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大人,你是说,金矿会引来西班牙人的觊觎?……他们要来抢咱们?”
“人,只要穷疯了,就会做出各种不理智的行为。”韩剑悠悠地说道:“西班牙人要是知道我们永宁湾有一座储量丰富的金矿,势必要做出疯狂的举动。”
“呵呵……,毕竟,我们所占据的这块地盘在名义上还是属于西班牙王国的。”
众人闻言,尽皆愕然。
因为黄金,西班牙人会跟我们新华再打一仗吗?
“大人,那我们必须严格封锁这个消息,断不能让西夷获悉永宁湾拓殖区发现了黄金的消息。”卢光圣郑重地建议道。
“封锁消息?”韩剑笑了笑,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表情,“问题是,这消息封锁得住吗?”
“大人,只要我们措施得当,封锁严密,定然不会泄了这个消息。”施三发拍着胸脯保证道。
“呵,其实这消息泄了,对我们永宁湾拓殖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韩剑背负双手,转头望向远处的海面。
几个耳朵尖的拓殖官员听到这句话,不由面面相觑。
这位大人口中之言,所谓何意?
“大人,海峡入口有两艘舰船驶入!”
突然,一名值哨的民兵匆匆跑来,向众人通报警讯。
“西班牙人来了?”施三发顿时心头一震,下意识地问道。
“报告总队长,瞭望哨说那两艘驶来的舰船悬挂的是我新华旗帜。”那名值哨民兵大声应道:“不过,为了谨防意外事件发生,徐队长已下令炮台进入二级戒备。”
“很好!”韩剑开口赞道:“我永宁湾拓殖区位于最国境最南,且距离墨西哥不远,是该保持必要的警戒。”
说着,脚步轻快地朝渝州城走去。
——
两艘排水量在500吨左右的战舰静静地停泊在渝州堡木制码头前,在众多民众的欢呼声中,两百余海军官兵列队走下舷梯,热情地挥手响应。
为首的一名海军上校军官看到前来迎接的拓殖区官员后,立时快步走了过去。
“老韩,这两年来可还好?”海军作战部副司令、第一舰队指挥官舒文东一把将韩剑抱住,使劲地拍了拍他的后背。
“得了,得了!”韩剑热情地回应了一下,随即又一把推开了他,“两个大老爷们抱在一起,像什么样子!啧啧……,你这军衔升了一级,成上校了。下一回再见,说不定就变成将军了!”
“那可不!”舒文东伸手弹了弹肩章上的领花,笑着说道:“咱们新华开始扩充海军,大造舰船,这不就编制扩大了,级别职位自然也就上来了。不过,还是比不了你呀,坐镇一方,妥妥的封疆大吏!”
“封疆大吏?”韩剑自嘲地笑了笑,“就管一个乡镇人口的封疆大吏?你可别挖苦我了!”
“怎么是挖苦呢?”舒文东正色道:“加州这地有多好,咱们都知道。现在只是囿于人口不多,暂时顾不到你这里。且等等吧,要不了几年时间,中枢政府定然会重点开发此地,将之打造成我们新华的天府之国!”
“以后的事再说吧。对了,你们海军这是在海试新舰?不过,咋就造了这么两艘小船?”
韩剑打量了一番码头停靠的战舰,转移了话题,“我们不是已经具备建造千吨以上的大船能力了吗?为何不造几艘威力巨大的战列舰?”
“老韩,亏你还是海军出身的,居然说出这般没见识的话来。”舒文东笑着调侃道:“就整个太平洋地区,哪有什么像样的专业战舰,值得我们新华要建造千吨巨舰来应对?”
“西班牙人就不提了,压根就没什么能威胁我们的海上力量。至于大明的郑芝龙、南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基本上都是武装商船来客串战舰,充当海上交战的主力武器。”
“他们所拥有的战船,不论是巡航速度,还是火炮数量,根本无法匹敌海军专业战舰。就我们这两艘新建的巡航舰,大概类似英国18世纪初的六级巡航舰,虽然吨位小,火炮数量不多,但对付那些半吊子武装商船,那是绰绰有余。”
两年前,两艘新华美洲贸易公司旗下的商船遭到流窜而来的荷兰海盗袭击,一艘被俘,一艘受创,让家底本就不厚的新华人损失不小。
再加上大明海域,愈发咄咄逼人的郑芝龙,以及虎视眈眈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都让新华人感到了强烈的威胁。
于是,决策委员会对海军部提交的造舰申请予以批准通过,准备在未来三年时间里,建造6-8艘轻型巡航舰。
经过一番论证和设计,该批巡航舰的型号被定为“海燕级”,主要用途为侦查、护航、通信和领海武装巡逻,火力可以不猛,吨位也可以不大,但要求航速快、机动性强,适合执行快速突袭或远洋巡航任务。
今年三月,两艘舰船主体部分建造完成。
四月,帆具、索具及其他辅助设施安装到位。
五月,通过第一次海试,各项功能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然后进入船坞,对部分细节问题进行调整和改动。
七月,二十四门火炮安装到位,六门12磅炮、八门8磅炮、十门4磅炮。
为了追击和阻扰敌船,“海燕级”巡航舰还在船艏和船艉各自安放了一门12磅长管火炮,采用可旋转的特殊炮架,射击角度达30-45度,比侧舷炮拥有更大的射界。
以期遇敌时,能第一时间发射链弹、炙热弹,破坏对方的帆具,迫其降速。
整艘船的排水量在500吨,使其能适合浅水区行动,舰长约32米,宽8.5米,长宽比为4:1,强调的就是速度和机动性。
而且,为了减少行驶过程中的风阻,船体设计采用了低干舷模式,进一步提升其快速机动性。
该船型最高航速可达10-12节(顺风条件下),几乎超过这个时期所有的欧洲风帆战舰。
战舰定员为130-140人(包括军官、医生、厨子、木匠、普通水手等),船舱可携带4-6个月的补给,适合长期海上巡航。
“在没有重型风帆战舰的太平洋地区,我们这两艘‘海燕级’巡航舰即便不算是无敌的存在,但也绝对能碾压那些依托武装商船为主要战力的潜在对手。”舒文东笑吟吟地说道:“待这些战舰形成战斗力后,我们新华便能完全掌握西海岸的制海权了。”
“再过三四年时间,随着后续几艘舰船的下水服役,去争夺大明海域的控制权,也不是不能试一下。”
“你这话可就有些托大了!”韩剑撇撇嘴,“要是人家西班牙人从欧洲本土或者加勒比海调几艘千吨级的重型风帆战舰,我倒要看看你们海军如何掌握制海权。”
“哈哈……”舒文东听了,大笑起来,伸手指了指韩剑,“老韩呀,你这话里怎么感觉有些酸溜溜的!你就这么不愿意看到我们海军在太平洋地区嘚瑟吗?”
“小心无大过!万一,哪天咱们跟西班牙翻脸,再度交恶,你们海军却无法掌控制海权,那我们新华只能要像六年前那般,再打一场本土保卫战。你瞧瞧,我们永宁湾拓殖区距离墨西哥最近,岂不是要被人家给堵上门来?”
“怎么可能?”舒文东摇摇头说道:“且不说西班牙人有没有多余的战舰能调往太平洋一侧,即使他们有的话,波涛汹涌的麦哲伦海峡也不是那么好通过的。再说了,咱们新华不是还有‘破浪号’坐镇吗?”
“只要西班牙人敢把千吨巨舰调过来,经过多年改造的‘破浪号’定会将其送入海底!”
“行,只要你们海军有这般信心,那我们就敢放心大胆地去挑事了!”韩剑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脸的欣慰之色。
“挑事?”舒文东愕然,“你们要挑什么事?”
“我们能挑什么事?”韩剑一脸无谓地看着他,“那自然是要对永宁湾加大开拓力度,将这片距离西班牙人最近的拓殖区建成稳固的前出基地!”
——
第416章 备御
永宁湾的冬季总是阴郁难熬。
太平洋刮来的海风裹挟着冰凉的雨水,将整个拓殖区笼罩在湿冷的雾气中。
这样的天气本该让人蜷缩在屋里,喝一口热酒,懒懒地歇息片刻,但拓殖官员们从不会浪费任何一个“冬闲“的日子。
各个拓殖点的官员们往往会在这个时节,掀起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狂潮,比如增修农田水利,兴建水库池塘,或者筑城修路,根本不会让移民们有半刻空闲,日子过得也是极为苦逼的。
12月4日,宜川堡(今加州伯克利市)外的田野上,一群穿着统一粗布棉衣、剃着光头的新移民便开始挥舞着铁锹,修建一道长长的灌溉水渠。
这些人大半是今年九月乘船抵达启明岛始兴港,在度过了最初的检疫隔离期后,便再次乘船一路南下,分派至永宁湾拓殖区。
他们中有明人,有朝鲜人,甚至还有零星几个倭人,无一例外都是身形瘦小,而且言行较为拘谨,明显已被曾经的苦难折磨得毫无生气。
不过,在新华境内将养数月后,他们的脸上倒也多出了几分血色,手上的劲头又重新恢复,在拓殖官员的带领下,正一个个挥汗如雨地埋头苦干。
新华老爷征徭役,干苦力,那可是要管饭的。
而且,一天三顿,顿顿还都是干的。
就冲这一点,那也要卖命地死干。
宜川堡是三年前设立的拓殖点,原有人口两百六十余,加上今年这些新分来的三十五个新移民,居民总数堪堪超过三百人。
宜川背靠丘陵,面向永宁湾,地势从山地向平原过渡,存在大片河谷和冲积平原,而且土壤也主要以含沙质黏土和冲积层为主,较为肥沃,农业条件极为优越。
周边还有赤溪河(今草莓溪)等小型河流,冬季受降水频繁影响,水量较为充裕。
不过,到了夏季,降雨减少,蒸发量增大,使得这些溪流小河容易干涸,甚至断流。
好在经过三年的不断开发建设,宜川堡附近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十余亩的小水库,以及大量引水沟渠,已能勉强应对季节性农业缺水。
受益于当地优越的农业条件,以及两百多勤劳移民战天斗地的精神,宜川堡在今年便实现了粮食自给,并稍有结余,从而大大减轻了整个拓殖区的粮食负担。
宜川堡除了这三百多移民外,周边十公里范围内还有几个小型部落,人数在三五十到百来人不等。
对于极度缺乏劳力的新华人而言,自是不会放过这些当地原住民。
根据拓殖区专员韩大人的命令,靠近永宁湾出口的数座城镇据点要在冬闲时候,修筑城防,增设炮台,做好应对外敌入侵的准备。
比如渝州、永宁(今奥克兰市)、宜川、丰平(今奥尔巴尼市)、沅陵(今里奇蒙市)等几座堡寨城镇。
尽管,永宁湾拓殖区属于越界垦殖,但这么多年了,南边的西班牙人好似完全没有注意到这里的情况——当然,或许早已获悉,但鉴于自身力不从心的状况,选择故意视作不见,从未过来阻止,更没有派出武装舰船施以威胁。
以至于,整个拓殖区的胆子愈发大了起来,将堡寨据点从湾内较为隐蔽的地方,逐渐扩展至海湾入口。
但这一切,依旧没有引来西班牙人的任何干涉,哪怕是口头上的。
除了西班牙人外,这里还有其他外来威胁吗?
虽然,各地拓殖官员不是很理解这位专员大人的命令,但依旧选择坚定地服从,开始加强各自属地的防务安全。
宜川堡将附近几个土著部落两百余青壮尽数征召,去做修筑城墙这个较为辛苦的活计。
这些被征调的苦役,待遇可就没有移民那么好了。
每天就管中午一顿饭,而且还要自备相应工具,更要来回跑腿七八公里,也是辛苦得紧。
不过,他们却是不敢有过多抱怨,更不敢不来应召。
一旦恼了新华人,那便会立时切断这个部落的贸易往来。
所需的粮食、盐巴、铁器、酒水,那就一丝一毫也得不到了。
要是,你还心生“反意”,妄图要跟新华人对抗,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必将是整个部落的覆灭,所有人都被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新华人的到来,使得这些部落原住民摆脱了原始而又蒙昧时代,生活条件获得了极大改善,还指导他们开垦栽种了不少谷物粮食,比此前那般渔猎采集的日子强多了。
但是,他们为此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那就是失去了一定的“自由和浪漫”。
张老三是个二十多岁的山东移民,去年鞑子祸乱北方,一直打到了山东,为了逃离战火,跟着大群难民一路奔至登州。
因为,兵祸方起不久,便有传闻,说登州有粮,还可有机会移民新洲大陆,他便带着父母妻儿朝海边逃来。
然而,在路途之中,父母却意外离散,恐凶多吉少,而他三岁的儿子也夭折在半道,仅携妻子抵达登州。
辗转数道后,乘坐新华人的移民船来到了这片陌生的地方。
他跟着队伍来到北坡水库,看着已经挖了一半的土坑,扶着酸痛的腰背,叹了口气:“这活计,比老家修河堤还累!”
旁边的朝鲜人金大顺听不懂他的话,但看他的表情,也猜到了几分,苦笑着用生硬的汉话说道:“累,但能……吃饱”
张老三点点头。
是啊,在新华,虽然有干不完的活计,而且还有许多重活,但至少能管饭饱,更能时不时地吃上鱼肉。
这日子,可比在大明时强多了。
他抡起铁锹,开始挖土。
昨日才下了雨,泥土湿冷黏重,每铲一锹都要费不少力气。
半刻之间,便气喘如牛,手腕上也沉了几分。
但他不敢停,拓殖官说了,今天挖不完这段水渠,晚饭减半,连鱼汤都没得喝。
难得遇到一个不落雨的好天气,可不能浪费了。
不远处,几个倭人正用鸡公车和绳索搬运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