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多了几分复杂的意味。
似是不甘,又似是钦佩。
他缓缓呼出一口气,胸口微微起伏。
心中暗自喟叹:
不得不承认,自己与玉箫子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差距,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弥补,它像是横亘在眼前的一座巍峨山岳。
虽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
却也足够令人心生敬畏。
回想起自己这一路:
从籍籍无名的少年开始。
到如今携着百胜之威、名震江湖的“飞剑客”。
其中的艰辛与拼搏,只有自己最清楚。
每一场胜利,都是用汗水与鲜血换来。
每一次对决,都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与超越。
可此刻,面对玉箫子时。
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战绩。
似乎都变得黯淡无光。
自己在进步,可玉箫子同样也在进步。
这一年的时间,谁都没有荒废光阴。
名为‘差距’的鸿沟并没有缩减。
不过好在,至少也没放大。
阿飞握紧了手中那柄虽已残破却依旧被他视作珍宝的剑,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这样便能抓住那一丝与玉箫子并驾齐驱的希望。
虽然阿飞已经记不清自己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与玉箫子比较,但有这么个良性的竞争对手,难道不是修行途中一件很好的事吗?
“阿飞,决然不能再放任他们如此缠斗下去了!
再这么持续,必定会彻底失控!”
李寻欢双眉紧拧成一个“川”字。
平日里那双犹如璀璨星辰般的眼眸。
此刻被浓稠的焦急所笼罩。
熠熠光芒也被忧虑所掩盖。
他的注意力全然被场上激烈的争斗吸引。
丝毫没有察觉到阿飞周身气场的微妙变化。
以及那悄然转变的心境。
“你去拦下玉箫子,我来制住白兄。
你意下如何?”
李寻欢急切地转头,目光紧紧锁住阿飞。
眼中满是近乎哀求的恳切。
左边右边,都是朋友,谁伤了都不好。
在他看来,这场冲突究其根源不过是一场阴差阳错的误会。只要大家能及时放下手中兵刃,寻一处安静之地,坐下来坦诚交流,把误会剖析清楚,再给与马空群合理的赔偿,所有矛盾自然会像春日里消融的冰雪,迎刃而解。
阿飞听闻李寻欢的提议,没有立刻应声作答。
他微微侧过身。
像是被周围的什么细微动静吸引了注意。
下颌轻轻扬起。
侧脸线条在黯淡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冷峻。
片刻后,他才缓缓转回头。
目光却没有再次落在李寻欢脸上。
而是望向那刀光剑影闪烁之处。
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又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你觉得他们两个,打到最后,究竟谁能更胜一筹?”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仿佛是从幽深的古井中传来,不紧不慢,却又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感觉,这个问题像是一颗石子,被投入了原本就不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谁更强?
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复杂难辨。
百晓生所著的“兵器谱”,在江湖中一直被视为衡量高手实力的重要依据,他将“神刀无敌”白天羽排在了第六位,这个排名低于位列第四的“嵩阳铁剑”郭嵩阳。而玉箫子又曾战胜过郭嵩阳,如此看来,似乎玉箫子的实力要强过白天羽。
可并不是这样的。
李寻欢在关外待了许多年。
那些日子里,他见证了白天羽扫清关外群雄的霸气,而近些日子,他更是天天看着郭嵩阳与玉箫子论剑,两人实力都被他尽收眼底。
这份‘兵器谱’的榜单里的水分实在太多。
第十打第四,第六纵横关外无敌手。
江湖中的高手,各有各的隐匿手段,各有各的独门绝技,单纯依靠排名来判定强弱,实在太过片面。就拿白天羽和玉箫子来说,在李寻欢看来,这两人若是正常交手,大概率会以平手收场。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两人都有所保留,不轻易动用自己的底牌。
一旦双方彻底陷入绝境,底牌尽出。
每一招都向着致命处攻去,生死相搏……
那最终的胜负,可就真的难以预料了。
“依我看,玉箫兄恐怕更胜一筹。”李寻欢目光紧锁着场上那激烈交锋的二人,面上神色凝重,沉思良久后,终于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笃定。
此刻,场中的搏杀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刀光剑影闪烁,两人的攻势不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愈发猛烈,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
李寻欢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前些时候,在李园门口的那一幕……玉箫子那一剑,实在是惊才绝艳,仿若划破长空的闪电,刹那间照亮了整个江湖。一剑挥出,仿佛世间万物都在其锋芒下失色,他的身姿如同踏于山川河流上,俯瞰众生,那是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
纵使郭嵩阳身为赫赫有名的“嵩阳铁剑”。
在江湖中威名远扬,可在玉箫子这一剑之下。
竟也毫无还手之力,丢盔卸甲。
那场对决之后,郭嵩阳的状态一落千丈。
道心和剑心都险些崩溃。
足见这一剑的威力之强。
郭嵩阳后来曾自言: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剑道之路的尽头。
“哈哈哈!好!”阿飞仰头大笑,笑声爽朗,似要冲破云霄,仿佛将这一年以来积压在胸中的压抑情绪,都随着这声声大笑,彻底宣泄而出,那笑声中,带着几分畅快,又有几分释然,仿若重获新生一般。
话音未落,他的身形陡然拔地而起,恰似一只展翅翱翔的苍鹰,身姿矫健,向着玉箫子迅猛奔去。他的速度极快,带起一阵呼呼的风声,衣角猎猎作响,整个人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了原本紧张压抑的空气。
李寻欢目睹这一幕,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的光亮,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他微微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放松了些许。紧接着,他也脚尖轻点地面,身形如燕般轻盈跃起,朝着白天羽的方向飞速掠去,打算拦住这头正杀得兴起的“倔牛”,终止这场一触即发的争斗。
只可惜,眼前这杀得眼红的“倔牛”是白天羽!
他会仗义疏财,抱打不平,讲究义气。
然而,他的骨子里,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骄傲。这种骄傲,并非是浅薄的自负,而是源自他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以及对江湖道义的坚守。他行事作风霸道至极,在他的认知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丝毫模糊的余地。一旦认定了某件事,他便会雷厉风行地去做,向来独断专行,从不轻易听从他人的意见,那股子决绝的劲头,让江湖中许多人都敬畏三分。
他这一生,最最不愿、也最最不会的,便是低头。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困境,承受多大的压力,哪怕是深陷绝境,四面楚歌,他也始终挺直脊梁,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与尊严。在他的心中,宁愿站着死,轰轰烈烈地倒在追求正义与荣耀的道路上,也绝不跪着生,苟且偷安、委曲求全。
此刻,他整个人都被熊熊燃烧的怒火与澎湃激昂的战意所填满,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与玉箫子分出胜负。那股强烈的斗志,仿若汹涌的潮水,将他的理智都渐渐淹没。在这般狂热的情绪驱使下,他又怎会轻易停下手中那柄伴随他多年、饮过无数敌人鲜血的黑刀?
哪怕是面对挚友李寻欢,此刻也无法让他冷静下来。他心中那股执拗劲儿一旦上来,便如脱缰的野马,全然不受控制。他的眼中只有玉箫子的身影,刀光闪烁,每一次挥砍都带着千钧之力,向着玉箫子毫不留情地攻去,一招一式,都似要将对方置于死地。
“李寻欢,你莫要阻拦!你不是口口声声说这道士更强吗?好,我今日就把他打得落花流水,败在我刀下,让你瞧瞧!”白天羽双目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手中的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凛冽的弧线,刀风呼啸,似要将周围的空气都割破,“让你知道,你看人的眼光错得有多离谱!”
其实,在这熊熊怒火之中,还夹杂着丝丝缕缕的伤心。身为李寻欢的朋友,他曾毫无保留地力挺对方,斩钉截铁地宣称,李寻欢绝不可能输给玉箫子。那时的他,满心都是对挚友的信任与支持。
可如今呢?
李寻欢竟然觉得他白天羽比不上这个道士。
骄傲如他,自尊被狠狠刺痛。
心中那股子不甘瞬间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涌。
怎么也压不下去。
他堂堂“神刀无敌”白天羽,何时受过这般轻视?
今日这一战,他不仅要为三弟讨回公道。
更要证明自己。
让李寻欢明白,他的判断大错特错!
玉箫子瞧见这一幕,双眸微微眯起,狭长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寒芒,恰似暗夜中野兽的眸光,透着危险的气息。
他不假思索,猛地伸出手,一把将拦在身前的阿飞用力推开,那股力量蕴含着深厚的内力,竟让阿飞都不由得后退了几步。
紧接着,玉箫子脚尖轻点地面,整个人如离弦之箭般冲天而起,衣袂飘飘,仿若谪仙临世。
在半空中,玉箫与大刀在电光火石之间,连续碰撞了十余次。
每一次碰撞,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恰似惊雷在耳边炸响,火光四溅,照亮了这片昏暗的夜空。
两人的力量竟是如此势均力敌,难分伯仲,谁也无法在这激烈的交锋中占据上风。
正在酣战的两人,眼角余光瞥见又要逼近的阿飞和李寻欢,竟像是心有灵犀一般,极为默契地一边激烈交手,一边朝着远方飞速遁去。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如同鬼魅一般,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
“你们两个!真当我没脾气?!再不停手……咳咳咳!”李寻欢又急又气,一张脸涨得通红,一边剧烈地咳嗽着,那咳嗽声仿佛要将肺腑都咳出来,一边迅速地摸出了两柄飞刀。他的手微微颤抖着,却又无比坚定,那飞刀在他手中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都会夺命而出。
玉箫子敏锐地感觉到了背后传来的如芒在背的刺痛,那是一种来自死亡的威胁。
他心中十分明白,李寻欢绝非是在虚张声势、威胁他们,以他对李寻欢的了解,对方是真的会毫不犹豫地抛出飞刀。
李寻欢的飞刀,例无虚发,一旦脱手,必定命中目标。当然,以李寻欢的为人,自然不会取他们性命,只不过,这飞刀若是射中,执兵器的手必然要修养好长一段时间,对于他们这些江湖高手而言,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不止是玉箫子,白天羽也同样察觉到了这致命的威胁。正在交手的两人彼此对视一眼,那眼神中竟再度极其意外地出现了一次默契。
几乎同时,两人异口同声,说出的话也大同小异:“一招定胜负!”这简短的话语,仿若一道凌厉的剑气,划破了紧张的空气,让这场争斗的氛围瞬间达到了顶点。
两人齐声喊出“一招定胜负”后,周身气势陡然攀升。
白天羽将全身内力汇聚于右臂,手中神刀绽放出夺目刀光,好似一轮烈日在黑夜中升起,刀风呼啸,地面上的沙石被卷得漫天飞舞。玉箫子则气息内敛,玉箫之上泛起一层淡淡的蓝光,那蓝光如流动的水,却又透着坚不可摧的气势。
只见白天羽大喝一声,高高跃起,神刀自上而下,带着开山裂石之势劈向玉箫子。这一刀的威力,仿佛能将整座山峰劈成两半,空气都被这股巨力撕裂,发出“滋滋”的声响。
玉箫子不慌不忙,脚尖轻点地面,身形如柳絮般轻盈飘起,迎着刀光而上。
手中玉箫带着磅礴的气势,以一种难以言喻的精妙轨迹刺出。只见那玉箫仿若裹挟着山川之势,塞北的漫天风雪、南疆的千沟万壑、东海的百丈波涛,都在这一招中尽显,恰似将万里山河的力量汇聚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