺呢?”颜辉想了想,“这样吧,既然你都说是专家、博士后,我就一个人一个月开三万,他们先来了再说。如果做几个月觉得我们有未来,再谈干股的事情。如果人家想走,咱们也不拦着。我个人觉得,他们两个人来,对我们的项目推进肯定是有帮助的。”

  “那行,颜总,我最近就去找他们谈。”陈剑点了点头。

  他是真的有压力了,一开始,陈剑也觉得他和老婆两个人能搞定这个项目。陈剑可不是纯学院派,他在一些工业实验室待过,类似的实验也做过几十次,但是真正自己上手了才发现知易行难。关键问题是,他当然知道高纯度的单组份聚氨酯是先进材料,这就代表着国内懂的人太少了,包括他导师也不行。

  即便是他导师来指导,也不见得短时间内能出成果。

  很多人对“教授”等称呼迷信,但是必须要承认,有些人就是某一次运气好,实验出了成果,然后评上了相应的职称,这种运气不见得会在下一次实验中出现。

  现在,陈剑的整个学术圈、人脉圈里,最专业的也就是这对博士后学长学姐了,他需要这俩人的帮助。

  现阶段,五次实验下来,都成功合成了聚氨酯,但是纯度差远了!

  颜辉和陈剑之前沟通,想要生产的聚氨酯,是可以给汽车用的材料,要求纯度很高、没有气泡、没有颗粒。只有达到了这种纯度,才能有市场、有利润。如果只是普通的聚氨酯,那么随便糊弄一下都能生产。

  当前的市场,绝大部分人对粘合剂的需求,都是类似于胶合板厂用的脲醛树脂这类甲醛超标的便宜货。但凡是需要聚氨酯的,那一定是一些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说汽车。这种厂商都需要高质量的粘合剂,所以低质量聚氨酯没意义,买这个还不如买脲醛树脂。

  “快过年了,今年你和你老婆回家过年,我也没准备什么礼品,这里有两万块钱,你拿着,算是今年的奖金。”颜辉从包里拿出来两万现金,递给了陈剑。

  “啊?老板”陈剑连着失败了五次,都有些灰心丧气,没想到颜辉这边还给他准备了大红包。

  “你知道为什么我同意你把那两个专业人士请过来吗?不是不信任你们,而是我觉得,科研这种东西,交流起来才能进步,最关键的是,有他们在,你做实验压力会变小。虽然说实验一定会继续失败,但是你起码不会太在意失败了。我做生意,经历的失败比你这些失败大得多,你记住,这都是预料之内的,奖金一分钱也不会少的。”颜辉把钱塞了过去。

  “老板,感谢!等过完年,我肯定把成果拿出来给你看!”陈剑说道。

  “科学这种东西,你比我专业,怎么能保证呢?2004年不行,我们2005年接着做。”颜辉哈哈笑道。

  送走了陈剑,颜辉煮了两包泡面,给灵灵分了一包,里面煮了四个鸡蛋,灵灵两个,他两个。

  这个年还是颜辉和灵灵一起过,诺大的仓库也没有第二个人,这种感觉颜辉都有些习惯。

  做生意的人,尤其是当老板,有时候就是孤独的。颜辉认识太多的人和朋友,过年期间要走动的也很多,但是每次忙完回家,还是自己和灵灵相伴。

  过完一个平静的年,大年初四,颜辉知道韩总在家,提着礼品过去拜访,聊起了最近的事情。

  “没想到你还真的开始搞起了化工,这方面我能帮你的实在是不多。”韩总听颜辉讲了讲这些进展,也有些感慨。

  几年过来,颜辉已经彻底成长起来了。

  “我知道,这个事情只能靠我自己。但是,韩总,这些年工地上的事情,我承蒙您的帮助太多了。”颜辉再次感激道。

  “现在不一样了,市场上已经认你了,哪怕没有我的名头,你一样能把生意做起来。”韩总笑道。

  “韩总,我是这么想的,我在外做事,或多或少会打着您的名头,所以我一直都尽力把事情做好、做漂亮,过去这一年,我的生意也拓展了不少,建安集团相关的胶合板业务也基本上都是我在做。您这边有没有什么传言?如果有关于我的问题,或者是我业务员的问题,您一定及时提醒。”颜辉在韩总面前,一直是这种低姿态。

  “你啊,就是太小心了,我有时候和我老婆聊到你,他都说,为什么你现在赚的也不少了,还这么低调沉稳…实际上,你现在都有定价权了,没必要把事情做那么紧。”韩总笑道。

  一般人只会担心下面的人乱做事,但是颜辉太省心了,让韩总都有些无奈了。

  这几年木材的价格是上涨的,人工费用也在上涨,颜辉的胶合板居然没怎么涨价!

  “我也正想说这事情,我今年的化工实验会非常费钱,我不得不提高点价格了。”颜辉没想到韩总主动提到了这个事情。

  生意做到颜辉这个地步,他就已经有定价权了。

  这种高价,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提高利润,但是会立刻给其他同行提供竞价空间和新的生存路径。

  是好是坏颜辉已经不想考虑了,2004年必须多赚点了。

第312章 灰心

  涨价这种事,对工地这种消费方来说不是好事,但是涨价10%,工地也能接受。

  这几年所有的物价都在涨,工钱也在涨。每年的年初,基本上都会遇到一波涨价,颜辉想涨价也得利用年初这个特殊时期。

  对于颜辉来说,涨价10%就意味着利润几乎翻倍,当然是好事。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有些本身就动摇的客户,可能就会选择其他人。如果不是为了多赚钱,颜辉完全可以不急着涨价,这样市场上其他的新经销商根本活不下去。

  开年后,颜辉公布了这一决策,好好给大家开了个会。

  价格这种东西,永远不是固定的,每个工地根据渠道、用量不同,之前的拿货价格就不一样,这次还是要具体分析。

  “拥军,这个工地,本身和我们关系就一般,而且他们也一直用低价的二手板掺着用,对质量的要求没那么高,像这种工地,我们最多涨3块钱,涨价是必须的,这个毋庸置疑。”颜辉开始挨个说明。

  “但是像这个工地,已经合作很久了,所有的胶合板都用的我们的,价格就可以涨9块钱。但是不能一次性涨这么多,前期可以送一些板子,作为我们的心意,然后后面不送了就是了…”

  颜辉开始传递一些“奸商”语录。

  主动涨价,对于任何供应商来说,都是一门学问。颜辉为此还专门请教过韩总。

  有时候成本确实大幅度提升,但是客户不一定会接受,所以这里面有很多技巧。前期为了占领市场打价格战是必须的,市场占领下来之后,就可以适当提价来获取利润。

  提价会给其他的同行生存空间,也容易让自己的资金迅速积累,在下一波竞争中获取巨大的优势。

  除了胶合板涨价之外,颜辉还把钢模板的租金适当上调了,现在竞争小,涨价也没什么压力。

  这个年节颜辉没回去,基本上主要的客户他也都走了一圈,涨价的事情也提前谈过了,该送的礼物也都送过了,所以今年的涨价倒是比较平稳,几乎没有因为少量的涨价而失去客户。

  涨价的坏处还没有开始显现,好处则是立竿见影。

  胶合板业务单月的利润迅速达到了25万以上,钢模板的单月收益也达到了10万左右,木材厂的利润也在上升。颜辉的计划里,钢模板公司的钱不能动,完全用于本身的自我扩张,利润全部用于继续购买钢模板。

  木材厂的利润他也打算用于增添新的设备,进一步扩大木材加工厂的规模。

  化工实验方面,颜辉只用胶合板的钱就够了。胶合板这每月20多万的收益,也不是说都能拿来用,每个月至少有5万元要拿来维护客户,具体怎么维护不多赘述。

  到了4月,在经历了大概10次失败之后,陈剑邀请的两位学长也终于有空过来了。

  这两个人看了看实验室,多少有些不满意,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些简陋,但是看在钱的份上,还是愿意在这里帮一阵子忙的。看到这俩人的样子,颜辉根本没办法跟人家提什么干股激励,显然,这俩人也不太相信颜辉能搞出什么像样的工厂。

  总之,这两个人颜辉不太喜欢,但是他依然非常尊重。还跟着过来看了两次实验。

  颜辉是个外行,但是依然能看出来这俩人比陈剑两口子要专业,在实验中占据主导位置,陈剑一直是跟班的状态,这让颜辉心情很不错,觉得这个钱花的值了。

  只是看了两次实验,颜辉就跑了,现在化工实验这边像个无底洞一样,每个月光是实验就要耗费差不多20万的耗材,算上工资、房租等消耗,颜辉的胶合板业务根本就不够养这个坑的。他自己忙得像一个陀螺,什么钱都赚,每天脑子里的事情都无比繁杂。

  每天,颜辉至少要思考十件以上的事情,电话根本就不停,司机李鹏飞也是忙的很,每天跟他到处跑,外人眼里颜总早就发大财了,只有颜辉自己知道多头疼。他维持着这么大的资源网和商业关系,就为了填化工的坑。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6月,化工方面的消耗已经超过了60万,还是没有给颜辉一个答复。

  目前的实验品纯度已经可以了,但是气泡和颗粒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为此陈剑还和他的学长吵过架。

  这两位博士后来了之后,颜辉也是风光了一阵子的,他找政府申请了一个博士站交流点,政府也给了一些扶持,三位博士每个月政府还给3000元补贴!

  陈剑的老婆因为博士还没毕业,所以拿不到这个补贴。

  但6月之后,问题就越来越严重,陈剑和他的学长的思路开始偏离,双方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具体化工实验的方向,颜辉是不懂的,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他必须支持陈剑。

  在一次交谈中,颜辉清晰地表达了这个意思,最终那两位博士后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主动选择了离开。

  离开前,姓罗的博士后找颜辉沟通了这个事情。

  “陈剑的思路是不对的,但是他在这里久,我知道你愿意尊重他的想法,但是他不对就是不对。我们走了之后,他可能永远做不出来合格的单组份聚氨酯,我现在跟你说这个,并不是打击他,而是这几个月相处下来,我觉得颜总是个不错的人,我说几句忠告罢了。”罗博士说完这些,和颜辉具体结算了工资,就直接离开了。

  留下颜辉一个人,在实验室门口坐着。

  从去年到今年7月,化工实验的成本已经总共消耗了大概80万,目前依然没有一个好的产出。而且,胶合板业务现在也遇到了挑战,有几个同行已经在周边开始了竞争,颜辉不得不主动降价来维持市场,利润也从25万一个月降到了20万以内。

  现在听到罗博士这么说,颜辉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些灰心,一个人在门口坐了很久。

第313章 继续实验

  坐在实验室的门口,颜辉在仔细思索着这半年的过往。

  实验失败对他没什么打击,反倒是罗博士最后的话实在是伤人,颜辉甚至不知道怎么和陈剑去说。

  到底应不应该告诉陈剑呢?

  如果告诉陈剑,陈剑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重新换一个思路吗?

  还是陈剑也会灰心丧气,然后和妻子一起离开呢?

  如果陈剑也走了,那么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0,没有任何意义。

  实验室这些设备应该还能卖六七十万,但是也仅限于此了,别的什么也不会剩下。

  思考了大概半个小时,期间颜辉还接了几个生意上的电话,他最终下定了主意,不告诉陈剑。

  陈剑和学长吵了很久,相关的实验也各做了几次,到底错没错,陈剑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绝不是说颜辉告诉陈剑“罗博士跟我说你错了”就能对陈剑有什么帮助的。

  既然他选择了站在陈剑这边,罗博士就跟他没什么关联。

  颜辉知道,罗博士很可能以后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但是那也没办法,路到了这里,就只有一条。

  不要怕!

  颜辉想到了这里,心情就瞬间好了,他转身回到了实验室,和陈剑夫妇聊起了这个事情。

  “颜总,泉城这个季节温度太高,我觉得对于实验的控制,我的思路是对的。”陈剑还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你的意思是,气温对实验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吗?”颜辉反问道。

  “其实并不大,但是我们现在的数据并不准确。实验这种东西,等我们完全能够做成了,产品就像是个听话的孩子,我们怎么微调都没事。但是现阶段,针对我们的实验室规模,我们还是要精益求精。”陈剑也有些沮丧。

  说实话,陈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这段时间,陈剑和罗博士的分歧越来越大,两个人都在自己的方向做过几次实验,都分别主导过至少三次实验,但是全部都失败了。按照实验分析,两个人的实验里,一个颗粒多气泡少,一个颗粒少气泡多.

  两个人曾经中和过一下方案,最终的结果是气泡多颗粒也多。

  “我明天就派人过来,在这边装一台大型的工业空调。”颜辉决定一直支持陈剑,那就支持到底。

  这是租赁的厂房,按理说安装大型空调实在是没必要,但是颜辉毕竟有这个关系和渠道。他可以从姐夫那里搞一台二手的大型空调,以后想拆卸也不难。

  “这”陈剑一听颜辉这么说,非常不好意思,“颜总,我不是这个意思.”

  “没关系。剑哥,罗博士等人虽然走了,但是我依然感谢他们在这里的几个月。这几个月你们的实验数据我也大概看了看,虽然我看不懂具体的数据,但是我们已经成功地把纯度提上来了。这里面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已经不用多提,既然现在就你们两个人在,那你们什么都是对的。后续的实验,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你就及时说,我无论如何都会支持。”颜辉再次鼓励道。

  “颜总,说实话,我是真的觉得有点对不起你。罗师兄他们确实比我们要专业,他们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操作过这样的设备,而且有几个温度控制,他们的数据也不太精准。不管怎么说,既然颜总依然信任我,我就好好做。”陈剑叹了口气。

  他和罗博士有分歧,是因为他坚守他的科学思维,并不是因为他想“争权夺利”。目前的实验一直失败,陈剑当然也不想,但是没办法,科学就是这样,容不得一点的马虎。

  在陈剑的实验规划里,罗博士那条路就是错的,这是基于他的科学理解而产生的矛盾。

  简单的说,假设有温度和压力两个变量,陈剑的思路是确定一个固定的温度,然后逐步调整压力;罗博士的思路是确定一个固定的压力,然后调整温度。

  两个人的思路都有道理,现在却不能保证谁一定正确。现实中,相关实验变量很多,搅拌速度等都是重要变量,所以实际上的实验远比上述的内容复杂。

  “好,你就按照你的思路来。不敢保证每一次实验都有进步,但是你这个人有进步就好了。”颜辉说得还算轻松。

  “我我尽力。”

  颜辉没有食言,第二天,颜辉就找了姐夫,派人过来装了大型的工业空调。

  姐夫早就听说了颜辉的实验,这次正好过来看看,颜辉就带着他一起参观了一下实验室。

  “你们处理掉的那部分聚氨酯,我觉得都可以给家具厂拿去用。”姐夫叹了口气,“你这些有气泡有颗粒的产品,为什么不卖掉呢?”

  “姐夫,我既然想搞企业,就是要做到行业内的龙头,我绝不允许从我这里出去残次品。如果我现在就开始卖残次品,以后我的品牌就永远做不出来。”颜辉这方面一直都不允许打折扣。

  其实售卖残次品的聚氨酯,陈剑也提过。就算是残次的聚氨酯,现在也是好东西,也有人要,甚至用在家具中,都远比那些富含甲醛的粘合剂环保。但是颜辉始终不允许这些东西进入市场,因为这种残次品也没品控,每次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售卖起来自己的牌子就彻底砸了!

  之前说过,生产聚氨酯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一步法”,另一个是“预聚体法”,前者是生产泡沫塑料的,后者才是生产粘合剂的。

  而“预聚体法”里面也分高低,颜辉生产的单组份聚氨酯,属于目前工艺最复杂的,尤其是想做到没有颗粒、没有气泡,那绝对是顶级拳头产品。

  “你什么时候建厂?”姐夫想了想,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73/2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