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第314节

  “身为修道中人,身处灾区见死不救便罢了,还道貌岸然端坐道观,此为小作惩戒!”

  李阳声音平淡,但是在黄袍老道和一众拥趸听来却如恶魔低语。

  李阳没有斩杀瘦道人,只是把他的修为从启灵斩成凡人。

  然而这对于瘦道人来说简直要比杀了他还难受,身上的经脉和穴窍全部都被冻住闭合,身上气机猛然一滞,好似千万虫蚁噬咬,在地上不停翻滚嘴里发出杀猪一样恶的惨叫。

  “李真君,误会,我们是从宝岛特地赶来支援苏州黄淮灾区的天师道门人,我是当世正一道天师张道元!”

  黄袍老道再不敢托大,连忙自曝家门!

  李阳冷笑一声:“哪里来的邪道恶徒,还敢冒称天师,侵占玉皇观?!”

  说罢,空中旋转的月精轮光华更甚,照得黄袍天使身后拥趸道士面如白纸!

  “李道友手下留情,我们有证件还有官方铭牌!不是邪门歪道!”

  黄袍老道身边一个机灵的中年道士看着身份不低,当即从怀里拿出一个本本,就要上前给李阳过目。

  “你是什么身份,也配称我道友!”

  李阳道袍一挥,中年道人便惨叫一声,像是被什么钝器击中一般,往后倒飞数十米。

  中年道人身边几个同伴面面相觑,最后只能将目光聚焦于最前面的黄袍老道张道元。

  张道元面色难看,立马明白了李阳的意思,

  这是要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刚刚瘦道人要他参见自证身份,现在角色对换,要自己低身参见自证身份。

  形势比人强,天上溜溜旋转的月精轮让张道元心中一阵发毛,眼神挣扎许久,终是低下头来,双手环抱太极样式。

  “宝岛天师道张道元,拜见白云李真君!”

  张道元低着头紧咬牙关,随后双手呈上了自己的证件。

  李阳冷笑一声,这才收回月精轮,两指夹起证件,

  “张道元,宝岛天师道主持,还真的有这么个人?”

  “刚刚事情纯属意外,是贫道管教无方……贫道也是正一派第六十五代天师。”

  李阳将证件掷给张道元,语气古怪:“正一派,天师?好大的名头。”

  这漫不经心的态度让后面几个宝岛天师道道士面色无比难看,张道元的脸更是几乎涨成猪肝色,不过瘦道人凄厉的惨叫声犹未停止,一行人最终只能屈辱的低下了头。

  “李真君,你怎么来了?真君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望海涵,妙法师兄时常与我谈论起你!”

  就在此时,一个有些秃顶驼背的方脸道长领队从玉皇观中走出来,与李阳隔着老远行礼。

  他们是被李阳月精轮的慑人波动吸引过来的。

  李阳认得这个秃顶驼背道人,是大陆嗣汉天师府的二把手,张妙法的师弟张妙成,之前在青城山借丹炉铸剑的时候多有接触。

  张妙成隔在黄袍老道张道元和李阳中间,察觉到情况微妙,心中一阵发笑,知道这群嚣张跋扈的宗族亲戚是踢到铁板了。

  “妙成道长,我们刚刚只是与李真君出现了一点小小误会,现在误会已经解除了,正计划设宴款待李真君。”

  张道元不想在大陆宗族面前掉面子,硬着头皮解释道,同时也向李阳发出邀请。

  李阳却好似没有听到一样,直接无视张道元走向秃顶驼背的张妙成。

  “我听说张妙法道长前几日失踪了是吗?”

  张妙成当即面色一黯,本就驼背的身子显得更低了:“已经失踪半个月了,道院弟子在山洪灾区和黄淮上下游找遍了,没有任何线索。”

  “我白云道院也有三名弟子失踪,或许与张妙法道长的失踪有关联。”

  “我们那边有一些资料或许对真君有帮助,真君请跟我来!”

  张妙成立时将驼背的身子挺直了些,与李阳让出一条路来。

  “真君,请!”

  “妙成道长,请!”

  说罢,两人便并肩同行,一直进到玉皇观前院走廊之中。

  两人走后许久,张道元和一众拥趸面色无比难看。

  他们还从来没有如此被人全程无视,张道元自矜为当代天师,灵气复苏前在宝岛就是前呼后拥,灵气复苏之后更是尊贵至极,只有自己无视别人的份,哪里如此被人无视对待过?!

  “天师,敬明师兄还有敬安师兄……”

  旁边的稍年轻的道人试探出声道,

  他口中的敬明和敬安师兄正是被李阳废去修为的瘦道人还有飞出去的中年道人。

  

  “哼,两个眼瞎的蠢货,惹上麻烦致使本天师和李真君生出嫌隙,带下去,连夜送回宝岛!”

  张道元一挥衣袖,面色难看的同样走进玉皇观中。

  ——

  “我这是天生娘胎带出来的驼背,小时候去过不少大医院折腾够呛也只是让驼背减轻一点点……”

  “背上的肉鼓包血管污脓杂乱,除非今生有望得窥先天之境得以理顺身体气血和经脉,否则怕是要背着这个到棺材里了。”

  张妙成看着李阳余光瞄向自己的驼背,谦然笑道。

  或许是因为天生驼背长相鄙陋,张妙成为人处事都有些内敛自卑,在其他人眼中也是性格古怪执拗的牛鼻子。

  “理顺气血,通顺经脉,未必需要等到先天”

  走在玉皇观建筑群长廊上,李阳淡淡笑道,随后右手翻转间便多了几张符箓。

  “这是关脈通开符,我新近绘制的,你每七天将一张烧成符灰和水饮下,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或有奇效。”

  李阳出品,必属精品,这是业界公认的,现在白云山的符箓在外面富商界已经炒到天价了。

  张妙成当即大喜,收下符箓不住道谢。

  玉皇观中建筑交错,为四进前宫后府式古徽派风格建筑群,重檐丹楹,彤壁朱扉。

  一路穿檐过巷,沿途所见宫观规模宏大,气势非凡。观内大多也是豫樟成林,荫翳蔽日,环境甚幽。

  路过一处玉皇殿时,李阳不由停住脚步,此殿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为玉皇观诸殿规模之最,也是目前玉皇殿最高的建筑,建筑歇山翘角,朱垣碧瓦,雕梁画栋,气派恢弘。

  让李阳驻足的不是因为此殿的气派,而是大殿门户两侧的廊柱书联:

  【金童玉女侍九龙十二天将扬道法,暮鼓晨钟震四海九五仙尊布玄机】

  对联是刻在木制廊柱上的,字迹已经模糊的看不清楚,但看着仍旧给人一种飘渺感觉,也不知是哪个朝代留下来的。

  “书写此联一定是古代的高功大能,修为莫测。”

  李阳看着廊柱上的文字,眼中精光闪烁,

  “真君好眼力!”

  张妙成眉开眼笑,身子也站直了几分:“根据苏州地方州志记载,这是祖天师于东汉成道前所书,距今已经快两千年了,建国后当地文物局几次修缮,这才保留下来。”

  李阳当即哑然,怪不得这个张妙成笑得如此荡漾,

  祖天师张道陵就是正一天师道的创始人,也是张妙成还有刚刚那个张道元的祖宗,自己刚刚算是不经意间拍了一下这个祖天师马屁。

  “天师道祖庭不是在江西龙虎山吗?祖天师怎么会在此留下墨迹?”

  张妙成躬身作揖,自豪答道:

  “真君有所不知,祖天师一生周游甚广,在巴郡江卅,洛阳北邙山,云锦山,鹤鸣山,嵩山等地都曾静心冥思,而苏州黄淮这片区域就是东汉时期的沛国丰邑,也是祖天师出生的地方。”

  “原来如此……”

  李阳点点头,于廊柱之下驻足许久,

  不过玉皇殿好像也就这个廊柱有点东西,里面装饰虽然古朴肃穆却瞒不过李阳,都是些假把式。

  玉皇殿中听见外面声响,随后出来几个道人,有人认出张妙成来,隔着老远观察两人。

  “走吧,真君,我们道院的居所在敕书阁,这里是宝岛天师道暂居地方。”

  张妙成说着宝岛天师道时隐隐有些气愤,这玉皇殿原本是苏州道院的地方,是被张道元带人占了去,他才不得不带领苏州道院移步敕书阁。

第399章 六十三代有一歇

  敕书阁与玉皇殿隔着一间灵官殿还有两条幽深长廊,是苏州道院目前在黄淮灾区的办公点。

  张妙成一边带路,一边与李阳介绍。

  敕书阁是明朝时期嘉靖皇帝敕建,不过原建筑毁于清咸丰年间,现在的敕书阁也是建国后重新修缮的,内藏历代皇帝的诏书和道教经典。

  敕书阁面阔五间四层,与玉皇殿来比肯定是狭窄了些,但是作为道院办公已经够用。

  敕书阁大门敞开,不时有年轻弟子出入,还有身穿道袍面色严肃的山羊胡老道,都是苏州道院的学生还有道士。

  张妙成在苏州道院地位不低,里面道士看见张妙成亦步亦趋恭敬地跟在一个年轻道士身后,俱面露惊奇,揣度李阳身份。

  有道长认出来李阳的身份,面色惊骇想要上来拜见,被李阳摆手制止。

  两人一直上到敕书阁第三层,进到办公室。

  “白云道院的两名弟子在灾区活动时并没有与我们联系,是以我们掌握的资料也不多,王鑫道长半月之前确是来过这里,寻找弟子无果后与我师兄曾密谈半天,之后就出了玉皇观不知所踪。”

  “也是在第二天下午,妙法师兄称可能找到山洪爆发的灾因,但具体是什么师兄始终不愿说明,再然后就是晚斋时候弟子前去叫他,他的房间里已经空无一人,直到今天一直没有露过面。”

  李阳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品着清茶,听着张妙成的叙述,开口问道:

  “这样说来,张妙法道长是自己一个人去勘察山洪灾因,所以失踪的?”

  “应该如此。”

  李阳听罢,微微皱起眉头。

  这次黄淮地区的山洪确实无比古怪,

  自从七月爆发过一次之后,连绵五个月一直都有不间断的余震和山体滑坡,附近许多省市和流域都还有未停歇的强降雨。

  七八月份一直都是华北、黄淮等地汛情严重期,只是这次的汛情周期太长,灾情严重程度也是过往数十年之最。

  “是和洞庭湖以及东北松江那边一样,有走蛟作怪?”

  张妙成面露迟疑:“应该不是,卫星云图显示一切正常,没有古怪黑影……而且若是走蛟的话,灾区灾民或者参与救援的道院道长应该会有发现。”

  “不是妖蛟?那以张妙法道长的身手,不应该会有危险。”

  李阳接触过两条走蛟,一条在洞庭湖,一条在松江,走蛟之类天赋异禀,真实战力都在种道之上,仗着水性极为难缠。

  “怕只怕不是天灾或者兽害,而是人祸……”

  张妙成欲言又止,眼神瞟向窗外。

  那个方向,正是玉皇殿的位置,如今被宝岛天师道占去使用。

  李阳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这个驼子老道怕是已经有所怀疑。

  “说说吧,这个宝岛天师道的跟脚,我看那个张道元自称天师,一身道行却也不弱。”

  “天师?”张妙成当即苦笑一声,无力的坐在沙发上:“这个时代哪里还有天师?”

  “关于大陆龙虎山还有宝岛天师道的渊源……想必李真君有所耳闻,我们与他们甲子前曾是一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不可抗力原因,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带着正一道高功和大量法器远走宝岛,至此正一道一分为二。

首节 上一节 314/3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