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魔水浒开始 第58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剿匪,有兵不行,有粮也不行,有兵还要有粮,这才能驱使那群丘八。

  当兵吃粮,拿饷卖命。

  天经地义!

  清风寨有兵,但不多。

  乡下的土财主,有粮,其实愿意拿出来的也不多。

  各方合力拧成一股,才有剿匪的可能。

  当然,上任知寨借剿匪的名义,收了几十年的税,彻底让清风寨周边的百姓破了家,从而导致三山彻底发展了起来。

  人都拿了钱升官走了,骂他“狗官”也无用。

  论养寇,大怂朝的官员才是真正的行家。

  曹杰有心一番探查,果然找到了那个刘高。

  这刘高倒也不算是本地乡绅,他因中了秀才,又屡试不第,于是娶了清风山下王大善人家的闺女。

  如今买官盛行,王大善人便捐了好大一笔钱粮,为女婿谋取清风山文知寨的官职。

  也想和那上任知寨一样,来发上一笔横财。

  谁承想,被武松捷足先登,官职、钱财两空。

  新知寨要剿匪,各地乡绅再度齐聚清风寨。

  对于剿匪,他们其实并不愿意。

  民间有句话说得好: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土匪掠夺时像用宽齿的梳子梳理一样,不能将所有值钱物品都搜刮走,百姓还能留下一些东西。

  官兵掠夺时则像使用细齿的篦子一样,会尽可能地搜刮走所有值钱物品,给百姓留下很少的东西。

  剿匪,不管成不成功,小地主都要破财。

  有上次接风宴愉快地交流,一众乡绅客套一番,武松还是坐了主席,花荣左手落座,其他众人也按秩序入座。

  “各位高邻,说句不中听的话,我和花将军可是个穷官啊,上司拨付的那点经费,牙缝也塞不满,可我们还得与清风山的贼人相斗,保护一方百姓平安。

  军营之中,早已是寅吃卯粮、捉襟见肘了,我和花将军又是极爱面子之人,不忍心学其他一些军营的做派,压榨乡亲、欺凌良善,我们也只好向各位高邻伸手要饭吃了。”

  先礼后兵,在座的都是地主,有一个算一个,谁没逼死几个破落户。

  全杀了可能会有无辜,但是十个杀九个,绝对有漏网之鱼。

  武松压榨他们,也是心安理得。

  花荣做了多年的武知寨,虽然不管粮草经费的事,但没吃过猪肉,哪里没见过猪跑,配合武松道:

  “清风山的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你们也不想哪天在家里坐着,老婆孩子热炕头,那清风山的三个吃人魔头就下了山,将你们妻女掳上山去,奸淫掳掠后,还被剜了心肝做成醒酒汤吧!”

  说起那清风山的三位大王,在场所有人都齐齐打了个哆嗦。

  二龙山只劫财,桃花山还挺讲道理。

  这清风山,那真就是魔窟了。

  “知寨大人,剿匪我等自然愿意!”

  王大善人的祖坟就在清风山下,他家的田地自然也在那一片,如今那地方去不得,资产都缩水了好几成。

  若是剿匪,他是第一个愿意的。

  不过,人都是贪婪的,若是既剿了匪,又不用出钱粮,要是还能赚点,岂不妙哉。

  众人在大厅里商议,那刘高朝着武松一阵暗示,去了后面书房。

  “知寨大人,小人刘高,乃是王大官人的女婿。”

  “你有何事?快点说来。”

  刘高心中一阵抽搐,这官职本是他的啊!竟让一个嘴上无毛的小子得了!

  “王大官人愿配合大人,拿出粮食八百石资助剿匪。”

  “好!王员外心忧百姓,端的是乡绅的表率。”

  刘高苦笑一声,解释道:“大人,各地山贼为祸多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啊!大人若是剿匪捐粮,各个庄子顶多也就捐个几十石。”

  “嗯?”武松不是傻子,一听就知道这刘高的意思了,皮笑肉不笑道:“王员外做了这个表率,领了好头,若能捐到足够的钱粮,我自然不会亏待了他。”

  “有大人这句话,小人便知道怎么做了。第一批三百石,明日便能送到,想来有王大官人做表率,其他乡绅也必然慷慨解囊。大人也有钱粮去剿匪了。”

  “好!剿匪成功,有伱们翁婿的功劳。”

  望着刘高的背影,武松冷笑了一声,暗道:果然如同哥哥所料,这都是群吃人不吐骨头的……

  当刘高将认捐八百石的消息一公布,大厅里一阵沸腾。

  有人背叛了阶层,没得办法,有认捐了三百石,有认捐了两百石……

  人家手里有兵,剿不了那清风山,还找不到由头剿了你个庄子。

  这年头,真特么官逼民反啊!

  ‘回去加租子,把今天失去的补回来。’

  一众乡绅苦着脸离开了清风寨,直到最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久久不愿离开。

  “老丈,怎不回去?”

  老丈朝着武松一拜,哽咽道:“知寨大人,小老儿乃是桃花村的刘氏家主。”

  “原来是刘太公。”

  “不敢称作太公……唉!知寨大人要剿匪,小老儿自当鼎力相助。可……可……”

  刘太公捶胸顿足,竟然双膝跪了下来:“都说有个蔡相公在变法,搞什么方田令。大户的田越方越少,小户的田越方越多。小户活不下去,要么投献做佃户,要么逃去深山里。

  我刘家也被多多方田,随便划几片山林,都说是我家的良田,要收好大的税。

  便是县衙里没靠山的大户,也得破家逃亡了。

  我刘家也活不下去了啊!”

  方田均税,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本意是好的,就是防止隐田逃税,增加国家税收。

  蔡京上台之后,立即重启方田,说白了就是清查田亩。地方官为了政绩,指着荒山说是旱田,指着河滩说是水田,强行登记在老百姓名下。

  于是乎,全国大乱,就连实力不够的地主,都被逼得舍弃家业逃跑。

  这桃花山下桃花村的刘氏,就是受此盘剥的小地主。

  他这个小地主,家里真的没余粮了。

  武松不是不近人情的狠人,他的狠只是针对那些贪官污吏,坏透了心的贼人。

  将刘太公扶起,武松柔声道:“我不是那些贪官,你若真无粮,不捐也没什么。”

  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团结可以团结的。

  武松悟了!

  刘太公热泪滚滚,捂住武松的手,哽咽道:“大人……活青天啊!”

第73章 “不爽利”李忠,“花田错”周通

  鲁智深从桃花山下来了,一脸不痛快地扛着水磨禅杖,领着张三李四等人来到了清风寨。

  果不其然,他并不受李忠和周通的待见。

  虽然没有翻脸,桃花山上两位大王客客气气将他送出了山门,还拿了好些银子相送,但投靠、收编,那对不起了。

  “打虎将”李忠、“小霸王”周通,真的被大和尚坑怕了。

  你想想,娶妻被搅和了,你说我强娶,不占理,挨了打也是自找的。

  你鲁智深拳头大,伱说得对。

  咱小霸王不敢反驳,你让我发誓,我便也发誓,咱一个唾沫一个钉,说不去骚扰刘家小姐那便不去骚扰。

  但我们兄弟好吃好喝留你在山寨,又下山打劫为你赚盘缠,回来发现家被偷了,那种感觉简直日了狗。

  曹杰一脸浅笑望着闷闷不乐的鲁智深,这个大和尚确实是个好人,可神经也大条。

  李忠小气吗?

  曹杰并不这么看,史进拿十两银子资助金翠莲父女,那是地主家的儿子有钱,口袋里至少还有上百两的盘缠。

  而李忠拿二两银子,这可是他辛辛苦苦街头卖药赚来的,可都是血汗钱,指不定就是他大半的家私。

  你不能因为这个就说人“不爽利”,小瞧了人家。

  至于后来在桃花山做了山大王,还说下山打劫赚盘缠,山寨里好些金银酒器舍不得拿出来。

  这就又想劈叉了。

  周通娶妻,用了山寨里的全部钱财,而金银酒器的价值在哪里?在其工艺上,在其艺术上。

  底层劳动人民出身的李忠,怎么舍得将好好的酒器给融了,当银子使。

  这不是败家吗?

  只能说,阶级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不同,尿不到一个壶里。

  而李忠、周通这种底层劳动人民阶级反抗封建王朝压迫的代表,却也被曹杰所重视。

  他可是心心念念着“人皇”,要做那三皇五帝般的人物,获取无与伦比的命魂天赋。

  自然要学太祖……

  “那李忠端的不爽利,气煞洒家了。”

  “咕噜噜”干了一碗闷酒,鲁智深将酒碗重重砸在了桌子上。

  给他添了一碗酒,曹杰安慰道:“智深哥哥,鸟有鸟道,兽有兽道,我给你个去处,取了二龙山,你来做山大王。”

  “洒家也不想在桃花山上受气,洒家怕一时忍不住就动了手,坏了哥哥的谋划。明日洒家就去那二龙山……”

  “不急不急,那二龙山山高路险,只合智取。”

  “智深哥哥,你还是听哥哥安排吧!莫要再逞强了。”

  听到焦挺的话,鲁智深又哼哧了起来,撇着嘴抱拳道:“洒家这次听哥哥的安排。”

  来的时候,他可是立了旗帜,要单枪匹马、不动刀兵为曹杰取了桃花山,可计划赶不上变化,着实让鲁智深倍感没了面子。

  他这个人最好面子。

  这时候,武松走进了院子,抱拳道:“哥哥,智深哥哥,有个桃花山下桃花村的刘太公,我看他可以发展成我们的人,您看要不要见一见?”

  “桃花村的刘太公?”

  鲁智深瓮声道:“去年洒家在他村上借宿,帮他打发了那周通强娶他的独女,你将他叫来。”

  曹杰也点了点头,武松当即便走了出去,领了个落魄的老头进来。

首节 上一节 58/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