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307节

  大夏圣上再次点出一个刚刚站立著的人的名字,“梅俊苍,你上奏的这篇文章,你怎么看贾源长说你老师周铁衣《论财货》是妖言惑众之事?”

  梅俊苍在百官略显惊讶地目光中走了出来,拱手道,“吾师言论尚欠妥当,贾主事言论过于偏激,此乃报纸弊端,若放任此弊端,可以预见,若诸子百家皆自办报纸,不受约束,为祸根矣。”

  人都没错,是报纸错了!

  反正报纸又不会说话,不会狡辩。

  不过百官们更多的是考虑这其中的深意,梅俊苍这篇奏折目的很复杂啊,大家竟然一时间判断不了这是在帮周铁衣,还是在夺周铁衣留下的根基。

  大夏圣上微微颔首,看向百官,“你们来议一议,这报纸的弊端吧?”

  三司微微抬头,看向旒冕珠帘后大夏圣上,想要知道大夏圣上真正的想法。

  为什么轻轻放下?

  儒家官员们看向董行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继续追咬。

  司律青空规这个时候在心里一叹,就当还了那小子的人情,他越众而出,开口道,“国无法不行,这报纸是新兴事物,以前无法可依,臣请立‘报纸法’,以审查,考核,约束报纸一事。”

  百官们脸色微变,特别是农家,阴阳家等有实力,正准备好自己家报纸的诸家,青空规这句话一出,不就是他们以后诸家的报纸都要归法家管吗?那他们以后还办什么报纸,只等著法家的《法治报》不就行了吗?

  于是农部尚书难得地出列开口道,“司律此言极是,臣建议不仅要立‘报纸法’,朝廷也应该设立一个‘报纸司’,用以审查,考核,约束报纸。”

  法家要立法条,而且有理有据,其他诸家都没有理由反对,但是立法条是法家的工作,执行法条的可不一定是法家的人啊。

  所以农部尚书干脆就按照梅俊苍奏疏里面的建议,再立一个部门,用来管理天下的报纸,但是这个部门的人却不一定要是你法家的人了。

  农部尚书这么一说,其余百家稍微思考了一下,也无奈地点头称是,这又是一轮新的权力斗争,他们其余的小家恐怕很难真正掌握话语权,只能够抱团取暖,不至于让自己没有一点话语权。

  很快朝会上就达成了一致,应该设立一个报纸司,然后再立报纸法。

  大夏圣上道,“既然诸位爱卿同意设立报纸司,那何人该司掌此司?”

  百官们又经过一阵长考,他们目光在大夏圣上和梅俊苍之间逡巡,按理来说,这建议成立部门的人一般都会在新的部门中获得权力。

  而梅俊苍之前就管著《天京报》,现在管著《法治报》,又是儒家圣贤的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梅俊苍天生就最适合管理报纸司。

  但就在百官们都长考的时候,百官末尾,金銮殿外觐见的官员中有一人出列,“臣柯黯然自荐。”

第364章 各有谋算

  当百官末尾,柯黯然自荐的声音传出来的时候,百官在心中一叹,果然今天这朝局还有其他的变量。

  柯黯然作为青衣儒生,作为这一代儒家的代表,即使当初因为政见不合,被司民董行书赶出了天京,身上只有虚职,但是其本身在青年一代儒家的威望并没有减弱,反而有种虽败犹荣之感。

  所以这些年小说家的‘天下事’,柯黯然一直都是潜蛟榜上数一数二的存在。

  而今天朝贺,柯黯然进京,本来是一件大事,值得让百官们思考儒家老一辈是否因为周铁衣的事情,和柯黯然和解,想要利用柯黯然压制周铁衣。

  但是一开始墨家和儒家‘天下人是否该穿十二章’太过于精彩,让大家都忽视了觐见的柯黯然。

  此时柯黯然忽然出声,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只不过柯黯然出声很奇怪。

  按理来说,以他的地位,如果真的和董行书和解,那么今天的事情上,董行书稍微一个眼色,自然有儒家的官员推荐柯黯然,不至于要柯黯然自己自荐啊。

  虽然自荐看上去勇气可嘉,但实际上在朝廷政治中并不被推崇,只有极少数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的原因就是你在自荐的同时就说明没有人帮腔。

  众人的目光落在柯黯然身上的同时,法家的官员反应最快,其中一位四品法家官员出列,“陛下,柯编修久离京城,对天京一切事物尚不熟悉,报纸又是新兴变量,难以把握,不若还是交由之前办理过报纸,如今又提出报纸弊端疏的梅奉笔来管为好。”

  武勋们目光微微看向长孙丹,他们不知道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出言帮梅俊苍一把。

  这就是之前很多人即使知道周铁衣和梅俊苍师徒俩可能是苦肉计,但也接受了这个苦肉计的原因。

  因为涉及到权力斗争,假戏也会真做。

  之前大夏圣上让梅俊苍代管著督查院,如今若报纸司成立,那么梅俊苍监管报纸司,那就是真的辖制住了《天京报》,而《天京报》又是督查院权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权力,周铁衣和梅俊苍在政治权力上就不是师父传给徒弟,而是徒弟辖制师父了。

  历朝历代,绝大多数朝堂上的师徒反目,即使这徒弟本来就是师父选为的继承人,也会通过一次次权力抉择渐行渐远。

  长孙丹默不作声,因为他也拿不准现在梅俊苍到底在想什么?

  他目光看向欣然而立的梅俊苍,梅俊苍感知到了长孙丹的目光,头微微偏了过来,长孙丹只能够看到一双洞幽眸子,深不见底。

  不仅武勋有些懵逼,儒家官员们也懵逼地看向董行书,重新接纳柯黯然的事情董行书从来没有在私底下商讨过,柯黯然来到天京之后,也没有拜会过其他儒家的人,以至于大家现在都不明白,柯黯然到底是和董行书和好了呢,还是说柯黯然只是见缝插针?

  不,绝对不是见缝插针那么简单。

  大多数官员在心中很快就判断出来。

  这么多年柯黯然都没有进宫朝贺,为何偏偏选在今年中秋之后进宫朝贺,这之前肯定是做过某种沟通的。

  只不过这种沟通的结果并没有让双方都达成满意的结论,所以柯黯然才今日单独自荐。

  但他自荐的底气在哪?

  众人的目光看向身穿青色官服的柯黯然,柯黯然如今年过四十,双鬓微微斑白,但双眉似剑,让两眉之下的目光锐利似鹰隼。

  二十年前,柯黯然就是正六品的学部编修,二十年后他还是学部编修,就是因为在当初修书的时候,与总编修董行书起了冲突,大家只知道那场冲突很大,但冲突的起因,只有当初深夜时候在书房的两人自己知道。

  从此之后,本为状元的柯黯然就挂著学部编修的名头,去天下略览风闻,编修经典去了。

  大夏圣上高居在御座之上,目光看向金銮殿外出列的柯黯然,问道,“你何以自荐?”

  大夏圣上这么一问,百官们就知道柯黯然的底气在哪了。

  柯黯然的底气就在大夏圣上那里。

  柯黯然是没有完全走通董行书的路,或者因为二十年前那场冲突,到今天为止,柯黯然仍然不觉得自己错了,不想向司民董行书低头,所以他就另外走了一条路。

  柯黯然一摆衣袖,金銮殿外,环绕的阳光忽然变得不那么刺眼,反而有种蒙胧薄雾之感,就像是流动的山泉。

  “臣见天象,故而自荐。”

  天象!

  这就是柯黯然给出的理由。

  当时周鱼龙见天象,所以不用在意天后的诘难,如今柯黯然见天象,也有执掌报纸司的底气。

  大夏优待上三品修士,更何况是道家,佛家,儒家道统的上三品,每一位都是大夏的底蕴,能够见圣不跪,御前赐座。

  柯黯然本来就是状元之才,又当了二十年的学部编修,如今见了道家三品‘天象’,无论是从资历,能力,还是实力而言,都能够坐稳报纸司的司长一职。

  更何况在这之前,他恐怕已经通过某种手段和大夏圣上达成了一致。

  大夏圣上露出今天朝会到现在为止第一次和煦的笑容,“不错,能见天象,实乃我大夏国之栋才,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到现在为止,百官们才在心里一叹,大夏圣上是三年不上朝了,但不代表大夏圣上掌握朝政的本事退后了,重新理政,重新掌权之后,这位大夏真正权力的主宰比想像中更会收回权力。

  通过周铁衣剥削儒家得到的多余权力,通过梅俊苍剥削周铁衣的权力,再通过与儒家闹翻的柯黯然限制梅俊苍的权力。

  一套组合拳下来,完美解释了整件事大夏圣上都看在眼里,他知道下面每个人都在想什么,而最终他才是分配权力的那个人。

  就像当初大家找不到理由反对周铁衣封侯一样,如今柯黯然资历,能力,实力都够,在如此微弱奇妙的朝政中,他们也找不到能够替代柯黯然执掌报纸司的人选。

  “柯黯然德才兼备,可掌报纸司。”

  右将军尉迟破军率先出列,开口道。

  在这件事上,他们武勋一定无法掌握报纸司,以前尉迟破军还会思考让周铁衣出来,但周铁衣现在不在天京,选不出人,那不如就顺水推舟,给大夏圣上一个‘人情’。

  右将军尉迟破军承认了,司律青空规在心中快速计较之后,说道,“臣附议,同时提议梅俊苍论报纸弊端疏有功,又办理过《天京报》,《法治报》,经验丰富,可为副司长,辅助协理报纸一事。”

  董行书目光幽深地看了一眼殿外的柯黯然,而后拱手道,“臣附议。”

  三司快速达成了意见,这个意见在大夏圣上的主导下,选择了对他最有利的两个人,一正一副,限制周铁衣起家的报纸,限制诸子百家的言论,让言论权重新归回到大夏圣上手中。

  因为他选择的两个人,现在一个为了权力背叛了恩师,一个为了权力偏转了道统。

  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就在报纸司成立,柯黯然回归朝政中结束,这个过程中当然还留下了很多疑惑,让百官们思考。

  “臣有事奏。”

  右将军尉迟破军出列。

  “何事?”

  刚刚完成一场政斗,获得了想要的结果,此时听到尉迟破军有事启奏,大夏圣上声音自然而然带著一阵舒缓。

  “臣启奏上次‘阴兵巡京’之事。”

  大夏圣上略显慵懒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起来,他余光看向旁边垂帘的天后,天后默不动声,今天的朝会到刚刚为止,她都没有发一言。

  “将奏折呈上来。”

  从大太监手里接过尉迟破军的奏折,大夏圣上打开认真看了一遍。

  自从上次周铁衣离京,提了‘阴兵巡京’这件事之后,周铁衣一系的人就没有其他动作了,因为这件事最核心的利益是属于天后的。

  周铁衣没有其他动作,就让大家解读为上次提‘阴兵巡京’,一方面是为了在当时的朝政局势中彰显他忠君为国,另外一方面是为了示好天后,让天后出言帮腔。

  而这两点周铁衣都做得很好,自然没有额外的理由再提‘阴兵巡京’的事情。

  但是这个种子埋下,自然就要落在有心人心中。

  谁是有心人,自然就是天后,右将军。

  阴兵巡京的权柄对他们影响最深,除此之外,连儒家,法家都在这件事上插不了手。

  奏折里面也是就事论事。

  这也是最近这十几天右将军和天后通过种种奏折提议讨论的事情。

  阴兵巡京,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备神孽,所以应该与诛神司相配合,而且幽冥与阳世的稳定入口放在其他地方不合适,放在诛神司里面也可以避免惊扰百姓。

  最后,就是在诛神司内单独立‘夜巡院’,执掌阴兵巡京之事。

  而夜巡院的院长,右将军在奏折中直接推荐他的孙子尉迟敬!

第365章 杀心已显

  大夏圣上看完了整篇不长的奏折。

  如今武勋们写奏折,也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大量使用白话文,对于这点,大夏圣上并没有呵斥,因为使用白话文,抢夺儒家的言论权柄,本来就是他想要做的,即使他如今忌惮周铁衣,但是在这点上仍然不会改变。

  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旁边的掌印大太监薛明浩,薛明浩用阴柔尖细的声音读了一遍整篇奏折。

  大夏圣上声音平静,“诸位,议一议吧,这件事各部也上了很多奏折,今天也正好一起拿出个章程来。”

  百官们对于奏折的内容并不感到意外,唯有最后尉迟破军举荐他的孙子稍感意外。

  尉迟敬学儒,这些年来被尉迟破军管得严严实实的,连在诛神司内挂闲职都不准,可谓是家风严谨。

  而尉迟敬虽然在学儒上没有多少天赋,但那么多资源喂下去,也好歹是儒家七品,举人出身,这已经有了为官的基础。

  董行书迟疑了片刻。

  在管理‘阴兵巡京’这件事上,有三者最为合适。

  第一,诛神司,第二,天京卫,第三,羽林军。

  诛神司管理阴兵巡京,是因为可以防备神孽,也是阴兵巡京最主要的目的。

  天京卫本来就管理著天京的治安,如果将阴兵巡京这件差事放在天京卫的名下也最为合适。

  羽林军名义上是兵冢阴兵的直属上司,在兵冢之时,各部阴兵就受羽林卫阴兵节制,而且羽林卫是大夏圣上亲兵,所以让阳世的羽林卫管理阴兵也合适。

  对于他们儒家而言,最好的选择是天京卫,因为赵观山算半个儒家的人,诛神司次之,羽林卫最下。

首节 上一节 307/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