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 第47节

  反正坊间是议论纷纷,成为了当下最热的议题。

  司马昭也听烦了,什么人的意见都不听,甚至不许他们开口!

  几天之后,羊徽瑜来到大将军府,说是有要事求见。

  司马昭无奈苦笑,他当然知道这位嫂子为了什么而来的。

  司马昭将羊徽瑜请进书房后,有些不安的询问道:“嫂子此来,应该是为嵇康之事吧?”

  “那不然呢,我与王元姬情同姐妹,难道眼睁睁看着大将军犯错,落下骂名么?”

  羊徽瑜毫不客气的低声呵斥道!咄咄逼人的模样,和在石守信面前小鸟依人的姿态大相径庭!

  司马昭没办法,他还是知道谁是在替他着想的。

  给羊徽瑜面子就是给他夫人王元姬的面子。别人的话司马昭可以不听,羊徽瑜的话他至少也要考虑一番。更别说他还想讨好这位年轻嫂子。

  “大将军已经决定要杀嵇康了对吧?”

  羊徽瑜开门见山询问道。

  司马昭点点头没有否认,此事自然不假,或者说,如今只要是混官场的都知道,嵇康必死!

  嵇康被斩首那天,就是石守信被放出来,“沉冤得雪”的那一天。一切都安排好了,就跟演戏一样,这出戏的目的就是把嵇康给宰了。

  就算石守信现在承认他迷奸了徐氏,而徐氏也改口说自己确实是被石守信迷奸了,足以说明嵇康没有冤枉谁,也不能改变这位会被明正典刑的结局。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走“程序”。

  “你啊你啊,你不如你兄长的地方,就是心软,容易被坏人欺骗。

  你知道吗,这次你又被人骗了!”

  羊徽瑜怒其不争的叹息道,说得司马昭异常惭愧。

  “嫂子何出此言啊?”

  司马昭有些心虚的问道。这是以自家人的口吻在说话了,他也不得不好好听一听。

  “钟会的借刀杀人之计,大将军是真看不出来啊?还是装糊涂呢?”

  羊徽瑜似笑非笑的反问道,清冷的俏脸上满是寒意。

  司马昭面色瞬间阴沉下来,对羊徽瑜作揖行礼道:“嫂子细说一下,有些话不妨说得明白一点。”

  “伐蜀成功之后,钟会的名望必定如日中天。

  而大将军杀嵇康,只会失去民心,至少是士人之心。只看有多少官员,多少读书人替嵇康求情就知道了。

  钟会事后可以推卸说是大将军强压此事,与他本人无关。但大将军可以推卸责任吗?就算你说是听信了钟会的谗言,外人又怎么会相信?

  万一,万一大将军几年后遇到一点意外,一旦大将军府有变,岂不闻高平陵之事乎?

  钟家的声望,可不比当年的司马家要差。钟会,也不比司马家的人更笨。

  这样一个聪明之人,这样一个声誉卓著的世家,大将军就不怕么?”

  不是吧?

  司马昭立刻坐直了身体,瞬间又惊又怒。

  羊徽瑜把话说得很直白:钟家,就是第二个司马家。钟会,就是第二个司马懿。

  一旦你司马昭早亡,你就是第二个曹睿!

  现在每做一件自损名望的事情,都是在给钟会登顶添砖加瓦!

  “嫂子让我缓缓。”

  司马昭深吸一口气,越想越是害怕。

  平定淮南诸葛诞之叛后,司马昭就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所以这两年也放权给司马炎。

  他并不是没想过身后事,所以才在两年前就开始谋划,蚂蚁搬家一般的准备伐蜀事宜。

  羊徽瑜的话,乍一听似乎是危言耸听而已。

  可是若把时间倒回三十年前,谁又会相信司马懿将来要玩“管理层收购”呢?

  司马昭敢赌吗?

  他不敢,因为即便是放过嵇康,也不是什么死人翻船的大事,凭什么一定要依着钟会的性子来呢?

  现在的钟会,可比司马懿当年有潜力多了。只看年龄,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可以跟司马炎互相熬岁月!

  更何况,司马昭身体怎么样,作为近臣的钟会,心知肚明!

  看到司马昭有所意动,羊徽瑜继续劝说道:“大将军,此事不难解决。先把嵇康关押着不放,等伐蜀成功后,再来处理也是不迟,到时候很多是非对错就会自己浮现出来。就算要杀,那时候再杀亦是不迟,反正嵇康又跑不掉!”

  “谢谢嫂子,当年弟就得你鼎力支持,如今你还这般护着我,真是让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司马昭感激说道。

  他能在关键时刻上位,羊徽瑜在背后是出了大力气的。

  让司马攸过继这件事,就是羊徽瑜提出来的。至于说羊徽瑜跟王元姬之间有没有互相支持,甚至是恶意做局吃司马师的绝户,那就很难说了,外人无从得知其中内情。

  反正司马昭是最终受益人,这个是确凿无疑的。

  在司马昭心中,羊徽瑜是绝对不会害他的,所以他对这位嫂子的看法很复杂。想和这位年轻寡嫂上床,不单是觊觎美色,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

  “大将军不妨先敷衍着钟会,然后等一大堆人跳出来为嵇康求情的时候,再顺着众人的意思,将嵇康流放,让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再不济也要等伐蜀成功后再来定夺,万万不可遂了钟会的意。

  若是钟会此番立威成功,将来一旦有事,不知道多少人要站在他那边赌一把。

  到时候恐怕祸事将近。”

  羊徽瑜面色肃然说道。

  “弟明白了,嫂子请放心。”

  司马昭微微点头道,已经对钟会起了杀心。

  为了给儿子司马炎铺路,他已经打算给机会让司马炎杀钟会立威。

  当然了,不是现在,而是夺取汉中,大军返回洛阳之后。

  “我有些乏了,现在回去歇着,大将军千万要注意钟会。嵇康关着就行了,大将军的事情大将军自己决断,不要被旁人蛊惑了。”

  羊徽瑜在蛊惑司马昭,却提醒对方不要受到他人蛊惑,只能说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司马昭连忙应承着,亲自将羊徽瑜送上了马车,这才回到书房。

  他拿出钟会写的奏折,越看越生气。

  钟会直言要杀嵇康立威,以震慑曹氏宗族,以及同情曹氏的人。白纸黑字,历历在目。

  “立威啊,只怕不是给我立威,而是给你自己立威吧?”

  司马昭冷笑着,将手中的纸放到油灯上点燃。

  ……

  不出意外的,吕安因为诬告反坐被斩首,连带其兄吕巽也被抓捕,流放到边陲。本来就不复杂的案情,因为徐莹的陈述和那封休书,很快就尘埃落定。

  然而嵇康的事情,却是越闹越大。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嵇康罪不至死,即便是再怎么追究,也不能杀头啊?

  羊祜、杜预、陈坦甚至是卫瓘等人,都为嵇康求情,希望司马昭网开一面。

  钟会担心司马昭心软,继续蛊惑司马昭道:不能不杀嵇康,要不然大将军府的权威就保不住了。

  司马昭“从谏如流”,听信了钟会的建议,将斩首嵇康的日子,定在了五天之后,也就是二十四节气冬至这一天。

  秋后问斩嘛,这日子选得也算用心良苦了。

  行刑的地点就选在洛阳宫南门前的广场,这地方可以容纳万人不止。司马昭似乎就是想公开爆杀嵇康,给所有人都看看反对司马家是什么下场。

  行刑那天,围观的人群将刑场围困得水泄不通。

  三千太学生集体请愿,在洛阳宫南门前伏跪于地,请求司马昭网开一面。

  正当钟会以为司马昭会严词拒绝的时候,这位大将军居然……同意了!人群顿时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让司马昭的虚荣心在这一刻得到了极大满足!

  钟会愣在当场,随即遍体生寒。

  司马昭此前完全没有跟他说过这件事,也就是说,这位权臣,已经对自己起了杀心!

  筹谋已久的司马昭当即宣布:将嵇康流放到山阳县(就是他家),若无朝廷诏令,不许他出县,更不许官员聘用他为幕僚。

  随即扬长而去。

  司马家的阴险毒辣,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钟会完全没料到司马昭事到临头会耍他,如果提早布局的话,一计不成还有一计,钟会有的是办法弄死嵇康!只是现在,已经没机会了。

  司马昭潇洒的离开,只剩下面色惊恐的钟会在风中凌乱。他像个傻子一样站在洛阳宫南门跟前,时不时就有人向他投来鄙夷的目光。

第35章 富贵不还乡

  羊徽瑜家的小院厨房里,石守信正穿着围裙做菜。今日被释放,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来到了羊徽瑜居住的那间别院。

  做饭的菜谱都是现成的,上次去河东的时候,石守信找驿站的厨子学了几手,如今都用上了。

  发酵好的酥饼正在炉子里烤着,鱼肉做成的鱼丸,烫得半熟后丢到鲤鱼羹里,又是一道好菜。

  院子里,心情大好的羊徽瑜正在和徐莹两人踢毽子,两人就像孩子一样,脸上满是无忧无虑的喜悦。

  不一会,饭菜做好了被端上桌,石守信解下围裙落座,看到羊徽瑜正不可思议的瞪着自己。

  “呃,菜品简陋了点,瑜娘子肯定是什么好东西都吃过,将就些吧。

  我的厨艺一般,不太拿得出手。”

  石守信讪笑道,他的厨艺还是跟李婉学的,那位才是从小开始下厨一直没停的人。

  “并非嫌弃,只是感慨郎君如今也官员了,做官的下厨做饭,我是从未见过。”

  羊徽瑜感叹道。

  这顿饭是石守信为了感谢她仗义执言,从中斡旋而做的。羊徽瑜调笑说:其实嵇康更应该来这里做一顿饭。

  不过那位曹魏名士,大概还以为是司马昭心软才放了他吧。

  无论是石守信还是羊徽瑜,这次都是幕后力挽狂澜之人,不被外人所知。

  石守信出狱这天和羊徽瑜聚在一起吃顿自己做的饭,两人都有种锦衣夜行的窃喜感,关系无形之中拉近了很多。

  “钟会已经引起了大将军的猜忌,而他本人也必定能感受到这一点。石郎君要小心钟会啊,不排除他会利用伐蜀的机会反叛,做第二个诸葛诞。”

  羊徽瑜一边给石守信夹菜,一边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是危险,也是机会。以我如今领兵打仗的能力,去伐蜀跟送死无异。所谓功勋,只能在钟会身上找。无功勋就无法获取更高的官位,若是只能当个都官从事,又怎么保护你呢?

  对此我时常忧虑,这次正是破局的好时机。”

  石守信握住羊徽瑜的小手感慨道。

  “郎君放心,我会暗地里使力帮你的。”

首节 上一节 47/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