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318节

  主打一个模仿大家闺秀的斯文举止。

  眨眨眼,好奇道:

  “淮安王?那位‘吃货王爷’?女儿听说,最近城中来的那位郡主,便是淮安王府的千金。大哥知道么?”

  赵都安神色自如,一边拆开蟹钳,一边淡淡道:

  “确有此事。”

  以他的身份,当然知道那位郡主的到来。

  据他所知,那位郡主自称来观摩佛道斗法。

  入城后,直奔皇宫,女帝亲自接待了这位“堂妹”。

  而后的几日,这位郡主也没闲着,开始依次一家家拜访京中大人物。

  李彦辅,袁立,董玄……甚至天师府与神龙寺,也都没错过。

  主打一个雨露均沾。

  而后,更以韩粥为突破口,自称仰慕京中人物风采,切入了京城文坛的圈子。

  参加了场秋日文会,大放异彩。

  没用多久,便俨然成了京中一位搅动风云的人物了。

  只是赵都安至今没有与之见面,倒是有关淮安王一家的资料,反复看了好几遍。

  “长袖善舞。”

  这是他冷眼旁观数日后,对这位郡主的点评。

  或者,用更生动的词来描述,俨然是一位“交际花”式的人物。

  “听说,这位郡主是个大才女呢,诗文才气,连韩半山都喟叹不已。”

  赵盼捏着蟹腿,细声细气:

  “她没拜访大哥么?”

  赵都安笑了笑,说道:

  “我一个区区四品武将,放在外头是个大官,但在京城,根本排不上座次,人家堂堂皇室王府千金,如何来拜访我?”

  赵盼哼了声,不服气道:

  “大哥又不是寻常的武官,我听说淮水道,乃是朝中相国一派的地盘,想来那淮安王,与那什么‘李党’也是一伙的,才刻意轻慢了大哥。”

  尤金花顿时忧心忡忡,眼中含着担心:

  “大郎,真是这般么,那可莫要招惹那郡主,人家毕竟姓徐。”

  赵都安忍俊不禁,削了少女一个头皮,笑骂道:

  “小丫头还分析上朝局了,怎么?想给大哥当谋士?那先检验下你最近读书课业?”

  赵盼脸蛋瞬间垮塌,不吭声了,闷头踩裙下的京巴。

  踩得被戏称为“袖犬”的犬中贵族嗷嗷直叫唤,委屈巴巴,眼里含着泪。

  不知道怎么惹到女主人。

  等赵都安吃完离开,尤金花看了眼女儿,犹豫了下,试探道:

  “你的课业……”

  “娘!”

  赵盼扭过头去,抱起一脸懵逼的狗子,认真道:

  “我听人说,女子啰嗦是变老的征兆。”

  说完,她吧嗒吧嗒,抱着一口螃蟹没尝到的狗子回屋了。

  变老……尤金花如遭重击,揉了揉秋膘小肚子,愁眉苦脸。

  ……

  ……

  诏衙,梨花堂。

  赵都安抵达衙门时,雨已近乎停了,只是天空还是阴沉沉的。

  本想照例打个卡,简单处理下公务就开溜。

  却不想,小秘书一把将他按住:

  “大人,督公召集九个堂口缉司去议事。”

  大早上开会……赵都安骂骂咧咧,抬起屁股去了总督堂。

  一群人昏昏欲睡,听马阎开了大半个时辰的早会。

  核心会议精神就一点:

  佛道斗法临近,京城近日来多出许多外地的修行者,尤其以武夫为主。

  大虞以武立国,朝堂上虽以文臣为高,但民间风气仍有尚武精神。

  女帝胸怀宽广,对前来看斗法的江湖人士予以方便。

  只是,江湖人士多了,难免爆发冲突。

  故而,维持治安的压力,落到了整个禁军的头上。

  诏衙作为禁军之一,且负责侦查逆党,肩上担子尤为沉重。

  马阎督促九堂,加大巡逻,绷紧神经。

  不要在这段时期内,让城中出什么乱子,更要严防匡扶社趁机搞事。

  “督公就是想太多,匡扶社敢打佛道两家的脸,除非是找死。”

  会议结束后,海棠抱着肩膀,一脸打工人的怨气。

  “其余江湖人也要压制着,若出乱子,有损陛下威严。”卷王张晗一脸认真。

  赵都安懒散地走在人群里,突然狞笑道:

  “不就是让外地那帮莽夫老老实实趴着么,反正看到哪个不懂事的,抓了就完事。

  这可是京城,咱们这帮地头蛇,还能让外地人欺负了?管他什么王公贵胄,大有来头的人物,龙得盘着,虎得卧着。”

  其余缉司纷纷看他,表情怪异。

  心说不愧是你,但这话听着莫名有种爽感是怎么回事……

  海棠抱着肩膀,脸上挂着看熟人装逼的奇妙微笑,揶揄道:

  “赵大人这是意有所指啊,对了,提醒你一句,最近城中藏龙卧虎。

  我水仙堂的线人上报,在城中看到了疑似青山亲传武人,你若不小心撞上,可还要小心翻了船。”

  赵都安瞥了她一眼,淡淡道:

  “那个柴可樵?不是只有你水仙堂的耳目聪慧。”

  张晗等六位缉司默默看俩人斗嘴,这已是诏衙内一出别样的风景。

  “哼!”

  最终,斗嘴没分出胜负的俩人不欢而散。

  赵都安大步往外走。

  “督公刚要求认真,你就翘班?”海棠抓他小辫子。

  赵都安压根不搭理她:

  “知道不知道,什么叫奉旨修行啊。”

  ……

  维护治安,不缺他一个。

  赵都安牢记这段日子的任务,是跟着海公公,学习怎么尽快踏入神章境。

  走出诏衙。

  赵都安独自骑马,估摸了下时辰,穿破秋风,抵达了城中某条“茶楼一条街”。

  这片区域,开了好多家茶楼,汇集天下名茶。

  在京中也算有名气,产业集群了属于是。

  不过,赵都安来这里,却不为饮茶,而是因为海公公就在这里等他。

  “你今日来迟了一刻钟。”

  二楼窗边,最靠近街道,视野最好的一张桌旁。

  扮做寻常富家翁打扮的海供奉,淡淡说道。

  他戴着一顶瓜皮小帽,手指上戴着翡翠扳指,皱纹细密,脸庞如婴孩,身材略有佝偻。

  粗看去,无人会将这样一个饮茶的老者,与皇宫大内第一高手联系起来。

  赵都安笑嘻嘻走过去,将手中拎着的纸包递上:

  “海先生,早上衙门议事,小子特带了杏子糕赔罪。”

  在宫外,以“海先生”称呼的老供奉瞥了他一眼,笑了笑:

  “你这鬼头,又是从何处探听得知,咱家喜欢这一口。”

  赵都安堆笑,没接茬,自顾自在老供奉对面落座,说道:

  “先生,您带着我连续在这里看了三天戏了,不知何时开始修行,学着突破神章心境?”

  海公公放下青花杯,满是皱纹的手扒开纸包,捏起一枚杏子肉脯塞入口中。

  感受着舌尖甘甜,笑道:

  “修行?早已经开始了啊。”

  ……

  ……

  就在赵都安与海公公对话的时候。

  二人所处的茶楼对面,隔着一条街的另外一家茶楼包厢门被推开。

  名为“绿水”的丫鬟走进来,禀告道:

  “郡主,那赵都安已来了。”

  房间内,桌旁坐着两道身影。

  其一,赫然是这些天,在京中不断拜访各家府上,名人才俊的“交际花”徐君陵。

  其二,则是那名奉淮安王之命,保护郡主安危的素袍老者。

首节 上一节 318/1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1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