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第456节

  武铮信中的内容自然没有奏折上的全部内容,但对奏折上的内容总结的很详细。

  当杨正山看完后,面色刷的一下阴沉到了极点。

  这个宁东升他认识,在他升任腾龙卫指挥使的时候,宁东升就是辽远的巡按御史,且与腾龙卫的兰家关系莫逆。

  当时杨正山当着宁东升的面将兰家拿下,可谓是一点颜面都没给宁东升留。

  而如今宁东升升为平远省按察副使,没想到居然会上奏弹劾杨正山。

  其实这些年杨正山没少受到弹劾,当初在腾龙卫,他做的那些事不是什么秘密,也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不少官员都上奏弹劾过他。

  不过那时候有承平帝给他撑腰,他自然什么都不怕。

  这是延平帝登基之后,他第一次受到弹劾。

  也不知道延平帝对他是个什么态度!

  杨正山眼眸微垂,沉思了稍许,说道:“你立即带人前往平远,查一查按察副使宁东升背后有什么牵扯!”

  “喏!”丁秋应道。

  杨正山又提醒道:“小心点,这段时间平远那边怕是不会很太平!”

  丁秋点点头,尔后抱拳告退。

  等他离开,杨正山又看了一遍信件,然后将信件点燃烧掉。

  能够打探到御前的消息,这种事肯定不能流传出去。

  若是让延平帝知道,他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至于武铮是如何得到这些消息的,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宫中的太监也喜欢银子,而武铮在京都也有七八个年头了,在宫中收买一些太监还是很容易的。

  至于弹劾的事情!

  这事可大可小,主要还是要看延平帝对杨正山的态度。

  如果延平帝厌恶杨正山,那不管杨正山做什么,延平帝早晚都会拿下杨正山。

  可若是延平帝能像承平帝那样信重杨正山,那这些弹劾就是一堆废纸。

  杨正山有些摸不透延平帝的态度。

  要说延平帝对他有多信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他只见过延平帝一面。

  不过杨家与俞家结亲,延平帝不可能不知道,延平帝既然没有阻止,想来对杨正山是没有恶感的。

  毕竟俞家是外戚,若外戚惹出了什么麻烦,皇后脸上也无光。

  而皇后受到难堪,延平帝估计也不会好受。

  至于宁东升所说的那些罪名,其实都不是什么问题,唯独有点麻烦的反而是大肆收购粮食这件事上。

  辽东的粮价飞涨,主要原因是旱情带来的影响,是粮商在暗地里抬高粮价。

  因为总兵府收购的粮食很少有来自辽东的,大部分都是来自江南、李盛王朝和德盛王朝。

  当年李盛王朝的崔洪涛来腾龙卫请求用金银矿石换取粮食,那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李盛王朝早已不缺粮食,反而是腾龙卫用各种物从李盛王朝换取粮食。

  至于德盛王朝,其孤悬大海,各种物资都比较短缺,而大荣的很多商品都很受德盛王朝的欢迎。

  以大荣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等换取德盛王朝的粮食,德盛王朝自然是乐意至极。

  大肆收购粮食的事情,杨正山无法跟延平帝解释清楚,所以这就成为了最麻烦的事情。

  杨正山想了想,觉得还是先等等朝堂上的反应再说。

  现在不能自乱阵脚,延平帝的态度还不清楚,他若是自乱阵脚反而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不过朝堂上的局势变化要盯的紧一些才行。

第443章 靖安侯对先皇忠心耿耿!

  杨正山摸不透延平帝的态度,其实延平帝自己对杨正山也有些琢磨不定。

  皇城,御书房中。

  延平帝翻看着杨正山历年上奏的奏折,眼中闪过一些惊讶。

  他对宁东升的奏折还是很重视的,毕竟如今杨正山不是一个小兵小卒,杨正山是重山镇的总兵,手握十万大军,在重山镇和腾龙卫都有着大量的亲信。

  若是杨正山拥兵自重,或居心不良,那对朝堂来说绝对是一个大麻烦。

  特别是杨正山今年突然大肆收购粮食,这让他更对杨正山多了一分戒心。

  所以在看了宁东升的奏折之后,延平帝这几天就一直在琢磨杨正山。

  为此,他还将杨正山以前上奏的奏折全部找了出来。

  不过看完杨正山的奏折之后,他感到非常的惊讶。

  因为他在其中发现了很多事情都能跟宁东升的弹劾对上号。

  比如腾龙卫开办盐场、建造水师,开展海贸。

  这些事情,杨正山可都跟承平帝如实上奏过,并且得到了承平帝的首肯。

  “都说腾龙卫是一等一的精兵,朕之前还有些不相信,现在看来此言非虚!”延平帝合上最后一本奏折,感叹道。

  虽然杨正山的战绩很强,特别是之前在重山镇平叛的时候,可谓是百战百胜,但是延平帝对腾龙卫的强大一直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只是认为杨正山用兵如神。

  可现在延平帝看了杨正山的奏折之后,他对腾龙卫的强大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准确的是对腾龙卫的富裕程度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军队嘛,钱粮就是战斗力强弱的基础。

  几百万两银子砸下去,打造一万精兵应该不是难事。

  “也难怪父皇会如此看重杨正山,此人不但用兵如神,而且对于治理军政也有独到之处!”

  延平帝感叹道。

  “不过他为何要大肆收购粮食?”

  延平帝有些想不明白。

  就在这时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南盛走进御书房,禀报道:“陛下,汪中直和吕华已在门外候着!”

  承平帝驾崩之后,原司礼监掌印太监陈中术就为承平帝守陵去了,延平帝的伴当太监南盛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

  而汪中直则是钦差总督秘武卫办事太监,简称就是秘武卫督主,也就是吕华的顶头上司。

  “内臣汪中直(吕华)拜见陛下,陛下万安!”

  汪中直和吕华进入书房,立即跪地拜道。

  延平帝登基之后,便立即掌控了秘武卫,不过目前他对秘武卫的掌控还要依靠汪中直。

  “嗯!免礼吧!”延平帝随意的说道。

  两人起身,毕恭毕敬的站在延平帝面前。

  延平帝看了一眼汪中直,又看向吕华,问道:“你对靖安侯了解多少?”

  吕华心思一转,说道:“臣与靖安侯打过一些交道,靖安侯足智多谋,英勇善战,乃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同时靖安侯善于军政,生财有道,练兵有方。”

  吕华并不清楚延平帝为何问起杨正山,不过他还是将自己对杨正山的了解如实说出。

  延平帝点点头,却是突然问道:“你觉得靖安侯是否有异心?”

  吕华惊愕的抬起头来,满眼不可思议,完全没有料到延平帝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怎么?你很惊讶?”延平帝皱着眉头说道。

  吕华连忙低下头,说道:“臣并不认为靖安侯会有异心?”

  “为何?”

  “靖安侯对先皇忠心耿耿!”

  这下轮到延平帝惊愕了。

  这个理由很奇特,完全出乎了延平帝的意料。

  似乎还有大逆不道!

  啥意思?

  对我爹忠心耿耿,那对我没有忠心了?

  但是细想之下,延平帝又觉得吕华这个理由还是能站住脚的。

  对父皇忠心,足以说明杨正山以前是没有异心的。

  而父皇驾崩不过一年,自己这个新皇又没有打压杨正山,杨正山也没有道理对他不忠心。

  再说,就算是杨正山变心了,也不该变得这么快。

  “那他为何要大肆收购粮食?”延平帝还是不放心的问道。

  吕华的脸上再次露出惊愕的神色,不过这一次他的惊愕只是一闪而过。

  然后他先是看了汪中直一眼,又看了南盛一眼。

  汪中直面色平静,毫无表现。

  南盛低着头,似乎也没有任何表态,但他的手却抓住一份奏折。

  吕华心里了然,“臣不知!”

  “不知?秘武卫在靖安侯身边没有安插人手?”延平帝皱起眉头。

  吕华怎么可能没有在杨正山身边安插人手!

  虽然他对杨正山的感官很好,并且与杨正山打过很多交道,但是他对杨正山一点也没有留情,该安插的人手一个不少,做监控的地方一直都有监控。

  而杨正山大肆收购粮食的原因,他也一清二楚,并且他还将此事上奏过。

  可是问题是延平帝没有看到他奏折!

  他的奏折去哪里了?

  将他的奏折藏起来的人是谁?

  又是为了什么目的将他的奏折藏起来?

  吕华心思百转,但面色依然保持镇静,说道:“有,不过靖安侯并没有对外解释收购粮草的原因,就连总兵府的一众主事都不知道具体原因!”

  延平帝望着吕华,似乎对吕华的解释很不满意。

  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追究吕华的失职,只是说道:“那就去好好查查,朕跟你半个月的时间。”

  “臣领旨!”吕华道。

  ……

  片刻之后,汪中直和吕华从御书房内走出来。

首节 上一节 456/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