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370节

  自从高振东在一季度把光刻机这最后一块板给补上,并且连机带人送到1274厂之后,1274厂的集成电路工艺就彻底成形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调试,刚进入61年二季度的时候,他们就把集成电路工艺全流程给走通了,开始了第一次的正式试产。

  经过备料、P区光刻、栅光刻、接触光刻、金属光刻、压焊块光刻,并在每次光刻中间加上不同的氧化、淀积、扩散工序,还有清洗等时间,其实这时候离开始试产已经有一点时间了。

  而引线和压焊块的键合、以及后面的封装,算是芯片生产成形的最终工序,也算是标志性工序。

  因此,这第一片芯片的第一根引脚的键合,肯定要高总工来意思意思,后面就不用他了,估计他的技术也不咋样,搞多了其他同志改起来麻烦。

  高振东接到这个电话,放下手里的刚从电子试验室送过来的一块IC原理电路PCB板,拔腿就往下走,一边走,一边高兴的招呼驾驶员同志,赶紧送自己去1274。

  看着高振东一脸喜色,风风火火的往外跑,严厂长呵呵直乐,看高总这个样子,肯定又是有什么好消息。

  驾驶员同志车开得那是又快又稳,高振东却觉得速度有点慢了。

  好不容易耐着性子,车子在1274厂大门停了一下,1274的门岗保卫同志对高振东是非常熟悉了,看见他的脸,马上就挥手放行。

  车径直开到集成电路工艺试验车间外,高振东下了车,车门都顾不上关,三步并作两步,往楼里赶去。

  1274的吕厂长、鲁总工两人带着一群负责集成电路工艺的同志,还有三轧厂过来支援的方迎红、易中海、马娟、秦怀茹等人,已经换好了防护服,正在翘首以盼。

  看见高振东冲进门来,吕厂长哈哈一笑:“高总,你可算是到了!都准备好了!”

  高振东和他握握手:“我接到电话,用最快的速度就赶过来了,没耽误事儿吧?”

  鲁总工笑道:“没有没有,正好。”

  吕厂长大手一挥:“换衣服!”

  他们是早就换好了防护服等着了,高振东连忙几下子把衣服换好,进入了车间生产区。

  所有的设备都在运行,虽然第一批第一片,是在等高振东来接第一根线,但试验批的后续产品,依然在流水线上继续生产。

  大家来到了键合机前,说是键合机,实际上并没有高振东后世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么高大上和精致,简单描述的话,就是一台带高倍放大镜的焊台。

  能用就行,本来整套流程的生产效率就不能和日后相比,人工的够用了。

  吕厂长、鲁总工伸手虚引:“高总工,请!”

  高振东也不谦虚,当仁则不让。

  他向旁边的生产工人同志请教了一下机器的用法,坐到了工位上,大家都面带激动的看着他。

  这么久的努力,眼看就要结出硕果了。

  透过放大镜,已经被固定到塑料基座里的芯片表面,显得五彩斑斓,煞是好看。

  芯片的边缘,有两排蒸镀了金属的压接块,分别对应着封装两边的引脚。

  高振东小心翼翼的操作着设备,将一根漆包线放到了一个压接块上面,另外一只手操作焊接设备,压到了漆包线上。

  一股轻烟冒起,漆包线牢牢的固定在了压接块上。

  高振东又如法炮制,将线的另一头焊接到了芯片封装的引脚上。

  他站起来,煞有介事的笑道:“幸不辱命!来,检查检查。”

  一名工人走上前去,对着放大镜看了一下,大声宣布:“检验合格!”

  “哗……”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大家看着高振东,边笑边鼓掌。

  这下反倒把高振东搞得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呵呵,那啥,我就焊了根线,过了,过了。”

  想想自己这操作,有严重的作秀嫌疑啊。

  吕厂长一边鼓掌一边道:“高总,没有你长久的指导和努力,这根线是焊不下去的,大家说是不是啊?”

  “是~~~~~~”

  现场的同志都笑道。

  高振东自己也笑了,这感觉,爽!

  不过只键合了一根线,剩下的事情,就由1274厂的同志来完成了。

  熟手就是熟手,1274厂的同志很快就把剩下的十多根线接好了,然后开始灌环氧树脂。

  反正都要固定,不如直接灌胶,这是1274的同志们想出来的办法,这样一来,芯片本身的加固是杠杠滴。

  他们选用了一种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与线材比较一致的绝缘树脂配方,经过试验,效果非常好。

  与人们直觉上觉得,灌胶会影响电路的散热不同,其实灌胶是有利散热的,在没有主动散热的情况下,空气的导热能力是极差的。

  只是这个胶就有些讲究了而已,导热性好,更有利散热,而热膨胀系数与线材一致,就不会在热涨冷缩过程中扯脱线。

  灌好胶,工人同志将封装的上盖也粘了上去,如此一来,等到胶固化之后,这个芯片就算是固若金汤了。

  封装好的芯片正面,第一行是“SZ61000”,这是一枚四-二输入与非门。

  第二行是6114,这是生产日期,表明这是1961年的第14周生产的。

  作为大宗数字电路芯片,SZ61全系列都是没有生产序列号的,但是这一片不同。

  心灵手巧的工人同志,在这片芯片的面上,手工刻下了第三行数字。

  “0001”。

  这是产量亿万的SZ61系列数字逻辑IC中,唯一一片带有生产序列号的。

  这枚芯片一直没有被使用,后来被陈列在了“信息工业博物馆”中,介绍非常简单。

  “我国第一片集成电路芯片”。

第579章 P工艺试产成功

  这就是俗称的“字越少,事越大”。

  有趣的是,这个博物馆在开馆的早期,被行内人戏称为“高博”。

  直到后来信息工业越来越发展,展品越来越多,这个名字才渐渐不被提起。

  但是凡是知道这个名字的,那行内人都会对其高看一眼,至少他对行业历史是有了解的。

  第一批做出来的芯片不止这一枚,这一枚被吕厂长珍而重之的插到一个带棉垫的盒子里,收了起来。

  眼看随着封装工人的劳动,封装完成的芯片逐渐多了起来,数一数数量够了,鲁总工一挥手:“送测!”

  做是做出来了,但是效果怎么样,能不能达到要求,还得测了才知道。

  电压、电流、逻辑输出、高温、低温……

  1274厂的同志根据SZ61的特性,设计了一系列的测试台,除了高低温之外,只需要将芯片放到夹具里,一通电,这些参数就自动测试出来了。

  随着辉光管的跳动,结果一项一项的出来了。

  工作电压4.5~5.5V,电流驱动能力正常,灌电流正常,逻辑没问题……

  一片一片测过去,都正常!

  就剩下最耗时的高低温了,但是这个不是太大问题,窄一点也不是不能用。

  再说了,这么大制程的片子,体质一般也没那么娇贵。

  吕厂长也不管什么叫做半场开香槟了,他看向高振东:“高总,宣布吧?”

  高振东点点头:“你们比较辛苦,你来宣布吧。”

  高总大气!吕厂长乐得不行。

  这要放到报道或者纪实文学里,一句“随着1274厂时任厂长吕XX同志的一声‘我们成功了’,我国第一片集成电路正式诞生。”

  这可是要青史留名的!

  估计是高总青史留名机会忒多,所以对这个不太在意吧,反正怎么着这东西也绕不过他去。

  在鲁总工羡慕的目光中,吕厂长举起手里装着“0001”号芯片的小盒子,大声宣布。

  “同志们,我宣布,我国第一片集成电路芯片——SZ61000型,试产成功!”

  “哗啦啦~~~~~~”

  “哗啦啦~~~~~~”

  掌声在车间里响了起来,经久不息,围在他们身边的同志们,你拍我一掌,我捣你一拳。

  就连那些在生产岗位上的同志,只要能脱得出手的,也站了起来,面向这个方向,大笑着鼓掌。

  等大家的心情都略微平息下来,高振东笑道:“同志们,谢谢你们,你们这一系列的努力,让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这话可不假,10μm-PMOS,放到此时的世界上,妥妥的绝对领先。

  C8008就是这个工艺,而它的发布时间,原本是1972年!

  “世界前列”!

  这个话让大家刚刚平复的情绪,又燃了起来,原来我们这么厉害!

  这还是高振东比较谦虚的说法了,他不知道花旗国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所以用的比较模糊的说法,其实说是世界第一,估摸着也不为过,毕竟C8008和C1103都是十多年后的东西,就算工艺制程会超前一些,但是怎么着也超前不了十年。

  想到这里,高振东干脆让大家高兴个彻底。

  “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我们甚至是第一!”

  此话一出,现场的同志们对“热泪盈眶”这个词做了很好的演绎。

  “第一啊……”

  “第一啊……”

  连吕厂长和鲁总工这种见过世面、久经风霜的同志,都忍不住喃喃自语,流下了眼泪。

  早就安排好的1274厂宣传处同志,在生产区外隔着玻璃连续按动快门,记下了这一刻的一幕一幕。

  不能进生产区,他的闪光灯是要冒烟的那种。

  而高振东前世,在网上见惯了我们的各种数不胜数的第一,被我们各种“横坐标压缩术”花式秀过满脸的人,其实他没有其他同志的感觉来得那么深。

  他的潜意识里,知道各种第一,我们都是会坐上去的,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但是对于现场的其他同志来说,第一,尤其是这种高技术的第一,我们实在是太缺了!等得太久了!

  去年高振东搞的激光,也是世界第一,甚至在光刻机里都已经用上了,但是那东西离现场的同志太远、太高,喜则喜矣,但感触不深。

  而现在,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亲手做出来一项“第一”之后,内心的激动之情,难以自抑!

  如果不是有安全生产规定,他们现在就想冲上去,把高振东抛向天空。

  大家都知道,这一切的实现,与面前这个高大俊秀的年轻人分不开。

  看着眼前一群实在不知道如何表达兴奋之情的人,吕厂长心道不好,可别把同志们憋坏了。

  他抬起头,向生产区外的同志喊道:“去,买上一堆鞭炮,给我放!”

  同志们哈哈大笑,这炮仗,放得开心!

  1274厂周围的单位和居民,见识了1274厂建厂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厂门口的空地上,鞭炮噼里啪啦响了半个钟。

  “1274厂是怎么了?今儿这么热闹?”

  “不知道啊,以前都不声不响的。”

首节 上一节 370/6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