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大座堂图书馆。
冯绣虎有许多问题想要得到解答,蚀或许知道得足够多,但他不一定会告诉冯绣虎,告诉了也不一定是实话。
索性直接去一个能翻找答案的地方,拿出答案来,至少让蚀不至于当面说假话。
……
今天冯绣虎没带任何人,一个人只身前往。
只要是神官和神卫军,都有资格进入图书馆阅览,而不论职务高低。
但这不代表图书馆的守卫不够森严。
事实上,在冯绣虎看来,这里驻守的神卫军数量已经不比地牢要少了。
这反而印证了冯绣虎某一方面的猜测——在这个有神祇存在的世界,历史和知识更加具有价值。
图书馆坐落于大座堂北翼的拱廊尽头,一扇近十米高的橡木大门上雕刻着迷雾之神为迷途者指引方向的浮雕,两侧石柱的顶端伫立着两位执笔书写的神祇雕像——具体是天使还是从神,冯绣虎并不知晓,他确实不认识。
随着冯绣虎推开大门,陈年羊皮纸和蜂蜡混合的古老气息扑面而来。
纵眼望去,整座主厅呈十字形布局,四根斑岩立柱支撑起雄伟的穹顶,柱身螺旋缠绕着迷雾锁链的浮雕,若是仔细观察,依稀能从每一节锁链上发现符文闪烁的痕迹。
穹顶由上万块花色玻璃镶嵌而成,当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时,会在地面上投射出流动的斑斓光晕。
十二层胡桃木书架沿着墙壁呈放射状排列,每层边缘都装饰着镀金花纹,书架间穿插着带滑轮的古籍取用梯。部分珍贵的抄本用铁链锁在阅览架上,就连书架的分类标签都是用珐琅烧制,将每个区域分门别类地标注出来。
“咳咳。”
冯绣虎正看得入神,却被一阵咳嗽声打断。
他转头看向声音来源——原来门口一侧就是柜台。
柜台上被书籍堆得满满当当,以至于冯绣虎刚才没第一时间认出来。
书堆后面,露出一颗白发苍苍的脑袋。
那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洋人,正扶着单片眼镜打量着冯绣虎。
冯绣虎注意到他身上的神官袍是主教款式,但肩上却没有象征主教身份的纹饰。
老洋人手里攥着鸡毛掸子——他刚才似乎正在打扫灰尘,但被冯绣虎的突然到来给打断了。
其实不怪老洋人警惕,主要是冯绣虎今天没穿神甫袍,他还是那身洋装大衣的打扮,气质哪里像一名神官?
但如果是外人,也来不到这里。
想明白这点,老洋人从桌上翻开记录本,瞥着冯绣虎道:“登记吧,你叫什么名字。”
冯绣虎从兜里摸出胸针,给老洋人看了一眼:“冯绣虎,工厂区圣堂神甫。”
老洋人诧异地挑起眉毛:“噢,瞧瞧是谁来了,帆城的风云人物。”
冯绣虎好奇道:“你也认识我?”
老洋人微笑道:“当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能从那些年轻执事的口中听到你的名字——别用这种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很确定那不是什么好话。”
冯绣虎悻悻地摸了摸鼻子:“那都是谣传。”
老洋人摇头道:“谣言起于愚昧,止于智慧,所以智者从不在意。”
这话好有深度,冯绣虎肃然起敬。
老洋人低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昨天的报纸,问道:“所以,你和科纳特陈真的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吗?”
冯绣虎扯过报纸三两下撕得粉碎,然后扔在老洋人脸上:“历史类的书在哪儿?”
老洋人扒拉着头发,碎纸和头皮屑飞得到处都是。
他指着里面说道:“继续往里走,注意看标签,红底金字的是神学著作,蓝底银字的才是历史典籍。”
冯绣虎气冲冲地走了。
根据标签上的指引,他很快找到了对应区域。
沿着书架,冯绣虎将书脊上的名字依次看过去,寻找着自己想要的书籍——《圣痕考:真实的神迹记录》、《圣物巡礼:对高阶法器的迭代研究》、《信仰裂痕:宗教的分歧与统一》、《神罚录:邪神的悲鸣》……
这些书籍内容的方向各种各样,甚至有些杂乱,但好在冯绣虎有了收获。
他挑了几本,回到位于中央的阅读区域。
这里摆放着数张黑曜石阅读桌,桌面镶嵌着用紫水晶勾勒出的符文轮廓,每张桌上都配备了黄铜阅读架,和随取随用的纸笔。
宽大的座椅也设计得很讲究,柔软的坐垫内填充了某种草药,驱除书虫的同时还兼具了提神醒脑的功效。
冯绣虎拿起第一本,指尖抚过封皮,烫金的书名上传来凹凸有致的触感。
上面写着:《雾与光:神之初醒》。
正要翻开封面时,蚀久违地开口了。
“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冯绣虎喃喃道:“太多了,你每次绕过去的那些,故意不告诉我的那些,以及我不知道是真是假的那些。”
蚀叹了口气:“我还以为我们已经足够信任彼此了。”
冯绣虎想了想:“得分情况。”
蚀问:“什么情况?”
冯绣虎说:“当我们共同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好得就像一个人。”
蚀纠正他:“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人——另一种情况呢?”
冯绣虎撇嘴:“你不诚心。”
说罢,他翻开了封面。
在之前和蚀的交流,以及冯绣虎结合了多方信息,最终推测得到的结论中,他已经知道了一个事实。
最早一批通过掠夺原始神神骨而登上神坛的新神,他们并未获得与力量相匹配的寿命。
他们最终像凡人一样死去,或将神骨传承给继任的神祇,或以灵神的形式躲藏起来苟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羲君出现。
冯绣虎的第一个疑惑就在这里——那在羲君出现之前,蚀在做什么?那时候他是否已经“背叛”了原始神这个群体?他又是什么时候和羲君走到一起的?
PS:冯绣虎,行不了万里路,就先看万卷书吧。
第261章谁要杀你?
继续往下思考。
没有羲君,就没有神玺神格。
这也就意味着,在羲君给西方诸神带去神格之前,西大陆的神权必然是混乱的。
就如之前所有无法长生的新神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新的神祇,因此再影响到凡人的局面便是——国与国的战争,宗教之间的战争。
并且,西方神手里掌握的权柄并不完整且多样,以此不难想象到,西大陆的混乱程度远胜于东大陆——因为神与神之间必然会爆发对权柄的争夺。
直到羲君带来了神格,才使这种混乱的局面结束。
神格赋予了西方神悠长的寿命,也使他们的统治和西大陆势力划分获得了稳定。
所以在各大教会的历史中,羲君一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这本《雾与光:神之初醒》中是这样描述的——
世界被汹涌的迷雾所笼罩,所有方向都是混乱的,邪神蛰伏其中,伺机吞噬世间一切。悲悯的太阳女神洒下温暖圣洁的神光,神光拨开迷雾,唤醒了迷雾真正的主人。这位初醒的神祇说道:“迷雾当臣服于我,使我的信徒不受阻碍;我是方向的主宰,为众生指明道路。”
毕竟是宗教典籍,叙事方式难免神神叨叨,不过冯绣虎大致能理解书中所表达的意思。
但有一个地方他没看明白。
“按理说在羲君去西大陆之前,迷雾之神就已经存在了,可为什么这上面把迷雾之神描写成一位‘初醒’的神?”
蚀吭哧吭哧地笑了两声:“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对于当初那个混乱的西大陆来说,并不是所有神祇都欢迎羲君的到来。”
“那时候还没有迷雾之神,他只是某位神祇的从神——是谁来着?好吧我忘了,但我记得他很抗拒,认为神格会对西大陆当前的局势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于是羲君尊重了他的意愿,一把火把他烧了个干净。”
“然后羲君对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迷雾之神说:‘那谁,你想要神格吗?’”
“迷雾之神点头了——当然,他也没别的选择。于是迷雾之神就诞生了,迷雾的主人‘醒’来了。”
冯绣虎恍然点头。
继续往下看。
冯绣虎想找到更多有关蚀的记载。
这是他的第二个疑惑,这个疑惑其实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了——为什么代表蚀的符文会出现在教会的监狱里,为什么蚀被西方教会称作“掌管监禁与刑罚的神”。
在书的后续内容中确实出现了有关蚀的事迹,但是非常零碎,大多数时候蚀都是作为羲君身边的配角出现在文字中,被一笔带过,要么就是仅有的几句记录,说蚀神协助迷雾之神讨伐邪神之类的。
直到翻到某一页,冯绣虎停住了翻页的手。
这里终于出现了相对详细一些的描述。
这上面说,蚀神是一名伟大的神祇,他以猛兽的形象伴随太阳女神左右,他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消灭世间所有邪神,所以邪神都畏惧于他的伟力。
邪神视他为天敌,他了解所有邪神的弱点,所以众神信任他,并将降服的邪神交由他监押。
“嘁……”
蚀不屑地叹了口气。
冯绣虎问他:“怎么,写的不满意?”
蚀闷闷道:“你搞错方向了,真正的隐秘是不会写在书本上的,就算被记录在书本上,也只是被美化后的假象。”
冯绣虎合上书本:“那就说点与我们自身切实相关的吧。”
“我相信你无法将羲君永远困住——如果你真有这个能力,现在也不至于这么狼狈,所以不管你把她困在了哪里,但都只是暂时的。”
“所以,哪怕我帮你恢复了原本的实力,等羲君找上门来,我们要怎么做?杀了她?还是像你之前做的那样,继续逃?”
这一次,蚀沉默了很久,半晌后终于开口:“我只想活着……从我诞生的那刻起,我就只有这一个想法。”
冯绣虎一愣,蚀的这番话透露出了不少信息。
蚀是原始神,那么他所谓的“想活着”肯定不是指想永生,因为他本就是永生的。
其次,据冯绣虎所知,想杀蚀的是羲君,可蚀诞生之初,世上还没有羲君,那时起蚀就“只想活着”——所以那个时候,又是什么让蚀感觉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谁要杀你?”
冯绣虎问。
蚀的声音变得低沉:“……原始神。”
“几乎所有的原始神。”
……
蚀不再出声了,冯绣虎意识到自己问到了他最不想提起的故事。
于是他继续翻阅起了其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