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类型上来看,应该算是早期的商业类型片。
后来他们还一起做了《秦颂》。
西影厂的青年导演是有分工的,有人去拍艺术片拿奖,有人去拍商业片挣钱。
于是才有了属于后者的周小文,被安排去拍了警匪片《最后的疯狂》。
看到剧本的芦韦不是很满意,干脆彻彻底底的修改一遍,才得到了导演周小文的认可。
周小文一直想拍的是文艺片,这应该也是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导演的梦想。
但是西影厂的领导说,他得多拍两部商业片,才有机会。
于是就有了后来《疯狂的代价》。
有了几部作品打底,芦韦的编剧才华已经展现出来,周小文拍新片,第一个想到的自然还是芦韦。
《最后的疯狂》和《疯狂的代价》可以说是当时,在票房上非常成功的警匪片。
1991年拍摄的《双旗镇刀客》,在电影史上,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导演何苹刚出道,算是西影厂的新人,住在招待所里,跟芦韦是邻居。
正是因为有这层关系,才有了两人之间的合作。
《双旗镇刀客》最初的剧本,是何苹本人完成的,写出来之后,请芦韦给他提提意见。
结果芦韦看了之后,觉得不太行,碍于老友请托没办法,芦韦帮他又重新起草了剧本大纲。
参考的是老美的西部片,比如赛尔桥·莱昂内的《西部往事》等等。
片名也是芦韦给起的,叫《刀会双旗镇》,后来被何苹改成了《双旗镇刀客》。
可惜的是,写大纲的时候,芦韦手上还有西影厂给安排的其他任务,没办法写这个剧本。
于是就推荐了杨正光去做编剧。
得益于这个经典的模式框架,《双旗镇刀客》上映之后反响不错,不但拿了国内的金鸡奖,还拿了东京和柏林两大电影节的重要奖项。
说起来也有意思,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其中有两个是在二战的战败国举办的。
至于戛纳,更是没法说。
不是咱们日常乳法,而是实在太不经打。
马奇诺防线被绕过去之后,高卢鸡几乎全都是望风而降。
至于亚洲的电影节,国际影响力比较大的,还真就是小鬼子的东京电影节。
这也是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说远了,还是继续说芦韦。
他的真正高光时刻,还得数跟第五代导演合作。
吟诗小达人的《霸王别姬》,就是一部绕不过去的片子。
作为中国电影的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其价值毋庸置疑。
只是芦韦总是被埋没在最后。
提到这部片子,大多数首先想到的,就是导演陈铠哥,演员张国容,巩利,甚至原著作者李碧桦。
真正能了解到芦韦的,也只有少数的业内人士,知道编剧的重要性。
陈铠哥最初是看不上这部作品的,觉得不适合改编成电影,这一点上,跟芦韦倒是观点一致。
芦韦看过原著小说,也觉得女性作家的作品,戏剧性不强,而且充满了女性的伤感。
最后能做出来《霸王别姬》,还是得益于制片人徐风的坚持。
她买下了小说版权,必须拍成电影。
这样的话,陈铠哥不想拍,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来。
因为他拍《边走边唱》,票房大败,就是黄垒经常挂在嘴上的那部《边走边唱》,就票房来看,确实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结果就是,陈铠哥想再拍大片的话,除了徐风的投资之外,很难再有其他的可能性。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铠哥找到了芦韦,来改编这个剧本……
作为编剧,芦韦居功至伟,这一点有了陈铠哥后来其他作品的衬托之后,体现的尤为显著。
当然,他也是有真本事。
比如那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就完全是为了程蝶衣的性别倒错,量身定制的台词。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片子,也是芦韦的代表作,也可以说他封神的一部作品。
那就是《活着》。
这部片子的诞生,十分的机缘巧合。
1989年的时候,芦韦曾经拍过一部关于陕西关中地区皮影戏的纪录片。
老谋子看过之后,来了兴致,在 91年春节前后,他找到芦韦,通宵长谈,商量着要拍一部关于皮影戏的故事。
后来还让芦韦写了《桃花漫天红》的剧本。
只是这个项目没立项,就暂时搁置了。
92年,老谋子拍完《秋菊打官司》之后,想拍点不一样的东西,看中了余华的《河边的错误》。
一块商量着怎么改编,剧本都定下来了。
余华又拿出了一部还没出版的稿子,就是《活着》。
结果自然是越聊越偏,到最后老谋子也是一拍大腿,把原来的剧本放弃了,改成了这个。
其实余华的小说,不太容易改编,里面有太多象征手法,需要靠读者想象。
在文学作品里,这么做很合适,但放到电影里来,就是个灾难。
电影是视听的艺术,所有的想象,需要具象化表现出来。
所以芦韦给作品改了定位,变成了正剧传奇和家庭伦理片。
结果自然是一战封神。
《霸王别姬》拿了金棕榈,《活着》也拿了戛纳的评审团大奖,同时还给葛尤拿了个戛纳影帝。
老谋子能请来这样,已经可以说是封神的前辈来当评委,足以见得,他对这个影展的重视。
这也是蒋博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家师兄,会在这方面犹豫的点。
“我一直有个担忧。”老谋子抽了口烟落寞道:“主流的电影观众,在一年一年发生着变化,我们这些人,要是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很容易就被甩下车去,从此消失在茫茫历史里。”
话题有点深刻,蒋博也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还是有点太年轻了,而且关键是,他拍片子,也从来没有考虑过观众的喜好。
脑子里的片子,都是有票房验证的,即便是提前几年拍出来,实际票房可能没有那么理想,但是版权在手里,过几年一样可以带来不菲的收入。
反倒是李兵兵,一个走到职业生涯巅峰的女演员更有感触一些:“导演,我觉得担忧是没用的,与其去想观众喜欢看什么,不如分析一下,观众需要什么。”
这完全是两个问题。
有一些需要,在没有被发现之前,即便是本人也不一定清楚。
对于李兵兵的这个说法,总体上,蒋博还是赞同的。
另外分析需求,比分析偏好可容易太多了。
蒋博也略有感触道:“我觉得,故事内核对您来说,不是问题,关键还是讲故事的手法。要么依赖技术,走好莱坞那条线,要么依赖讲故事的手法变化,比如喜剧悲剧,这方面您应该比我懂。”
第291章 这一日的欢喜
老谋子有老谋子的问题,这一点蒋博也认可,毕竟是五零年代出生的人,前半生经历了很多苦难。
后来进电影学院,走的也是学院派的路子。
年轻的时候,可能还有点冲劲,从摄影师,一跃成为影帝最佳导演。
不过相较于那几位,跟他差不多同时代的导演来说,表现已经很克制。
具体体现就是他几乎没拍过禁片,即便是拍《活着》,也是因为结局不圆满,导致国内没上映。
并没有挑战制度的底线。
或者说,老谋子拍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这种几乎没有任何违规元素的片子,最后竟然给禁了。
要是早知道的话,肯定就给改了。
在第五代导演里,他属于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那一拨。
不像陈铠哥、姜闻,还有田状状他们几个,不是世家子弟,就是大院出身。
而且还有一点,老谋子做的也挺好。
就是上位不靠女人,而是靠着西北老爷们儿的干劲。
严格来说,巩利是他捧起来的。
可能那几位,也是靠着另一股子干劲吧……
谁知道呢……
陈铠哥跟洪幌,姜闻跟刘小庆,多多少少都有借借女方势力,搞自己事业的嫌疑。
“您的另外一个方案,是准备请哪些人来?”
给老谋子树立完信心,蒋博又把焦点拉回到工作上来。
“我是想要不要多请几个,像兵兵她们这样的大明星来?”老谋子整理了一下情绪道:“她们现在知名度高,正是当红的时候,要是能多请几位来做个宣传,传播效果肯定好。”
蒋博考虑了一下,摇摇头道:“师兄,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咱们主要针对的是新人导演,和新的内容创作者,他们最缺什么,哪些对他们最有吸引力,才是咱们应该考虑因素。”
女明星这事儿,该怎么说呢?
可能也就圈外人,或者在粉丝眼里,有粉丝滤镜,所以会觉得惊为天人。
但要真当导演当习惯了,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儿。
相当多的女明星,真的不一定有普通人好看,身材也比不了。
有些非科班的演员,连书都没读明白,就更谈不上气质了。
赵公子想让小高勾搭老高,还得专门训练训练,唱唱京剧,好好研究一下《万历十五年》什么的。
高明远也是类似的套路,安排麦萌萌练一练舞蹈,学一学古筝之类的文艺技能。
这些人已经把大人物们的偏好研究透彻了,靠着大人物吃饭,那真是一点都不敢懈怠。
所以许皮带的歌舞团,培养出来的那些个姑娘,到底是干什么使的,为什么连个直播露脸都没有,就能那么多钱?
不妨可以想想。
在资本家,或者文雅一点,在企业家的眼里,交易从来都是等价的。
你没给公司创造五千万的价值,公司就不可能给你五十万的工资。
真按照她们那些人的说法,只是跳跳舞,搞一搞文艺演出,就能拿到五百万的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