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千古一帝有什么用 第143节

  “人王帝辛,你所有的挣扎,都没有意义。”

  “有大老爷在,封神量劫的天数,绝对不会改变。”

  ……

  太素天。

  女娲娘娘看着覆盖在人间的一道灰蒙蒙的光。

  那光芒中带有她的圣人力量。

  那正是她当初立下的那道法旨。

  “位列仙班者,不得入人间。”

  不过,她很清楚,她这道法旨并不能一直护住人间。

  封神量劫,天道降下劫气,最终会将她这一道法旨冲散。

  量劫乃是天道降下,圣人也不可能阻止。

  女娲娘娘的目光转向西岐,落在封神榜和打神鞭上。

  片刻后。

  她一道意念,送往朝歌,轻声道:

  “帝辛,本宫的法旨还可以挡住诸天仙神许久。”

  “但无法一直挡住。如今封神榜和打神鞭已经到了西岐姜子牙手中。”

  “你在此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吧。”

  ……

  朝歌。

  帝辛寝宫。

  帝辛还在奋笔疾书。

  在写出《正气歌》,立儒道之后。

  他终于找到机会,把从穿越者记忆里得到的部分经典给趁机拿出来了。

  他之前还打算在比干皇叔建好各郡县书馆,以千字文统一成汤文字后再拿出来。

  但现在,有了儒道,有了浩然正气,他就可以提前将这些经典拿出来了。

  有这些经典的支撑,儒道可以更快地传播出去。

  因为儒道就是立根于文字与华章之上。

  有了浩然正气, 这些经典的传播,也会更加地顺利。

  因为有浩然正气,这些经典就不会被曲解,更会极大地激发万民学习经典的动力。

  两者相辅相成。

  此时。

  帝辛刚刚把《论语》的部分写完。

  从穿越者记忆里得到的四书五经,他一直就在进行过初步的筛选。

  现在自然落笔生风。

  他会将不合时宜的内容剔除后,再将初稿交给比干皇叔,让其进行接下来的精修。

  最后在各郡县书馆落成时,同步推广。

  就在这时。

  站在一旁,因为震惊而呆立良久的青鸾仙子身上气息,猛地一变。

  一股生生不息的生命气息,从青鸾仙子身上蒸腾而起。

  氤氲之气化作一片祥云笼罩其身,让她的容貌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帝辛停下手中御笔,看向青鸾仙子。

  这个气息,他非常熟悉。

  女娲娘娘。

  果然。

  青鸾仙子开口说话,却是女娲娘娘的声音传出。

  女娲娘娘方才在太素天的话,清清楚楚传到帝辛耳中。

  帝辛看着青鸾仙子,但他知道,此刻他是和女娲娘娘面对面。

  他淡然一笑,道:“娘娘,人族若是一直要在娘娘的法旨下才能求存苟活。”

  “那在女娲宫时,一切就已经定下了。”

  “吾人族,永远不会忘记娘娘抟土造人之恩。”

  “但人族也不会永远只在娘娘的庇护下苟活。”

  “人族,会用自己的双腿立于天地,会用自己的双手,斩尽一切艰难险阻。”

  太素天中。

  女娲娘娘深深地看了帝辛一眼, 随后轻轻一笑,道:

  “那么,本宫会等着那天的到来。”

  她收回了所有气息,结束了这一次对话。

  她这一次借青鸾仙子与帝辛对话。

  本来是为了探究,帝辛到底是如何创造了同儒道。

  但她什么也没问出来。

  帝辛的谨慎与滴水不漏,远出她的预料。

  然而对于这个结果,她不但没有任何不满,反而放心下来。

  只有这种谨慎与滴水不漏,才配得上帝辛那要逆天改命的雄心壮志。

  ……

  帝辛寝宫中。

  帝辛感应到青鸾仙子身上的女娲娘娘气息消失,淡然一笑,道:

  “封神榜与打神鞭,已经到了姜子牙手中吗?”

  “孤很好奇,要是到了最后,封神榜上那些名字填不满时,元始天尊打算如何?”

  “他是要丢掉脸皮,当场把上面的名字都改了?”

  青鸾仙子闻言,震惊得瞪大了双眼。

  大王言下之意,是已经知道了封神榜上的名字?

  封神榜上的名字是圣人签押,又以圣人之力遮掩。

  当中承载极大因果,哪怕是她这样跟随女娲身边的侍女,也不能提前知道。

  大王居然知道那些名字?

  青鸾仙子震惊的目光落回帝辛正在书写的那些经典上面。

  几行文字落入她的眼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青鸾仙子心头又是一颤。

  大王用最简约的字语,写出最有内涵深刻的大道至理。

  青鸾仙子哪怕还没接触过儒道,但在看到这些文章时,都产生了一丝明悟。

  这……到底是何等惊世骇俗的手段?

  一纸诗文立儒道。

  落笔生花,万字成文,字字珠玑,华章经典。

  这世间,还有大王不会之事?

  ……

  三日后。

  九间殿。

  满朝文武无比期待地等待大王上朝。

  自三日前大王在寝宫立儒道后。

  青鸾仙子代大王传话,要用数日来梳理儒道经典。

  今日,终于是大王再次上朝之日。

  闻仲站在百官之前,面无表情,心中却激动无比。

  三日前,大王就已经召他入宫,详细说了儒道一事。

  闻仲身为截教仙人,对于儒道感悟不深,但也已经惊为天人。

  而今日,大王要将儒道传于满朝文臣,之后再传于天下文人。

  这将是何等惊世之举?

  大王又会拿出怎样经典?

  终于。

  朝鼓响起。

  帝辛龙行虎步走入九间殿,接受百官朝拜。

  他坐上王座,随后一招手。

  青鸾仙子带着几名内侍推出一个小车。

  小车上,是帝辛用了三天时间,写出的四书五经。

  全都是经过初步筛选,最适合当下传播儒道之文。

  “皇叔,老丞相,孤有一个差事交给你们。”

  “此事,事关我成汤国运,事关人族未来。”

  “你们可要全心全力。”

首节 上一节 143/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