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余年开始倒反天罡 第71节

  念完之后,他扫了地上的人群一眼,“念到名字的,都站起来。”

  二十几个人,都不由自主的站起了身。

  他手一挥,顿时,一队如狼似虎的监察院力士冲向人群。

  “等等。”曾文祥再次喝阻,但底气明显有些不足,“为…为什么要抓他们?”

  “这些人,都曾到醉仙居喝酒狎伎。”

  “这……”饶是曾文祥涵养深厚,此时亦不禁想要破口大骂。

  醉仙居是什么地方,他当然知道。

  那是京都最有名的青楼。

  头牌司理理更是京都花魁,名动京都。

  这特么的,道审司已经成立几年了,威名也早打出来了,太学为了名声,也是怕麻烦,早对其中的学生三令五申,不得狎伎,显然,这帮学生并没有听进去,或者直接当成耳旁风了。

  毕竟,风流才子,不风流那能叫才子吗?那叫书呆子!

  “就…就算是这样,那也只是私德有亏,没必要拿人啊?”

  “监察院已查明,司理理是北齐谍子,醉仙居是北齐摆在京都的暗桩,现已查封,开业几年间,通过去醉仙居的官员、学子大肆刺探军情,甚至还将不少官员拉下了水,这几些人都是醉仙居常客,当然要好好的查一查!”郭保坤冷笑道。

  “啊,这……”曾文祥再次无语,一脸颓然,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监察院拿人。

  而周围的百姓则一阵哗然,京都最有名的青楼竟然是北齐暗桩,最美丽的花魁竟然是北齐谍子!

  这北齐,可真舍得啊!

  看着监察院力士押人离开,郭保坤终于将那份要命的名单收塞回袖中,然后,又笑眯眯的看着曾文祥道,“曾大学士,你是太学祭酒,他们都是你的学生,让他们回去吧,以免自误!”

  “自误?!”

  曾文祥这时终于缓过神来,扫了一眼宫门前的学生,望向郭保坤,冷笑道,“郭大人,我还以为你有通天的本事,能将我的学生都安上罪名,全部抓完呢。”

  “想抓当然抓的完。”郭保坤笑笑道,“但没有这个必要,我只要弹劾你就行了。”

  “弹劾我,你弹劾我什么?我曾文祥不曾做过亏心事,不怕你郭保坤敲门!”

  “你身为太学祭酒,治学不严,教导不力,致使太学生道德败坏,不遵庆律,双眼如盲,受人蒙蔽,围困宫门,我当然要弹劾你。”郭保坤语气一冷。

  “好啊,你去弹劾,我等着你!”曾文祥怒极道。

  “曾大人还不知道吧,您的学生,碧山吟社的社长纪浩,在北齐游学时,接受了北齐盐商的资助,回到大庆以后,与北齐盐商一直有勾结,这一次,北齐刺客入京,有几个人就是藏在碧山书社的,秦大人带兵围剿北齐刺客,何错之有最,为了这件事情煽动太学生集体叩阙闹事,曾大人,曾大学士,您说,我该不该弹劾你?”

  曾文祥:“………”

  这时,一阵木轮压地的吱呀声传来,转头一看,却见叶灵儿推着太子走了过来。

  “见过太子!”曾文祥和舒芜同时施礼。

  无论对太子观感如何,无论他们多不认同太子的做法,无论他们对太子有多少不满,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尽的。

  李承乾点头回礼后,望向李承泽。

  “殿下!”李承泽微微欠身。

  李承乾点头浅笑,轻声道:“二哥,太急了,尚需历练啊!”

第105章 刀光剑影承天殿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面对一则不利的流言,奋力澄清是愚蠢的。”

  李承乾拉着范若若白嫩的小手,轻声的笑道,“流言的形成,需要人口口相传,传的人越多,流言的威力就越大,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关注多件事情,所以,只要在流言真正形成之前,找到散播流言的源头,切除掉,同时搞出足够大足够多的新闻,小小的流言也就不成气候了。”

  “这一次,是我给殿下添麻烦了。”范若若小脸微红,细声道。

  “这和你没关系,是李弘成那个白痴。”李承乾眉头轻皱,“二十几岁的人了,还这么天真,看来靖王叔是真的很害怕父皇啊!”

  “啊?”范若若微仰起小脸,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因为他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废物,让他当一个太平王爷。”李承乾微笑道,“可惜,还没有成功,只是将他培养成了一个蠢货,而且还是不甘寂寞的蠢货。”

  “哦。”范若若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那这件事情会给太子带来麻烦吗?”

  “麻烦是一定有,但无所谓,我也正好要借此机会帮二哥聚聚人心。”

  “帮赵王殿下?”

  “他太不成熟了,那些老狐狸不会这么快把宝押在他的身上,他们不把宝押在他身上,以后我怎么有借口对付他们呢?”李承乾拍拍范若若的小脸,笑着道,“你哥哥怎么样,没受伤吧?”

  “没有大碍,这一次父亲提前得到了一些消息,暗中派了不少的护卫。”

  “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啊。”李承乾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

  临湖殿

  庆帝坐在崭新的御案前,看着洪四庠,看似平静,但那一声接着一声的指节敲击声却说明他在不断的思考,不停的琢磨着。

  过了一会儿,他将目光望向洪四庠,“确定你当时一点真气都提不起来?”

  “那毒很奇特的,能够化解真气,再多的真气,也会被轻易的化解掉,如阳光融雪一般。”洪四庠苦笑道,“我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毒,另外,归子田对药效的计算也很精准,两刻钟之后,药效的确散了。”

  “可人也睡了一天。”

  “是的,那药效散了之后,奴婢就晕了过去,这才意识到,并不是毒,而是一种麻药。”洪四庠满脸惭愧,身为九品上强者,一般意义上讲几乎可以说是百毒不侵,但是昨天,他竟然被麻翻了,就在皇宫之内,若不是见名禁卫见机不对,他就真的要丢个大人了。

  “这个归子田的用毒之能,不在费介之下,足以抵的上九品上?”

  “要是事先没有准备,他一个人能放翻好几个九品。”洪四庠道。

  “行了,你下去吧。”

  洪四庠躬身一礼,退出了临湖殿。

  说实在的,这一次他感到十分憋屈,连手都没动就被归子田药翻了。

  归子田药翻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药翻了关于宫内大宗师的传言。

  一直以来,他洪四庠都被认为是宫内大宗师最大的嫌疑人,也是庆帝摆在明面上最大的迷惑手段之一,现在,至少对太子来说,自己的身份已经清晰了,一个九品上而已。

  “东宫,归子田,四大金刚……”洪四庠心中叹了口气,忽然觉得很累。

  临湖殿,就在洪四庠离开不久,侯公公脚步匆匆的踏入了殿中,面上还带着一丝焦急。

  “又出什么事了?”

  “陛下,太子出了东宫,往承天殿去了。”侯公公小声道,“看起来,殿下今天会上朝。”

  “知道了。”庆帝语气平静,心底却没来由的一紧,这个小王八蛋,又要出来搞事情了吗?

  这两年,除非是有自己的命令,否则李承乾是绝不会主动参加朝会的,每一次上朝都是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可是今天,他竟然主动上朝了,再想想昨天发生在宫门口的一幕,他忽然不想上朝了。

  ※※※

  承天殿

  群情激愤,几乎所有的人文官都用一种愤怒的眼神看着走入殿中的李承乾以及在他身后亦步亦趋的郭保坤。

  两人神色自若,仿佛群臣都不存在一般,只是路过范建面前的时候,对着这个岳父大人轻轻点头。

  “哼,一丘之貉。”

  看到两人的互动,群臣之中,传来低骂声。

  李承乾停下脚步,目光漠然的扫了群臣一眼,嘴角闪过一丝讥诮。

  走到二皇子身边,朝他微微一笑,“二哥,早啊!”

  “殿下早。”二皇子,或者说,赵王李承泽轻轻点头,迎向李承乾的目光。

  目光交织间,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那浓浓的火药味。

  目光交错而过,李承乾施施然的站到了殿首,殿中安静了下来。

  随着净鞭抽响,庆帝登场,朝会拉开序幕。

  “臣,集贤阁大学士,太学祭酒曾文祥启奏。”

  在侯公公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刚刚落下,曾文祥便立刻冲出。

  他也是没办法,身为太学祭酒,太学出了辣么大的事情,不说那些被揍的学子,便是其他学子如今也是怒气满值,他再不主动一点,讨要一个说法,以后队伍就不好带了。

  “奏吧。”庆帝的语气中透着无奈,看来今日朝堂,一场腥风血雨是免不了的了。

  “臣弹劾东宫禁卫统领秦元,竟以尸体横陈太学门前,致断臂残肢血污圣人壁经,血腥熏蒸明伦堂宇,恃武力而凌文教,挟血腥而侮圣贤,此举非但辱及当代儒林,天下士子,更以腥秽之气玷污先圣,倒行逆施至此,若不严惩,历代圣贤所筑之人文根基必将毁于一旦。此獠不诛,何以正纲常?臣请悬其首于辟雍,血祭先圣。”

  杀气,肉眼可见的杀气,从曾文祥的嘴里轻轻吐出,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曾文祥这是要往死里弄啊!

  “这曾文祥是要拼命了啊。”龙椅之上,庆帝心中一紧,他看出了曾文祥的坚决,如果今天不给他一个满意的交待,这老小子说不定真的能血溅当场了。

  “果然,老东西这些年的朝堂不是白混的,一封奏折避过了所有的雷点,直接以高帽子压人,上纲上线了啊,好,不愧是集贤阁大学士。”李承乾面色平静,眸底深处却闪动着寒光。

  就在此时,队伍之中又一人走了出来,正是赵郡王李承泽。

  “臣附议。”

  哗!!

  随着李承泽明确表态,顿时,殿上群臣跪成一片。

  “臣等附议!!”

  放眼望去,九成的文官都跪了下去,站在李承乾对面的林若甫手中一紧,揪断了几根胡须。

  不是他不努力,而是无法控制啊!

  曾文祥一封奏折,将事件上升到了侮辱当代儒林,天下士子的高度,这个大帽子戴上去,立刻便将朝中文臣都绑到一起去了,无论这些朝臣是谁的人,但都是文臣,若不附议,就会立刻排出士林,这是所有人都不能承受的。

  “臣,道德审查司郭保坤启奏。”

  “奏吧。”庆帝一阵心累。

  郭保坤歪着嘴角,扫了一眼跪倒在地的群臣,宛如看一群猪狗,走到殿中,“臣闻太学乃天下文教之根本,士子风化之表率。今太学祭酒曾文祥治学不严,太学生放浪形骸,公然出入青楼妓馆,以狎妓为风流,视法令如无物。今更查实,太学生纪浩等人,暗收北齐贿赂,暗通款曲,私藏北齐刺客于庄园,图谋不轨于朝中。太学学子目盲于行,竟为一北齐谍子,煽动于太学之内,啸聚于宫门之外,太学诸生,不修德行,以声色犬马为能事,结党营私以谋身,此等学子,立身于太学,则有辱圣人之教,若立于朝堂,则败坏朝纲。臣请严惩昨日啸聚于宫门的学子,削其学籍,学风败坏至此,皆祭酒无能所致,臣请罢免太学祭酒曾文贤,整饬太学,以正学风!”

第106章 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承天殿上,随着郭保坤奏毕,气氛变的冷冽起来。

  庆帝看着跪了一殿的群臣,再看看将腰挺的笔直的李承泽、郭保坤和曾文祥,感觉头都大了。

  曾文祥所奏,有些道理,抓人杀人这种事情其实都无所谓,抓谁杀谁也无所谓,问题是秦元最后将那具尸体砸在了太学门口,这就过了,有点骑在太学脖子上拉屎的味道。

  谁不知道太学是国家最高的学府,也是体现大庆文教的重地,你这么骑脸输出打的可不仅仅是太学的脸,还是大庆文教的脸面啊。

  从这个角度上讲,必须要罚,可要说处死秦元,这就过了。

  但曾文祥把这个态度摆出来了,如果不重处,恐怕会引起朝堂震动啊!

  至于郭保坤所奏,同样也不能忽视。

  喝酒逛青楼这种事情不提,暗中给北齐刺客提供方便也无所谓,可是那一句“煽动于太学之内,啸聚于宫门之外”却让他心生警惕。

  太学,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太学学子天生便与官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未来很多人还会列身于朝堂,这样一经人煽动就敢跑到宫门外跪阙,撒野,那还得了。

  此风不可长!

首节 上一节 7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