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魔水浒开始 第59节

  此人中年得女,又一辈子操劳,自然显得老,其实也就五十来岁。

  “刘太公,可认得洒家?”

  “呀!是智深大师……”

  “来来,这是洒家的哥哥,知寨也是洒家的兄弟,你有什么冤屈,尽管道来,洒家给你做主。”

  “智深大师。”刘太公苦笑一声:“官府给咱家派了好大的税,真的是万贯家财也不够税吏盘剥啊!活不下去了,真的活不下去了啊!”

  鲁智深尴尬一笑,抓了抓大光头,气道:“官逼民反,朝廷真的不让人活了……”

  “唉!早知如此,去年不如招那山大王做上门女婿,倒也能保全了家产。现在……我女儿都快要卖给大户做妾了……”

  鲁智深脸色更加难看。

  曹杰安慰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刘太公今后是要作何打算?”

  “大人,捐粮剿匪,咱真的没这个能耐了。”

  “有力出力,有粮出粮,刘太公家住在那桃花山下,必然清楚桃花山的虚实。不知那两位山大王品行如何?”

  刘太公想了想,又看了看鲁智深,开口道:“不瞒大人,那叫作打虎将的李忠、小霸王的周通,也不为难我们乡邻,只劫道南来北往的商旅,日子过得也是清苦。”

  “我听说那周通要强娶你家女儿?”

  “唉!他用二十两金子、一匹红锦做聘礼,去年是我太过苛责了……”

  焦挺立在曹杰身后,立刻瞪圆了眼睛:“我滴个乖乖,二十两金子?你家女儿是镶了金逼吗?你这老汉,可真是狗眼看人低啊!”

  “……”

  刘太公怒又不敢怒,只露出苦笑。

  现在回想起来,当日可不就是被猪油蒙了心。

  那周通选定了良辰吉日,来庄上当上门女婿。

  这说明,周通是按照明媒正娶的流程来走,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强盗抢亲”,将女子抢了就跑,去做压寨夫人。

  而且,周通是去当上门女婿的。

  在宋朝,虽然女婿入赘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上门女婿的身份和地位明显很低。周通在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主动当上门女婿,表现出他体贴的一面。

  接下来,周通穿得喜庆热闹,带着一群小喽啰,头上乱插着野花,一路吹吹打打来到刘太公庄上迎亲。周通遇见了刘太公庄,也是“丈人”前,“泰山”后的称呼,做到了起码的长幼有序。

  不巧的是,周通在销金帐子里没有摸到刘小姐,却摸到了赤条条的鲁智深,还被鲁智深骑在身上一顿暴打。

  后来,鲁智深与周通折箭为誓,要他“依着洒家,把来弃了,别选一个好的”。

  周通说到做到,此后真的没有去找刘小姐的麻烦,也没有再找女人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件事产生了心理阴影?还是痴情于刘小姐的缘故。

  李忠并非不爽利,周通也并非好色。

  他们只是被逼上山的普通人罢了!

  那董平,东平府的兵马都监,善使双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又长得貌俊朗,仪表堂堂,人称“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就是这样一位被金圣叹评为“真英雄,真风流,温太真不足齿也”的“中上人物”,却做出了一件龌龊事情。

  当初,董平看上了东平府程太守的女儿,多次派人去求亲。程太守不答应。当梁山大举进攻之际,董平又去问程太守,摆明了是要乘人之危。程太守再次婉拒了,让董平心头十分恼怒。

  接下来,董平出战时,被梁山好汉活捉,归顺了梁山。此后,董平带着梁山大队人马,攻陷了东平府,第一件事就是“杀了程太守一家人口,夺了这女儿”。

  “杀人全家,抢人女儿”的事情,董平眉头都不皱一下就干了出来。

  归根结底,李忠、周通为人嫌弃,还是他们实力不足。

  曹杰从来不会门缝里看人,战将有战将的用处,手艺人有手艺人的用处,李忠周通自然也有他们的用处。

  云在青天水在瓶!

  “刘太公,若是再给你个机会,可愿将女儿嫁给那‘小霸王’周通啊!”

第74章 诏安?诏他娘的安

  “哥哥,洒家真的错了吗?”

  鲁智深抬头望天,只见一轮弦月高悬,群星晦暗。

  曹杰微微一叹,充当心理医生,安慰道:“智深哥哥,不是你错了,而是这个世道错了。”

  鲁智深落寞地收回目光:“洒家在西北,一个河湟开边,就让利州路民不聊生。真要再跟西夏作战,苛捐杂税再起,老百姓怎能承受得住?

  这山东,没有战乱之苦,却比西北更苦。那江南,鱼米之乡,不愁吃喝,却也饱受花石纲之苦。这世道,真不容人活了吗?要逼到所有人都上山落草才肯罢休吗?”

  这乱世,都是皇帝自己作出来的,别说什么奸臣当道,罪魁祸首就是那赵佶。

  宋徽宗,一个被皇位耽搁了的艺术家、书法家。

  只这花石纲一项,便是前后长达二十多年的乱政。由此带来的奢靡之风,更是耗尽了国库,使财政捉襟见肘,国库的空虚进而造成了国家经济、军事的衰败。

  而且,为了保障花石纲的运输,给这些船只让出水道,大量的漕运船只被挤到一边,如果运送花石纲的船只不够用,这些漕运船只和商船还要被强行征用,用来运送花石。

  由此导致全国各地粮食、食盐短缺,饿死不知多少人。

  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要上山做无本的买卖。

  大怂底蕴深厚,其实还能苟很多年的,可谁能想到女真人崛起了,夺了赵宋一半的江山。

  “世道乱,百姓活不下去,便要造反。”曹杰沉声说道。

  “上山落草就能活下去了吗?”

  “智深,落草是落草,造反是造反。”

  鲁智深猛地一惊。

  在封建王朝里,百姓造反是大罪,而逼迫百姓造反的官员,他们的下场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在大军平定百姓叛乱之前,获罪的首先就是当地的官员。

  所以压榨百姓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官员会把握好一个度,绝对不会冒险拿走百姓碗里最后的一粒粮食。

  所以自古以来,只有在大灾面前才会有大变。

  全天下,到处都有落草的山贼,但打出旗帜造反的,少之又少。

  梁山,现在也不过是一伙草寇,打出的旗帜也只是“替天行道”。

  但曹杰自穿越重生的那天起,便已经心生反意。

  穿越水浒,不造反,那不白穿越了吗?

  “哥哥说的造反,是造反?”鲁智深问道。

  阮小七笑道:“造反不是造反,那又是什么?”

  “智深哥哥,你们在说什么哑谜啊!我怎么听不懂?”焦挺抓着脑袋问。

  其实,连武松也没有明确的造反目标,只知道要将兄弟搞得多多的,将梁山搞得强强的,谁来打我们,便打回去,谁也别想再欺负我们。

  但做大做强之后呢!

  是招安?

  还是继续聚义逍遥?

  难道还能将皇帝拉下马?

  他们并没有想得那么长远。

  但曹杰不得不考虑长远。

  今日鲁智深既然问起了,那曹杰便也要说一说自己的志向,立下前进的目标方向。

  有了目标,众人才知道往哪个方向努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天下,许许多多的人上山落草,杀人放火却是为了受那招安,做那人上人。从被压迫者转变成压迫者,屠龙的勇士成了恶龙。

  我曹杰要造赵宋的反,却不只是为自己,我看到了前方无穷的黑暗,五胡乱华的乱世即将到来。每每午夜梦回,我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造反,就要造出一片朗朗乾坤出来……造反,就要改变眼前污浊的乱世……

  智深,各位兄弟,我曹杰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

  大伙儿都说造反,但他们口中的造反和曹杰践行的造反,其实远远不同。

  只说史书记载的造反,徽宗朝就有一大堆。

  宋徽宗登基第一年,河南府造反;第二年,河东路造反、京畿造反;第七年,苏州造反;第八年,河北西路造反、太原造反;第九年,扬州造反、江宁造反……以上,只是拉开序幕,都还没进入造反高峰期。

  而开封府附近的反贼,居然能坚持八年,朝廷还得靠招安解决。就算换成崇祯做皇帝,都不会这样扯淡!

  这些造反者,其实就是占山为王的山贼。

  朝廷自然不重视。

  可方腊坐寇东南,自号“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

  朝廷立马就派遣西军精锐剿灭。

  鲁智深出身于西军,知道西北铁军的强大,紧锁着眉头道:“哥哥,要是造反真不准备招安?”

  “招安?诏他娘的安!”

  “招安做官,去搜刮民脂民膏吗?想要银子,多少银子我赚不到?想要官位,拿钱去买便是。”

  “我真不忍目睹亡天下的那天到来!”

  曹杰仰首望天,留给众人一个孤独却异常高大的背影,清脆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众人耳中:“虽千万人吾往矣!虽九死而无悔!”

  “好!”

  鲁智深猛地拍手:“脑袋掉了也不过是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洒家拼了命,也要送哥哥抵达对岸,九死无悔!”

  “哥哥!”

  武松轰然抱拳:“武松愿陪哥哥,前路纵然是刀山火海,也九死无悔!”

  “我阮小七也一样……”

  “我曹正……”

  “九死无悔!”

  “俺也一样!”

  “好!”

  一只只大手迭在一起,曹杰感慨道:“有兄弟陪伴,纵然脚下是万丈深渊,我曹杰又有何惧哉!我等兄弟齐心,必能在这黑夜里杀出个黎明,招安?诏他娘的安!”

  “招安?诏他娘的安!”

  “哈哈!”

  水浒这本书,鲁迅说它让“侠”字渐消,伟人说它好在让人看清了投降主义的下场。

  众人大笑间,一颗流星划过天际。

  同时,远在东京的司天监记录下九个字:妖星现,侵紫薇,袭北斗!

  是为,大乱将至!

首节 上一节 59/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