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封神,千古一帝有什么用 第101节

  披着一袭蓑衣的姜尚向玉虚宫一拜。

  “弟子领法旨。”

  他,姜尚,在昆仑山修行四十余年,终于可以下山了。

  他是封神气运之子,整个量劫的焦点。

  姜尚拜过师尊,也不收拾任何东西,脱下蓑衣,就这么向山下走去。

  他每走一步,封神量劫的气运,就在他身上加持一分。

  当他走下桃山,来到人间之时。

  封神量劫的气运,为之一震,滚滚劫气,从天而降。

  九天十地,诸天仙神元神同时一寒,顿觉一股不安从心底升起。

  无数声音在九天十地同一时间响起。

  “封神量劫,终于来了!”

第106章 第八本功法!群英苍穹录!

  西方极乐世界。

  准提圣人睁开双眼,看了一眼正向西岐而去的姜子牙一眼。

  他向接引圣人微微一笑,道:“元始终于放封神气运之子下山了。”

  接引圣人轻轻点头,道:“姜子牙乃是封神榜挑选出的封神气运之子。”

  “元始不可能一直捏着姜子牙不放,最终还是要放其下山。”

  封神榜乃是天书所化,事关封神量劫的气运变化。

  封神榜化形出世,由道祖鸿钧赐给元始天尊之后,就自行以因果牵引,选定了一个封神气运之子。

  这封神气运之子,身负封神气运,虽然只是一个用于封神的傀儡。

  却又是连圣人都绕不开,更改不了的傀儡。

  准提圣人看着姜子牙,道:“封神气运之子,封神量劫结束之前,不死不灭。”

  “元始将其放在昆仑仙山四十余年,就是为了让其成为玉虚门徒,一切以玉虚一脉优先。”

  “但天命岂是如此轻易就可以改变?封神气运之子最终只会按天命行事。”

  “西岐如今是吾西方之地,气运之子也终将归于我西方。”

  两位圣人对视一笑。

  西方天命当兴,不管是嚣张的人王帝辛,还是老谋深算的元始,都无法改变和阻止。

  准提圣人看向诸西方弟子,缓缓开口,道:“封神量劫的气运之子已入人间。量劫开启了。”

  随后。

  他抬起眼皮,蜡黄的脸上,露出一抹悲天悯人的神色,道:“诸弟子,量劫已启。”

  “人间将会迎来深痛的苦难,救苦救难,当为我西方责无旁贷的大义。”

  圣人座下,诸西方弟子齐齐双手合十,眼底有坚定而狂热的光芒闪过。

  “吾等领圣人法旨。”

  ……

  西岐。

  整个周国依旧笼罩在一片金色光幕之中。

  光幕中,梵音不停,檀香不断。

  周国所有重城大镇中,处处可见西方讲经之处,四下尽见修行的周人。

  西岐城。

  金刚藏道人收到了准提圣人的法旨, 立刻向西方一拜。

  “弟子,领圣人法旨!”

  “这就领姬考前去迎接姜子牙。”

  金刚藏道随后站起身来,找到姬考,道:“世子!”

  “西岐天命,当有一位大贤来到西岐。世子当效仿君侯,礼贤下士,前去迎接。”

  正在修行的姬考睁开双眼,眼底金光涌动,他站起身来,吐出一口西方庚金之气。

  “仙长所言极是,吾当像父王一样,以礼相待诸贤。”

  他看着金刚藏道人, 问道:“仙长,不知你所说这位大贤,在哪里?”

  金刚藏道人露出拈花一笑,道:“大贤在渭水。”

  姬考看向渭水的方向,也露出一抹笑容,道:“考这就前去迎接大贤。”

  他的笑容中,只有平安喜乐,却没有任何人族应有的七情六欲。

  他此刻完美无缺,然而过于完美,以至于完全不像是一个人族。

  ……

  汜水关。

  一个枯槁,漆黑,全身是泥污的人,背负着乱七八糟的荆条,一步一叩地来到了汜水关。

  他看着眼前高耸的雄关,潸然泪下。

  “昌,终于又走到了汜水关了。”

  这几乎不成人形的身影,正是西伯侯姬昌。

  他之前被判浸了三日三夜的猪笼,然后被丢出了成汤境。

  他不敢回西岐,怕是回去之后,帝辛会立刻出兵西岐。

  于是,姬昌只能继续向朝歌负荆请罪。

  姬昌这一刻,长泪不止,五内如焚。

  他知道,他每向朝歌走出一步,西岐的国 运就会损失一分。

  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他根本没有选择。

  同一时间。

  汜水关附近。

  一个白面长须的道人刚刚来到汜水关,就连忙拿出一枚玉清符篆掩去所有因果痕迹。

  随后他收敛全身所有法力,不敢动用任何仙人神通。

  这道人正是刚从昆仑仙山来到人间的申公豹。

  他看了一眼汜水关总兵府的方向,低声道:“师尊有令,一切都要小心行事。”

  “贫道身负师尊法旨,不能与大商总兵发生冲突。”

  他收回目光,向汜水关中走去。

  “不用仙家手段,只能慢慢寻找姬昌了。还好师尊给了一个大体方位,应该可以很快找到姬昌。”

  申公豹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普通的成汤子民,开始在汜水关寻找姬昌。

  ……

  朝歌。

  封神量劫开启,气运之子入人间。

  这在成汤并没有掀起水花。

  朝歌上下,满朝文武,都只有一个看法。

  大王有名言教导群臣:

  打铁还需要自身硬,发展国力才是硬道理。

  九间殿上。

  商容正捧着奏章向帝辛汇报最新的国事。

  “陈塘关以东两千里,已经完全风平浪静,大量子民开始入东海开拓。”

  “自大王施行以工代赈以来,各地流民已经基本不再出现。”

  “如今,各地子民大量汇聚至朝歌,民间对扩都的呼声越发高涨。”

  “臣以为,朝歌扩建可以开始了。”

  群臣听到老丞相的话,齐齐暗自点头,一个个喜气洋洋。

  任何一国的国都若是能扩建,都是国力强盛的表现。

  更何况,子民主动拥护扩都,那更是民心所向,国泰民安的盛世之相。

  “臣,附议!”

  闻仲第一个站出来,附仪商容的话。

  “臣, 附议!”

  然后是武成王黄飞虎。

  “臣等,附议!”

  帝辛淡然看着满朝文武,道:“孤允了。”

  “老丞相,朝歌扩都之事,就全部交给你了。”

  商容意气风发地一甩袍袖,完全不像一个八十老头儿,大声道:“臣,领旨!”

  话音落下。

  朝歌上空的国运之柱,再一次一震。

  一股庞大而充满了活力的运势正朝歌而起,融入成汤国运之柱中。

  就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本来就已经以冠绝众生的速度,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但巨人并没有满足,他以更加激昂的斗志,以更快的速度迈出脚步。

  轰!

  天地一声轰鸣。

  封神量劫的气运也受到成汤国运的影响,微微一颤。

  九间殿中。

首节 上一节 101/4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