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 第86节

  石守信亦是正色说道。

  “羊琇曾派人悄悄打听你的去向,似乎是不怀好意。石监军还是多多警惕身后比较好。

  倘若入蜀,羊琇一定会有所动作。

  但,你不能杀他,一定不能杀。无论是明着还是暗地里。

  你信卫某一次,等伐蜀完毕回归洛阳后,卫某会出面说和。”

  卫瓘不动声色建议道。

  又是羊琇!

  石守信心中一紧。

  羊琇现在很年轻,做事也冲动,不像是老硬币那样深谋远虑,细节处理不好。但这个人做事没有顾忌,唯利是图,却是可以从年轻看到老的。

  “石某谢过卫监军了。”

  石守信对卫瓘作揖行了一礼,心中怒气翻涌,面上却是不动声色。

  “好说好说,那就下次军议,让胡烈他们脱困。”

  卫瓘轻轻点头道,他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一样,皱着眉头问道:“你把这次朝廷的封赏交给钟会时,他说什么了吗?”

  “没有什么特别的,但非常客气。”

  石守信略带思索答道。

  卫瓘点点头:“那就是了,钟会如今认为石监军没有告发他,是个可以争取的人。至于你为什么能安全返回,他其实也吃不准,却不方便试探你,暴露他自己的真实想法。石监军今后只要不对钟会表现敌意,那么一切安好。”

  卫瓘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把钟会看透了。

  对于目前的情况,如果要把钟会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虚”。

  因为自己不能冲锋陷阵,所以打仗很“虚”。

  因为在军中没有根基没有自己人,所以用人很“虚”。

  因为知道没有多少人会赞同他造反,所以不敢得罪人,能拉拢的人都在想办法拉拢。

  这一点从钟会前前后后对石守信的态度,便可以看出一斑。他连石守信这样之前当面硬刚打脸的人都要拉拢,实在是因为造反心里没底,务必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人!

  洞中窥豹可见一斑,钟会现在绝对不敢再乱杀人了。

  石守信刚刚从汉中出发回长安送信那会,很可能是钟会还没决定要真刀真枪的造反,他心中还有“保留体面”的幻想,所以才要杀人立威。

  而现在,钟会已经决然反叛,他当然要对手下人恩威并施。抓胡烈他们这些写告密信的就是威,对于其他人,都在努力争取。

  想到这里,石守信心中有底了,他知道为什么历史会不一样了,也知道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

  卫瓘告辞以后,困意疯狂袭来,石守信趴在桌案上,很快就沉沉睡去。

  ……

  蜀地北端有一座“梁山”,因山势险峻,峭壁绝立,其势如剑,故名大剑山,其东三十里有小剑山。

  大小剑山延绵两百多里,峰峦起伏,垂耸入云,犹如城垛。大、小剑山之间的断隔垂直陡峭,两崖相对,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名剑门。

  两山皆为陡峭绝壁,异常险峻,中有“阁道”延伸至蜀中,故名“剑阁”。

  阁道相当于栈道,是在陡峭的岩壁上凿洞,插入粗木杆,上铺木板供人行走的道路。剑阁就是贯穿大、小剑山山谷,挂在垂直绝壁上与蜀地相连的狭窄通道。

  这地方不知道是怎么被先人发现的,但就现实情况而言,确实是蜀地东面最强门户!没有之一!

  几天之后,小剑山前,看着面前的谷道,自钟会以下,魏军将士无不恐惧。

  两边都是山壁,中间的谷道虽然可以行军,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只有一条通道可以支持后勤。白天还好说,晚上漆黑一片,蜀军夜袭可该如何是好?

  “卫监军,攻打剑阁之事,你怎么看?”

  钟会看向卫瓘询问道。现在身边的将领,只要眼睛不瞎的,都看出钟会状态有点不对劲。

  没有了过往那种镇定自若。

第72章 最后的倔强

  过往的时候,钟会都是作为幕僚出主意。如今他当了主帅,这才明白,主帅和幕僚是不一样的,甚至天差地别。

  主帅需要当机立断,对全军负责,而谋士和幕僚则不需要。

  能当顶级谋士的人,甚至不一定能当个称职的主帅,这样的例子在史书上一抓一大把。

  如今钟会面对他几乎无法逾越的剑阁,也是失了方寸。

  “大都督,关于作战之事,可由您一言而决,卫某不干涉军务。”

  卫瓘微笑说道,对钟会作揖行礼,非常客气。

  反正,他的任务明明白白,作战?钟会操心就行了,这种坑他不会跳!

  钟会点点头没有说什么,事实上跟卫瓘这种老硬币说道理毫无意义。指不定对方脸上堆着笑,心里鄙夷他无能呢。

  “丘建,你带三千兵马攻剑阁。试一下守军的力道。”

  钟会对身旁那位魁梧的将军吩咐道,不远处观摩的石守信,认出此人便是当初一刀斩断铜锁之人,很是孔武有力!

  听到这话,一旁的丘建愣住了。他虽然魁梧,但他不是傻子呀!

  眼前这什么大剑山小剑山的,还有个类似于栈道的剑阁,一看就是天险。然后对面姜维用兵老辣,麾下还有有数万熟悉地形,以逸待劳的蜀军。

  他拿头去打啊!

  “大都督,不如先造攻城器械再说。这剑阁险要,非人力可以克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呀!”

  丘建小声建议道,算是说得很婉转了。刚刚对方让他就这样不加准备打头阵,简直离大谱。

  钟会看他怯战,心中暗叹一声,于是就坡下驴点点头道:“如此也好吧,你先去准备准备。”

  随即钟会下令全军在小剑山前扎营,同时派人在周边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

  “石监军,我听闻你过往在少府中任职,对于军中器械颇有些建树,不如你帮丘将军一下,一起打造器械如何?”

  钟会看向石守信询问道,看似询问,实则命令。

  “请大都督放心,石某一定跟丘将军精诚合作。”

  石守信对钟会作揖行礼道。

  被人这样摆弄来摆弄去,他心中当然有想法。不过考虑到钟会的“最终结局”,石守信懒得跟他计较了。

  ……

  一天之后,当刚刚入夜天边的亮光已经消失,大营内便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响。

  这动静属实有些不同寻常!

  石守信本来还在军帐内看地图,听到外面的动静,便立刻吹灭了油灯。至于出去看看情况……那只有智商为5的人,才会做这样的蠢事。

  很快,孟观也进入营帐,手里拿着一面竖状大盾挡在石守信跟前,拔出佩刀,警惕得如同猎豹一般。同时二人把桌案翻过来当盾牌使用护住后背,龟缩在大帐中央一动不动。

  “石监军,是姜维袭营了吗?”

  孟观压低声音问道,外面的混乱之音越来越近,却不知道是敌是友。

  石守信叹息道:“剑阁其实是可以绕过去的,且道路不止一条,只是崎岖难行罢了。姜维这是在给钟会一个下马威,等明日钟会反应过来,便会派兵镇守那些小隘口,姜维就没机会夜袭了。”

  魏军今夜是吃了不熟悉剑阁地形的亏。

  山路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石守信记得他读大学时,学校校区很大,背后就靠着一座山。修好的山道只有两条,但还有一些晴天可以走,雨天路滑就不能走的“野道”。

  野道的数量远远多于学校修的山道。

  剑阁周边的地形也是类似的,只有当地人对这些小路门清。小剑山的悬崖峭壁上,就有些小道可以过人。

  当然了,这种走小道的军事行动需要玩命!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喊打喊杀的声音渐渐小了,逐渐远去。

  军帐外面一片漆黑,现在魏军已经反应过来了,都依照军法,实行“静默”,也就是拿着兵戈待在营帐里面不动。

  谁进来就杀谁,谁在外面活动,谁就被默认是蜀军!有专门成建制的魏军精锐猎杀他们,不需要太多兵马乱窜。

  不懂遵守规矩的人,被误杀了也是活该!

  就这么熬啊熬啊,一直熬到天亮,外面这才有巡查的队伍,一个军帐一个军帐,依次寻找躲起来的蜀军士卒。

  虽然这些留下来的蜀军士卒数量极少,但还真有昨夜来不及撤走,躲藏起来碰运气的倒霉蛋。这些人被逮住以后,都集中送往钟会帅帐内。

  很快,人高马大的丘建,就带兵进入了石守信的营帐,示意危险解除。看着这位满脸疲惫将军,石守信询问道:“情况如何?”

  “姜维昨夜带兵夜袭,还好没带多少人,有惊无险。”

  丘建心有余悸说道,完全看不出得胜的喜悦,反倒是有些心虚。

  “蜀军如今仍有实力袭营,剑阁也并非完全是被动挨打,大都督这下有麻烦了。”

  石守信叹息道,果然不出所料,姜维把战线不断往后方收缩是有道理的。

  剑阁虽然已经是蜀地东面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成都到剑阁的道路是通畅的呀!转运粮秣一点都不成问题。

  而魏军的粮秣,要从关中转运而来,途中要经过褒斜道,要经过白水关、汉寿等一系列关隘,这些地方多半都不能水运,运粮成本极高。

  魏军在剑阁跟前大约有十三万兵马,这人吃马嚼的,每天消耗的军粮是天文数字。

  最多拖过明年春耕,魏军再拖下去就没有意义了。

  石守信脑中转过很多念头,也想明白了姜维的企图。只是说出来没什么用,于是他对丘建笑了笑,作揖行了一礼。

  “石监军,丘某还有军务在身,晚些再来拜访,请教攻城器械的督造之事。”

  丘建很是客气的还礼,随即带着亲兵离开了石守信的军帐。

  丘建来得客气走得匆忙,不过很显然他没有对石守信说实话,或者说他淡化了姜维夜袭魏军大营的影响。

  实际上,姜维这次夜袭,狠狠打了钟会一耳光,并给予魏军极大心理震慑。

  果不其然,中午的时候,传令兵就过来了,并告知石守信新口令。那人还特意提醒说:这个口令只在今夜子时以前有效,到子时换防时,口令会变更。

  如此谨慎,就连孟观都察觉出不对味来了。他询问石守信相关事宜,但后者什么也不肯说,只是不停在讲“先等一等再说”。

  到子时换防时,传令兵将石守信带到了钟会所在的帅帐内。人不多,除了钟会外,也就李辅、卫瓘、丘建等寥寥数人而已。

  “石监军,你将假节的文书给李辅将军过目一下。”

  钟会对石守信吩咐道,毫不客气。说白了,至今钟会都看不起石守信的出身,连名字都是“双字”,天然就矮人一头!

  “李将军,请过目。”

  石守信也不含糊,将司马昭给自己的任命书递给李辅查看。

  李辅是老资格了,当年就跟着司马懿东征西讨,乃是司马家的旧人和心腹。他一看文书里面的内容,就知道司马昭这是在玩掺沙子的游戏。

  于是李辅看向石守信轻轻点头,表示认可,倒也没说什么别的。

  “昨夜蜀军袭营,损失惨重。李将军今日刚刚到大营,还不清楚昨夜的情况,需要本都督说一下么?”

  钟会看向李辅问道,这话问得有点傲慢,不过李辅也不以为意。他对钟会作揖行礼道:“此事末将已经听说了,大都督直接说办法就是。”

  听到这话,所有人包括石守信在内,都看向钟会。

  等待对方的回答。

首节 上一节 86/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