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千古一帝有什么用 第144节

  比干和商容震惊的对视一眼,完全不知大王这个差事,到底是怎样。

  帝辛一挥手,让青鸾仙子把小车推到两人面前,道:“你们先看看吧。”

  比干和商容拿起了小车上的文章。

  第一篇:《正气歌》。

  第二篇:《论语》。

  第三篇:《大学》。

  两位立于成汤文臣之首,学富五车的重臣,越看越激动。

  到最后,满头大汗,全身颤抖起来。

  满朝文武满脸惊悚。

  大王拿来的到底是什么?亚相和老丞相怎么激动成这样?

  终于。

  两位文臣之首粗看了一遍四书五经后,对视一眼。

  然后向帝辛五体投地拜下,齐声哭道:“大王,臣有罪。”

  “臣无颜再入九间殿,这就辞官归家,每日自省。”

  满朝文武大惊失色。

  闻仲几乎跳起来。

  黄飞虎手中朝笏掉在了地上。

  杨任吓得朝官帽子歪到一边。

  发生什么事了?

  帝辛:???

  皇叔和老丞相这是什么毛病?

第144章 五道王旨,以文传道

  九间殿上。

  满朝文武哗然一片。

  亚相与老丞相居然要辞官?

  大王到底拿出来了什么?

  杨任等文臣连忙向帝辛请示,得到同意后,也开始翻看起小车上的儒道经典。

  很快。

  九间殿上所有文臣全都五体投地,拜伏于金阶之下。

  “臣等无能,这就向大王辞官,回家自省。”

  吾等文臣,整日号称以文治辅佐大王。

  然而,大王写出来的经典,却已经远超他们的想象。

  大王一人的文采,盖过这满朝文臣。

  大王随手一书,就可以盖过天下所有读书人。

  大王之前所书《千字文》,虽然同样惊艳,但那只是启蒙之物。

  众文臣们虽然震惊,但依然还可以想象。

  而这四书五经之经典,他们连想象都无法想象。

  那是蕴含会儒道至理,大义大德之经典。

  是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的华章。

  这些远超一切的思想,这些蕴含大道的华章,众文臣以前从来没有想过。

  现在,大王以华章书写大道至理。

  他们这些自诩文臣的人,还有什么脸面站在九间殿上?

  在大王面前,他们何以称之“文”?

  帝辛:……

  他知道四书五经拿出来,会刺激到满朝文臣,但没想到这些文臣会来个全体辞官。

  闻仲上前翻看了一番四书五经后,也是满脸震惊。

  这,当真是大王所写?

  这还当年那位托梁换柱,倒拽五牛,好武厌文的大王?

  闻仲满脸震惊的看向帝辛。

  他知道大王会拿出震惊满朝文武的经典,毕竟他三日前,就看过《正气歌》。

  但他真没想到大王会拿出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

  每一篇都是传世经典。

  而且数量还这么多。

  但随后,他就释然了。

  大王能以文立儒道。

  那这些经典,就必然是大王所写。

  至于是如何写出?

  不重要。

  立道,这曾经是只有圣人才有资格做到的事。

  现在,大王做到了。

  虽然,之前大王已经传武道于全军,于民间。

  但武道因大王王旨,隐而不发,所以武道只是成汤内部说法。

  并非天地承认的道。

  儒道,这才是大王第一个立的新道。

  第一个新的道。

  闻仲在看到大王立儒道之时,就已经想到了。

  不久之后。

  大王必然会再立武道。

  他很清楚,大王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立武道,只是为了麻痹诸天仙神罢了。

  毕竟,儒道以文为本,内秀于胸,仙神不会第一时间重视。

  武道却是张扬激进,会让人族拥有让诸天仙神忌惮的力量。

  闻仲长吸一口气,抱拳向帝辛一礼,道:

  “臣恭贺大王立儒道,书华章,功绩可比仓颉帝。”

  满朝文武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跟着老太师一起恭贺。

  帝辛一摆手,道:“仓颉大帝的功绩,后世之人不可比。”

  “孤也不会与人族先祖,三皇五帝比功绩。”

  “吾等后辈,自当立下新的功绩,告慰先祖。”

  满朝文武满口称是,起身又是一礼。

  帝辛又看向比干和商容,道:

  “皇叔,老丞相。”

  “孤给你们一个月时间,把这四书五经,全都梳理出来。”

  “将不足之处补充,将不妥之处修改。”

  “这些日后,就是儒道经典,要以文传天下万民。”

  “这一月间,孤允许你们调动一切力量。”

  “满朝文武,朝歌所有王公贵族,所有读书人,皆受你们调用。”

  比干和商容伏在金阶上,道:“臣怎敢对大王华章动笔?”

  “大王字字珠玑,臣等何以修改?”

  “臣惶恐!”

  帝辛静静地看了皇叔和老丞相一眼。

  这两老头儿,满脸兴奋之色,哪来的惶恐?

  于是,他一挥手,人王御气术运转,将比干和商容提起来。

  平静开口,道:

  “滚。”

  比干和商容推着小车转身就走。

  他们确实对四书五经惊为天人,但能参与到大王这些华章之中。

  哪怕只是将这些华章整理成册,都是莫大的荣耀。

  他们怎么可能错过?

  ……

  一月之后。

  四书五经终于完全梳理完毕,工部赶工半个月。

  将四书五经刊印一万份。

  随后,由战神军和御神军押运,送往各郡县。

  又过两月。

  风尘仆仆地比干回报九间殿。

  “大王,各郡县学馆,在神灵工程军的全力建设下,已经完成。”

  “如今,帝畿之地,上千郡县,已经最少有一座学馆。”

  “只是,这些学馆如今依然不足以完全覆盖整个帝畿之地。”

首节 上一节 144/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