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关索和孔三传是勾栏里的“签约艺人”,和八仙棚的各路戏班子在同一个圈子里混,哪怕无甚交集,至少也能联系上。
两人齐声应下。
饭罢,给四人发过工钱,顺便算了下今天的营业额。
吴记川饭六月的日均营收在八贯左右,今天直接跌到不足六贯。
太学迁走的第一天,想它。
闭店打烊。
出了川味饭馆,吴铭摸出手机,划开屏幕,给老妈拨了个视频过去。
“喂,在干嘛呢?看电视啊,这是什么节目?没啥事,想跟我爷爷聊两句,他睡了没?”
屏幕晃了晃,瞬间变成雪白的天花板,显然是老妈举着手机找老爷子去了。
镜头再次清晰时,爷爷吴振华的笑脸占满了屏幕,声音洪亮又带着浓浓川味:“才关门嗦?哎呀,辛苦辛苦!你再坚持两天,等过两天我来给你打下手,我们爷孙两个珠联璧合……”
话没说完,就被屏幕外的陈萍打断:“我们是去捧场的,不是去干活的!他店里头缺人他自己晓得招,哪里轮得到你去打下手!”
吴铭这时已经爬上三楼,掏出钥匙拧开房门,笑问:“爷爷,你现在还会倒糖饼儿(糖画)不喃?”
“倒糖饼儿?哎呀,好多年都没做了得嘛!不过那些工具我都收到起的——就在那个屋头!”他猛地拍了下大腿,“哦对头对头!就是那个房间!”
吴铭推开左手边的杂物间,里面堆放着老爷子多年积攒的物什。
他循着老爷子的指引走到角落,掀开那层厚厚的防尘布,一辆熟悉的小推车显露出来。
铜锅、小炉灶、精巧的小勺和起子……都整整齐齐地收在车斗里。
最吸睛的还是中央那个糖画转盘,木制的盘面上画着腾龙、彩凤、胖鱼儿、十二生肖……
在这一刹那,他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站在摊前看爷爷捏起亮晶晶的小铜勺,手腕行云流水般移动,如丝线般的糖浆仿佛有了生命,眨眼间便在光亮的石板上勾勒出一条威武的金龙。
吴铭用手指随意拨动转盘上的指针,屏幕里传来老爷子的问话:“你咋突然想起要倒糖饼儿喃?”
“还不一定做呢,看你复查结果怎么样,等你人过来再说。时候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妈——”
又跟老妈简单唠了两句家常,这才挂了电话。
进浴室冲掉一身的疲惫和油烟味。
躺床上没翻几页书,眼皮便沉甸甸地往下坠。
关灯,睡觉!
……
张关索和孔三传的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便去八仙棚问了。
勾栏里的演出排班都是提前数日定好的,按吴掌柜的意思,只须询问七月四日至七月七日临近午晚饭的两个班子。
一众班头听完的反应和昨晚的孔三传如出一辙。
竟然还能这样宣传?从未设想过的方法!
五贯不少了!
别看一场演出的“票房”能卖数十上百贯,这钱得和教坊三七分账甚至二八分账,落到班子手里真没多少。
不过是挂几幅布招,说两句宣传词罢了,轻轻松松便能净赚五贯,何乐不为?
八个班头无一拒绝,当天下午便应邀到吴记川饭同吴掌柜详谈。
初到店时还以为走错地方了,一家小破店怎会费这么大劲宣传?
吴铭对此早有预料,端出来一盘卤猪头肉请八人品尝。
“带货”之前肯定得让“主播”尝尝自家的产品,昧着良心推广哪里比得上真心实意推荐?
尝过香浓软糯的猪头肉,八人心头的疑惑立时一扫而空,甚至已经替吴掌柜想好宣传词了。
聊过细节,立过字据,付过押金,这事便愉快地定了下来。
第188章 老将出马
吴振华的身子骨一向硬朗得紧,任谁也看不出他是个年过七旬的老汉。
他的病,说来跟厨房没半点儿关系。
是他自己逞强,扛了重物往家走,楼道里脚底一个打滑,摔出个严重骨折。
树老怕伤根,人老怕摔腿。康复锻炼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直到最近才恢复到较好的状态。
吴振华打小便和这锅碗瓢盆结了缘,据说抓周时他啥玩意儿都不稀罕,就一把攥紧了锅铲,死活不撒手。
十几岁便跟着村里的师傅做坝坝宴,学了点基本功,算是一脚踏进了烹饪的门槛。
后来进了城,凭这点粗浅功夫混进饭店当了学徒。说好听点叫学徒,实际上就是打杂,几年下来,锅灶没正经摸过几次,眼界倒是实打实开阔了不少。
吴振华从没拜过师父,也没受过系统性地操练,但他偏生有股子钻劲儿,天赋也不低。
他翻得最破的书是各种烹饪教材,师傅不打算教他本事,他便自己琢磨。
等攒够了钱,就出来单干。
从摆摊卖小吃开始,凉粉凉面担担面,冰粉糖画狼牙土豆……啥好卖就卖啥,省吃俭用,渐渐攒下些家底,野路子出身的手艺也逐渐磨出点火候。
有了底气,便租了铺面,卖起最实在的盖浇饭。
是真的实在,味道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分量一定是最足的,也从不拿边角余料糊弄人。
开店便是如此,你不糊弄客人,客人也不会糊弄你。
生意一日旺过一日,老吴家总算在这座大都市里站稳了脚跟。
08年那场大地震,趁着城里的房价跳楼,吴振华拿出毕生的积蓄,又说动了儿子儿媳,三人贷了款,把房子、店铺一并买下。
现在回过头去看,此举简直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英明的决定。
其实吴振华心里门儿清,到了他这岁数,早该退了。
只是大半辈子烟火缭绕惯了,人一旦有了惯性,便没那么容易停下。
直到那一跤摔下去,像是老天爷故意拌住他的腿,对他耳提面命:该歇歇啦!
他这才萌生了退意。
偏偏这时,铭娃儿回来接手了饭馆,那颗不服老的心恰如灶膛里没灭透的火星子,被微风一撩,又再度活泛起来。
厨房里颠锅掌勺的重活儿是顶不住了,可给孙儿搭把手、切个料、瞧着火候,总还使得吧?
说到底,吴振华的心里始终藏着个小小的遗憾。
他使了一辈子的炒勺铲子,凭的全是自己一点一滴摸索。
再看孙儿,嘿!活脱脱就是年轻时候的自己:手脚勤快有钻劲儿,脑瓜子也灵光。
不同的是,这小子有福气,遇上了真心实意点拨他、传他本事的大师傅。
当年吴振华不曾学到的东西,如今自家孙儿成了大厨,他总可以学学了吧?
七十多岁怎么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复查只是走个过场,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要说和以前比,这腿脚肯定不如以前灵便,但至少正常行走已不成问题。
果不其然,医生不仅给他亮了绿灯,还鼓励他多出门走走,不要整天窝在家里。
说得太好了,正合他意!
一出医院,吴振华便嚷嚷着要去店里探个究竟——他总觉得吴建军有事瞒着他。
陈萍一票否决:“这都几点了?明天再去!”
说着将复查的结果拍个照发给儿子。
……
吴铭把手机递给老爸:“说是明天来,估计明早和你一起出门。”
吴建军接过手机,点开老爷子检查报告,随口问:“你想好应对之法了吗?”
“照实说呗,还能怎么办?我又不能把小谢和两界门藏起来。你确定这门以前是没有的吧?”
“没有!这店里我来多少次了,自打你接手后才突然冒出来的。”
“那我要是直接说,不会把老爷子吓出心脏病吧?”
“吓?我只希望他不要兴奋过度。咱明天一定要拦住他,千万不能让他掌勺!你做菜是让宋人开眼,他做菜是让宋人开腚啊!”
吴铭懂老爸的意思,老爷子做的江湖菜超级野,宋人吃个水煮肉片都能打标枪,绝对承受不了老爷子的微微辣。
“我给他安排好任务了。爷爷许多年没做过糖画,明天正好找找手感,后天就是七夕活动,没有他掌勺的机会。”
“这个好!既不太累,又能让他乐在其中。”
吴建军把手机递还给儿子,忽然想起一事:“熬糖画糖的工具应该带不过去吧?”
吴铭笑道:“不必带过去,可以在灶房里做。”
“这……过程不给看,趣味少一半。”
“给看,谁说不给看了?老爷子出不去,让客人进来就是了。”
“啊?”吴建军没明白,“不是说仅至亲和员工可进入么?”
“对。但之前启用灶房的时候我跟你说过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外人不得擅自入内,换句话说,只要征得我的许可,宋人就可以进入灶房,毕竟灶房本就属于那边的时空。”
吴铭已经想好了,反正灶房目前也用不上,不如拿给老爷子做糖画,再买扇屏风回来做隔断,维持好秩序,一桌一桌来,问题不大。
东京的屏风太贵了,所以吴铭在京东下的单,今天下午正好送到,原木色的,质量还可以。
见师父突然从仙界扛了扇屏风回来,谢清欢不禁看得两眼发愣。
老爷子的“摆摊”区域就设在灶房入口处,身后立一扇屏风。吴铭模仿食客自店堂里掀帘而入,抬头一看,隔断效果相当不错。
“师父,这是作甚……”
谢清欢一头雾水。
吴铭不答只说:“明日你的太师祖和师祖母要来。”
“太师祖和师祖母?”谢清欢略显紧张,“是来用饭么?”
“不,和你师公一样,是来帮忙。再过几天便是七夕,你也准备准备,习俗可以从简,但不能没有。需要买什么东西,你列个单子出来,为师陪你去买。”
徒弟是女儿身,且尚未出阁,她最有资格过这个节日。
吴铭作为师父,自然不会忘了这茬。
心底的那点紧张霎时烟消云散,谢清欢立刻跑向卧房:“我去拿钱和帷帽!”
“你列好单子了?”
“早列好了!”
第189章 七娘的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