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371节

  “看来是有好消息,你看他们厂的人,脸上都笑开花了。”

  而1274厂厂区的一栋小楼里,几位老毛子听着鞭炮声,在交谈着什么。

  “看样子是他们的半导体技术又有进步了。”

  “好像是集成电路?眼看着他们,已经开始将我们远远的抛开了。”

  “达瓦里氏,我觉得我们在这里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了。”

  “是啊……”

  对于集成电路这个课题,我们并没有保密,保密的是具体细节和内容。

  这本来就是热门尖端技术,我们在搞一点都不奇怪,所以在1274厂支援我们的毛子专家对于这个事情是有所耳闻的。

  而这几位老毛子技术专家,也是我们的半导体技术在不长的时间之内,一步步飞速发展的见证者,他们的技术使命已经差不多完成了,现在算是他们承担起了另外一份独特的任务吧。

  时间在欢乐中过得很快,高低温的初步测试结果出来了。

  “高总工,吕厂长、鲁总工,温度结果出来了,全部满足0-70°C的民用要求,大部分满足-15-85°C的工业用要求,有一些极限能到-40°C以下或125°C以上,但是因为比较花时间,更深入的或者更系统没有测试。”

  高振东笑道:“这就够了!”

  这个温度范围要求,高振东是照搬的前世的,这些现成经验,不用才是傻子。

  至于更高或者更特殊的航天级和军规,放到后面再去测。

  吕厂长看着测试结果,看向高振东:“高总,我们报部里吧!”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这可是个大成果,吕厂长仿佛看到了自己厂在明年年初闪电科技奖上大丰收的情形。

  高振东点点头:“报吧,来,我们仨签字!”

  三人在各种测试结果的打印稿上签了字,与此同时,鲁总工已经写好了一份报喜用的简讯,三人对了对,没什么问题,一起签字,马上派人报送十二机部。

  十二机部离得不太远,算上拨号什么的时间的话,派车送比起发邮件来慢不了多少,而且正式文件,得是纸质签字的,这个邮件可就替代不了。

  看着机要室的同志带着文件袋离开现场,高振东转头对鲁总工笑道:“鲁总工,麻烦你们马上为我生产一批SZ61000~61002三种片子,我急着用。”

  他临来之前,收起来的那块IC原理电路板,正好用上这些东西。

  “好,没问题,你把数量给我们说一声就行。”见高振东马上就把这些片子给用上了,而且还很急,估计到高振东又有什么新鲜玩意了。

  他的事情,耽搁不得,现在吕厂长他们有一种感觉,把高振东的事情耽搁一分钟,那都是在犯罪!

  半个小时之后,十二机部领导办公室,他的秘书走进来,交给他一个文件袋。

  “领导,1274厂急件!”

  不是什么都能用上“急件”两个字的,领导连忙放下手里的事情,接过文件袋打开看了起来。

  不看不要紧,一看,他脸上露出了狂喜的神色。

  高振东干得好!1274干得好!

  他甚至都没空再去看后面的参数表了,马上吩咐秘书:“你马上打电话到1274厂去,就说我要马上过去!”

  刚说完,又像是想起什么来:“算了算了,我自己打吧,你去把部总工请上,叫人准备车子。”

  你那个电话没我这个好使,容易被拔线!

  十分钟之后,领导和部总工就坐上了车。一上车坐定,车子就迅速开了出去。

  “这么急急忙忙的叫我去1274,是什么事情?”部总工坐定之后就问道。

  领导一边将手里的文件袋递过去,一边笑道:“1274,好事情,你觉得还有什么?”

  部总工惊喜的睁大了眼睛,仿佛猜到了什么。

  他一把将文件打开,看了几眼,哈哈大笑起来。

  “难怪你这么急着赶过去,原来是这样啊。他们干得好,干得好啊!”

  文件上,“10μm-P工艺集成电路试产成功”这句话,熠熠生辉。

  为了保密,也因为我们更早做出来,所以这个工艺的名字不是PMOS,而是P工艺。

第580章 “不但而且”和“虽然但是”

  很快,领导就在1274的集成电路试制车间,看到了济济一堂的集成电路工艺课题组所有同志。

  领头的,正是高振东。

  领导看见他,只说了一句话:“带我看看。”

  高振东和吕厂长、鲁总工三人,带着领导,在整个流水线上从头到尾的走了一遍,介绍和汇报工作,主要是鲁总工在做,他负责现场的具体落实,可以说,他比另外两人都更清楚这条线。

  看着一台台先进的设备,嗡嗡作响的机器,领导和部总工兴致高昂,不停的问这问那,仿佛想将一切都映入脑海。

  扩散炉、光刻机、蒸镀机、光刻胶……

  “这个扩散炉,是我们自己的?”

  “这个不是,这个是老毛子那边过来的,但是性能不行,不符合我们的要求,高总工派三轧厂的人过来,协助我们进行了改进,现在比老毛子的原版还好。不过需要的话,我们也能造。”

  说这句话,鲁总工是有底气的,在改进的过程中,这个扩散炉早就被他们摸了个底儿掉。

  “嗯,那也很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这个光刻机呢?”

  “这个是高总工搞的,完全自产。光学系统来自东北光学所,和光刻胶一样,都是部里协调其他兄弟单位帮忙,其他部分是三轧厂三分厂生产。”

  虽然是部里出面协调,但这种细节领导是不太清楚的,还得鲁总工解释。

  “好啊,好啊!大家庭的力量,就在这些地方体现了。这个蒸镀机呢?我看铭牌上是你们厂。”

  “嗯,对,这个是高总工教着我们厂搞的,也是全自产……”

  说到蒸镀机,鲁总工可就更不困了,这东西可是1274厂的亲生骨肉。

  终于,他们看到了最后的封装,看着一片片亮黑色的芯片从工人的手中下线,送入测试台,他们脸上的笑容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整条线的设备,基本上核心的都是自产,非自产的,也有自产能力,不用求人。

  这肯定,这套东西,老毛子自己都还没有呢。

  甚至连测试都是如此先进,如此自动,看着这一切,心里就高兴。

  “哈哈,好!好啊!这下子,我们的计算机生产可以不受制于人了!”

  得知现在的主产品,数字逻辑电路芯片就是用于DJS-60D的生产时,领导心情大好。

  产能上来之前,买还是要买的,但是至少不用担心断供,自己有了,那底气就足了,议价权也就来了。

  部总工是搞技术的,对于现在世界上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大致心里有数。

  “振东啊,你们一下子就将工艺提高到10μm,这个程度,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了。”

  有部总工这句话,课题组的同志心是彻底放下来了。

  高总工估计是第一,部总工认可是第一,那就是第一了。

  “来来来,大家一起照个相,世界第一的研究者,怎么着也得亮个相嘛。啊对了,振东,你就不用照了,可别觉得委屈啊,哈哈哈。”

  领导兴致很高,主动邀请大家一起照相,还顺便和高振东开了个玩笑。

  高振东自家事自家明白,主动躲得远远的。

  照完相,领导、部总工和三个领头人一起,换下了防护服,向着吕厂长的办公室走去。

  “下一步,你们准备怎么搞?”领导笑道。

  “我们这边,接下来就是推广和大量生产了,一来是要请东北光学所多搞一些光学系统,三分厂也辛苦一下,现在这一台光刻机,肯定是不够用的。”

  如果说扩散炉一次可以处理一批工件的话,那光刻机就只能一张一张的刻了,就算是各自需要的时间不同,但是就算只有一条线,一台光刻机也是不大够的。

  更别说1274想的,绝对不止一条线。

  “嗯,的确,现在一天的芯片产能,也造不了几台DJS-60D,这肯定是不行的,而且数字芯片种类繁多,扩产势在必行。”高振东补充道。

  “我看你现在已经设计了三种数字电路芯片了,还不够么?我记得我们生产DJS-60D也要不了多少种啊。”部总工对这方面比较熟悉。

  高振东摇摇头:“在我的规划中,类似SZ61000这种数字电路芯片是一个系列,型号数以百计,各有各的用处。”

  连领导都被高振东说出来这个数字惊呆了,数以百计?

  更别说部总工了,就他所知,花旗国类似的芯片也就十几种而已,这时候的74/54系列还没有像日后那么百花齐放。

  “这么多?你一个人设计得过来么?身体要紧啊!”部领导考虑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

  高振东笑了:“问题不大,是这样的,后面的芯片,除了特殊的之外,其他的我只是给出功能描述和原理结构,做成一本手册,具体的设计,交给其他同志来进行。这本手册,我正在搞,比较简单,进度还不错。”

  比较简单?听着这话,连部总工都觉得特么的离大谱。

  那可不是小学算术题,能够一次出上几百道。

  哪怕只是描述和原理,按照总量累积下来,都是个不小的量。最离谱的是,你这脑袋怎么长的?居然能想出上百乃至几百种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数字逻辑电路来?

  就这一项,放到哪儿都足够给供起来了。

  算了,这小子不正常,领导放弃以常理去度量高振东,难度太大。

  “其他同志,是指运算所的?”思来想去,只有这个单位的人最合适。

  没想到高振东摇摇头:“运算所的同志都有工作,这个事情要学的内容不少,需要较长时间的系统性学习,他们很难组织。我在京城工大不是任副教授嘛,我在那边挑选了合适的专业,组织他们的大四学生正在学习相关知识,学生嘛,学这个正好。已经上了一段时间的课了,估计很快就能派上用场。”

  京城工大?副教授?

  众人对他侧目而视,1274厂的鲁总工也是,虽然知道高振东本事比自己大,但是这么快就能任副教授的教职,技术级别比自己可能都高了,不得不说京城工大那边也是下了血本儿了。

  其实他们没想到,副教授只是起点,时间实在太短,不然京城工大会给个更高的。

  十二机部领导这才反应过来,诶哟,被防工委和京城工大的同志占了便宜了,特么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我十二机部部属高校也不少啊,随便都能挑一个合适高振东任教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么一条路。

  不过现在再想让高振东去部属高校任教就不太可能了,他能挤出一所学校的时间,估计都是给自己加了很重的担子,再压担子实在舍不得。

  但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别的办法还是能想一想的嘛。

  领导脑袋一转,笑道:“这样啊,那我回头找京城工大说说,他们帮我们联合培养一点教师,我们派相关专业的老师过去,也听听你的课,学习学习。”

  这个事情就不用高振东去找京城工大的人提了,部里直接出面。

  高振东点点头,他求之不得,集成电路相关的人员,那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几个人在吕厂长办公室谈了很久,最后,领导开口道:“你们马上把这个事情做一个系统的总结报告,发到我邮箱里,我明天去找首长汇报一下工作。”

  几人点头称是,然后领导手一伸:“那块编号‘0001’的芯片呢?给我,我汇报工作要用。”

  你咋不用别的?我在厂里给你扒拉一堆也行啊。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吕厂长苦哈哈的从兜里摸出装着0001号芯片的小盒子,依依不舍的递给领导。

  领导拿着小盒子,满意的在手上掂了掂,乐呵呵的离开了1274。

  第二天,京城某地,一位首长笑呵呵的看着手上这枚小小的芯片,笑道:“这么个小东西,就能完成‘不但……而且……’的思考?”

  不得不说,首长对数字电路虽然不熟,但是对语言的功底是炉火纯青。

首节 上一节 371/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