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那根固定的绳子慢慢拉紧,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东西要是运不过去,那他们就得一个个人工背过去。
这一次的难度极大,可是,他们又必须过去,因为如果他们不把物资送过去,哨所的战友,就会饿肚子。
终于,那两袋粮食在无人机的拖拽下,晃晃悠悠的离开了地面。
天空,无人机稍微晃荡了一下,随后又稳住身形。
而控制无人机的魏崇斌在无人机稳定的身形过后,并没有急着飞,而是先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接过旁边邵晓峰递过来的氧气瓶,用力吸一口氧气,这才控制着无人机慢慢飞向前方。
300米的距离,按照人类最快的速度,极速狂奔,需要至少30秒。
但是在4千米的海拔下,这300米的距离,如果用30秒跑完,那这个人也废了。
如果按照正常的成年人的配速,这300米的距离,大约是3~5分钟。
可是,在魏崇斌的操纵下,这台无人机仅仅用了40来秒,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见状,左正轩连忙来到魏崇斌身后,想要从他的遥控器上,看到一些东西。
但还不等他看清楚遥控器上的画面,他就听见面前的对讲机,传来了一班长兴奋的喊声:
“再下来一点,再往左一点,对对对,再往左一点!”
伴随着对讲机里的喊声,左正轩也看清楚了遥控器屏幕上显示的画面,在镜头下,一班长左手对讲机,右手在不停的招呼。
在他的招呼下,无人机慢慢来到他头顶,然后慢慢下降,随着地面溅起轻轻的灰尘,两袋大米落地。
看到这里,左正轩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这东西有搞头。
非常的有搞头。
卸货的时间很短,一班长抓住绳子的活节,用力一拉,活结打开,随后他又慢慢抽出绳子,慢慢松开手。
随着他松开手,天空的无人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慢慢拔高,慢慢消失在他视线里。
不多时,无人机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精准的悬停在上方。
有了第1次的经验,第2次装货的速度就很快,而且这一次,直接就上了200公斤。
无人机晃晃悠悠的起飞,拖着200公斤的物资,再次飞向对面。
从遥控器的显示画面里再一次看到一班长的脸,左正轩这才松了一口气,长叹道:
“说实话,还真的有点担心,刚才那200公斤拖不起来。”
他这一句话,让魏崇斌忍不住摇头,摇头晃脑片刻,等对面的一班长卸完物资,魏崇斌这才开口解释道:“我们搞设计的习惯,一般对外报出的数据,都是有余量的。”
“我们说运载量是200公斤,其实这是一个最低的数字。”
“毕竟在有些时候,在关键时刻,要运送的东西肯定不止200公斤,如果为了单独增加的那些重量额外增加配置,那纯纯就是浪费钱。”
第2次吊装成功,剩下的就变得非常简单,就变得有些索然无味。
无人机一次又一次的悬停,然后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吊着物资起飞。
12吨的物资,只用了三个小时多一点,就全部运到了对面。
而最后一趟运输之前,魏崇斌特地换了一块新的电池,因为这一次的物资,需要直接运到最近的一个哨所。
看着无人机远去,左正轩平静的问道:“邵组长,你说……我们会成功吗?”
旁边,听到他这么一问,邵晓峰淡定的抠了一下耳朵,平静的回应道:
“左站长,如果失败了,你损失的是200斤大米,现在大米5毛一斤,这200斤大米,按照批发价大概是90块钱。”
“你损失这个数。”
“那台无人机,是原型机,至少20万。”
“嘶……”听到这个价格,左正轩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破玩意儿这么贵?
另一边,编号为4313的哨所。
这是一个大型哨所,驻扎了一个连,4个班,总共47人,而这47个人,需要负责大约50公里的边境线。
在边境线的两头,都有哨所驻地,两个哨所随时有一个班留守,路上有一个班,而另外一个班则随时待命,在路上巡逻的那一个班大概抵达半路时,这个待命的班就会出发。
等路上巡逻的班抵达另一边,另一边留守的班立刻出发,在路上交错。
此刻,4313哨所的营地里,连长丁飞,正在检查哨所的物资。
现在已经是10月中旬。
古诗里面的胡天八月即飞雪,对他们来说,不是描写,而是实实在在的描述。
这几天的温度已经骤降。
也多亏这几天的空气比较干燥,要不然,哨所外面的空地上,早就被大雪覆盖了。
大雪一旦封山,物资运输困难,那又到了他们难过的时候。
当然,这时候,也是考验意志的时候。
如果在这一刻退缩,那对面的印度人,就有可能趁机而入。
虽然更大的可能,是这帮人被冻死在营地里。
这不是描写,而是描述。
就在这时,尖锐的哨声从外面传来,听到这声音,丁飞不带一点犹豫,直接拔出腰上的枪,子弹上膛,打开保险冲了出去。
冲出仓库,他第一时间朝哨兵大喊道:“什么情况?”
旁边的哨兵岗位上,哨兵已经蹲下身,将整个身体藏在掩体后面,只露出一根枪管子。
听到丁飞的话,连忙大声回应道:“头顶!有东西!”
伴随着哨兵的呼喊,丁飞也看到了头顶的东西。
最上面,是一个发出嗡嗡嗡声音的东西,这玩意儿没见过,是个新鲜玩意儿。
在这个玩意儿的下面,是两袋大米,大米的包装,是他们经常吃的大米的包装。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哨兵只是吹哨警示,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开枪。
将手枪交换到左手,丁飞高举右手,用力挥舞一下,随后指了一下旁边的空地。
指示完毕,他往旁边退了一点,退到哨所的墙壁旁边,只要有一个不对劲,他就可以一个翻滚,滚到墙壁后面,依托墙壁做掩体。
在他的注视下,天空飞行的无人机慢慢降落,将那两袋大米,放到了空地上。
等到大米袋子落地,丁飞才发现捆大米的绳子上,还有一个看起来像是卫星电话的东西,和一张纸条。
看到纸条上的字,丁飞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左正轩的字。
至于为什么能够认出来,是因为这位兵站站长的字,如同狗爬的一样,或者,狗爬这两个字,也是对他的赞赏。
艰难的辨认完上面的字,丁飞拿起挂在大米袋子上的卫星电话,按照字条上的号码拨出。
在等待了两三分钟后,电话终于有了回应,刚一接通,左正轩的声音就从电话里传来:
“老丁,运送物资的道路在大概47公里的地方塌方了,大概有两三百米那么远。”
“物资我们已经用无人机运到了塌方的另一边,你需要自己带人过来运物资。”
“还有,你能不能把无人机上面的那两袋大米给我卸了,这无人机是充电的,万一没电了,在路上摔了,你就等着赔50万吧!”
淦!
50万这个数字,让丁飞觉得很淦,他连忙放下卫星电话,解开大米袋子上的绳索,让无人机起飞。
直到那个大家伙消失在了视线里,他才拿起卫星电话,向着电话里问道:“你怎么知道绳子没解?”
下一秒,左正轩得瑟的声音,就从卫星电话里传来。
“我一直在用镜头看你,你脸上长了几根毛,我都看清楚了,怎么可能不知道你生字没解?”
而这一句话,也让丁飞眼前一亮。
这东西,似乎可以用在边防上面!
第377章 新代号!
把这玩意儿放到边防线上,一天来回飞,从高处看地面,可比他们用脚走在边界线上,看地面容易多了,而且也能看到对面的阿三。
这一瞬间,丁飞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跳起来,把这个无人机抓回来,可惜,他用力蹦了一下,整个人离开地面30公分,然后就无力的落了回去。
把卫星电话放到旁边,丁飞拿过哨兵身上挂着的哨子,用力吹响。
很快,留守的一个班迅速出现在他面前,看着这些战友,他大声说道:
“物资运输的道路塌方了,我们需要先把物资运回来。”
“今天的岗哨留守,武器保险打开,出现情况直接开火,其他人开车,跟我一起去。”
“快快快!”
十几分钟后,一辆卡车从哨所开出,沿着挖出来的土路,一路朝着日土镇方向前进。
而另一边,无人机也回到了魏崇斌的手中,看到慢慢落下的大家伙,这个黄天海团队的研究员也松了一口气。
这东西光是原型机就花了20多万,还不包括对应的配套软件和控制硬件,如果这东西掉了,那他今年的奖金,就全部都得泡汤。
今天忙碌了这一下午,也算是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
抓过氧气瓶深吸一口,魏崇斌研究之魂附体,开始小心检查无人机的电池,同时,也开始拷贝相关的运行数据。
再飞一段时间,就可以根据飞行的控制数据进行优化,下一次来这边,就能做到更好。
他在忙碌,旁边的邵晓峰也没停着,而是带着人,帮助左正轩,清理面前的落石。
清理了一会儿,他实在是扛不住,只能回到旁边的车里,借着氧气瓶吊命。
抱着氧气瓶重新回到落石堆面前,看着面前的落石,他突然问道:“你们没有挖掘机吗?”
“工程兵部队有!”回应一声,左正轩抬起头,看着面前的落石堆,有些无奈地说道:
“这些机械设备,主要是在工程兵部队。”
“一般的挖掘机,给了我们,我们也不会用,而且,一般的挖掘机上到这高原,使用起来非常麻烦。”
“所以如果是小规模的落石,我们就直接人工清理。”
“只有像这种塌方,我们才会打报告,让工程兵部队的人过来清理。”
“哎。”
“这次也幸好有你们的无人机在,如果仅仅是我们自己,恐怕现在还没有把物资转运完。”
听着他的自言自语,邵晓峰若有所思的问道:“所以你们需要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在高原情况下使用的工程机械,对吧?”
此话一出,左正轩后知后觉的回过头,反问道:“伱们还有这东西?”
被问到这句话,邵晓峰非常自豪的点点头:
“我们集团下面,有一个机械设备制造厂,他们能够制造挖掘机。”
“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把这个消息带给我们厂长,只需要他一句话,机械设备制造厂就可以制造两台原型机,然后你们拿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