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154节

  上一回,张国梁因插嘴楚军军务,挨了向荣一阵好骂。

  这一回,张国梁长了点记性,不敢大声谈论楚军军务。

  或许是已经心灰意冷,或许是张国梁说得确实对。

  这次向荣没有斥责张国梁,让张国梁滚出帅帐。

  向荣乃机敏之人,没有过多的犹豫,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全军即刻拔营急行军北上,想活命的,就给我玩命跑!赶在短毛堵住漓江前转进至桂林!”

  前往桂林,凭借桂林坚城据城而守,是眼下唯一的活路。

  向荣命令一下,楚军、镇筸兵、闽勇连锅帐都嫌累赘,弃之不带,或是乘船、或是骑马、或是徒步、轻装往北面桂林城方向夺命奔逃。

  唯有潮勇贪婪无度,要钱不要命,以为向荣不过是危言耸听,故技重施,哄骗他们行军。

  毕竟上一回向荣就是假传背后有长毛追击,将他们哄骗到了平乐、荔浦。

  结果到了平乐、荔浦,连长毛的一根毛都没瞅见。

  随着大部分楚军、镇筸兵、闽勇渐次离开平乐城。

  平乐城的局势逐渐失控,没了约束潮勇于平乐城城内肆意妄为,发泄兽欲,醉生梦死。

  当地百姓乃至官绅对这些潮州府的兵痞无可奈何。

  这些潮勇,混账归混账,多少还能顶点用。

  离开平乐府之前,向荣带着他百余骑亲兵于平乐城街头四处奔走呼喊,最后尝试着将这些潮州兵痞收拢走:“长毛教匪距离平乐城已不足百里,这些银钱,你们有命拿也没命花!”

  “少他娘哄骗咱们!向军门,你这把戏咱们已经见识过哩!”

  “当初咱们潮州兄弟就是听信了你的鬼话,翻了不知道多少座山岭才到平乐这个鬼地方!”

  “爷在平乐能快活一天赚一天,爷不走了!”

  “向军门后会无期!”

  潮勇你一言,我一语,嘻嘻哈哈地反驳向荣,说什么也不肯跟向荣走。

  哪怕是让从南边刚刚回来的斥候现身说法也无济于事。

  换做是以前,底下的兵丁乡勇敢这么和他说话,早拖出去一百军棍伺候,然后再插箭游营示众。

  奈何川军未至,仅凭现在麾下的那些个楚军、镇筸兵残兵,压根镇不住人数两三倍于制军的乡勇,向荣只得好生哄着这群大爷,以便驱使他们。

  “快活?论快活,平乐能有省垣桂林快活?平乐这种小地方的姑娘能有省垣桂林的姑娘出落得水灵?平乐的吃食能有桂林好?平乐能比桂林安全?既然你们不愿随向某去桂林,向某就此别过!”

  言毕,向荣拨马便走。

  潮勇就吃这一套,这些兵痞们细细琢磨了一番,觉得向荣说得有道理,不少潮勇略一犹豫,还是跟着向荣一起离开平乐前往桂林。

  向荣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从秩序失控的平乐城收拢走了七八百潮勇。

  强烈的求生欲激发了这支广西境内最后一支清军强军的潜能。

  向荣带着他这支成分复杂的队伍,沿着桂江、漓江北上,日夜不停地往桂林城赶路,片刻不敢停歇。

第190章 奔袭漓江

  向荣的担忧和战场预感是正确的。

  彭刚的目标也确实是向荣这一部清军。

  此时此刻,彭刚正带着七个营,整整五千六百余人余人,在广西天地会旧部陈世清、区振祖的引路下星夜兼程,前往漓江堵御向荣所部清军。

  清时洛清江和漓江之间无运河相通,这次行军彭刚没办法走水路,只可能依靠两条腿行军。

  假使算上天地会的人马,彭刚的这支部队有六千多人。

  天地会在拉队伍方面确实有一手。

  明明前些天陈世清、区振祖麾下还只有两三百人上下的样子。

  不知道二人使了什么手段,来投奔彭刚的时候,陈世清、区振祖麾下迅速扩充到了六七百人。

  其实以陈世清、区振祖二人在桂北、湘南天地会的影响力。

  他们能够拉到更多的人,只是彭刚急着对向荣用兵,催得急。

  陈世清、区振祖两人只能带着现有的人马投奔彭刚。

  陈世清、区振祖两人麾下不仅有广西人,亦有不少湘南人。

  这些湘南人多系已故湘南天地会悍匪李沅发的旧部。

  李沅发早在前年年末,就已经被时任湖南提督向荣剿灭。覆亡的比陈亚贵还早。

  李沅发死后,这支湖南天地会队伍很快便散了。

  部分残部在去年年初被风头正盛的陈亚贵所收编。

  这些天地会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向荣的楚军有着深仇大恨。

  彭刚多数耀眼的战绩是挫败楚军取得的。

  在和桂林府的天地会接触之前,连彭刚自己都不知道,他在天地会中也有这么大的名气,居然还收获了楚军克星这一称号。

  和楚军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彭刚有能力打败天地会打不过的楚军。是这些天地会选择主动前来投奔彭刚的原因。

  向荣的大军刚刚离开平乐、荔浦没有多久。

  平乐天地会迅速将这一重大消息告知了陈世清、区振祖。

  收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已近日暮。

  陈世清、区振祖两人又将此事上报给了彭刚。

  “北王殿下,向荣这伙官军已于两日前离开荔浦、平乐沿荔浦河、漓江水道北上!”区振祖向彭刚汇报说道。

  这么快?

  向荣的反应速度之快,行事之果决还是有点出乎彭刚的意料。

  莫不是这老小子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亦或者说,清廷内部出现了什么变故?

  彭刚勒马停下,从竹筒中取出舆图展开查看。

  奈何他手中的广西舆图只有浔州府附近的区域绘制的比较精细,桂林府区域绘制得十分粗略,莫要说村,连墟圩都没标注齐,只能看个大概,根本无法依靠如此粗略的地图行军作战。

  “此去漓江还有多远?”彭刚偏头看向区振祖。

  区振祖,象州人,武生员出身,武艺出众。

  是桂北天地会的二号人物。

  区振祖在桂林地区同清军辗转周旋了一年有余,他们对桂林府的情况肯定比自己了解。

  向荣的行军速度在清军中是蝎子拉屎毒(独)一份,曾经创下过一昼夜行军二百余里的记录。

  这对于现代军队而言都是一个相当耀眼的成绩。

  彭刚无暇去确认向荣的行军记录是真是假。

  不过既然楚军的行军速度能被拿出来夸耀,楚军行军速度肯定不慢。

  彭刚担心还没堵住向荣,就让向荣逃窜到桂林城甚至是湖南境内。

  “约莫还有七十多里的路程。”区振祖回答说道。

  “漓江边上,可有就食之处?”彭刚继续问道。

  “漓江边上的大墟是个大市集,那里有粮。”区振祖想了想,说道。

  清之大墟即后世之大圩镇,坐落于漓江北岸,为桂林府灵川县的重要商埠。

  彭刚收起舆图,下令道:“全体都有!锅帐、行囊装具全扔了,只携带武器弹药,火把,一天的口粮和水,加速行军!”

  为提高行军速度,不使向荣漏网,彭刚下令减轻不必要的负重,轻装简行,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大墟,堵御向荣所部清军。

  命令下达,五千六百余名左军将士纷纷撇下锅帐、行囊,健步如飞地朝大圩镇方向赶去。

  看到彭刚一声令下,五千六百多名左军将是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眼睛眨也不眨地直接把身上的行囊、携带的铁锅、帐篷等物丢在泥泞的地上。

  陈世清和区振祖大为震撼。

  隐约间,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左军能接连打败清军,而天地会却被清军撵着四处鼠窜。

  没有任何一支天地会队伍能像彭刚的队伍一样,做到令行禁止。

  他们二人要敢下这样的命令,恐怕队伍早散了。

  不等陈世清和区振祖下令。

  队伍里的天地会成员见左军瞥了锅帐行囊不要,纷纷去争抢锅帐、搜翻左军遗弃的行囊,寻找口粮和值钱的东西。

  天地会会众们的这些举动,不由得让陈世清、区振祖感到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陈世清!区振祖!你们二人能否跟得上队伍?”彭刚皱眉瞥了一眼乱哄哄一片的天地会,转而看向陈世清和区振祖。

  他本就没对天地会抱有太大的期望,不指望他们能跟上左军的队伍作战。

  只要陈世清、区振祖二人能跟上队伍,给他当向导带路即可。

  在彭刚的催促下,陈世清、区振祖只得撇了那些沉浸于搜刮乐趣之中的天地会成员,收拢身边的六七十名死忠拍马跟上彭刚,为彭刚引路。

  行至天黑,彭刚丝毫没有要停下歇息的意思,而是继续持火把疾行。

  沿途有少量低矮的丘陵,拖慢了些行军速度。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天将拂晓之际,彭刚终于率领大军抵达漓江边上,望见了大墟外围的毛州岛江洲。

  大墟码头已然在望。

  举起千里镜远望,彭刚能够清晰地看见码头附近不断有船只逆流朝着桂林城方向行驶。

  大墟是漓江水道重要的水路节点,从大墟码头至省垣桂林的象鼻山码头有五十余里的航程。

  以漓江的水流速度,自大墟出发逆流前往桂林需五个时辰。

  从桂林顺流而下至大墟则只需两个时辰。

  “向荣他们已经抵达了大墟,这老小子,跑得真快。”

  定睛细看,彭刚发现这些驶向桂林的船只、木排竹筏,船筏上承载的皆是着号衣,裹头巾的乡勇团练。

  “不是楚军的旗仗,这些人看着是乡勇,不过他们肯定不是大墟的乡勇,大墟乡勇人没这么多,衣服也没他们这般齐整!”陈世清隔江远眺,望着江船上的清军说道。

  和楚军、镇筸兵交手一年有余,楚军、镇筸兵的旗仗服色陈世清不会认错。

  这些清军是大墟的团练?

  也不可能,光是江船上的清军,能看见的,少说也有五六百号人,大墟团练撑破天也就两三百号人。

  “应当是向荣麾下的潮勇和闽勇!”彭刚推测道。

  “北王殿下,省垣桂林距离大墟只有两个时辰的水程。”区振祖提醒彭刚道。

  “我们如果在这里打这些乡勇团练,会惊动桂林城里的官军。”

  以往区振祖打过大墟。

首节 上一节 154/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