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第419节

  李言诚他们追出胡同到大路上之后,南北两边因为光线的缘故根本看不到什么人影,只能是仓促间分开,一队一边。

  本就比那个枪手慢了几十米,人家出来后又骑上了自行车,他们能追上才叫奇怪。

  而那个枪手在骑到南边第二个街口,就在那处垃圾台附近拉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衣服,将身上的衣帽连同那把手枪一丢,换上另一件大衣,再重新骑上自行车朝目的地赶去。

  因为准备充分,他先一步跳出了公安的封锁圈,一直等他到目的地,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任何公安,更谈不上盘查了。

  目的地也是他上班的地方,位于城东和文崇二区交接处,属于文崇的一家搪瓷厂,他是这里的锅炉工。

  将自行车放好,他沿着厂子外墙转到了最后边,然后从这里翻墙进入到厂内,他工作的锅炉房刚好就在这里。

  当他进入到锅炉房里的时候,里边正有一个人正在用铁锹给锅炉里加煤,听到身后传来的动静,正在加煤的人直起腰转过了身子。

  刚从外边进来的那个枪手,和这个正在加煤之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二人竟然是双胞胎。

  看清进来的人是谁后,加煤那个人没说话,只是点了下头,转过身又用铁锹铲起煤块向锅炉里丢了几铲子,然后才放下铲子,缓步走到正在换工服的枪手身前。

  “怎么样?”

  “今天见到人了,但是失败了。”

  听到说失败了,加煤之人刚掏出烟的手顿在了半空中。

  “你说的失败是什么意思?没找到机会?”

  “不,我开枪了,一共开了四枪。”

  “开了四枪竟然还失败了?”加煤那人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你距离多远开的枪?”

  “前三枪都是十几米距离。”枪手的眉头也紧紧的皱在一起。

  刚才一路上回来的时候,之前发生的一幕幕一直都在他脑海里不停的回放。

  他怎么也想不通,第一、二枪那个年轻人到底是怎么躲开的。

  他当时开的第一枪其实准确来说算是校验,那把枪他毕竟是第一次使用,枪的情况他还不了解,所以第一枪只是用来找感觉的。

  第一颗子弹处膛后他就知道那把枪到底什么情况了,所以紧随其后的第二枪其实才是要命的。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个年轻人似乎是看破了他的伪装,竟然在他开枪的那一瞬间就做出了预判,成功的躲过了前两枪,使得自己的第三枪也落了空。

  那个年轻人还反手就回了他一枪,他看的真真的,那家伙根本没露头,只是凭借记忆朝他的方向开了一枪,还准确无误的打到了他藏身的那根电线杆上。

  那一枪确实给他吓了一跳,也让他不得不赶紧撤离。

  听完枪手讲述的情景,加煤那人的嘴巴已经张的都能塞进去一颗鹅蛋了。

  “哥,你的意思是那人提前发现了你的意图?”

  “不”枪手摇了摇头:“我觉得他应该没有提前发现什么,只是预感到了什么,所以先我开枪一步做出了规避动作。”

  “这……他……他又没上过战场,怎么会有那么强的预感?”加煤那人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就没办法说了,可能是天生的吧。”枪手有些郁闷的摇摇头。

  “不说这个了二强,你赶紧回去吧,自行车在老地方,你推回家,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咱们什么都干不了。

  今天行动失败,公安和社会局肯定是惊了,我估计未来几个月可能都找不到什么动手的机会了,好在那边也没定时间,先把这个年过去了再说。

  哎二强,我差点忘了问,你确定通过申文不会查到你身上?”

  枪手嘴里所说的申文就是台丰化工厂死了的那名保卫干部。

  “确定,不是跟你说过么,他跟我只是在鬼市上打过几次交道,今天的交易还是我俩第一次白天见面。

  查他的周边关系,根本就不可能查到我。”

  “你有把握就行,行了,回去吧,出去的时候注意点,别被谁看到。”

  “知道,走了啊哥。”

  “嗯”

  看着弟弟脱下脏兮兮的工服,在锅炉房门口探头看了一会儿,然后挥手离开,枪手长出了一口气。

  他抬起手在脸上狠狠的搓了几下,仿佛是将脸上的那股郁闷之气全部搓掉似的,放下手后他给自己点上了一根烟,拉过来一把小板凳坐到了那里。

  他和弟弟俩人辛辛苦苦半个月的调查,因为今天的失败而全部付之东流,着实让他有些上头。

  这下好啦,下次再行动又要重新来过,关键是下一次是什么时候还不一定呢。

  而且因为这次打草惊蛇,下一次行动的难度肯定会增加,这怎么能不让他郁闷的想吐血。

第369章 巧合

  比那个枪手更郁闷的,那肯定就是枪击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李言诚了。

  时间已经来到了元月三十号下午三点,他刚从处里返回到公安医院。

  去处里,是因为部队总部三局那边将昨天凌晨被抓的管景明押了过来。

  在昨天晚上接到钟局的电话通报后,京郊基地的人就对姓管的再次进行了审讯。

  据他自己交代,他再没有安排其他人对李言诚实施暗杀行动,为了把稳一些,今天中午苏孝民亲自押着他过来。

  在一处接受了李言诚的审讯,只问了这么一个问题,确定昨晚发生的枪击事件确实不是他安排的后,就没再问其他的。

  既然不是他,那又会是谁,又会是因为什么来暗杀他。

  早上金智海说的那种可能性再次浮现在李言诚的脑海中。

  如果真的是因为这个,那这件事儿麻烦可就大了。

  不管怎么说,既然有这个可能性,那就必须要汇报上去,他就将自己的这个猜测跟刘主任讲了一下。

  至于刘主任要跟谁汇报,又由谁来调查,那就是部队上的事情了。

  真没想到,三局昨天凌晨去抓管景明,用的就是李言诚是总院项目组的主要成员这个理由,所以三局才能插手进来。

  现在这个理由却有可能成真,只是幕后黑手变了而已。

  回到医院后,李言诚先去检查了一下白老的情况,见暂时还算稳定,便回到前边社会局这栋楼开始仔细思考起来。

  他不但要考虑昨晚的枪击事件,还要考虑自己的以后。

  现在他面临的问题很可能无论是继续在一线工作,还是从一线撤下来专心投入到癌症医疗项目组中,都会遭遇到生命危险。

  这就让人有些无奈了。

  他也没想到,他一个小小的仅仅是享受处级待遇的科级干部,竟然会重要到这个地步,现在简直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

  当然,昨晚的枪击事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不是因为他的医术现在还不确定,需要等待调查。

  但据他估计,应该就是因为这个。

  不过他还真猜错了。

  这次的枪击事件还真就跟他的医术无关,个中原因并没有多么复杂,只是针对他个人的一场暗杀行动而已。

  此次枪击事件的执行者,那个枪手,不,应该说那对双胞胎兄弟都是执行者,他们俩人只是接到了上峰的命令,来执行此次暗杀。

  具体为什么要杀李言诚,他们兄弟俩也不清楚。

  他们也不关心背后的真实原因。

  他们接到这个暗杀命令时,里边就有提到说李言诚近段时间都会在公安医院工作,如果有变化,还会在领取任务的地方重新给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料。

  至于说为什么会选择在昨天动手,单纯只是巧合而已。

  枪手和他弟弟二人都在公安医院附近踩过点,他们也想过去李言诚他家附近动手。

  但在那个叫二强的弟弟刚进入煤山东胡同,就被居住在里边的人挡住问东问西,明显比这边的居民警惕心要高的多,这兄弟二人就明白,在李家附近动手的计划可以取消了。

  前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他们兄弟俩根本就不清楚,如果知道的话,说不定还会暂时取消行动计划。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还没暴露,肯定还有下一次行动,他们就必须重新安排计划。

  可是他们真的就暴露不了吗?

  ……

  “苏处,根据调查,死者,也就是台丰第一化工厂的保卫干事申文,平时喜欢去鬼市。”

  “他去鬼市做什么?倒腾什么?”

  枪击案件是公安局的案子,但行动一处并没有放弃,在不干扰公安部门办案的前提下,苏孝同带着侦查科的人也在调查这个案件。

  李言诚是一处的人,现在自己人被人接二连三的暗杀,一处上下都窝着一肚子的火,发誓要用自己的办法揪出那只幕后黑手。

  听到侦查员的汇报,苏孝同皱起了眉头。

  前边就讲过,鬼市不是一个合法的市场,之所以没有坚决取缔,是因为在鬼市上确实有很多人都是以物易物,换取一些家里急需的物品。

  对这种人,相关单位一直采取的都是默许的态度,总得给人留条活路的嘛。

  但不管怎么说鬼市也是不合法的,像那种有正式工作,家里日子还能过前去的人,几乎都不会去鬼市。

  死去的那个申文就属于家庭条件还不错的。

  他和他老婆都有工作,二人有两个孩子,各自的原生家庭,条件谈不上多好,但也绝对用不着去鬼市混饭吃。

  所以他经常去鬼市的行为就显得有些怪异。

  “他经常去的那个鬼市距离他家不远,根据初步的调查情况来看,他一星期大概会去鬼市一到两次,但每次过去就是随便看看,几乎看不到他出手买卖什么东西。”

  “不买卖东西他跑鬼市干吗?就只是闲转?疯了吧他?”

  苏孝同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鬼市不像正常市场,一般都是凌晨一两点或者更晚一点才开,最晚到凌晨四点多就收摊了,冬天因为天亮的晚,会再晚点。

  这也就意味着想去鬼市,晚上是肯定睡不好的。

  这也是很多普通老百姓不去的原因之一,第二天都要上班,总不能坐单位丢盹去吧。

  这个申文既不买什么,也不卖什么,却每星期都要去鬼市一两次,不纯纯有病嘛,这又不是逛白天的菜市场,逛了就逛了不耽误什么事儿。

  侦查员撇了撇嘴,他们走访到的情况就是这样,这要是没问题,鬼都不信。

  神经病嘛这是,大半夜大的不睡觉就为了闲逛。

  “见申文的家属没?”想了想后,苏孝同又问道。

  “见到了,申文的爱人叫谢玲,在他们家所在的街道办下属托儿所工作,她说她丈夫就是喜欢凑热闹。

  她也说过几次不让他再去逛鬼市,家里又什么都不缺,可申文根本就不听,依然是我行我素,她说没见过她丈夫买卖什么东西。

  申家的日常开销还是跟以前一样,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

  台丰分局对他们家也搜查过,并没见到有什么东西的价值明显超出他们夫妇二人的正常收入。

  街坊邻居也反应,申家平时吃饭、开销什么的都在正常范畴之内。”

  “申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逛鬼市的?”

  “呃……有日子了,要说具体多久了谢玲也说不清,但她说在她印象中,她丈夫第一次去鬼市是她家老二出生后没多久。

  她那会儿因为身体原因没奶水,申文就去鬼市想看看能不能淘换到奶粉或者代乳粉,她家老二今年已经九岁了。”

  “谢玲的意思是她家老二出生之前,她男人就没去过鬼市?”

首节 上一节 419/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