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搞事业,你竟然想跟我结婚 第101节

  余骁点点头:“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的确是这样,聚变传媒最大的损失上限,就是放在资产管理公司的版权,以及应收账款。”

  韩三坪接着问:“你准备从哪方面着手?”

  “您觉得无人机怎么样?”蒋博已经考虑过了。

  目前的拍摄场景,固定机位甚至吊臂,都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

  唯一还没有突破的,就是空中的俯瞰视角。

  在无人机大规模应用之前,航拍镜头是真航拍,都得坐着直升飞机上去。

  摄影师被安全绳索绑在飞机上,然后把摄影机伸出飞机外往下拍。

  玩的就是个心跳!

  “无人机……”韩三坪重复了一句,“方向上是合适的,行业里确实缺少这一类的摄影设备,但是想做出来,恐怕有点难度吧?

  感应器还好说,但是飞行控制,以及镜头的稳定,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说起来,韩三坪在影视行业工作,也有些年头了,而且基本上干的都是一线的业务管理工作。

  剧组是怎么运转的,设备的更新迭代,包括更高层面的题材尺度上的把控,他都是专业的。

  所以,才能够一针见血,支出问题的所在。

  拍摄用的无人机,可不是用遥控飞机,上面装个摄像机那么简单。

  首先就是飞控的问题。

  指哪打哪,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调整好视角之后,需要无人机保持相对静止的稳定。

  也就是说,即便有风吹过,也不能动。

  不然的话,角度就发生变化。

  还有就是不能抖动,都不用说摄影机了,就算是相机镜头抖动,拍出来的画面,都不能用。

  坐公交车玩手机,都容易晕车。

  要真把抖动的镜头,直接放到电影院,观众不得吐一大片!

  说到这儿,就已经出现了悖论。

  空气肯定是流动的,再加上无人机悬停,都需要提供动力,克服自身的重力,以及风吹过产生的其他推力。

  所以想要无人机静止,保证自身不抖动,几乎就不可能,必须得保持运动,才能保持动态平衡。

  那么相机和无人机身,保持硬连接的话,跟着无人机运动,就是一种必然。

  所以解决方案就很明显了。

  蒋博肯定不懂专业。

  一个搞摄影出身的导演,懂个屁的无人机,拿个成品过来,让他飞都不一定能飞的明白。

  但是不要紧,提需求就行了。

  国内人才济济,肯出钱,自然就有人能提供解决方案。

  “据我所知,鹏城那边,已经有人在研发了,我的想法是,看看能不能收购过来,把总部搬过来,集团要是有意向的话,也可以考虑投资。”

  没错,就是大江。

  眼下还处于大江成功的前夜,都说黎明前的黑暗是最寒冷的,蒋博肯定不想错过这波机会。

  不为其他的,十年间,一家公司的市值,能增加几百倍,本身就是个奇迹。

  那不得见证一下。

  无人机这玩意儿,在技术没有成熟之前,应用场景其实很难搞。

  续航时间不够长,控制距离短,智能化程度不够高,都是产品的硬伤。

  拿来拍电影,凑合着还能用。

  关键除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之外,宣传效果也贼好。

  “你就这么看好?”韩三坪笑道。

  “还是见仁见智吧。”蒋博并没有给什么保证。

  投资这种事情,谁也不能保证,一定怎么样。

  “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忙的?”韩三坪问道。

  “还真有。”蒋博也不客气:“二位领导都在,正好商量一下,我想借用一下学院还有集团的名头,搞个联合开发的噱头出来,方便接下来招人和对外合作。”

  这也是老套路了。

  以前叫单位挂靠,现在叫联合开发,或者共创共建。

  拿铁可能听起来很普通。

  前面加上酱香,逼格是不是一下子就上来了。

  蒋博也是没办法。

  一个影视公司,你要说拍电影,拍女明星,大家都会觉得,可能靠谱。

  突然开始搞高科技,跨度有点大。

  本能就会觉得,是不是换了新的路子骗人。

  毕竟娱乐圈是学历的洼地,已经成了全民共识,没有专业背景,突然开始搞跨界,还跨到高科技,甚至是武器制造这块,吃瓜群众都会担心,是不是会扯到淡。

  门口挂上中影摄影设备研发中心,电影学院摄影设备研究所,是不是逼格一下子就上来了?

第150章 甄嬛

  张惠军有点迟疑,不过还是答应了:“可以考虑,但是一定要符合规定。”

  韩三坪更灵活一些:“你也别搞噱头了,从学院和集团,正经八百的聘请顾问,每年的科研预算给足了就没问题。”

  也是老套路。

  顾问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顾上了才问。

  顾不上的话,就算了。

  至于预算,就是换个形式的管理费。

  收钱也得讲究个名正言顺。

  不然为什么药企,非得搞个学术会议之类的活动。

  多大比例上,有多少含金量,不得掂量掂量。

  讲课费是怎么回事,都跟明镜似的。

  余骁追问:“那成果的归属……”

  蒋博直接就打断了:“谁出资,成果归谁,可以给予成果创造者一定程度的奖励。

  当然,要真是确实能力出众,公司也不妨从出资到孵化,提供创业的便利条件,群策群力才是正道。”

  蒋博倒不是担心钱的问题。

  主要还是专利这个玩意儿,接下来牵涉到转化。

  有发言权的人多了,难免会人多嘴杂。

  系统内的科研成果做出来之后,走到企业规模化的生产,中间的路还挺长。

  就没必要非得再人为制造障碍了。

  ……

  公司,编剧组办公区。

  最近已经快变成《甄嬛传》的筹备工作室了。

  郑小龙两口子本来是要搬进来的,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那么全身心的投入一部作品的创作了,让这老两口,找到了久违的,谈恋爱时候的感觉。

  插一句,他们两口子,就是之前合作做电视剧,工作上的交道打的多了,才共同走进了爱情的坟墓。

  不过蒋博哪能真让他们两口子睡办公室,在旁边酒店给开了房间。

  即便如此,这两口子也是工作狂,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在公司磨剧本。

  按理说,编剧的创作过程,应该是孤独寂静的,比怀孕的动静还要小。

  然后一朝分娩,成品出来了,震惊四座!

  但是郑小龙见识了聚变传媒的编剧组之后,就彻底爱上了这里。

  只要能把大的框架设定好之后,大家在一起讨论,比他一个人搞创作,效率来的高多了。

  老一辈的电影人也好,电视人也好,都很看重剧本。

  进度赶得差不多了,蒋博过来,是开决策会的,拍板之后,就可以准备剧组了。

  开头和结尾,是蒋博提前定下来的。

  也是在改完了剧本之后,郑小龙才意识到,蒋博这个设定的牛逼之处。

  颇有种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这不废话么,蒋博用的,本来就是他的方案。

  就是单纯想偷懒,才只定了开头和结尾。

  就跟开车差不多,起点和终点都确定了,再加上路程限制,放这里就是时长的限制,基本上路线就已经定了。

  “蒋导,你是怎么想起来拍这个的?”郑小龙十分谦虚问道。

  蒋博认真分析了一下:“有个现象,不知道郑导发现了没有,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占据更多的关键岗位,接下来很长一个时期内,在相当多的领域里,女性会比男性,占据更多的优势地位。

  所以‘她视角’下的‘她经济’,规模将会有个快速增长期。”

  “但是为什么,背景要设定在清代?“郑小龙追问。

  从出身来看,郑小龙也是出身军人家庭,从小身边的长辈,对于上一个腐朽的封建王朝,天然就没有好感。

  有些东西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刻进了骨子里。

  蒋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个问题:“郑导,您觉得,咱们拍的是个什么故事?”

  郑小龙笑了笑,没太好意思直说。

  看到他这个反应,蒋博轻轻反问了一句:“您还觉得不合适吗?”

  说实话,蒋博也挺讨厌清朝。

  所以才会有这么个设定。

  《甄嬛传》的故事总结起来还挺简单的。

  前半段是在铺垫。

  甄嬛刚进宫,虽然被老前辈们欺负,但好在有皇帝撑腰,也不算是受了多大的委屈。

首节 上一节 101/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