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第312节

  压下心头思绪,李阳驻足历朝历代徐州州志翻找下来,唐宋元明清,或许是因为这是朱元璋老家的原因,明清时代的州志县志占了很大篇幅,

  “原来朱元璋也拿这个地方的洪灾旱灾没办法,明朝时就有发生黄河裹挟泥沙把淮河塞住又跑了,留下一个洪泽湖把朱元璋的祖坟和泗州城都淹了……”

  “这样看来,真的只是地理环境恶劣,不是怪力乱神?”

  李阳微微皱眉,沿着朝代继续往前翻阅资料,

  越往前,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书架上摆放的古籍也越少,

  黄淮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洪涝频发之地,为历朝历代头疼,不过都是有时节性的,从来没有这样连续如此长的时间周期,

  按照朝代检索上去,最终李阳的视线定格在东汉的《沛国志补》这也是敕书阁中年代记载最早的州志。

  东汉所谓的沛国,大概位置就是今日的江苏。

  这本州志是后世人抄录的,不是原本,但是书页同样泛黄,应该是明清这个时间点抄录的,

  然而很快,李阳就发现了一点不对劲,《沛国志补》记载,在秦朝乃至东汉时期,沛国这个地方的洪灾尤其严重,几乎是全年全州流域覆盖,与后世朝代记载的时令可控洪涝有很大区别。

  “东汉?沛国?”

  李阳皱起眉头,这个时期的洪涝描述和现在的黄淮洪灾不谋而合。

  但是关于洪灾为什么会在后世变小,这本州志中并没有记载,只是大篇的描述洪灾之下东汉百姓的惨烈景象,

  全无收获,李阳放回《沛国志补》,微微皱起眉头,

  就在要走出房间之时,李阳的目光聚焦在书橱的最里面一排,那是这片土地几千里中的人物志。

  走到书柜前,李阳直接开始翻阅东汉时期和东汉之前的人物记载。

  人物很杂,也很多,纵是李阳一目十行的眼力也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才查阅完毕,

  彼时外面的天色已经一片昏黑,夜色笼罩,书阁之中仍旧灯火通明。

  “噔噔噔!”

  外面敲门声响起,李阳出声示意之后,张妙成驼着背探出头来

  “真君,晚斋时间到了,我已经吩咐门下弟子做了一桌素宴款待真君,”迟疑了一会,张妙成接着说道:

  “宝岛天师道张道元那边今日出去救灾刚刚回来,他们托我向真君带话,明日早上将会在“清河楼”宴请真君,也是为今日的事情赔不是。”

  “嗯,我知道了,你那边我稍后就去。”

  李阳手上捏着一本泛黄的书册,须臾后抬起头来:“这间藏书阁最近有谁进来过吗?”

  “这第五层藏书阁所藏古籍极为珍贵,一般不准闲杂人等进来,最近只有几名道院道长还有妙法师兄进来过。”

  李阳点点头,随后微微皱起眉头:“既然如此,你看看这个吧。”

  说罢,李阳就将手中的古籍扔给张妙成。

  张妙成接住之后,着眼打量,却是关于东汉祖天师张道陵的当地人物志,

  “祖天师张道陵,初名陵后名道陵,字辅汉,系张良(子房)八世孙,后汉沛国丰县人。本来是太学书生,生性好学,博采五经,邃于黄老之道,七岁时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

  古籍中寥寥记载着祖天师张道陵的生平轶事,包括其退隐北邙山修道,后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及制命山岳众神之术,又闻蜀民朴素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修道等等事迹,

  在古籍的最后,却是讲述祖天师张道陵修道有成后曾回过沛国丰县一段时间,并携弟子出入山河大川之中。

  然而,关于出入沛国流域的这一部分记载,只有一个开头,后面的内容突然戛然而止,只有最后“天师回,河海宴请”七个篆文古字。

  不是没有记录照抄,而是中间的几页书册被人撕毁了。

  李阳仔细观察着张妙成的表情,淡淡开口:“撕痕很新,是新近几个月被人故意撕下来的。”

  “如果我没有猜错,我们的张妙法道长,是否已经找到了除自然因素外黄淮洪灾泛滥的的原因?”

  ——

  瘦道人辞别张道元,独自一人一路沿着淮河的河道上行。

  淮河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由于黄河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夺淮入海频频打乱了淮河水系,此时山洪暴发之下,大量平原山村俱被淹没,只有一座座山陵像孤岛一样立在水洼之中。

  沿途水沙弥漫,不少地方仍在强降雨,洪水裹挟着大量泥沙,树木,石砾轰轰隆隆往下冲刷。

第402章 道门魁首

  瘦道人如今修为被废,行走在山道河流之间显得有些艰难,数次险之又险的要掉落水中。

  饶是如此,瘦道人还是按照张道元嘱咐的,在几处山陵中转了好几个弯,行走之时频频抬头望向天空黑压压的云层,确定没有人跟着后,这才拐了一个弯朝着一座山陵走去。

  山名伏牛,地形地势颇高,极险峻,相传伏牛山山名的来历,与唐代云岩寺的‘自在禅师’有关。

  自在禅师学道既成,请恩师指点。得“逢牛则止”四字箴言。自在禅师便由南向北来到此岭,见岭上古木参天,藤萝缠绕,确实阴森可怖,有一头野牛猛地蹿出来,自在禅师用大法力在此降伏野牛,故八百里绵延山脉,就被称为伏牛山。

  站在伏牛山山脚下,瘦道人想着这些民间传说,不由嗤笑一声,

  世人哪里知道,这伏牛山可不是唐代之后才被称为伏牛山的……

  一路往上,伏牛山下几乎是一片汪洋,山脚的村子早已经被洪水淹没,所有村民也早在七月份就被武警官兵援救出去。

  伏牛山本就山势险峻,加上水汽磅礴,山路极其实话,轻车熟路的绕了好几道拐之后,来到一处大石前,瘦道人又机警的环望一圈四周,从怀里掏出一枚泛黄的玉珏,在大石前凌空画符念念有词。

  随着瘦道人念诵符箓,玉珏顿时发出蒙蒙清光,本坚硬粗糙的大石表面升腾起水一样的波纹,瘦道人一个抬腿,径直便往大石中走去。

  好似穿过一层水帘一般,入眼是一处点着油灯的石室,一个面生横肉的中年道士听见声响后严阵以待,等看清瘦道人的样貌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敬明师兄,你终于来了!我都快饿死了!”

  “哼,天师座下哪里少了你吃的,在宝岛作威作福这么久,这几天就受不了了?”

  瘦道人冷哼一声,从怀中掏出几个纸团,包裹的却是饭菜一类,犹还散发余温,

  面相凶恶的中年道士呵呵一笑,将纸团拜在桌子上就开始进食,打开纸团后眉头一皱:

  “嘶,师兄,你这饭菜怎么都被雨水打湿了?这如何能下口!”

  “有的吃就不错了,还在这挑三拣四……咳咳咳!”瘦道人刚想斥骂,突然就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中年道士这才开始仔细打量瘦道人,随后勃然大怒的拍案而起:“师兄,你的修为怎么没了!谁敢这么大胆敢废我拼命正一派的人!”

  “一条过江龙,有点棘手,我被他拿住了痛脚,就是天师也很忌惮……”压下翻涌的气血,瘦道人眯着眼睛,随后接着说道:“怎么样,张妙法他同意了吗?”

  看出瘦道人似乎不想讨论这条过江龙的事情,中年道人压下心中怒火,又坐在石凳上:“没有,这老牛鼻子和那个姓王的被我们堵在里面,一张嘴骂起来就没停过,说什么都油盐不进!”

  “也就是说,你们还是没有问出阳平治都功印的下落是吗?这已经半个多月了!再没有进展洪灾一旦被遏制住,我们就得回宝岛去,再没有机会!”

  中年道人同样憋着一肚子气,听着瘦道人的训斥,只是往嘴里刨饭。

  “吃吃吃,等会再吃,带我进去看看情况!”

  “是!”

  中年道人又胡乱扒拉几口米饭,领着瘦道人往石室深处走去,

  长廊的尽头有盏微弱的油灯,却不是两人带进来的,而是已经在伏牛山深处燃烧了近两千年。

  借着油灯的微弱光芒,一头巨大的石牛巍然耸立,由一整块巨石凿刻而成,石牛足有两人高,四蹄踩着波浪样式的石刻,周身灰白,看着极厚重敦实,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此刻的石牛不再完整,在石牛的额头处似被什么尖锐事物硬生生的凿开,深有数十公分,将整个石牛的意境破坏殆尽。

  两人不去看石牛,一脸横肉的中年道人同样拿出一块玉珏,却是呈黑色,

  一黑一黄两块玉珏合并,摁在洞壁的一处凹槽之中,在石牛的后方轰隆隆的突然升起了一块石壁。

  石壁之后是一处巨大的洞天,洞深五六米,上面密密麻麻的悬挂着钟乳石,里面同样有道人看守,看见瘦道人之后抱拳行礼。

  空间之中唯一的通道口却是被巨大的乱石堵住,隐隐约约可以听见通道后面正传出叫骂的声音。

  “欺师灭祖,罔顾纲常,祖天师点化石牛镇压水脉本是为了福泽苍生,你们却为了私欲破坏石牛,使黄淮地区数十万百姓受山洪肆虐之苦,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你们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历代天师!”

  “这样丧心病狂之徒也敢称天师之名?痴心妄想!你告诉张道元,让他等着偿还他的业障吧!”

  “尔等畜生不要让我出去,否则不要说以张家祖宗理法,就是华国道门也绝对容不下你等!”

  “想要宝印?别说老子没有,就是老子有也绝对不会给你们这群畜生!”

  瘦道人眉头皱起,旁边几个道人无奈一笑:

  “师兄,今天都还是这个牛鼻子发挥不好,前几天骂的更难看。”

  “你们出去吧,我和妙法师叔谈一谈。”

  “是!”

  通道里面,张妙法好像听到了外面的谈话,更加怒发冲冠:

  “师叔,谁是你师叔?我是你爷爷!敬明孽障,你还要助纣为虐当心祖天师显灵,让你永世不得超生!”

  “你们等着吧,道盟他们早晚会发现这块地方的,到那时候你们阴谋败露,自会有天收!”

  瘦道人听着通道那边传来的辱骂,面上冷笑:‘这个就不劳烦妙法师叔担心了,这块地方几天之后就会因为山体坍塌彻底消失不见,关于这处地方的记载也只是存在一些古籍的只言片语中,当不得真的’

  “况且,只要我师傅顺利拿到宝印,统合正一派势力,那么齐乾漱那个道门魁首未必能坐的安稳,道门魁首从来都是我张家天师!你们大陆天师府无能,道盟盟主之位让了出去不说,灵气复苏如此之久竟然连一个先天都没出现,合该把宝印交出来!”

第403章 老君秘授

  半个月被困山体岩洞之中,只能饮一些岩石过滤后的的下水充饥,张妙法此时已经面色惨白如纸,如今听到瘦道人的言语,却是诡异的泛起了一抹血红。

  “好一个张道元,这个王八蛋窥伺的不只是天师正统,竟还妄想道门领袖的位置,就凭他也配!”

  “哼,道门领袖自古都是我张家天师,名正言顺,何来窥伺妄想一说?”岩洞之外的瘦道人面色此时格外狂热:“自从明清以来,我正一天师道的影响力不断下滑,此时正是重振张家时刻,妙法师叔,你何苦如此冥顽不灵!”

  “正一天师道历经两千余年,它的使命已经完成,隐退合该天数……罢了,谅你这个畜生也听不懂好赖,就凭你还不够资格与我交流,让张道元来!”

  被张妙法一口一个畜生指着鼻子骂,瘦道人此刻也有些愠怒,冷着脸:“张道元天师日理万机,此处事务由我代劳!妙法师叔,所谓先礼后兵,好话我已经跟你说尽,你别以为藏着阳平治都功印我们就没有办法统一正一天师道!”

  “我今天来此是跟你们下最后通牒的,一周时间,若是再不松口,此处伏牛山将会出现地震,引起山体坍塌将你们与这洞中一切尽数掩埋,好自为之!”

  说罢,瘦道人一挥衣袖,转身离去。

  岩洞之中,听着瘦道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远,张妙法身子一个趔趄,还好被王鑫一把扶住。

  两人都是启灵,没有修到先天功夫中辟谷的境界,接近半个月的囚禁,每天只能喝水度日,两人此刻都已经油尽灯枯,

  已经虚弱不堪的王鑫慢慢附着张妙法到一块石头上坐下,想起这个奄奄一息的张妙法刚才发须喷张像是一只咆哮的老狮,不由得惨然一笑。

  “不愧是龙虎山主持,张道长连骂人都那么有劲。”

  发须虬结凌乱的张妙法听罢,摇头苦笑:“骂人有什么用,这些丧心病狂的家伙是不会被骂醒的,只是苦了苏州黄淮千万民众还有王鑫道长你了。”

  “若不是受我委托帮忙调查,你也不会陷入此等险境,也不用跟我这个糟老头子在这等死。”

  张妙法低着头,语气无比沮丧低沉。

  一听此话,王鑫当即就知道这个顽固执拗的老道长已经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王鑫也不知道张妙法到底有没有阳平治都功印的下落,但是就算有也不能交出去。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道元这一干人已经丧心病狂到水淹徐州的地步,这等丑闻怎么会让他们两个知情者活着离开这里?

  上山学道四年,王鑫今年不过27岁,他没有到那种大彻大悟生死淡然的境界,所以这时候的他安静的听完张道长的叙述,其实是有些害怕的。

  不过他还是转头安慰起张妙法:“张主持,这件事不怪你,这是我自己的选择,那日我跟踪追查到这里本应该及时回去和你商量的,是我一时贪功冒进被发现,被他们当作诱饵引导你前来,才让事情演变成现在局面。”

  “不过张道长,这个阳平治都功印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个张道元为了得到印章如此癫狂?”

  张妙法叹息一声,声音沧桑:

首节 上一节 312/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1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