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第354节

  就在杨正山收到来自京都的消息时,庆华府城庆王府中,庆王同样收到了来自京都的消息。

  王府书房中,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青翠的草木,眸中尽是复杂的情绪。

  承平帝病重,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他等这个消息已经等了许久了。

  从他七岁那年,承平帝登基开始,他就一直在等待着。

  等着承平帝老去,等着承平帝驾崩,等着自己不用在活在承平帝的阴影下。

  如今他似乎终于等到了,他的心底却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惊喜,有激动,有轻松,还有一些惶恐和忐忑。

  “三十四年啊!”

  “呵呵,我就想一个囚徒一样,在这里待了整整三十四年啊!”

  他还记得他来到庆华府城的那一天,鹅毛大雪遮蔽了正片天空,也掩埋了大地上一切,仿佛连他都要埋掉一半。

  那是第一次见识到辽东的大雪,明明只是一场大雪,却让他感到恐惧。

  “王爷,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

  书房中除了庆王外,还有三个人,开口说话的是徐茂才,此人大概五十多岁,面容清瘦,身形单薄,他是庆王最信重的谋士,也庆王的老师。

  另一个则是一个头发花白但面容红润的老头,胖乎乎的脸庞上没有半点胡茬,张禹,庆王身边的老太监,也是庆王最亲近的人。

  可以说庆王就是张禹看着长大的。

  最后一个精壮汉子名叫段恒,是庆王的得力悍将,也是庆王护卫的指挥使。

  “老师,你觉得呢?”庆王转过身来,问道。

  徐茂才双眸精芒闪烁,直直的盯着庆王,说道:“时机一到,王爷应该果断出击才对!”

  庆王微闭双眼,深吸一口气。

  他的心在恐惧,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下了决定,那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可是他已经等了三十四年了!

  他的心在这一刻已经躁动了。

  “那就按计划行事吧!”

  他压下了心中的恐惧,把压制了三十年的野心释放了出来。

  “王爷英明!”徐茂才清声称赞道。

  他的情绪比庆王还要激动,因为他也一直在等这一天。

  从他来到庆王府担任纪善开始,他无时无刻不再妄想自己有一天能够位极人臣。

  徐茂才是个有才能的人,不过他的际遇不是很好,他以举人功名出仕,第一次授官就是庆王府纪善。

  纪善乃是王府属官,掌讲授之职,为正八品。

  王府属官也是朝廷命官,但是与朝廷命官不同,王府属官基本没有前途可言。

  只要进了王府,那一辈子就只能在王府中任职,最高也不过是王府长史。

  徐茂才自命不凡,自然不甘心一直只做个王府属官,可惜他只有举人功名,能在王府谋个官身已经是散尽家财的结果了。

  再不甘心也无法改变当时现状,最终他还是接受了现实。

  不过接受现实不代表他就愿意沉寂,在了解庆王的身份之后,他的心底就一直埋藏着一颗野心。

  扶庆王上位,借从龙之功,位极人臣。

  这是他唯一能看到的前途,也是他花费了毕生的精力等待的机会。

  而庆王也没有让他失望,在他心中,庆王是一位明主,正是因此,他更加渴望时机的到来。

  如今他终于等到了时机,他如何能不激动?

  “王爷,我们是不是该慎重一些。”

  这时张禹开口说道。

  他的年纪比徐茂才大十岁,但是他的面容红润,身材胖乎乎的,看起来倒像是比徐茂才小十岁一般。

  “张公公在担心什么?”徐茂才不满的说道。

  “老奴只是觉得应该在确定一下消息的真伪!”张禹笑眯眯的说道。

  “消息不是你的人送回来的吗?难道还有假不成?”徐茂才直视着他。

  张禹笑了笑,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庆王。

  庆王也在看着他,缓缓开口道:“我那位皇叔是不是已经陷入昏睡之中!”

  “是!”张禹回道。

  “能确定?”

  “能,太医院很多太医都已经去看过!他的身体确实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张禹道。

  庆王微微颔首,“那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按计划行事吧!”

  旧皇病重,新皇未立,此时正是最好的时机。

  若是等承平帝驾崩,新皇登基了,反而对他们更为不利。

  张禹见庆王态度坚决,也不再劝说,他只是比较谨慎而已,并不是在害怕。

  或许在这里的人之中,他是最不怕的那一个。

第346章 八百里急奏

  杨正山觉得朝堂有些不对劲,但是他又猜不透不对劲的地方在哪里,只能让武铮盯着朝堂上变化。

  随后的半个月,承平帝一直处于半昏半睡之中,时不时还会醒来一下,虽然一直卧床不起,但似乎并没有驾崩的征兆。

  而朝堂上太子监国,一切都显得风平浪静,无论是太子还是诚王和恭王,都谨守本分,丝毫没有做什么逾越的事情。

  仿佛一切都很正常,但一切又都显得那么不正常,搞得杨正山都有些懵逼。

  这个时候太子与诚王和恭王不应该争个你死我活吗?

  为何一个个的却是如此的安稳?

  难道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杨正山有些搞不懂,最终只能暂且放下这些烦心的事情,把心思重新放在腾龙卫发展的身上。

  不管京都接下来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其实现在他能做的事情很少。

  与其自寻烦恼,还不如定下心来静观其变。

  只是杨正山万万没想到这第一场暴风雨没有在京都爆发,而是在重山镇爆发了。

  承平三十四年五月初十。

  重山镇西路,一束束狼烟在屯堡之上笔直升起,触目惊心。

  隐隐之间,屯堡之内还传出阵阵铜锣声和梆子声。

  狼烟从西路的最北端向着南方东方蔓延,一束束狼烟接连不断,转眼间已经传到了大宁城,大宁城即重山镇西路参将幕府的驻地。

  狼烟传来,大宁城已是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将士们做好的战斗准备。

  不过想象中的敌人并没有来到大宁城城下,而是直接绕过了大宁城深入了大荣境内。

  五月十三日。

  三万胡骑浩浩荡荡的出现在顺阳县城外,不到一天功夫,顺阳县城就被攻破,上万百姓沦为了胡族的俘虏。

  这些胡族不是东海胡族,或者说他们以前也属于东海胡族。

  没错,他们就是当初投靠兀良胡族的乌拉氏。

  当年北地之战,东海胡族八大族落,除了乌拉氏之外,全部被剿灭。而乌拉氏见势不妙,便西进迁移到了兀良胡族的地盘,投靠了兀良胡族。

  算算时间,这已经是五年多前的事情。

  不过眼前的胡骑不只有乌拉氏的骑兵,其中还有一支大概千骑的铁甲骑兵。这支铁甲骑兵来自兀良王族。

  兀良胡族跟东海胡族不同,东海胡族虽然也建立了王朝,但实则内部松散,八大族落各自为政,而兀良胡族却早已是一个王朝,其称王已有近两百年,并且大荣很早就承认了兀良王朝的存在。

  相比之下,兀良胡族无意更加强大,也更具有潜力,所以一直以来兀良胡族才是大荣北疆最大的敌人。

  而与兀良胡族对峙的北原镇也是大荣众多边镇中最强大的一个边镇。

  北原镇与兀良胡族的战斗从未停止过,只是双方的战斗始终保持着小规模的冲突,没有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大战。

  如今乌拉氏侵入重山镇,显然不是乌拉氏擅自行动,而是整个兀良胡族都准备入侵大荣。

  顺阳县是辽西省化德府治下的一个县,辽西和辽东是以长青山为分界的,辽东有辽远、平远、山河三省,而辽西单独为一省,北靠重山镇西路,西邻北原镇东路。

  乌拉氏大军占据顺阳县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直奔化德府城而去。

  与此同时,重山镇西路再次有三万兀良大军冲破了防线,进入了辽西境内。

  ……

  五月十五日,京都北门外的官道上。

  “让开,八百里急奏!”

  “八百里急奏!”

  一个驿卒一边策马飞驰,一边撕声呼喊着。

  他的呼喊声沙哑又急促,官道上的路人见此纷纷躲避。

  很快驿卒来到城门前,“让开,八百里急奏!”

  城门的守卫闻言,顿时脸色大变,连忙搬开拒马,让开城门,直到驿卒冲入了城内,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急促的呼喊声一直传至皇城承天门前。

  “辽西化德府八百里急奏!”

  驿卒来到门前,还不等身下的马儿停下,就一下子从马背上跌落了下来。

  值守的禁军见此,连忙上前扶起驿卒。

  “八百里急奏!”

  驿卒拽着背上的竹筒,声音虚弱的说道。

  八百里急奏虽然是每逢驿站换人换马,但不代表驿卒很轻松,这是真的要拼命在跑,马要拼命,人也要拼命。

  说日行八百里,那就绝对不能慢一刻。

  若是耽搁了急奏,是要掉脑袋的,驿卒岂能不拼命?

  当然,八百里急奏也不是经常用的,绝大多数驿卒一辈子都没有碰到一次八百里急奏。

  “急奏!”驿卒的声音越发的嘶哑,但依然还是催促道。

首节 上一节 354/4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