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刺青》与《伊豆的舞女》上
东京的雨没有京都的阴绵感。
北方的冷空气与南方的暖空气在中国长江下游相遇,形成的准静止锋雨会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这场长时间的梅雨冲不破人们的热情,东京大学的安田讲堂里面挤满了参加谷崎润一郎奖投稿发布会的人。
安田讲堂是东京大学的地标性建筑,由内田祥三设计,立面有如层层相接的山峦,可以容纳超过一千名听众。
经常举办重要的学术会议,也常常举办公众活动和文化展览。
此时悬挂着八菱形的荷叶灯底下,文部省文化厅的安室圭也正在讲话。
大致是一些这次谷崎润一郎奖由文部省跟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为了促进传统文化进步云云。
“母亲什么时候对这种活动感兴趣了?”
安田讲堂的一角,武田茜看着正襟危坐的母亲有些好奇。
今天下午武田贵子突然找她说要参加他们学校里的谷崎润一郎奖投稿发布会,她急匆匆的推掉下午的课程过去接母亲。
武田茜虽然在龙川彻面前态度恶劣,但是在自己家人以及朋友面前还是乖巧可爱的形象。
“有点私事要处理。”
太太化着明艳的妆,大红色的口红相当艳丽。
她中午接到龙川彻的信息,让她来发布会的现场帮他以‘川端康成’的名义投稿。
“小茜,你跟那个今村夏子熟么?”
太太捋了捋波浪似的长发,看着自己的女儿微微蹙眉。
龙川彻今天的电话并不是自己打来的,是那个九条藤孝的外孙女转达。
太太不知道两人关系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夏子?”
武田茜愣了愣,然后当着武田贵子的面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排斥。
“认识,不过不太熟。”
美少女之间好像有天然的敌我冲突,虽然两人以前在一个学校,但是武田茜很明显不喜欢今村夏子。
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但是性子高傲的很,我以前主动跟她搭过话,但是都不太理人。
今村夏子的朋友好像只有一个松枝木子,看着女儿不爽的模样武田贵子点点头。
虽然上一代的事情不关这一代的事,但是太太明显想要自己女儿离九条家的人远一点。
母女俩在底下交谈,上面政府官员的官话也刚刚讲完。
东京大学是日本著名的国立大学,在这里文人跟政府的关系好像稍稍有所缓和。
“有人说谷崎润一郎奖的设立是因为普林斯顿学术代表团,他们准备设立《古典文学作品世界文学性重构研究》课题,我们别无办法才重新开启新一次的古典文学浪潮的是么?”
场面性的官话底下的人听的太多,底下一个戴着《朝日新闻》牌子的人记者举手提问。
这次谷崎润一郎奖来的突兀,虽然面向的顶尖学术界与文学界,但是不可能一点消息不露出。
记者渴望挖出更惊爆的消息,在台上讲话的安室圭也额头冒出冷汗。
谁放这人进来的,这种话题是能说的么?
政府官员脸上浮现这种表情。
好在也是见过不少大世面,安室圭也理了理心神说道:
“普林斯顿学术代表团准备建立《源氏物语》的重译工作,但是此项举动未完全获得东大的完全支持。”
安室圭也避重就轻,但是很快就有人插嘴。
“但是听说第一届青年赏的作者‘龙川彻’准备加入普林斯顿课题团队,而且听说他对古典文学的研究获得了大范围的学者教授认可。”
大范围的认可已经是很中听的话了,安室圭也记得报告上说的是《雪国》的物哀精华可能近百年无人能出其左右。
“这”
台上讲话的官员额头再次冒出冷汗,他有些后悔今天代替今村先生来东大进行讲话了。
今天参加发布会的人不光有记者,有媒体。
往日很难见的大批文人学者坐在安田讲堂最前面。
他们有的在这教授过课程,有的在几十年前就在这个国家扬名。
此时。
这些日本文学界的大拿看着政府的人在台上支支吾吾,有人叹了口气缓缓走上台。
场面变得有些寂静,因为上台的人是日本公认的文学地位最高的人。
“龙川彻是否是古典文学研究最透彻的人还不好说。”
宫诚一太郎穿着一身素衣,站在讲台上的样子不显苍老。
他跟普通老人不同,说话睁眼的时候很有威势。
龙川彻曾经用‘独夫’形容他,此时这个作家协会副会长代替了文部省官员讲话。
大概死都不会想到会有跟镇府合作的一天,宫诚一太郎看着台下一千多号人继续说:
“谷崎润一郎奖的设立,除了推动古典文学发展,也有《源氏物语》今译的问题。”
普林斯顿要将《源氏物语》世界性重构,但是老和尚嘴里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您是说东大这边也有《源氏物语》重译计划?”
刚刚提问的记者有些惊讶。
西方大学要将《源氏物语》重译,东大这边要做日本化今译。
“感觉像是在打擂台?”
有记者吐槽。
老和尚淡淡的瞥了眼那个口无遮拦的记者一眼,然后平静的点点头。
“可以这么认为。”
很多话在其他人看来有些狂妄,但是老和尚说来刚刚好。
“普林斯顿大学认为聘请龙川彻先生就能进行《源氏物语》的重译,但是我认为能够获得谷崎润一郎奖的人进行翻译工作才更有说服力。”
一件事情衍生出两个课题团队,这时候就是比权威跟学术性认可的时候了。
谷崎润一郎奖以推动日本传统文化为主题,在宫诚一太郎嘴里,是很能代表学术性认可的奖项。
“那龙川彻老师的《雪国》会参与这次评选么?”
台底下有人发问,弘平和尚往底下看了一眼。
“龙川彻先生在参加群像赏评选,我们的参赛邀约已经发给了他。”
有人起身,向屏幕上投射出一份资料。
“不过在聊龙川彻先生的《雪国》之前,我想先请各位看看这部加贺老师的《刺青》。”
第296章 《刺青》与《伊豆的舞女》中
《刺青》。
这部由曾经芥川赏获奖作者写出的作品,就这么被人投射在媒体面前。
——
那是人们把“愚蠢”当作高贵道德尊崇的年代,世人也不像现在这样互相猛烈地倾轧。
——
老爷和公子脸上不见阴云,侍奉的女佣和花魁们的笑料不断,靠卖弄嘴皮子的司茶人和帮闲之类的职业相当盛行,社会上一派歌舞升平、悠游自在。女定九郎、女自雷也、女鸣神……当时的戏剧、草双子均以美丽的人为强者,丑陋的人为弱者。
——
人人努力变美,使得大家朝天秉的身体注入色彩,鲜艳浓香、绚丽多彩的线条和颜色在当时人们的身体上跃动。
纯文学一般会被人们认为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其中的优秀作者可以通过深刻的人物描写、复杂的情节安排或者独特的背景设置来反映社会现实或者探讨人生哲理。
加贺悠风的这篇小说以江户时代为背景。
描写的是一位以刺青为业的青年画工清吉。
才华出众,手艺非凡,给各色人物刺青作图。
作品中有大量的浮世绘风格,以及传统技艺的体现。
“我们今天暂时不讨论《雪国》的文学性问题,因为今天是谷崎润一郎奖的投稿发布会。”
《刺青》是一部很简短的作品,很快就被人投影翻阅完。
故事讲述了手艺高超的清吉,为了完成自己的夙愿为一名普通的女孩刺青的故事。
他的夙愿是觅得一位拥有自己中意的皮肤和骨骼的女子,运用自己的灵魂为其刺青。
“仅仅以《刺青》这部作品而言,我认为它的作者比《雪国》的作者更适合《源氏物语》的翻译工作。”
西方跟日本的文学竞争是私底下的事情,当着媒体的面宫诚一太郎说的略显含蓄。
“丰国国贞的风格,关于清吉这位主人公的构建技巧。”
“紫式部用光源氏的一生讲述了浪漫的平安时代,交织于其中的是红尘的贪嗔痴,人性本有的情与欲,和时代的悲哀与浪漫,这一点在《刺青》中也稍有体现。”
弘平和尚大概是文学界最权威的人,由他在讲台上为众人讲解很多人听得津津有味。
刺青这个故事新颖且有趣。
平平无奇的女孩在被刺入刺青后俨然变身为一位魔女,背上的蜘蛛像燃烧了一般绚烂夺目,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刺青》这部作品或许以纯文字美感上无法与《雪国》比较,但是加贺悠风的叙事风格确实很有古典技巧。
——
一位名叫清吉的年轻刺青师,技艺了得,完全不亚于浅草的查理文、松岛町的奴平、恳恳次郎等名家,各受赞赏。
——
数十人的肌肤,成了他画笔下的光绫绢布。在刺青会上享誉的刺青大都出自清吉之手。
——
人称达磨金擅长渲染刺,唐草权太作为朱刺名家饱受赞赏,清吉则以奇特的构图和妖艳的线条闻名。
加贺悠风是国内著名的文学创作者,近些年也以日本作家的身份在向国际市场冲击。
宫诚一太郎的话得到了不少人认可。
“老秃驴,简直无耻。”
台上在继续讲,太太在底下咬着指甲。
文学作品的高低本就因人而异,但是弘平和尚在这个《源氏物语》翻译前期为《刺青》站台本来就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